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发展,传统媒体受到极大的冲击,如何进行媒介融合被各大传统媒体提上改革日程。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报道形式的变化和接受终端的扩展,由此产生媒介之间的融合,融合报道也应运而生。本文选择人民日报社旗下的传统纸媒《人民日报》、新闻网站“人民网”和社会媒体“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微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法,研究其在对2014年全国“两会”进行报道中所体现的融合报道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探究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实现新闻增值。
关键词:人民日报社 全国“两会” 融合报道 新闻增值
一、引言
(一)媒介融合报道定义
无论对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而言,媒介融合绝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但媒介融合却绝不是集中媒介形式的简单组合拼接,它涉及到技术、内容生产、组织构架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Rich Gordon用七个维度概括媒介融合的内涵:媒介技术融合(convergence in media technology)、媒介组织融合(convergence in media organization )、所有权融合(ownership convergence )、战略性融合(tactical convergence)、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 convergence )、内容生产融合(convergence in information-gathering )以及内容呈现融合(convergence in presentation)。[1]
就新闻生产过程而言,媒介融合引起了信息采集和新闻表达的融合,这样直接催生了融合报道的兴起。融合报道指的是在不同的平台上(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采取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图表等形式进行不同的组合报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融合报道并不完全等同于全媒体报道。全媒体报道强调在新闻报道中各种媒介形式的全方位使用。而在融合报道中,各媒体形态特征仍需要得到充分发挥,“为我所用”并且相互关联,即选择适合每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形式,而不需要报道形式面面俱到。这些特征如同传播链条上的DNA,相互关联,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新闻叙事。“融合是使用最合适的媒体来做新闻和报道。”[2]比如,文字提供的信息量很大,适合做深度报道;图片十分生动,表现力强,且很多图片具有审美价值;视频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最适合表达富有张力的动态场景;信息制图(图片和文字说明的结合)、动态图表(与受众交互后产生的筛选内容)等表现形式则让信息更加可视化、交互化。
区别于传统的新闻报道,融合报道具有三个典型的特点:全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全时性指的是融合报道使新闻报道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将静态的新闻报道变为可以实时修改和补充的动态过程。开放性指的是融合报道不仅提供信息整合的结果,而且可以根据用户的偏好和兴趣而灵活变化内容,甚至根据用户的喜好来进行内容的推送。互动性是融合报道的灵魂,融合报道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融合报道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新闻;二是用户可以对所看到的新闻进行反馈、评论,参与新闻制作。
本文旨在通过对人民日报社2014年全国“两会”融合报道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融合报道对新闻增值的作用。由于研究主要着眼于新闻采访报道实践,因此将融合报道定义两个方面,即“内容生产融合和内容呈现融合”。所谓内容生产融合,即不同媒介形态根据自身媒体特性对同一新闻进行报道的互换与互联。而内容呈现融合则指的是不同报道形式(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和分析图表等)在不同平台上的结合与互动。
(二)研究对象和分析
