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一个公交司机眼中的郑开大道

童浩麟

2015年02月10日10:13  来源:河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一个公交司机眼中的郑开大道

  2月8日11点35分,刘永社开着他的郑开城际公交回到了开封宋城路客运站。当天,他已经往返郑州开封一次。

  作为开封市城际城乡公交有限公司的一名司机,2006年11月,郑开大道开通时,他从广东回到开封,成为公司第一批司机。

  每天“两点一线”,从开封到郑州,从郑州回开封,一天3个来回,估算下来,8年多时间已经9000多个来回。

  “说不辛苦那是假话!”刘永社说,3个来回下来要10多个小时,每天天不亮出门,天黑回家。

  “说不单调那也是假话!”一条路上一年跑上千趟,天天两眼直瞪瞪盯着郑开大道,“有时候,梦里都是路在眼前晃。”

  8年时间,一条路,几十公里,车流、树影、红绿灯,要说早该熟悉到厌倦的程度了。“但在路上,在车上,每天我都会有新发现。”

  “其实,郑开大道就是一条连接郑州开封城市发展的风景线。”刘永社说。

  2006年11月19日,郑开大道开通。“那时,郑州开封反差很大,郑州东区塔吊林立,有种张扬的美。开封就低调多了,处处都很朴素。”

  2006年的开封西区是个啥模样?开封第一个五星级酒店开元酒店以西全是田地,郑开大道开封终点金明广场的城市雕塑黄河风,是很醒目的地标。

  现在开封西区郑开大道和郑开物流通道之间南北3公里、东西10公里的狭长空间,已被居民小区和产业园区填满。2006年郑开大道开通时,设计距离为42公里。现在两个城市城区已经把郑开大道农村地段“缩短”到不足25公里,这25公里还包括了正在建设的中牟白沙、官渡两个农业、文化产业园区。

  “不经常走这条路,看到的是变化的结果。我天天跑,看到的是变化的过程。”刘永社说。的确,今天这儿砌一堵围墙,明天那儿打一柱桩,后天一个小区就已经起来了。特别是郑开城铁,今天建到沧浪了,明天建到运粮河了,一转眼,城铁就开通了。

  “在郑开大道上看到城铁飞驰而过,有一种感觉特别强烈:郑州开封的发展就像高铁,一日千里。”

  在刘永社的记忆里,郑开大道刚开通时,双向10车道又宽又敞亮,路上车很少,跑一路下来顶多遇到二三十辆私家车,感觉就是给自己修了条路。

  “现在经常堵车,有时一个红灯工夫,就会密密麻麻地停一大片,车的种类也多,跟搞车展一样。”刘永社说。

  2006年郑开大道城际公交,最初只有11辆,开封6辆、郑州5辆,现在两边加起来100多辆,增加了10多倍。“就这还拉不完的乘客,最多的时候一天运送3万多人。为啥有这么多乘客?两个城市来往频繁啊!”

  细心的刘永社发现,以前开封人到郑州找工作、郑州人到开封买房子的,远没有现在这么多。“现在,特别是年轻人,双城恋、双城家庭、双城生活很流行。往来这么方便,两座城市跟一座城市没啥两样。”

  跑了9000多趟郑州开封的刘永社,拉的乘客也不计其数。“乘客素质和结构也有很大变化。以前有人光个膀子、趿拉个拖鞋就上车了;为了少走两步,不到站点非要下车,嚷嚷得满车不消停,现在这很少见了。”

  刘永社还发现,郑州人到开封,原来就一个主要目的,逛夜市,品小吃。现在除了吃还要玩,菊花文化节时来看菊花,清明文化节时来看巡游,一年四季还可以游御河看古城风貌。

  “相比较而言,开封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分量越来越重了!”刘永社说,“车上车下的这些变化,我相信,郑开大道迟早有一天会成为两座城市的城区通道!”(记者 童浩麟)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