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
人民网>>传媒>>正文

新媒体语境下视觉文化的隐喻

——以Instagram等图片分享应用为例

彭雨蒙

2015年03月17日21:12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手机看新闻

摘要:视觉文化是一种瞩目的、开放的社会现象,它包含着博杂的内容。而从科学的角度看,视觉传达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互相交融、相辅相成的。本文侧重传播学视角,关注一类新兴的网络视觉信息产品——基于移动端互联网的图片分享应用。这一类应用暗含着包括互联网生活可视化、网络艺术民主化、网络文本快餐化、互联网信息私密化等文化走向的隐喻。作为一种时兴的网络传播产品,类似于Instagram和Snapshot等图片分享服务的网络传播现象值得学者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视觉文化;新媒体;图片分享应用;文化隐喻

 

引言 

    视觉图像在当今社会生产和文化实践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当代社会生活是高度可视性(hyper-visuality)的。根据联合国最新对文盲的定义标准,不会看地图、不会使用计算机图形已经成为了信息时代的“新文盲”的标准之一。诚然,横跨艺术、文化、教育科学、经济等各个领域,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图像信息蜂拥而至,并呈几何级爆炸式增长。

    作为一种瞩目的、开放的社会现象,视觉文化包含着博杂的内容,它贯穿于人类发展的长河,充斥在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然而对于视觉文化的研究,直到上世纪末才真正走入学者的视线。视觉文化研究,直到过去的20年间才被作为一项学术科目被提出(Rose, 2013)。正如Holliday (2000: 503)曾经慨叹道“可视化的呈现……往往被社会科学研究所忽视”。即便如此,视觉文化研究的内涵广博,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它涉及哲学、美学、文艺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传播学及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正日臻成熟,不同的学者均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出发聚焦于视觉文化。

    互联网的持续革新为视像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得益于数字技术,视像产品的载体逐渐从有形之物拓展到虚拟空间,多媒体技术的勃兴,赋予了视觉文化更为丰富的信息形态。网络空间里的图像与影音信息让网民应接不暇,从网络视频、视频聊天,到动漫连载、图片社区、聊天表情等等,受众获取视像信息的方式与渠道也迅速越宽,存储与复制便捷可行,加之移动终端的普及、社交网络的蔚然成风,这些都进一步提升了受众接触图像信息的频率。伴随着网络图像产品的多日益样化,同时兴起的网络恶搞文化、动漫文化等亚文化现象也引人深思。

    本文将侧重传播学视角,关注一类新兴的视觉信息产品——基于移动端互联网的图片分享应用。研究图片分享应用有其鲜明的时代意义,图片分享网站是目前全球最受欢迎的网站类型之一,它不是单纯的审美或娱乐,它还融合了社交等其他元素。此类网站风靡全球,在此,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文化趋势进行探索很有必要。本文将采取案例分析的形式,选取了Instagram和Snapchat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分享应用,通过分析它们的特点来挖掘当前新媒体语境下视觉文化的隐喻。

 

视觉文化与数字媒介

    视觉文化描述的是一种以视觉元素为主导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实践。较早提出“视觉文化”这个概念的是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他于1913年使用了 “视觉文化” 这个名词。而根据Sturken和Cartwright(2009)的定义,视觉文化是一种团体、社区或社会的共同实践,其中,意义得以通过视觉、听觉以及文本的表达方式传递出来;视觉文化同时也是让视像实践参与到符号和交往活动中的一种方式。诸多学者也都认为,视觉体验是根植于社会和文化实践中的(Sturken和Cartwright, 2009; Evans和Hall, 1999; Mirzoeff, 2009; Mitchell, 1994; Smith, 2008)。

