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时尚文艺节目出现,对传统戏曲造成较大冲击。电视人如何扭转电视戏曲的困境?笔者从电视戏曲节目的现状出发,探寻其发展方向和改革路径。
半个多世纪以来,电视戏曲由最初的实况转播到专场录像、戏曲晚会、戏曲艺术片、综合戏曲栏目、竞赛类戏曲节目,直至今天的专业戏曲频道,走过了一个不断进取的发展历程。央视的《九州戏苑》、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洛阳电视台的《河洛戏苑》,都是知名节目品牌。
随着传播媒介的多元化,网络、手机等新媒介的兴起,电视的发展受到影响和挑战。以中老年为主的电视戏曲观众群逐渐缩小,收视率下降,广告份额捉襟见肘,电视戏曲颓势尽显。从电视台播出节目表可以看出,戏曲节目的播出时段明显减少,有些电视台只在综艺节目中播放几段戏曲,电视戏曲被边缘化。
1.观众层次的限制
戏曲类电视节目通常面对固定狭隘的小部分人群——“戏迷”,加上传统戏曲的高度抽象性、表现性、概括性特征,导致了艺术的距离感,大众的理解受局限。北京师范大学的电视收视行为模式研究数据表明,观众找节目三秒换一台。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很难静心细品高雅戏曲,青少年观众对虚拟化、程式化的戏曲表演艺术感到陌生,欣赏群体的老化和断层以及戏曲的缺陷等,都限制了戏曲节目的发展。
2.节目质量不高
戏曲专业剧团转制后,首先考虑的是维持生计和完成既定演出任务,因此创作的新戏少,好戏少。戏曲的专业性较强,电视台因为戏曲节目编采、主持方面专业人员奇缺,节目质量上不去。且戏曲节目大多还停留在“你播我看”的节目形态,节目呆板,缺乏变化。
3.节目效益差
在“收视为王”的电视行业,电视戏曲收视的主体人群年龄偏高,收入偏低,这直接影响了电视戏曲的发展。戏曲节目在广告创收方面处于弱势,录制成本费用高,因此,电视台压缩或放弃戏曲节目。
4.地方戏曲发展存在困境
戏曲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才子佳人”式的题材一唱几百年,较少融入现代元素,缺乏专业力量研发支持,没有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观众找不到共同诉求,也很难有耐心去细细品味。戏曲发展后劲不足,停滞不前,导致了电视戏曲和其他戏曲媒体形式成为无本之末、无源之水,影响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电视戏曲节目的改革,时不我待,凭借电视这一媒介形式,让古典与时尚对接,传统与现代碰撞,有望弘扬电视戏曲的独特魅力。
1.贴近时代,让传统与现代碰撞
电视戏曲要被人接受,首先内容上要贴近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电视戏曲单靠剧团有什么录什么这种“看菜下饭”的方式已经远远不够,跟不上观众日新月异的收视需求。可以借鉴电视剧的生产模式,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节目生产体系,从三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是改编录制。发现成熟的优秀剧目,提出改进意见,按电视要求录制;二是定期订购。栏目组寻找或请人编创剧本,联络剧团确定合作方式,到期录制;三是巧借外力。与剧团或演艺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专为栏目度身定做节目,并共同经营衍生产品,组织商演、制作书籍、发售音像产品等,获得额外经济效益。电视节目部门好比生产部门,演员、剧本好比生产材料,节目是成品,若没有稳定的材料支持,不能控制材料品质与新鲜度,怎能生产出理想的产品。停留在被动地外录演出,照搬舞台,这样的形式观众终究会厌倦的。像滑稽戏《探亲公寓》、越剧《江南好人》、沪剧《挑山女人》等新编优秀剧目之所以卖座,是因为融入了现代元素,紧贴当代人的生活。上海越剧院推出《甄嬛传》,借着电视剧的余热,大众关注度很高,反响也极好。
2.增强互动,让观众来秀
纵观热门电视节目,“大赛栏目化”成为电视娱乐节目的主导。从《超级女声》到《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其实质内容都是比赛,大众参与,比赛有悬念,制作方式精良,节目当然好看。戏曲的生命力在于群众,节目一定要接地气,才会被大众接受。近几年电视戏曲节目在趣味性、互动性等方面做了很大改进,节目形态也日益多样化。央视戏曲频道2013年打造的《一鸣惊人》成了全国戏迷的大舞台,一档接地气的全民参与戏曲节目。河南台《梨园春》的“全国戏迷擂台赛”,打破了地方戏曲传播的地域性局限,吸引了全国戏迷的热情参与,取得了较高收视率。还有《越女争锋》、《非常有戏》、《全国少儿京剧电视大赛》、《花果山》、《寻找七仙女》等电视戏曲综艺节目,亦取得了一些实践成果。
同济大学教授朱恒夫认为,当前中国戏曲追求阳春白雪式的“贵族化”无助于戏曲艺术走出困境,中国戏曲的唯一出路在于民间化。发展新观众,吸引大众的关注和参与,必须考虑现代人的审美诉求。在设置戏曲节目时,应找准受众,保留最专业的一部分留给戏迷观看,融入时尚流行元素适应年轻人的需求。青春版《牡丹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昆曲的概念,使昆曲从被视为“陈旧落伍的艺术”变为“可消费的时尚”,也让我们看到了电视戏曲及其综艺节目有突破困境、成长为富于生机的艺术形式的希望。
3.精心制作,让民族特色与现代风格融合
电视文艺是表现的艺术,如何对呈现给观众的视听效果做出最佳选择,是电视戏曲发展的必然趋势。1959年,梅兰芳拍摄电影《游园惊梦》,为了适应摄影机镜头的拍摄要求,对表演的身段及场面安排做了一些变化,如十二花神以旦角扮演等,这一变化影响了之后这一剧目的舞台演出。央视戏曲频道曾采用大写意手法录制了一出戏,背景舞台全部是白色,演员彩扮演绎,在白色背景的映衬下,演员光彩夺目,人物鲜明,新颖好看,有模特走T台的时尚感。2014年7月,我国首部水墨越剧电影《蝴蝶梦》在嵊州市首映,故事取材于明代冯梦龙“三言二拍”中《庄周试妻》的故事。这部电影采用数字虚拟合成技术,把戏曲艺术与水墨画结合在一起,为戏曲艺术电影开辟了一条新的拍摄路径,被誉为越剧里程碑式的作品。试想用《中国好声音》每季八千万制作费、28个机位的大制作方式运作于电视戏曲,凭借戏曲涵盖的演绎方式、文化底蕴和艺术境界的丰富内核,全民唱戏的景象指日可待。过去那种3、4个机位录全场的模式已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了,观众要看的是细节和新意。民族传统与现代风格并非对立,而是可以融合的,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被吸收、消化、丰富和发展。
4.加大扶持力度,让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之一,它与中国人的思想意识、美学追求和社会形态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从根本上提高电视戏曲节目的质量,必须追本溯源,大力发展地方戏曲文化。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地方戏曲发展的扶持力度,充分整合资金、人才、教育、宣传等社会资源,加强对地方戏曲文化遗产和资源的发掘力度,探讨并制定传承发扬光大的策略方案,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地方戏曲发展的良好氛围。苏州大学曾经开设昆曲专业,不少幼教、小学开办戏曲兴趣班,戏曲团体以及“戏曲进校园”、“戏曲走社区”等活动,均是有益尝试。有关方面应重视电视对戏曲的传播效应,改变目前电视戏曲节目普遍存在的小规模、小制作、差时段、少频率的现状,让电视媒体担当起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职责。
(作者单位:苏州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