人民日报社成立于1948年6月,是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和中共中央的新闻机构,实行编委会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2009年,人民日报社进行了机构与职能的调整改革,形成由23个内设机构、72个派出机构、3个办事机构、26种社属报刊及若干家所属企业共计四个板块组成的基本架构。目前,除了《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外,人民日报社还编辑出版26种社属刊物,建立“人民网”信息交互平台,开设“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人民网”微博、人民微博等社交媒体账号,创立人民日报手机移动终端应用等。[3]可以说,人民日报社已经形成了新老媒体结合,网站、论坛、社交媒体全方位覆盖的信息传播体系。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同时以覆盖多种新媒体形式为原则,研究者选取《人民日报》、“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以及“人民网”微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两会”融合报道情况进行相关研究。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也是中国的第一大报。该报及时准确地宣传党中央的精神和政府最新政策、决定,报道国内外大事。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扩版,目前《人民日报》周一至周五每天为24版,周末版为12版,节假日为每天8版。作为纸媒,《人民日报》的新闻报道具有延时性,内容受到版面的限制,容量有限。此外,《人民日报》不在市场上进行零售,只接受邮政订阅,其读者多为政府部门和各机关部门单位,因此,其订阅量虽有几百万之多,但受众仍十分有限。评论和理论宣传是《人民日报》重点和优势,这使得《人民日报》的报道具有深度优势,而欠缺速度和广度优势。
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报道全国“两会”是《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从2001年起,《人民日报》新增两大张8版《两会特刊》加大对“两会”的报道力度。2014年,就常规版面而言,其两会报道主要集中在头版,第二、三、四版的要闻版和第五版评论版,报道内容主要为“两会”会议进程和会议内容、领导人和委员们的活动及言论、国际社会对“两会”以及中国改革的评价、“两会”评论文章等,风格严肃,视角宏大。而《两会特刊》则选择清新配色(天蓝色),图文结合,与“人民网”的内容相呼应,对两会热点进行解析,生动活泼而不失严谨。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是《人民日报》开辟的社交媒体信息传播平台。该微博秉承“参与、沟通、记录时代”的理念对国内外事件进行即时报道,并对《人民日报》上的内容进行转载传播。“人民网”新浪微博是“人民网”为了在社交媒体上拓宽传播渠道而建立的。其报道理念是“报道全球,传播中国”。在2014年两会报道期间,“人民日报”微博开辟了“2014两会”“图解两会”“两会e客厅”“两会听政”“人民微评”“政府工作报告”“两会秒拍”“你或许还不知道的两会知识”等话题,“人民网”微博开辟了“2014全国两会”“人民网微评”“图解新闻”“两会e客厅”“据说两会”“两会v态度”等话题对两会进行即时报道。其中,“人民网”微博的报道基本上是对“人民网”报道的转载。这两个微博均是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建设工程在社交媒体上的典型代表。作为社交媒体,其受众是使用微博的广大网民,且其对“两会”的报道可以实现短平快的实时报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微博对两会的报道更侧重于对内容的整合和报道的扩散。
“人民网”创办于1997年1月1日,是人民日报社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交互平台。“人民网”始终坚持“权威、实力、源自人民”的理念,以“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为宗旨,报道全球,传播中国。
在2014年的两会报道中,“人民网”融合现场视频直播、文字实录、图片报道、信息图表等多种报道形式,对两会进行24小时全程跟踪报道。“人民网”开辟了“政协专题”和“人大专题”,在专题之下分为咨询、策划、访谈、互动等四个板块,每个板块下设若干栏目,如“互动”板块下设“问总理”“调查”“两会心愿”“捎句话”等栏目。
二、《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融合报道分析
正如上文所述,本文将融合报道定义为“内容生产融合”和“内容呈现融合”。在对“两会”进行报道时,《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均注重全面和深度,因此在内容生产和内容呈现上体现了典型的融合报道特征。
(一)内容生产融合
传统媒体环境下,尽管记者努力缩短事件发生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滞后时间差,但受限于客观条件,记者处理的新闻永远都是完成式的,即时报道在过去是一个无法想象的任务。而在互联网时代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想象已经变成现实。在新技术的影响下,新闻正走向以实时报道为主的阶段。记者能够随时随地地使用移动终端发布消息,经过转发、信息交互者的参与,一条新闻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传播给广大受众,经过众多追随者的转发、更新、补充,事件的真相、意义、影响等更深层次的内容得到阐发。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融合报道应运而生。融合报道把新闻从产品变成了过程,由原本的静态、单向、线性向动态、多向、融合转变,[4]为此,布拉德肖设计出了一个新的理想报道模式——“钻石模型”。该模型根据从快到深的要求,将对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机制分成快讯、草稿、报道、背景、分析反思、互动和定制这七个阶段。布拉德肖认为,这一模式的提出反映了媒介环境的巨大变化:新闻从19世纪的“产品”变成了21世纪的“过程”——新媒体下的“迭代新闻”。诚如模型所述,每个新闻事件的报道都经历了这些阶段,但同时需要质疑的是,不同阶段实际上对应了与之相适应的媒介形态,以对不同阶段的消息进行发布传播。换句话说,不同的媒介形态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消息形式相匹配。而融合报道的核心就是要做好这种消息与媒介的匹配工作,使之完美地为受众提供新闻资讯。
