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第87届奥斯卡金像上,“卷福”主演的《模仿游戏》拿下了最佳改编剧本奖,而在参加奥斯卡之前,本片还在去年的多伦多电影节上获得了“观众选择奖”。
这些年,不少来多伦多电影节参展的作品,都在随后的奥斯卡上收获了小金人,如我们熟悉的《贫民窟百万富翁》、《国王的演讲》和《为奴十二载》。
人们印象中的全球电影盛会,除去关注度最热的奥斯卡外,就属历史悠久的欧洲三大电影节:戛纳、威尼斯和柏林。但随着多伦多的异军突起,“世界第四大电影节”的名声开始远播。
不同于其他电影盛会,多伦多不设主竞赛单元,各项最佳有观众投票选出。
它最大的特点还在于自身的容量——每年有近300部电影来多伦多参展。影迷们来观摩新片、明星们来走秀、导演们来推销作品、片商们来“扫货”,多伦多电影节更像是一个电影大派对。
最活跃的电影节
海纳百川,每年300部影片参展
对乐迷们来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无疑是他们朝圣的狂欢之地。而在影迷圈内,多伦多正逐渐成为“电影节的伍德斯托克”。
1976年多伦多电影节成立的时候,只有3万人参展,30多年之后,它发展成一个可以容纳40万人狂欢的年度电影盛事。
历时11天,300多部电影参展,多达2800名志愿者参与服务,各种品牌赞助商挤满了电影节现场……
去年,《模仿游戏》在这里举行全球首映,可以容纳2000多名观众的威尔士公主剧院前,被人群挤得水泄不通。排队购票的队伍长达2个街区,主办方不得不派出数位志愿者“指挥交通”。
同期,宁浩的《心花路放》也在这里进行了全球首映,人气同样相当旺。宁导开玩笑道:“感觉门口的长队,像是二战的时候等着领面包的队伍。”
如果说欧洲三大电影节主要集中了大师们的文艺作品,圣丹斯电影节汇集了新人们的独立电影,那多伦多电影节则做到海纳百川。
在这里既可以看到《伸冤人》这样的商业动作片,也有《夜行者》这样独立佳作,同时也不乏《地心引力》(华数互动电视点播路径:电影——华纳专区)这样的奥斯卡级别影片。
影评人罗杰·艾伯特曾说:“虽然戛纳电影节是最伟大的电影节,但是多伦多电影节却是最轻松、最活跃的电影节。”
最民意的电影节
不设评委,最佳由观众投票选出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曾带着《记忆碎片》赴多伦多,他说:“当我坐在多伦多的观众当中,听到他们评价并接受影片。那一刻,我感到自己可以拍出一部伟大的电影,让人们理解它、回应它。”
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各项最佳,由10名左右的评委团选出;奥斯卡的各项最佳,由6000多名评委选出;而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最重要的奖项由观众投票决定。
电影节现场的每个电影院附近,隔几十步就有一个投票箱。观众看完影片后就可以把票根投进去,为自己喜爱的电影投票,票数最高的影片将拿到电影节最高奖——“观众选择奖”。
在这里,没有什么评审口味或小团体可言,一切都听从民意。《卧虎藏龙》、《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珍爱》等片都在这里获得过“观众选择奖”。
在11天的时间里,即使你每天不停看片,也不可能能看完全部的300多部电影。但在这里,你可以率先目睹那些最新最热门的电影。
有了热门影片,就不缺明星。和星光黯淡的威尼斯相比,多伦多的明星阵容堪称豪华。以去年为例:“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凯特·温斯莱特、小罗伯特·唐尼、阿尔·帕西诺、“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新晋影后朱利安·摩尔、“蜘蛛侠”安德鲁·加菲尔德……明星一波接着一波地踏上红地毯,与影迷亲密互动。
最奥斯卡的电影节
多伦多获奖122个奥斯卡提名
虽然多伦多电影节的各项最佳由观众投票选出,但你可千万不要小瞧他们的观影品味和选片眼光。在这里,既有资深又狂热的影迷,也有专业又毒辣的媒体人。
从成立奖项至今,每年“观众选择奖”的获奖影片,累积已经获得了122个奥斯卡提名,包括12个最佳影片提名,以及9个最佳外语片提名。
1979年,多伦多把“观众选择奖”颁给了《好孩子》,它最终获得奥斯卡的最佳纪录片,这是人们第一次察觉到多伦多在发掘影片上的潜力;1981年英国影片《烈火战车》在多伦多获得奖后,成为奥斯卡上的一匹黑马。
再看看近几年“观众选择奖”——《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珍爱》、《国王的演讲》、《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为奴十二载》,它和奥斯卡榜单高度一致。
除了观众犀利的选片口味,多伦多电影节合适的举办时间,也让不少极具奥斯卡相的电影前赴后继,奔赴此地。多伦多电影节在当年度的9月举行,而奥斯卡奖则在次年的2月底举行,中间的空档,正好成了为电影预热和造势的良机。
索尼公司的联合总裁汤姆·伯纳德每一年都会参加多伦多电影节。他解释说,“多伦多一直是适合电影首映的地方,因为会有数不清的媒体来到这里,可以为影片宣传造势。这对之后电影的正式公映,以及奥斯卡的评选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