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灰姑娘"上映别被片名误导 暗黑系童话拍给大人看

江波

2015年03月12日07:14  来源:钱江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灰姑娘》今晚上映,别被片名误导

  从前,有一位漂亮的女孩,她经常受到后妈与两位姐姐的欺负。有一天,仙女送给她一双水晶鞋,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不过,仙女提醒她,不可逗留至午夜12点。否则,魔法会自动解除……

  是的。这就是家喻户晓的《灰姑娘》的故事。

  今晚12点,迪斯尼新版真人电影《灰姑娘》,将在中国和北美同步上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故事,我们为什么还要花钱去电影院里看?

  因为,故事已经变成这样了——

  长的比灰姑娘美丽有气质N倍的“后妈”,曾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老公不幸早逝,为了两个“愚蠢的女儿”才嫁给了灰姑娘他爹……

  其实,很多人应该注意到,这几年,改编经典童话故事,已成为好莱坞打造奇幻世界的最佳备胎。在《灰姑娘》之后,《彼得·潘》与《美女与野兽》等电影,也在排队上映。而且,这些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色调——暗黑。

  第四次上大银幕时

  后妈被洗白了

  新版《灰姑娘》由“后妈”凯特·布兰切特带领《唐顿庄园》小美女莉莉·詹姆斯,以及在《权力的游戏》中饰演罗柏·史塔克的理查德·麦登主演。

  在著名的影迷口碑榜“美国烂番茄”网站上,《灰姑娘》至昨天的新鲜度为87%(在烂番茄,超过60%就是及格分)。

  历史上,好莱坞曾在1914年、1950年、1957年以及1997年,四次将灰姑娘的故事搬上银幕,每一部都是“灰姑娘找到白马王子”的模式。

  2015版对比前作,除了把蜥蜴变成侍从、鹅变成车夫(以前的电影里是老鼠、鸽子变的),画风略聊斋外,故事主线并没有太出格。甚至,为了保持画面的童话梦幻,影片每一帧都让人感觉到什么叫“曝光过度”。

  如果你去看这个电影,感受最深的,不是王子公主好浪漫,而是灰姑娘后妈的那句“男人都是傻瓜”。

  在本片里,“权力的游戏”掌握在“后妈”手上。不过,童话故事里,后妈对灰姑娘的虐待在这里基本被改成了言语冷暴力。

  因为,“后妈”也不容易啊——幸福的婚姻因为老公的去世而被打断,不得已带着两个蠢女儿嫁给灰姑娘她爹,没想到第二任老公又死了。

  自始至终,后妈都没阻止灰姑娘嫁给王子,只是希望灰姑娘给两个姐姐谋个好前程……

  好了,这就是2015版的《灰姑娘》,这还是你小时候听爸爸妈妈老师们说的童话故事吗?

  《彼得·潘》与《美女与野兽》

  暗黑系童话排队上映

  其实,如果你是欧美电影爱好者,应该注意到:这几年,改编经典童话故事,已成为好莱坞打造奇幻世界的最佳备胎。

  比如,根据《白雪公主》改编的《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白雪公主与猎人》,根据《绿野仙踪》改编的《魔境仙踪》、《魔法黑森林》、《爱丽斯漫游仙境》,还有《小红帽》、《美女与野兽》、《韩赛尔与格蕾特》、《沉睡魔咒》等等。

  而紧跟着《灰姑娘》之后,还有休·杰克曼领衔主演的真人版《彼得·潘》,明年还有艾玛·沃特森主演的2016版《美女与野兽》等等排队上映。

  这些电影中,绝大部分故事已经跟我们记忆中的美好童话大不相同。比如,白雪公主爱上了猎人,小红帽跟狼人爱恨纠缠。还有《沉睡魔咒》,安吉丽娜·朱莉饰演的女巫晋升为第一女主角,她居然不是故意害睡美人的……

  但就票房看,不少新编童话大受欢迎。

  比如2010年的《爱丽丝梦游仙境》,该片混杂黑暗、惊悚等元素,在北美上映时的评级为PG级,需要家长指引观看,显然不是拍给小朋友看的。但影片在全球卖了10亿美元票房,海伦娜·波韩·卡特饰演的恶毒王后红遍全球。

  而2012年的《白雪公主与猎人》,查理兹·塞隆的恶毒王后成功逆袭,1.7亿美元的成本,在全球卖出3亿多美元的票房,也算不过不失。

  当然,也有失败的作品。

  比如2011年的《小红帽》,导演凯瑟琳·哈德威克拍成了一部惊悚片,还安排小红帽与两个男人纠缠不清,不仅票房惨败,还被《时代》杂志批评为“愚蠢”。

  但这显然没能打断暗黑改编的热情。

  《灰姑娘》之后,新版《彼得·潘》计划于今年7月上映。影片早早就已打出了“暗黑”招牌——在已曝光的两分半的预告中,多个奇妙场景轮番切换,画风像极了《爱丽丝漫游仙境》。

  心理学家分析:

  喜欢看暗黑童话,是一种心理平衡

  为什么暗黑系童话故事如此受欢迎?昨天,记者采访了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心理学博士汪永光。

  汪医生是这么说的:

  “人有两面,有从善,也有从恶的一面。在心理学里面,善和恶,跟中医的阴阳是一样——阴是恶,阳是善。心理学认为,即使是一个心理十分健康的人,心里依然有一分的恶。”

  这种心理架构直接影响了人对娱乐产品的选择。

  汪医生解释说:“当一个人比较悲观、陷入低谷的时候,他喜欢看的电视、电影、书籍等等,肯定都是从善、积极的。因为人要通过这些东西,来补偿自己缺乏的东西。而社会积极向上、个人生活稳定安康的时候,周边积极的东西比较多了,人的心里就会出现‘扭曲’的情况,喜欢看‘恶’的东西,弥补本我的‘暗’的成分。这其实是一种心理平衡。”

  汪医生表示,这几年暗黑系的童话故事新编,他听说了一些,但是一部都没看过——“因为我们平时接触‘暗’的成分太多了。”

  而对于这些新编作品的出现,汪医生直言,编剧、导演们很聪明:“他们知道电影是精神娱乐产品,是来填补人的空虚的。所以,广义上来说,这些颠覆的童话故事没有对错、好坏,或者消极、积极的分别。”

  但是,汪医生也表示,对小朋友来说,去看这类暗黑系童话电影,家长要特别注意,“小朋友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建立,如果不正确引导,就很可能以为电影里说的就是对的。”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