“钻石模型”在2014年人民日报社对“两会”的报道有全面的体现。利用“钻石模型”,研究者以3月5日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报道为案例,分析如下:
首先,快讯是新闻得以广泛传播的起点,微博“短平快”的特性恰好能承担这一角色。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上午9时整开始,9点08分微博上就有了第一条微博。研究者统计了报告开始后“人民日报”微博在一个半小时内所推送的信息,总数达20条。这些微博以图片或文字或图文结合的形式,实时将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信息传递给受众。快讯经过进一步丰富形成草稿,并最终成为报道,与之相匹配的是“人民网”和《人民日报》的新闻报道。值得注意的是,3月5日上午11时43分人民网上就已经刊载了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而人民日报却只能在次日的报纸上刊载。
在快讯、草稿和报道以最短时间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的基础上,记者再对事件背景进行调查和挖掘,逐步全面分析、深度反思。3月5日下午2时,“人民网”就刊登了分析性文章《朱永新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改革和民生是亮点》;3月6日凌晨1时,“人民网”又发布《重庆市长黄奇帆多角度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上午8时,“人民网”发布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改革全面发力——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这些分析性文章将会进一步提升读者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随着新闻时效性的减弱,互动发挥着持续挖掘新闻价值的作用,而承担这一角色的只能是网站。“人民网”于“两会”召开之际设立了“我有问题问总理”栏目,在页面显要位置设置文本框,网友可以顺畅发表言论和提问。尤为特别的是,今年“人民网”还专门设置了微信语音留言栏目,公众以语音留言提问的方式,表达对切身利益的关注和对政策层面的期待,容易引发共鸣,增强公众参与度。互动是决定新闻报道生命力的关键。不仅拉近了媒体与消息来源的距离,也缩短了受众与新闻之间的距离;加强了用户使用的粘性,巩固和延续了新闻报道的生命力。
通过观察《人民日报》、“人民网”及两者的官方新浪微博对此次“两会”的报道活动,研究者认为人民日报社已经在形式上迈出融合报道的第一步——全媒体新闻。但是由于社内三大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与合作,因此在融合报道的内容方面还未能做到相互协同,相互补充,没有将“钻石模型”的传播力量充分地发挥出来。融合报道并非简单地等同于“全媒体新闻”,它不只是多种报道形式的组合堆砌,而是基于互联网的核心报道平台,根据新闻内容的时间和空间特点,以最适宜的媒介手段,融合使用多种媒介形式。融合报道需要记者掌握多媒体的报道技术、多平台的传播意识,但并不意味着始终“一人包干”,分工合作仍是必须的,人民日报社内部组织形式的改革迫在眉睫。目前欧美主流大报的改革趋势是使编辑部变成一个结构层级更少、组织网络化、并被赋予更大自主权的多媒体生产单位。[5]
(二)内容呈现融合
1.多种媒介形态构筑复合型信息流
媒介形态与题材之间应当具备一定的相关性与适应性,选取何种媒介形态进行报道取决于内容的需要。可以多维度呈现是融合新闻对报道题材的一般要求。[6]“两会”牵涉的议题多、历时长、舆情复杂、受众的信息需求分化,这些特点决定了“两会”报道是一项多角度、多层次的新闻报道系统工程,适于使用融合新闻的报道样态。文本、图片、图表、视频和交互式内容等呈现形态在“两会”报道中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对2014年全国“两会”进行了全景展示。由于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具有的技术性差异,《人民日报》和“人民网”所能承载的内容呈现形态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具体来说,文本、图片和图表是两者所共有的,而基于网站数字化特性的视频和交互式内容,则是“人民网”所特有的。以下将一一分析。
(1)文本
在融合报道中,文本仍然是新闻呈现的主要形态。此次融合报道实践中的文本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短平快的消息,如会议程序、时事新闻、委员代表访谈等;另一类是以专题形式出现的深度报道。
