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古生村的新故事

刘梦 任维东

2015年02月09日07:57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古生村的新故事

  老李家的新客人

  午后三点,阳光正暖。看见有游客模样的人走进自家院子,李德昌忙起身,将茶叶洒进杯,拎来暖壶倒上热水。

  这是李德昌这天招呼的第三批慕名来访的游客。对老李来说,这些天发生的一切都印象深刻,却又不像是真的——1月20日,在云南考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走进他家,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聊民情、谈生产、问生计。媒体报道后,追寻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善良淳朴的老李敞开大门,在院子正中保留了茶桌和木椅,供客人们休息。有一个四世同堂大家庭的老李话不多,更多的时候,都是老伴在招呼大家“喝茶,喝茶,吃玉米粑粑”。

  这是白族民居中典型的“三坊一照壁”——院子三边都是二层小楼,主房坐西朝东,正对着一面画有白族特色“大墨画”的照壁。院子里种着小树和青菜,照壁下是假山和池塘,几条鱼时不时冒出吐泡。

  这种古朴舒适的庭院被总书记赞为“记得住乡愁”,在古生村并不少见。

  客人们坐着,真心诚意地称赞大理气候舒适,整个村庄环境优美,洱海在阳光的映照下,旖旎多情。在洱海畔生活了一辈子的老李知道,此番美景几乎是洱海与古生村的“新生”,是这些年全村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洱海的新风情

  古生村背靠苍山,面朝洱海,由南至北蜿蜒二里许,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由于家家户户垃圾、废水的随意排放,导致洱海水质变差。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曾两次暴发。“那时候,沿岸都是绿油油一片,能闻到浓烈的腥臭味。”村支书何桥坤回想起来,那番景象依然历历在目。在下了很大力气治理好蓝藻之后,大伙儿的想法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自己就住在洱海边,水不好了,首先影响到的当然是自己。”在意识到家里的4头奶牛和8头猪的排泄物可能给洱海带来污染后,老李做了一个决定:不养猪和奶牛了。在村干部用黑板报、广播等方式的宣传下,与老李一样选择做“牺牲”的村民越来越多。在村子里沿洱海一带的村民家里虽然还能看见曾经的猪圈,但几乎都有了别的用途。老李现在做着轮胎、砂石生意,小日子也算红火。

  为了进一步保证洱海的水质,在2009年洱海流域“百村整治”工程启动后,一个覆盖全村家家户户的污水管网紧锣密鼓地规划建设起来。大理市环保局局长李文伟介绍,依托当年环保部下发的关于在云南省大理市开展的“中日合作小城镇分散性污水处理示范项目”,在古生村旁边的向阳溪村建了一座污水处理系统,由大理市负责管网设计配套及地勘工作,日本方面负责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工程历时半年,服务范围涵盖古生村及向阳溪村共1094户、3691人。“此外,针对部分分散型居住的村民,我们选择建设小型庭院式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一共安装了42座,服务78户村民。”李文伟说。

  一开始,村民们有着“前怕茅厕后怕井”的思想,虽然污水井只是浅挖地表,与真正的深水井非常不同,但是都叫“井”,还有些村民认为污水井就相当于厕所,这些误解让他们产生了抵触情绪。为此,村干部们耐心讲解、晓之以理,下了很大的功夫,终于做通了思想工作。现在,村民们家里的污水从附近的排污支管道、村里的主管道,到污水处理厂出来、进入湿地,最后才真正排入洱海。通过对污水的及时收集、层层处理,洱海目前已经恢复到了常年Ⅲ类水质,2014年有7个月达到了Ⅱ类水质。

  原本的古生村就这样获得了“新生”,留下了村民浓郁的乡愁。

  记者采访时,正是大理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即便如此,午后的气温仍然接近20摄氏度。对来到老李家的客人特别是北方的朋友来说,这个时节大概找不到比在院门前的栈道上吹着舒爽干净的风,一边观“海景”一边“烤太阳”更享受的事情了。

  古生村的新面貌

  在距离老李家不到50米的地方,有鲜艳醒目的垃圾箱,这样固定摆放的垃圾箱在古生村许多地方都能看见。

  垃圾处理,向来是农村的难题。对此,古生村没少下功夫。从2014年开始,村里的人还想出了“流动式”垃圾收集法,每隔一天的早上八点,村民在家就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音乐,这便是给大伙儿的预告——垃圾车要来了。家家户户拎着垃圾出门等车来,逐渐成了一个习惯。洱海管理局赵育峰介绍,与古生村一样,洱海沿岸村落都分别配备了垃圾收集员、河道保洁员、滩地管理员,大家分工合作,共同维护村容整洁。

  说到古生村村容干净整洁,洱海环境保护中心杨所长深有感触。他说,自己哪怕是吃完饭散步走到洱海边,都会不由自主地去看今天的水清不清澈、水面有没有垃圾。平时在村子里也都是“低着头”,眼里容不得一点儿不干净的地方。“你们说,”杨所长笑着反问,“我这样也算一种‘职业病’吗?”

  如今,保持环境洁净已经成了全村人的意识。在将自己在海边的房子以百万元的价格租给一个外地人开客栈以后,本可以享清福的村民赵光明,却仍然是一个普通的滩地管理员,整天来来回回在滩地上巡逻和清洁,拿到的工资是每个月720元。“这些工作总要有人做呀。没关系,我勤快,也没有别的事情。”对于村民调侃的“百万富翁”的身份,他露出了自豪而朴实的笑,“钱留给孩子,我没啥用处。”

  大家看着自己生活的地方越来越美,以往杂乱无章的民居在整治中也统一成了老李家的白族风格,远远望去,一色的青瓦白墙,与秀美的自然风光相互映衬,浑然天成。横贯南北的“村村通”路平坦宽敞,一棵几百年的大青树、一座历史悠久的本主庙和一座保存完好的古戏台,大大方方地托起了这里的漫长岁月。

  对于日渐增多的陌生游客光临的新生活,老李无意于听从一些人善意的建议:将自家这块“风水宝地”改造成商业用途的“客栈”。现在的他,生活别无他求,日子也渐渐慢了下来。他愿意就这样敞开自家大门,供人们歇息、喝茶,让更多的客人感受苍山下、洱海边特有的自在和惬意,让他们从古生村一点一滴的变化中,感悟人与自然的融洽与和谐。(本报记者 刘梦 任维东)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