媒体融合是发展趋势,也是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新媒体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传媒业界的自觉选择。媒体融合“融”哪些?怎样“融”?笔者结合《大河报》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谈几点看法,以期为都市报发展提供借鉴。
是相互融合而不是谁替代谁
当前,新媒体发展势头正劲,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毫不为过;传统媒体无论是杂志、报纸,还是广播、电视,无一例外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力下降、收入下滑的问题。可能也正因为机缘、时间节点如此,媒体人自觉不自觉地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立起来讨论,把两者的关系看成是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我们经常遇见这种情况,一旦讨论媒体发展,传统媒体人往往有消极观望者,有灰心丧气者,也有盲目崇拜新媒体者。这种看法影响士气自不待言,关键是很多传统媒体轻易地放弃了本该努力争取的资源优势,白白放弃了很多发展的良机。
从实践层面看,新媒体功能的发挥,目前主要依赖海量的信息,还有互通互联、无处不在的新技术优势。但从实际情况看,新媒体难以成长为真正的大众媒体,以《今日头条》为例,其内容的生成主要依靠“爬虫”技术等数据分析,从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的信息中,依据传播次数、点评数量等数据,自动生成所谓“大家关注”的内容。可见新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使用者均可点评,点评得五花八门,但文字、尤其是汉语的复杂性,仅仅把握几个关键词就能真正理解吗?二是转发数量多一定是受众关心的信息吗?通过受众的抽象思维、平衡各个方面的诉求提炼出来的问题,才是受众真正关心的问题。所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有所长,只有互相融合,取长补短,才能形成新的、科学的传播格局。
都市报的核心优势是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都市报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这是都市报最核心的资源,在媒体融合发展中要维护好、运用好这些资源。
20世纪9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直接催生了我国的都市报。换而言之,我国都市报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如果说党报的权威性来自于其基本属性和无可替代的规定性,都市报的每一份影响力都来自于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奋力打拼。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都市报的核心资源是什么?资产、人才,这些都很关键,但最核心的是都市报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自媒体为主的新媒体几乎淹没了所有的传播空间,其中的信息混杂,令人难辨真伪;同时各种新媒体枝蔓丛生,野蛮生长,缺乏成长为主流媒体的基础和环境。都市报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其新媒体形式之所以不断得到用户的青睐,核心在于其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使受众不得不选择都市报。这种青睐和选择,恰恰是都市报在融合中成长、壮大的动力。笔者始终相信,只要都市报的影响力存在,都市报的发展就会有坚实的基础;影响力衰减则都市报的发展成果衰减,影响力壮大则都市报的发展成就壮大。2014年9月14日,河南省开封市5岁女孩黄自浵掉进油锅被烫伤,急需巨款治疗,《大河报》记者得知此事后,通过《大河报》及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与读者互动,融合推进,仅仅两天时间,就为受伤者募捐了152万元。同样是这件事情,也有很多自媒体报道、呼吁捐款,但效果不明显。目前在一些传统媒体当中,发展新媒体或者进行媒体融合发展,最大的问题是新媒体没有合适、明晰的盈利模式,不能马上为传统媒体带来利润,但新媒体吸引了社会绝大多数受众的注意力,如果传统媒体现在不进入其中,其社会影响力下滑而无从补充,岂不是更加堪忧?所以,即使是“烧钱”,也不得不“烧”。
都市报融合发展要突出自己的“标识”和特色
当前新媒体发展的局面,可谓是“百花齐放”,令人无所适从,很多新媒体单从名称上简直难以看出其定位是做什么的。一方面新媒体及自媒体并不是传统媒体,有些自媒体仅仅是为了满足用户某些方面的需求而创建的;另一方面,在如汪洋大海般的新媒体中,没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也确实难以吸引用户的“眼球”。
对于都市报来说,无论运用哪种新媒体形式,都应该突出自身的“标识”和特色,不应该放弃自身在传统媒体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这不仅是融合发展的需要,也是媒体融合时代的品牌“标识”。
《大河报》在走融合发展之路的开始阶段,就把创办的所有新媒体打上自己的烙印,统一标注为“@大河报”,即使是各部门创办的子账号,也尽可能地运用统一标识。这种做法有哪些好处呢?一方面是突出了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使用户从名称上就能够看出这些新媒体的归属和特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操作者时时刻刻记住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和语言。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品牌就是生产力,品牌也是发展的基础和方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看到很多都市报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没有体现本媒体应有的特点,也没有很好发挥本媒体资源的优势。笔者曾经与一家都市报的领导探讨过这个问题,他的说法是本媒体是区域性的,而新媒体是无疆界的,冠以本媒体的标识,是否会影响在新媒体领域的传播力。笔者以为,再牛的媒体,无论它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想一统天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与其如此,为何不突出自己的特点呢?
都市报融合发展要重构媒体观、丰富产品线
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体融合时代其实是一个泛媒体时代。这个时代,其实有一个“媒体”内涵的回归。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媒体,基本上是新闻媒体的概念,也就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任务的载体。现在随着以自媒体为主的新媒体迅速发展,我们看到许多服务性、参与性、互动性的媒体盛行,比如大众点评、滴滴打车、百度地图等,他们一方面有新闻信息传播的功能,同时还有着十分强大的专业服务功能。传播信息和服务用户才是媒体的基本功能,是都市报媒体观回归的主要内涵,也是都市报丰富产品线的主要方向。
从受众的角度看,一方面希望尽快地获得新闻,另一方面希望获得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作为媒体,要满足这两种需求,必须尽快、尽可能地提供并传播新闻信息,同时又要追求尽可能高的新闻价值,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当前,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生产在竞争中仍然保持一定的优势,但在服务性信息的生产和提供上却远远落后于商业网站和自媒体。这个问题,在传统的媒体观里本不存在,认为这根本不是媒体所能做到的。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创造价值,流量即用户数量,而用户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你所提供信息和服务的有用性、及时性、不可替代性,用户数量的多少也同时决定了媒体存在的价值的大小,没有了用户,何谈舆论阵地?何谈存在价值?(作者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委员、大河报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