以对2014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的报道为例,“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栏目从当天06:45开始发布与人大会议相关的消息,在第一分钟内连续发布了两条相关消息《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预备会大会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同日举行》,至当天23:23“人民网”“滚动播报”共发布消息近两百条。网络主流媒体抢抓“第一落点”,进行与会场同步的实时报道,满足网民的即时信息需求。《人民日报》由于具有延迟一天的特点,在时效性上远不及“人民网”,因而《人民日报》上的单条短讯消息并不多,更多的是重大新闻的详细报道。如2014年3月6日头版头条《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习近平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在主席台就座 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张德江主持》通过一整版对大会开幕进行详细报道。
在深度报道方面,《人民日报》开辟出“两会专刊”,策划与组织报道构造出“两会”专题的“第二落点”。2014年3月6日人民日报“两会专刊”的第一版整版《一张图看明白政府工作报告》,对报告进行深度解读,并提供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和数据,以对比性的专题报道折射中国发展新走向。
(2)图片
图片作为形象化的视觉形态,对抽象化的文字形态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新闻中的图片有两种呈现形式,一是新闻插图,二是图片新闻。《人民日报》的头版,第二、三、四要闻版和第五版评论版风格严肃,视角宏大,插图较少,单条新闻配图不超过两张,主要为领导人特写。而《两会专刊》则图文结合,色彩丰富,与“人民网”的内容相呼应,更加生动活泼。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8日《人民日报》的“微观两会”栏目刊发了两会期间唯一的一次组图图片新闻“两会美丽”,由3幅组图分别表现汉族、少数民族女性代表委员和大会现场女记者履职工作的场景,配合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时间背景。
“人民网”在图片的发布上则更为灵活,除了新闻配图,还专门在“人大专题”和“政协专题”开辟了“高清图”栏目,在众多媒体将拍摄注意力集中在明星委员及场内外花絮时,“人民网”的“高清图”以议题为中心,以代表委员为表现重点,更具主流性、现场感、新闻性。图片报道突破了单张图片信息量低的局限,注重挖掘图片内涵,一朵富足找的样式实现新闻叙事和现实演绎。图集“两会上的半边天风采”,用10幅图片捕捉到了女性代表委员、女性场务人员、女记者等两会上不同工作领域的女性风采,场景真实、表情真挚,也完成了对两会女性履职的新闻叙事。
(3)图表
图表在阐释相对抽象的经济指标、各类数据、进程复杂和具有较多面向的议题时,可以起到具象展示的辅助作用。《人民日报》两会报道中的图表板块由两部分组成:文字报道的配图和重要会议议题的图表式解读。如对政府工作报告中2014年预算报告的解读《财力,更多用于民生》使用了横条形图、竖条形图和饼状图三种图表,横条形图描述了2014年在各个领域财政预算支出所占的比重,直观表现了今年财政支出的预计使用情况;竖条型图描述了之前四年财政预算与今年的比较,读者可以清晰看出预算逐年上升的趋势;饼状图描述了2011-2014年财政预算中用于民生部分所占的比重,紧密契合了报道的主题,突显民生支出的逐年增加。
“人民网”“两会”报道中的图表板块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文字报道的配图,二是重要会议议题的图表式解读,三是数据栏目“数独时代据说两会”。前两类和《人民日报》类似,在此不再赘述。“据说两会”是2014年“人民网”两会专题新开辟的栏目,撷取了从2014年3月3日第十二届政治协商会议二次会议开幕起全国民众最为关心的议题,制成相关插页式图表,该专题风格清新,信息丰富独家。“据说两会”注重报道的延续性,向数据要深度,以策划出创意,在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同时实现议程设置。
(4)视频
视频集画面、声音、字幕于一身,具有直观、快速、现场感强的特点,可以实现立体化的传播效果,视频是“人民网”所特有的呈现形式。网络视频还可以为受众提供重播、点播的机会,有效延长了直播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发挥直播内容的最大价值。“两会”报道的视频内容,主要包括两类:滚动网络新闻与网络视频直播,网络专题报道。“人民网”两会专题的“人民电视”栏目对“两会”新闻的滚动报道涵盖了领导干部活动、各代表团分组会议、代表委员发言等。
网络视频直播与视频回放的结合,实现了共时性与延时性的统一。视频点播从根本上改变了用户被动的线性收看模式,直播内容N次传播,视频内容实现增殖。“人民网”对两会的关键看点做出视频集成,网友可以选择收看其关注内容,观看过程中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快进或反复收看。“人民网”视频同时配以文字介绍,适应网络阅读的跳跃性,帮助网友理解概括性内容。
(5)交互式内容
互动新闻是信息使用者可以参与采集、传递以及呈现的新闻,是在多媒体、Web2.0等新技术条件下,新闻工作者与信息使用者建立的一种全新的新闻讲述方式。[7]如果说在与受众展开互动之前,受众在页面上看到的信息是未完成的、片面的、肤浅的、那么在受众挪动手中的鼠标进行回应、参与,甚至创作之后,会获得更全面、更丰富、更深刻的信息。受众以这种和信息对话的方式将会获得对世界更充分的理解。