    历史上,视觉文化经历了几重跌宕起伏:印刷术的发明使人们更多地关注印刷等抽象符号而非视觉形象,巴拉兹(1952)认为,自印刷术发明以来,视觉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开始衰落了,许多意义的传达可以通过抽象的印刷符号来进行,而无需通过面部表情来传达。于是,“可见的思想就这样变成了可理解的思想,视觉的文化变成了概念的文化。”;电影的问世引起了人们对视觉的关注,成千上万的人因其带来的视觉冲击走进了电影院,“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巴拉兹,1952);电视更是将精彩的世界带进了家里。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则标志着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视觉文化正迅速蔓延开来。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1996)曾宣称一个“世界图像时代”正在降临,传播形式将由文到图转变。1994年,美国学者米歇尔和瑞士学者博姆同时提出了“图像转向”的观点[1]。国内学者也提出了“读图时代”的观点[2]。虽然对于读图时代,不同学者持有争议和异见。如北大王岳川教授认为,“读图时代”信息传播不可能高于文字所传达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以文字为主要形式的传播媒介仍将占主导地位,在短期之内新兴媒介对人们的影响难以超越文字。而人大金元蒲教授则认为,“读图时代”的到来将使传播方式变成以数字电子媒介为主,会产生诸多跟图像有关的传播现象,以文字为主的获取知识方式也将发生巨大变化,最终将使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这种变革没有好与坏的倾向。然而,无论对于读图时代承认与否,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在于,当今社会充斥着图像的爆炸、视像的狂欢,图像文化(视觉文化)确实已经向语言文化提出了挑战,并且在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兴盛之后。

    事实上,当代文化不仅完成了向视觉文化的转向, 也完成了向网络世界的延伸。较之于传统的延时文字传播,视觉的电子媒介传播更接近实时传播;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视觉文化逐步走进数字化“虚拟影像”时代,无可争议的,影像、图像等视觉信息在互联网的传播和盛行有其内在的优势。

    首先,互联网用户表现出一种“读图的冲动”,这并非源于人们对于文字的恐惧、疲倦或是反动,而是人们更愿意追求影像的变化和视觉的满足。图像信息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Dale(1969)的“经验之塔”指出人们获取信息70%以上是通过视觉途径,在互联网时代也不例外。而据美国学者研究发现,79%的网民对网络信息的阅读是一扫而过的(高钢,2004)。网络传播是一种包含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等各种符号的多媒体的信息表达方式。从人的信息接受习惯来看,图形、图像、音响主要诉诸人们的感觉,而文字、语言等主要诉诸人们的理智。对于前者来说,人们只要调动视觉、听觉被动地感知就可以了,受影响的主要是人们的情绪;对于后者来说,我们不仅要调动视觉、听觉等去认知,更重要的是要调动思维理智去理解。显然,对于主体来说,前者轻松得多(孟建,祁林,2002)。

    其次,网页上那种色彩丰富的动画、图片非常适合网民阅读的心理和行为,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情感。数字化比特叙事所创造的是图文语像汇流的技术文本,在这里,文学很容易由间接形象的“语像”(language iconography)转化成为直观的“图像”(structured image),昔日的“语言艺术”变成了图文兼容的界面文本,那种通过书页文字解读和经验还原以获得丰富想象的间接性形象,已经让位于图文兼容、音画两全、声情并茂、界面流转的电子快餐(欧阳友权,2007)。

    再次,图像符号是意象符号,是极具“肖像性”的接近事物真实的视觉语言,其“能指”和 “所指”具有高度的符合性,而结构则不像文字语言那样有繁冗的语法规范, 图像及其解读可直接调动人们的感性经验和视知觉思维,较少受到文化水平的局限(朱静秋等,2002)。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互联网时代视觉文化的关注,主要侧重分析其符号性的文本特点(晏慧文,2006;梁爽,2010),或者从较为宏观的角度考察网络视觉文化的总体特征和发展态势(张舒予,2002;冯奕竞,2003),而结合具体的案例,对视觉文化所反映的文化趋势的文章几近为零。因此,本文将以Instagram和Snapchat这两个图片分享应用的特点和发展势头为切入点,对其所暗含的隐喻进行逐一分析。

 

基于移动端的图片分享应用

    图片分享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虽然在亚洲也已出现了一些作图片消息服务的公司,且增长势头惊人,但最具代表性的图片分享服务还是集中在美国,本文主要关注的也是美国地区的服务。随着欧美互联网上的图片网站风生水起,移动端的图片类应用也势如破竹。它们中的大多数主要是基于图片美化、修饰等工具性的应用,但最引人瞩目的还要数图片分享型的应用。

