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民日报试水二维码新闻报道已有一年。在这期间,人民日报二维码使用情况值得关注和借鉴。本文以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与实地访谈相结合,大致勾勒出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的制作流程,并初步探究生产层面和接受层面的相关情况,从而为进一步探索二维码融合报纸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我国党报进一步做好创新传播形态,应用好二维码参与新闻报道提出建议。
【关键词】:二维码新闻;内容分析;生产;接受
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传统纸媒融入全媒体发展浪潮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在我国,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系媒体也在寻求突破。以人民日报为例,在母报基础上,人民日报社发展了以人民网、人民日报电子版客户端、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人民日报微信端、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多种媒介形态结合的体系。2013年7月1日,以母报作为平台,人民日报正式推出二维码新闻报道。这一举措不仅是人民日报创新传播形态的又一次探索,同时也顺应了自2005年以来国内报业已经将二维码作为报纸与手机的接驳的趋势。
将二维码应用于传统纸媒的新闻报道,不仅打破了新闻信息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更将双向性与丰富获取信息的渠道等优点带给读者。然而,争议声也伴随着二维码应用于报纸的实践不断显现。人民日报试水二维码新闻报道已有一年。在这期间,人民日报二维码使用情况值得关注和借鉴。因此,本文以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索二维码融合报纸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我国党报进一步做好创新传播形态,应用好二维码参与新闻报道提出建议。
一、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使用情况分析
2013年7月1日,人民日报编辑部在头版刊登《致读者》 :“人民日报传播形态创新,即利用二维码、图像识别等技术,将部分稿件由单一的文字形态转化为文字、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态;读者利用手机扫描版面上附印的相关标识,可直接看到声形并茂的内容。”并附上第一条视频形式的二维码,自此开始分步进入全媒体时代。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的报道带来多个方面的变化。首先,继2012年7月推出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后,二维码新闻的出现将母报与移动互联网站通过手机平台接驳起来,并连接母报和法人微博;其次在人力资源层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母报编辑部与人民网内部资源互通,形成资源共享;最后,二维码新闻的出现一改母报静态的文字报道,带来母报新闻传播带来多样化的形式。
(一)、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的数量分析
1、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总体数量
统计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人民日报版面二维码新闻报道的情况,可以发现,这9个月来,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总数为928条,平均每天3.39条。
以2014年3月份二维码新闻使用情况为例(见表1-2),我们可以发现,在2014年3月份,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报道并不是每天都会出现在版面。3月2日和3月6日两天,二维码新闻报道数目为零。同样的情况在2013年7月、9月、10月、12月,2014年1月、2月均有出现。
由此可见,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报道并不是每天都出现,因此它对于二维码的使用没有数量上的恒定性。
2、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类型分布
各类二维码新闻所占比例图(图1-1)
二维码新闻形式分为3大类:文字二维码新闻、视频二维码新闻和图文二维码新闻,这三类二维码新闻总数统计分别为13条、570条、345条,分别占1.4%、61.42%、37.18%,其中视频二维码新闻使用频率最为显著。
由此可见,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报道着重以视频形式和图文形式为主,其中视频二维码新闻成为主要表现形式,这表明对于人民日报来说,视频二维码新闻成为补充文字报道最重要的手段;
(二)、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的内容分析
1、三种二维码新闻形式相结合
上面已经对三种形式的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进行数量分析,结合具体新闻报道案例,下面笔者将从二维码新闻的内容层面进行概括和总结。
(1) 文字二维码新闻报道
(图1-2)