以2014年“人民网”策划的新闻作品《代表委员去哪儿》为例,点击“代表委员去哪儿”之后,将会跳转至一个新的页面。编辑设计了数十个小方格,小方格里嵌有一名代表的头像。或许一开始读者并不了解这些代表,但是只要读者将鼠标移至某一代表的头像上,就会浮现出该人大代表的相关信息。在了解基本信息后,便可以点击头像。此时会转入一个新的页面。该页面的左边是一个动态相册,展现的都是该代表的风采。此相册也是具有交互性的,读者既可以随着网页本身设置的自动播放脚本浏览相册,也可以通过点击前后翻页键手动浏览。每一张照片又都可以继续点击,了解照片背后的故事。相册的右边是该代表的介绍。通过使用个性化的字体、排版、语言,再结合它左边的相册,一个鲜活的代表“跃然网上”。通过下拉网页,读者将会看到《人民日报》记者为该代表写的详细报道。
可以看到,互动新闻于传统新闻最为拓展的地方,是让读者以一种有效的方式加入到新闻的讲述当中。这种真实的互动让故事鲜活了起来。这种独特的新闻讲述方式不仅使受众有更多参与的乐趣,还在实际上吸引受众在信息上停留更多的时间;同时,复杂的信息由于有了受众的参与获得了更简单的呈现。一些经典的互动新闻作品,因为其鲜明的目的性、信息的高度集纳性,即使时过境迁,仍保留着极高的浏览量,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提供的。[8]
在“人民网”的互动新闻中,网络传播的互动性激发了前所未有的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活力。在此过程中,网站编辑不仅需要像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一样,根据编辑方针和报道意图对新闻素材进行更深入的挖掘,还需要运用新的技术手段,运用想象力,创造出新闻呈现的新形式。
2.非线性结构突破传统叙事
传统媒体的线性叙事模式要求严格固定的议程设置,具体内容的制作上遵循线性序列的基本逻辑和受众理解的基本顺序。《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分布在头版、要闻版、评论版,以及“两会特刊”,“两会特刊”是从2001年起《人民日报》新增的8版2张,以加大对两会的报道力度。2014年,就常规版面而言,其两会报道主要集中在头版,第二、三、四要闻版和第五版评论版,报道内容主要为两会会议进程和会议内容、领导人和两会委员活动及言论、国际社会对两会以及中国改革的评价、两会评论文章等,风格严肃,视角宏大。而“两会特刊”开辟了“两会e客厅”、“在现场”、“今日看点”、“两会观”等专栏对两会进行集中报道和深度分析。
网络媒体“超文本”和“超媒体”的特质,使得创作者可以将内容按照不同的需求安排到不同的存储和显示区域,空间代替时间成为内容分布的原则。“人民网”“两会”专题通过封面导航的空间定位与时间轴的时间定位实现了非线性立体传播。此次“两会”报道,“人民网”对信息做出明晰的导航。封面由动态FLASH导入,版面简洁易读,第一层级的分类,是人大专题和政协专题的划分。网友也可直接点击进入第二层级的子栏目。通过子栏目的名称,网友基本可以获知每个模块的主要内容,点击每一子栏目模块,便可进入相应的内容。在独立的子栏目中,同时设置了对其他子栏目的链接,以实现在不同栏目间的切换。
在空间定位导航外,“人民网”在每一专题的实时页面上添加了时间轴。通过这一设置,网友可以迅速定位到自3月3日至3月13日每日“两会”专题。时间轴的添加对于时间跨度将近两周的复杂事件报道来说,最大限度地弥补了新闻的稍纵即逝,实现了报道的价值增值。同时这一基于“用户”的考量,便于网友进行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接受。
三、《人民日报》和社会化媒体(微博)的融合报道分析
根据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个体在面对一条信息时,决策是否参与互动其中的因素,首先是信息本身的吸引力,足够激发受众参与情绪的能力; 其次,受众关于这类“特定”的信息活动在群体中的地位如何,即使是“意见领袖”也应有专门的领域。一条微博引发共鸣,被大量转发或评论,不仅在于内容的吸引力,更在于发布者在该领域的权威和信用。“人民日报”微博在内容、议题设置和品牌公信力上都是传统媒体微博中的佼佼者,因此对其在媒介融合领域的分析对主流新闻媒体更好地发挥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力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根据本研究,“人民日报”微博在两会报道中显示出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与互补的如下特质。
(一)原创:融合报道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很多传统媒体微博的融合报道停留在导读与补充的层面,缺少深层次的融合。对传统媒体的导读主要体现在“人民网微博”的功能上,例如3月5日7:59发布题为“《人民日报》社论: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制度保障“的微博,并给出了报纸版面的截图和网页版文章的阅读链接。
这种微博形式体现出扩大传统母媒体影响力的需求,作为母媒体功能的延伸,传统媒体微博成为母媒体新闻内容的宣传平台,通过突出重点内容,扩大新闻传播力,也提升了传统媒体的被关注度。
然而,“人民日报”微博自开通之日起,则始终坚持发布原创内容。表1的统计数据足以说明这一现象[9]。
《 人民日报》传统媒体的专业内容生产优势在延伸到社交媒体平台时,具备了较强的原创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融合报道