    Instagram是一个免费图片分享应用软件,2010年10月首次在IOS发布。随着它在安卓平台发布应用,其用户数量呈倍数增长,截至2013年6月底已经达到1.3亿,每月活跃用户也有一亿人次。Instagram可以让用户用智能手机拍下照片后选择10多种滤镜样式,一键分享到Instagram、Facebook、Twitter甚至中国的新浪微博等主流社交网络平台上。这一软件的开发顺应的便是前文中已提到的图像转向的趋势,Instagram的创建人之一凯文·斯特罗姆说,“我们的生活里注入如此众多的屏幕,散播如此密集的视觉信息,为了应对这种时代的变迁,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特张必须从读写能力转换为视觉语言。除了文字,还有什么比拍照更能训练我们观察、叙述与理解世界的能力的呢”(马俊海,2013)。Instagram无疑是一款轻量级但十分有趣的App,它融入了很多社会化元素,包括好友关系、回复、分享和收藏等,这是它作为服务而非纯应用存在最大的价值。

    明确了“拍照——加滤镜——分享”三个步骤,Instagram目前还完善了视频功能上的缺陷。这款操作简单的应用,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品牌,许多名人都在使用这款应用。2012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Instagram上开通了自己的账户,主要用来发布一些竞选活动中的幕后花絮照片,实际由奥巴马的竞选团队维护(李凌云,2012)。

    随着Instagram生态系统不断扩大,它已经对Facebook构成威胁。2012年9月Facebook以总值7.15亿美金收购Instagram(谭燃,2012)。Facebook的收购目前看并没有拖慢Instagram发展的速度。其核心开发团队完全保留,并且它的用户量仍在快速增长。目前,拥有1.3亿用户的Instagram仍旧是最大且最激动人心的移动端图片分享服务。

    Snapchat也是一款图片分享软件应用。利用该应用程序,用户可以拍照、录制视频、添加文字和图画,但区别于Instagram,Snapchat用户是将他们发送到自己在该应用上的好友列表上,而不是有一个公开的“上传大厅”。Snapchat里的照片及视频被称为“快照”(“Snaps”)。除此之外,本应用最鲜明的特点在于,用户在向好友发送“快照”时,可以设定一个在1秒至10秒之间的访问时间,在这之后,这些“快照”彻底地从好友的设备上和snapchat的服务器上自动删除。

    Snapchat由斯坦福大学两名学生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和鲍比·墨菲 (Bobby Murphy)联合创办,起初他们的灵感来源于长久以来听到的各种令人不悦的故事:原本是好友间坦诚相见的私密照片,却在社交网络内广泛传播,甚至被搜索引擎永久收录,无法删除,因此他们决定开发一款方便好友之间展开在线社交活动,但却不会留下任何记录的移动应用,Snapchat便由此诞生了(陈园园,2013)。这款应用于2011年9月正式上线。2013年9月,用户使用Snapchat每天分享的图片已达 3.5 亿张。目前,目前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4亿张。尽管尚未盈利,Snapchat已经累计融资达1.23亿美元,

   无论是首轮引爆图片社交热潮的Instagram,还是借用图片迅速走红的Snapchat。互联网业界传递出来着一个强烈的信号,图片这个信息载体在移动互联网有着一个全新的,令人兴奋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生活可视化

    网络传播中的视觉文化的风靡所带来的一个直接的结果,即为互联网生活的可视化发展趋向。随着图片社交应用的兴起,旅游外拍、图像处理、分享至 SNS 正在实现有机结合,即拍即享, 一步即可到位,从而有效地缩短了传统用户为这种生活方式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更增添了虚拟空间社交的可视性。

