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夫妇
巴巴爸爸的爸爸达鲁斯·泰勒。
泰勒学写中文。
“可里可里可里,巴巴变”是许多孩子童年的温馨回忆。昨天,记者获悉,风靡全球的巴巴爸爸系列的作者达鲁斯·泰勒先生于2015年2月19日在法国巴黎去世,享年85岁。他和他的妻子安娜特·缇森共同创造了巴巴爸爸。20多年前,巴巴爸爸的动画片在央视“七巧板”栏目中播出,而看着巴巴爸爸长大的孩子,很多现在都当上了爸爸妈妈,近年来泰勒正式被引进中国的一系列巴巴爸爸绘本,也为新一代孩子与父母提供着温暖的阅读。
花絮
巴巴爸爸是朵棉花糖
泰勒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巴巴爸爸其实是从桌布上诞生的。泰勒的法国妻子安娜特(已于2012年过世)是个建筑师,那时他们总是和一群朋友在巴黎的咖啡馆里聊天。当时身为美国人的泰勒,法语还不太好,就在咖啡馆的一角,拿着画夹,随手画画。这时,他看到一位妈妈领着一个孩子,孩子手上举着一个粉红色的棉花糖。受到棉花糖的启发,泰勒在桌布上勾勒出了巴巴爸爸这个形象的雏形。“安娜特也画给我看,我们就互相画着玩。把整个桌布都画满了。就在这一次互相交流这些画的过程中,产生了巴巴爸爸。”在法国,棉花糖就叫“巴巴爸爸”,因为法国的棉花糖都是粉红色的,所以巴巴爸爸也是粉红色。
巴巴爸爸总是心态平和
巴巴爸爸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爱好非但不让人头疼,反而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对于孩子们,应该顺从他们的天性,教给他们不同的知识。巴巴学校里的孩子们最出色了,让家长们欣喜赞叹。
巴巴爸爸总是用平和的心态处理生活中的一切问题,顺应环境而变化,他可以变成桥梁、变成梯子、变成车辆,变成各种东西顺应自然,和环境形成和谐的统一,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人类要适应自然,不可以去改变自然。
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和7个孩子之间相亲相爱,互相温暖。巴巴爸爸对所有人和动物也都充满了爱,他走到哪里,就把温暖和关爱带到哪里,哪里就成了温馨和睦的乐园。爱与和平,是我们人类永远的追求。
印象
像个不老的“孩子”
2011年和2012年泰勒先生两次来到中国,他像个不老的“孩子”,穿着粉红色宽大衬衫——“巴巴爸爸袍”。2011年,泰勒和他的儿子托马斯·泰勒来到北京,那时接力出版社刚刚正式引进“巴巴爸爸经典系列”中文简体版一年多的时间。泰勒很喜欢中国,当时已经80多岁的他还在学习中文,每每遇到一个中国读者就试着用还不熟练的中文跟人家打招呼问好。
泰勒先生在2011年接受过北京晨报记者的采访,他的创作观至今令人印象深刻。他的“小团体”创作,带着一家人共同生活的独特人情味,他更多把巴巴爸爸视为家人生活与情感的延伸,而不是单纯的品牌与生意。至于什么才能成就经典作品,泰勒是这样回答的,那是“人的热忱”。
理念
保持“小作坊”式情感
采访中,泰勒几次谈到对现在人面对卡通形象时的量产、工业化、商业拓展等的不同意见。比如他和他的儿子都谈到,不会因为商业去衍生巴巴爸爸的形象,一些新的形象出来,为了造一些玩具好卖。而他们要保持巴巴爸爸的灵魂,和他们的“核心家庭”。
泰勒说道:“我们至今还是一个小团体,很用心地在制作,对整个片子的熟悉度和感情都很亲切。现在很多动画都变成工业化了,100多个人甚至是几百个人做出来的。巴巴爸爸受欢迎,还是归功于我夫人安娜特的个性,是她的人品、善良的性格在打动人心,这种附着着个人性格和人与人交流温度的东西,是工业化很难达到的一点。大的制作工厂,有一个人专门负责创意,又有一个人负责专门写语言。比如有一个人创意说需要画动物,那些艺术家就会画一些动物。画那些动物的时候,他们不会让动物们笑起来,因为不知道应该不应该笑,他们只是接到一个命令。”
玩泥巴产生的灵感
巴巴爸爸的创作,实际上也是泰勒一家人生活的某种反映,一种具有游戏性和人情味的反映。当谈起创作背后的故事时,泰勒说道,对于“巴巴变”的灵感,也许就来源于和孩子们的游戏中。“以前我也看到过一些人为了吸引小孩子,会学鸭子叫,也用手势做一些变形,实际上这也是人的一些变形。我们还经常跟孩子一起玩泥巴,陪孩子开心。巴巴爸爸只变形,但是它体积不变,就好像玩泥巴一样。我和安娜特用那些泥巴做了很多的形象,可能无意间变形的想法就是从玩泥巴出来的。如果你有孩子的话,很自然的你捏一个东西,孩子也可以继续捏,就可以跟孩子交流。对孩子来说,这是非常好的方法,能跟大人一起做活动。”泰勒的儿子托马斯也曾回忆道,在动画片播出前,他的爸爸妈妈两人自己用泥巴做“小型电影”,是自己做着玩的,他还无意间在地下室发现了那种很老的泥巴做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