微博特殊的新媒体形式,决定其可以自由链接不同的载体形式来丰富内容,以“文字+图片+视频”形式进行融合报道。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微博的一大特色就在于它的“图解新闻”栏目,把一些难懂、数据多的新闻和政治常识用简洁有趣的图片设计表达出来,更便于受众的理解和二次传播。例如,3月4日发布的“九张图帮你了解‘人大’”,用图片解 读的方式普及了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常识,使政治体制更加生动活泼,便于普通老百姓的理解。
此外,《人民日报》还联合人民网推出“两会e客厅”和“人民电视”等原创网络视频栏目,而 “两会e客厅”的文字报道被刊发在每天纸版《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的头版上,体现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融合。
2.反向推动报纸采编工作的改进创新
一些两会特刊版面编辑把微博平台作为新闻的来源之一,并发起投票、调查,把微博内容融入版面的文字报道中,为传统媒体的转型、突破、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人民日报》的“两会特刊”中就开辟了“我给两会捎句话”板块,整理了网友具有代表性的实际困难,引人共鸣。而《人民日报》3月3日两会特刊第9版也用很大的版面刊载了微博上的“人大会议日程”图解。在两会特刊中,《人民日报》更是在标题中多次使用“点赞”“打酱油”等网络语言,增加了文本的贴近性。
3.核心信息的整合
微博140字的限制,让其具有“短平快”的张力,能够高效率地抓取新闻中的核心信息点,并进行整合,让没时间阅读长篇幅纸质报道的读者能在最短时间内一目了然地浏览重点信息。“ 两会”是民意高密度的汇集,在表达上更需要选择重点进行整合报道。例如,“人民日报”微博每晚发布的“两会好声音”就整合了一天新闻报道中人大代表响应民生的精彩观点。
4.政治传播话语体系的转变
由于《人民日报》对传播内容的把关都有一套既定比较严格的规定,代表“官方”的传统媒体微博,信息发布的自主性可能低于个人微博,但比起母媒体,不论是内容和形式都具有比较大的自主性。基于微博传播形式的便利性,那些曾因时间或版面有限,以及其它原因在传统媒体上无法刊载的信息和评论,完全可能通过微博的平台进行发布。
首先,评论类内容一直是人民日报受关注的重点和转发量较高的内容。而微博承载的平和而不乏力度的语言,以一种亲民的方式搭建了一个针砭时弊、监督权力的平台,也体现出对公共理性的引导。微博经常运用疑问或反问语句,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与网友形成良好互动,并强化思考性,比如零点发布的“你好,明天”板块。
“人民日报”微博将评论的姿态放得很低,传达的是一种愿意与网民交流并产生共鸣的声音,与传统媒体的言论姿态存在较大差异,体现出很强的互补性和舆论冲击力。
此外,微博可以包含传统媒体没有空间和精力承载的受众感兴趣的信息,让受众看到更多有价值的幕后花絮、新闻背景性材料等,例如图8所示的“人大代表吃什么”,就展示出看似普通网民随手拍摄的、像素并非高清的菜品图片,真实地展示出人大代表的饮食标准,在“接地气”的亲切话语中巧妙蕴含两会崇尚节俭的主题思想。
“两会”微博的采写,在写法表述上契合了网络时代的阅读需要,比如要抓现场、抓鲜活、抓实质,把代表委员的精彩观点表达出来,以小见大,单刀直入,尤其是对领导人的讲话,更要择其重,过滤掉空话、套话,以受众关心的视角彰显新闻的贴近性。连国家总理在这种传统媒介中显得高高在上的领导人,也在微博媒体中被“草根化”、人性化,以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达到沟通效果。例如,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结束后,“人民日报”微博对其“绝不能让贫困代代相传”等心系民众的语录整合,并缀以“这些话,真有爱”的微博标题和李克强总理的漫画头像,在发布的半小时内就创造了超过两千条的转发量。
(二)微直播:融合报道形态的升级
微博直播(简称微直播)既不同于传统电视频道直播,也不同于门户网站直播,受微博字数、即时性的影响,微直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即时直播,而是在第一时间将录播视频、照片或新闻消息上传。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传播手段,发布便捷(既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发布与可以使用手机等掌上媒体)、内容精炼(不超过140个字),具备传播迅速、反馈及时等技术优势,有利于传播者在短时间内迅速“分段信息”,即使跟踪事态发展,真正将新闻理念由TNT(Today’s News, Report Today)转变为NNN(Now’s News, Report Now)。
“人民日报”微博的两会直播,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基本实现与电视媒体的直播同步,快速摘取会议讲话中的重点内容、与百姓工作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内容做成简练的快讯和便于理解的图解,让人一目了然,具有传统媒体难以望其项背的即时性和通俗性。微博通过限制信息字数、即时抵达、用户自主收发和鉴别真伪的方式,实现了一种自主、互动、简洁、快速的信息传播。例如,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民日报”微博从9:06到11:10,共发布32条直播的文字和图解微博,不间断地发布总理讲话的重点内容和解读,将重要信息滚动呈现,记录了相对完整的事件过程,给受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通过对时间变量的控制发挥出自身的媒介优势,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开创新闻报道的创新途径。