    从社交角度而言,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需要与他人共处,长期与世隔绝的状态是不可想象的。无论是twitter,微博这样的社交网络,还是今天我们关注的图片社交应用,都是源于这个逻辑起点。互联网世界中极具“社交精神”的一个行为即为“上传”,上传是迄今为止网络带给网络用户的“最大惊喜”(杨继红,2008),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上传正在成为合作最具革命性的形式之一。我们比以往更能成为生产者,而不仅仅是消费者。”基于“上传”的图片社交是一个特殊的信息源,它所蕴含的内容和思想是文字所无法表达的。它能有效地帮助用户传达信息,为用户提供一个照片分享和交流的平台。例如,在Instagram上,用户可以通过上传具有自己的审美品味的图片来吸引志趣相投的朋友,以扩大自己的社交网络;而在snapchat上面,由于发送给朋友的照片更为私密和生活化,可能起到的更多的是一个维系社交网络的作用。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类似的图片社交应用实际上就是一个承载着社交文化的虚拟社区。

    在《数字化生存》中,尼葛洛庞帝指出“互联网络用户构成的社区将成为日常生活的主流,其人口结构将越来越接近世界本身的人口结构……网络真正的价值越来越和信息无关 , 而和社区相关”。可视化的互联网生活使得网络中的虚拟生存的“仿真性”愈来愈高。在互联网这个大社区里,视觉产品引发了人际传播的互动 , 同时社区交往的动机也在带动着视觉文化的传播,二者相辅相成——在这个丰富自由的网络视觉世界中 , 他们共同成为网络时代具有“上传共享”的互联网精神的“社群主义者”(周敏,何谦,2010)。

    互联网社交存在可视化只是目前网络文化可视化发展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二维码的出现,大数据的兴起等等,让网民对信息、数据的可视化不再陌生。虚拟世界的可视化,反映的传播逻辑的转变。正如孟建、祁林(2002)所言,当代社会是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影视、图片、游戏机、漫画等的涌现不断强化着画面的感性传播方式。

 

网络艺术民主化

    以Instagram为代表的图片分享应用中(甚至包括微博等可以上传照片的社交网站),用户不仅可以自己生产图像作品,还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分享和传播。这便是网络传播时代的艺术作品的一个瞩目的特点:传统艺术所特有的时空唯一性、权威神圣性、不可复制性在网络时代都遭到了冲击,这种冲击导致了人们美学观念的转换(朱静秋等,2002)。

    布尔迪厄曾提出关于大写文化(Culture)到小写文化(cultures)的观点:他以字母的大小写为隐喻,要求知识分子从真理叙事、经典文本、高雅品位和神圣使命中解脱出来,转而关注大众的日常生活。他认为,在符号资本主义体制中,文化创造和消费的权利,不再被社会精英所垄断,而是向全体大众(中产阶级)扩散。这不仅是一种权利位移,而且也是一次公共伦理和美学趣味的变革。

    在instagram中,这种权力位移似乎实现了一种逆转。由于Instagram不是简单的照相,而是可以通过滤镜等功能对图片进行处理,似乎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以Instagram的滤镜为代表的特定的、智能的技术手段为普罗大众提供了一条接近“艺术”的捷径。从前只有专业的摄影艺术家通过复杂的photoshop等软件经过繁琐步骤处理得到的精美图片,如今,普通用户只需轻触几下屏幕便可生成自己偏好的“艺术品”。在笔者看来,这便是一种从小写文化到大写文化的迈进。

    此外,根据瓦尔特·本雅明(2002)《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的著名论断:复制技术对文化文本与实践的所谓“灵韵”(本真性、权威性、自洽性、间离性)构成了挑战。灵韵的消逝导致文本或实践脱离了传统的权威和仪式,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多元性的阐释空间,使得文化得以在不同语境下、出于不同的目的而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在本雅明看来,一种“灵韵式”文化向“民主式”文化转变的过程已经开始了。文化的意义不在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图片分享应用中,用户通过上传、评论、转发实现意义的生产和人际的互动,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点赞和评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好恶和情感,或者对图片做出新的解读。这也就映证了马克·波斯特(2000)在《第二媒介时代》所说:“数字化文本易于导致文本的多重作者性”。

    图片作为这些应用中主打的传播形式进一步为用户的表达增添了个人视角。因为图片在网络世界的传播,具有鲜明的“延异”特性。“延异”是后结构主义大师德里达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延异,从字面来讲,包含拖延和差异的意思。按照德里达的观点,信息符号的含义在传播的过程中总是在不断被延宕,在延宕之中含义总是在不断变化的(陈本益,2001)。例如面对同一个物品,用户利用包括instagram在内的这样的图片应用,通过个性化的视角对相同的物品做出不同的呈现,甚至利用滤镜使得照片中的景物产生与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意涵,从而形成视觉信息意义的延异。