(三)互动:融合报道的推动力
《人民日报》的传统媒体作为大众媒体的一种,采用的是点对面的传播方式,而微博传播则是一种面对面的传播方式,“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的信息扩散模式加速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在微博平台上,受众在看到传统媒体发布信息的基础上,也可以根据报道本身进行评论,并得到媒体的更新反馈,体现出较强的交互性。《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微博实现了受众与受众之间,受众与母媒体之间的同步互动。在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微博不但接受网友评论,也在微博中“艾特”特邀评论两会的意见领袖以及提到的人大代表等,体现出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互动性。
而名人粉丝的反馈也值得关注。例如,3月2日,“人民日报”微博与崔永元的互动就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其原微博的转发量和转发内容的转发量均过万,且评论数量均上五千条。
这种互动巧妙地扭转了很多人眼中人民日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的形象。崔永元的“调侃”是在呼吁说真话,他希望媒体在推动、营造说真话的氛围和风气上可以走得更远。而人民日报的正面积极回应则体现出实事求是的作风,旗帜分明地表现出其公众代言人的身份。
当然,在研究期间,研究者也发现了《人民日报》旗下微博运营的一系列不足。如,人民日报社旗下多个微博内容同质化,过度依赖相互转发导致时效性和内容性大打折扣;与受众互动方式单调,微博管理人员面对评论中受众的不同意见并未作出进一步更有针对性的引导;其微博团队缺乏专业管理,人力资金投入不足[10]等。
作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全新应用形式,“人民日报”微博应与母媒体进一步实现资源互补,彰显个性优势,例如确定清晰定位和个性风格,用“巧而精”的报道方式与纸质媒体的“广而深”报道方式互为补充;把握受众需求,在角度选择和内容编辑上实现传播价值;充分发挥微博传播形式优势,通过与舆论领袖间的交流增强互动性等。以上方面都需要在今后的融合实践中,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和专业化管理不断完善解决。
四、人民日报社融合报道如何实现新闻增值
上文对《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日报微博和人民网微博不同媒体形态对于2014年两会进行报道的特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融合报道的特征和核心。接下来,笔者将结合人民日报社的融合报道分析对融合报道如何提升新闻价值进行深入分析。
(一)速度
1.直播纪要,实现两会信息同步报道
对于人民日报社下属的不同媒体来说,其时间维度存在交错的特点。传统媒体《人民日报》作为平面媒体,时间维度重在过去,对于两会信息的报道存在“隔夜”现象。而“人民网”和社会化媒体微博的时间维度重在当下,像人民网的“全国两会现场直播”专栏、人民日报和人民网两大官方微博的“2014全国两会”话题都对两会会议进行了直播。网络主流媒体和微博平台利用网络讯息的及时性原则,抢抓“第一落点”,进行与会场同步的实时报道,满足网民的即时信息需求。
2.互动及时,网友角色化被动为主动
截止3月11日晚7点,人大会议中已经举办四场与网民的在线交流互动。此外,网民还可以通过人民网“我托书记省长捎句话”和“我有问题问总理”两个专栏,包括微博中与两会代表委员进行互动来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两会委员也能够通过新媒介形式及时反馈网友的提问或关注焦点。在新的媒体形态中,用户不再是传统媒体中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信息内容的生产者,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之间的沟通速度更快,甚至网友的提案会进入政治决策的视野,而双方的沟通本身也形成了新的新闻点。
(二)广度
1.报道内容涵括范围变广
在两会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构建的报道范围和传播内容各有侧重。《人民日报》的策划报道主要针对会议议题和会议整体评价的规模化报道,而“人民网”的报道对象在此基础上还覆盖了两会的众多方面和其他细节,如场务工作人员、记者、代表的吃住行等。相较平面媒体,新媒体的版面空间更为广阔,可以涵盖的报道面更为全面,能够极大地对传统媒体的报道对象进行补充,从而扩展了对两会议题的报道范围。
2.受众群体覆盖范围扩大
《人民日报》、“人民网”和微博提供信息的途径、方式、时空点等均不同,因此主要受众对象的阅读习惯、年龄阶段、职业特征、常用媒体等也存在着重要差异。通常来说,传统媒体《人民日报》作为订阅式报刊,受众较为固定,且极难在两会期间进行扩散。而“人民网”和微博的受众群体更易扩散,大大地增加了受众的覆盖范围。人民日报社通过多种媒介形态对两会进行报道可以扩大报道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影响力,扩展受众群体,尽可能保障不同受众群体接收到两会的具体信息。
(三)深度
1.多种媒体形态补充,深入报道内容