 

网络文本快餐化

    艺术的民主,加之消费主义的盛行,网络上的图像文本乃至其他形式的文化产品均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快餐化的趋势。首先,从网络艺术作品的文本特点出发,互联网用户的审美体验较之从前更轻松、快捷。类似图片、相片这样直观性的视觉文本,使得即使没有多少文化底蕴的观众也可“欣赏”,同时图像的逼真性视觉效果满足着网民的娱乐功能,雅文化与俗文化、经典与流行、精英与大众等的界限与标准也开始变得模糊(张品良,2008)。再加之许多用户在浏览这些图片时,只是一扫而过,很多时候并没有深入地进入到图像的文本之中,造成对意义的“消费”缺乏深度。

    而在Snapchat上流传的照片,快餐化的特点尤为突出。由于使用Snapchat并没有担心被现实生活中的父母、同学、同事、上司等人看到的这种顾虑,用户在发布心情、分享照片时并不会下意识地维护自己的形象,出格的信息频频出现,图片垃圾迅速生成又被迅速处理了。此外,一项调查显示,在Snapchat的用户群中,年龄处于13至18岁的用户数量是19至25岁年龄段用户的三倍。这样的年轻化的用户主体,更是当下互联网快餐文化的主力军,他们的“娱乐精神”、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青年亚文化,为网络文本的快餐化发展推波助澜。

 

互联网信息私密化

    虽然可视化社交似乎包含着一种互联网用户的自我展露的行为,互联网自身也被认为是极具“共享精神”的,但无可否认的是,互联网信息的私密化,或者说互联网数据安全的追求与保障将是大势所趋。例如,类似Instagram这样的社交应用,都已陆续推出好友分组和私密消息定向送达的功能,这便是出于保护用户隐私的考虑。而Snapchat更是大打“隐私牌”,它所体现出的“短暂性数据分享”,或“阅后即焚”模式令人瞩目。

    Snapchat的目的不是捕捉传统的“柯达时刻”,而是让“精彩”只存在一刻,一闪而逝,不留痕迹。数据的“朝生暮死”在其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从更广阔的意义上来说,Snapchat的崛起或许可能催生一个“可以删除的互联网”,与传统的“永不磨灭的互联网”并存,形成二元制结构,供不同需求的人自由选择。

    媒体人Manjoo(2013)认为,Snapchat的增长得益于公众对隐私问题的担忧,而调查显示,这种担忧已经非常普遍。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去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约有57%的应用用户“曾经因为不愿分享个人信息而卸载或拒绝安装某款应用。”在2010年的一项调查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虽然美国年轻人经常被视为一群对社交媒体无所顾忌的人,但在面对永久性的社交记录时,他们却与自己的父母同样焦虑。在18至24岁受访者中,约有88%认为应当通过立法要求网站和广告公司应个人要求删除所有相关信息。该调查发现,45至54岁的受访者认同这一想法的比例约为94%。

    反观目前几乎所有网站采用的默认设置,都会将人们分享的信息永久存储在云端。牛津大学教授Mayer-Sch?nberger(2011)认为,这种不可避免的情况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问题,他们原本需要具备遗忘的能力才能向前发展。他指出,永不磨灭的记忆会导致社会瘫痪,将人们束缚在过去,阻碍他们尝试新的挑战。像snapchat这些服务所分享的数据带有“朝生暮死”的特性,因而极大地缓解了隐私担忧,并有可能成为社交网络未来的发展方向。

 

结语

    从科学的角度看,视觉传达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互相交融、相辅相成的,网络信息技术的产生使图像的复制与传播变得更加容易,视像符码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新媒体语境下视觉文化的走向,它们无疑带来了引人瞩目的突破与变革。

    Instagram和Snapchat是两种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图片分享应用。但是在当下新媒体语境中却共同体现了网络文化中包含文化快餐化、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互联网私密性等问题。网络文化包罗万象,网络中的视觉文化愈加吸引了学界学者的注意。图像的意义在于,它逐渐成为人们了解文化的重要形式,并使“大众”登上了历史舞台,它们正在成为文化的主体。而以图像为主体的视觉文化,借助于互联网所产生的多重隐喻,更是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视觉空间和文化实践。

 

参考文献

[1]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伦敦,1952年版,第126页。何力,译。(中译本第113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

[2]陈本益. (2001). 论德里达的 “延异” 思想. 浙江学刊, (5), 12-16.