融合报道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的报道形态,像传统媒体可能局限在图片和文本形态,而网站和微博则可以通过视频、超链接图表等媒体形态配合传统媒体。对于同一报道对象,媒体形态补充的方式通常有以下两种: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不同的报道形态对于事件进行报道;二、新媒体在传统媒体报道形态上进一步改进报道形态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对于前一种补充方式而言,不同的报道方式是不同受众接受信息的最优渠道;而对于后一种补充方式而言,不同媒介形态的利用往往可以更为深入展开报道内容并为报道提供更多论据支持。
2.资源共享议题互动,提升品牌价值
《人民日报》的策划报道有深度、有规模、具原创性,而“人民网”更多是以网民或代表、委员为中心进行内容生产,微博的内容生产则更为碎片化和易于信息扩散化。对于同一议题,不同媒体之间进行议题流动或议题补充的互动中是对新闻价值的再提升,并增强新闻报道的深度,也能加深报道的影响力。可以看出,媒体间的联动、融合不仅可以催生共鸣与溢散的传播效果,而且人民日报社作为整体经营的品牌价值也会逐渐彰显。
五、研究的不足
在本研究中,融合报道被定义为“内容生产融合”和“内容呈现融合”两个方面。其中,“内容生产融合”还具有在经营管理和人力资源使用层面上的意义,即人民日报社的组织架构是否实现内容生产的融合,或者其组织架构以及人力资源分配是如何在新闻生产线上做到相互合作、融合生产的。新闻内容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整合与融合也是“融合报道”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本研究由于时间以及研究者精力等条件的限制,侧重于不同类型媒体在内容一致性和相同性上的比较(即同一个新闻事件采取不同的形式、篇幅在不同的媒体上呈现,但核心内容具有一致性),研究者希望能在之后的研究中,借助研究者自身社会资源,对人民日报社相关部门和工作者进行访谈,以期对人民日报社在融合报道上的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分配有较为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人民日报社现在的融合报道状况,从组织管理层面为人民日报社融合报道的发展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1]Rich Gordon(2003).The meaning and implication ofconvergence.In Digital Journalism:emerging media and the
changing horizons of journalism.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Publishers Group.
[2]Stephen Quinn, Cincent F.Filank :《媒介融合:跨媒体的写作和制作》,任锦鸾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3]根据人民日报社官方网站《关于我们》整理,链接:http://www.people.com.cn/GB/50142/104580/。
[4]龚瀛琦, 张志安. 融合报道的特征及生产机制[J]. 新闻界, 2011(3):13.
[5]白义红, 张志安. 平衡速度与深度的“钻石模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生产策略[J]. 新闻实践, 2010(6):30.
[6]Mueller M. Digital convergence and its consequences[J]. The Public, 1999, 6(3): 11-28.
[7]马忠君. 走进纽约时报互动新闻报道部[J]. 新闻战线, 2011(11):91.
[8]闫月英, 王娟, 丁梅. 融合报道的生产与传播——以《纽约时报》网络版为个案[J]. 新闻知识, 2012(6):49.
[9]以上统计信息截止至3月11日晚7点。
[10]王天铮:传统媒体的微博报道与融合互动.[J].中国记者.2001(8):93.
参考文献:
[1]王天铮:传统媒体的微博报道与融合互动.[J].中国记者.2001(8)
[2]龚瀛琦,张志安:融合报道的特征及生产机制.[J].新闻界.2011(3)
[3]张志安:融合时代的变与不变.[J].南方传媒研究.第25期
[4]彭兰:如何从全媒体化走向媒介融合——对全媒体业务四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新闻与写作.2009(7)
[5]白红义,张志安:平衡速度与深度的“钻石模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生产策略.[J].新闻实践.2010(6)
[6]张志安:新闻生产的变革:从组织化向社会化——以微博如何影响调查性报道为视角的研究.[J].新闻记者.2011(3)
[7]汪凯:转型中国——媒体、民意与公共政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8]宫承波:媒介融合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
[9]蔡雯:从面向“受众”到面对“用户”——试论传媒业形态变化对新闻编辑的影响.[J].国际新闻界.2011(5)
[10]Rich Gordon(2003).The meating and implication of convergence.[J]. In Digital Journalism: emerging media and the changing horizons of journalism.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