[3]冯奕竞. (2003). 视觉文化研究新领域——网络视觉文化. 电化教育研究, (2), 3-6.

[4]高钢(2004年04月22日).提高网络新闻传播影响力的策略探讨. 2013年2月10日访问于, 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1963/22062/2462085.html

[5]海德格尔:《世界图像时代》,孙国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99页。

[6]李凌云(2012年1月5日), 奥巴马开通照片分享网站Instagram账户. 2013年2月10日访问于http://www.jznews.com.cn/comnews/system/2012/01/05/010330784.shtml

[7]梁爽. (2010). 关于网络符号作为一种新兴的视觉文化现象的研究 (Master's thesis, 辽宁师范大学).

[8]马克·波斯特, &静哗. (2000). 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

[9]孟建, &祁林. (2002). 网络文化论纲.新华出版社.

[10]尼葛洛, &庞帝. (1996). 数字化生存. 海南出版社.

[11]欧阳友权. (2007). 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 (1).

[12]托马斯·弗里德曼. 世界是平的[M]. 何帆, 肖莹莹, 郝正飞, 译.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6:73.

[13]谭燃(2012年12月5日).Facebook收购Instagram最终价格为7.15亿美元. 2013年2月10日访问于腾讯, http://tech.qq.com/a/20121025/000149.htm

[14]瓦尔特, &本雅明. (2002).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中国城市出版社61, 1.

[15]马君海. (2013). 让相片飞. IT 经理世界, (007), 134-136.

[16]晏慧文. (2006). 网络视觉文化传播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特性 (Master's thesis, 湖南师范大学).

[17]杨继红. (2008). 新媒体生存.清华大学出版社.张品良. (2009).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网络狂欢.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6), 73-77.

[18]周敏, &何谦. (2010). 视觉生产的狂欢与吊诡——论网络时代的视觉文化传播的价值与挑战.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3, 011.

[19]张舒予. (2002).符号的挑战——论网络时代话语权的竞争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 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6), 104-109.

[20]朱静秋, &宋子强. (2002). 论网络时代的视觉文化价值. 中国远程教育, (8), 70-73.

[21]Dale, E. (1969). 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 (Vol. 108). New York: Dryden Press.

[22]Evans, J. and Hall, S., (eds), (1999), Visual Culture: The Reader, London: Sage.

[23]Holliday, R., (2000), ‘We’ve been framed: visualising methodology’, Sociological Review, 48 (4):503–521.

[24]Mirzoeff, N., (2009),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2nd edn), London: Routledge.

[25]Mitchell, W.J.T., (1994), Picture Theory: Essays on Verbal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6]Mayer-Sch?nberger, V. (2011). Delete: the virtue of forgetting in the digital ag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7]Manhoo.F.(Dec.22,2013). Do We Want an Erasable Internet? Retrieved Feb.10, 2013,from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http://online.wsj.com/news/articles/SB10001424052702304773104579272723222788620

[28]Rose, G. (2013).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visual research methods’ and contemporary visual culture.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29]turken, M. and Cartwright, L., (2009), 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2nd ed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0]Smith, M., (2008), Visual Culture Studies: Interviews with Key Thinkers, London: Sage.



[1]美国学者米歇尔(W.J.T.Mitchell)和瑞士学者博姆(Gottfried Boehm)同时提出了“图像转向”的概念。前者所用的概念是“the pictorial turn”;后者所用的概念是“ikonischeWendung”。

[2]1998年编辑钟洁玲为了推广《红风车经典漫画丛书》邀请作家杨小彦、钟健夫做序,三人提出“读图时代”的概念。

 

(责编:王培志、唐胜宏)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