文字二维码新闻报道出现得比例非常少。从这13条文字形式二维码新闻报道内容来看,首先,此类二维码新闻内容均是对原有新闻报道内容主题上的延伸。例如第一条文字二维码新闻出自7月2日要闻2版的一篇报道《部分“临时工”有望转正(政策解读)》,此报道内容主要针对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进行解读,尤其对“劳务派遣岗位概念”、“同工同酬原则”进行重点分析。而报道后附上的二维码新闻内容则是通过援引中国人大网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其修改决定,让读者了解更多关于《劳动合同法》的条例。再如2014年1月5日9版新农村周刊上的报道《生鲜“触网”,路有多远》,对海南生鲜第一次开展网络促销业务进行报道,而扫描二维码后发现其是一篇以生鲜电商悄然改变“菜篮子”生活的消息,进而从更大的背景用数据对海南生鲜拓展电商服务进行介绍。
其次,文字二维码新闻的素材来源有两大类:援引资料和记者原创。文字内容很大一部分是引用资料,以对报道内容或者背景进行补充,而记者原创文字出现不多。以在2013年7月4日20版台港澳侨为例,此版面头条新闻为《陆生赴台仍曲折(两岸聚焦)》,是对台湾面向大陆招收学生不容乐观的情况进行报道。而该报道二维码新闻是由本报记者采写的《在台大陆学生苦等健康保险》,从微观视角对陆生赴台就读的困难进行补充。笔者就此采访编辑记者A1,他告诉笔者写稿子的过程中,就要开始整体设计报道,即需要把最精彩的部分放在报纸文字中,其他次要的需要通过二维码表现,而这种表现的内容来源于自己采写与之相关的报道抑或是需要援引资料进行补充说明。
(2) 图片二维码新闻报道
(图1-3)
相较于文字二维码新闻,图片二维码新闻出现得比例要乐观得多。这类新闻出现得共同特点是,原报道内容文字详尽甚至也有附有图片,但因为版面的限制无法给读者提供更多图片,于是将更多报道的图片附在二维码之中供读者扫描。如2014年1月11日10版生态周刊的头条报道《清水湖畔如何长出“金山”——山东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调研(绿色家园)》,报道本身已经选取一张配图作为压题图片,然而过多的文字报道可能会带来视觉疲劳,扫描报道后面的二维码,笔者发现由记者拍摄的该生态经济发展区的其他图片,多达13张。
梳理图片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取自新华社、本报拍摄、采访单位提供。体育版是众多版面当中引用新华社图片最多的。因其体育资讯的需要,对篮球、足球进行报道时,由于版面和篇幅的限制,往往在报纸上只能呈现很小篇幅的消息报道,附上二维码后,经由读者扫描,与比赛相关的现场图片便弥补了文字限制带来的缺陷,例如2013年12月30日21版体育版左下方一则《CBA第十九轮战报》,报道只是将12月29日CBA第19轮八支队伍比分进行呈现,使得报道显得很单薄,而扫描二维码后我们可以看到三张由新华社提供的图片,获得现场视觉。在观察中,笔者发现以消息报道为主的新闻大多会在其精短的报道后面附上图片二维码。笔者就此采访编辑记者A5,他告诉笔者消息中的文字不太形象、全面,引入图片对其补充可以打破消息生硬刻板的阅读印象,使得枯燥的消息变得生动形象。
(3) 视频二维码新闻报道
(图1-4)
视频二维码新闻在三种形式当中出现频率最高。这些视频素材来源同样有三类:记者拍摄、采访单位提供、地方电视台协助拍摄。以2013年7月3日17版民主政治周刊头条报道《城管尴尬凸显城市成长烦恼(新观察?关注城管执法尴尬①)》为例,2013年下半年,关于社会上城管的讨论热烈,城管自身身份认同、负面新闻等都突显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城管对于城市管理的争议。而这篇报道的二维码内容采取电视新闻报道的模式,以苏州上演的城管执法时遭遇菜饭辱骂围攻的事件为例进行评论。使得在原本文字报道的基础之上,对城管执法时遭遇尴尬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不仅在形式上将报道立体化、可感化,同时丰富话题的“血肉”。编辑记者A5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谈到,在采访中现场感比较强、用文字不能完全表达的,“比如说我们在采访中设计工作机制,你用一句话说不清楚,需要用很多文字才能表述,但是它通过图表、视频就很直观的表现出来。”这种形式的增加就使得报纸“动”起来了。
2、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编辑多样化
(1)特定版面相对集中出现
从2009年7月起,人民日报先后进行多次改版,每周一至周五当天的版面由原来的16版扩至24版,星期六、星期日当天则由8版变为12版,逢节假日则由4版变为8版,总体上形成4个相对稳定且集中的板块。以周一至周五当天版面安排为例,1~6版为要闻版,9~15版为国内新闻版,17~20版为周刊或专版,21~23版为国际新闻版 。在此基础之上,笔者将版面分成5大类,即要闻类、国内新闻类、周刊类、国际新闻类以及其他类,对7月1日至11月20日期间二维码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数量呈如下分布:要闻类135条、国内新闻类180条、周刊类117条、国际新闻类128条、其他类7条。由于各个类别版面数目不同,要闻类一般为5个版(1~4版及6版)、国内新闻类为7个版、周刊类为4个版、国际新闻类为3个版,其他类为5个版。因此从使用频率上看,国际新闻类二维码应用频率最高。
(2)特色栏目相对集中出现
笔者在观察中发现,二维码应用于以下栏目频率最为突出:【美丽中国?寻找最美乡村】、【第一现场】、【走转改?一线调查】、【体坛聚焦】、【求证】、【记者观察】,而上述栏目均为个版面的特色或重点栏目。此外,今年的两会报道中,人民日报借助手机二维码形式开辟了全新的特色栏目【两会e客厅】,即通过遴选重要议题,邀请部委领导、代表委员、专家学者直接对话,回应当前改革重要的问题。从2014年3月3日至13日推出两会特刊期间,【两会e客厅】栏目的二维码在母报出现10次,极大地改变了以往人民日报对于两会报道的形式,体现出鲜活生动的特点。例如,3月3日开栏话题便是讨论“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扫描二维码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长达15分钟之久的访谈对话节目,节目邀请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茅、江西萍乡鑫海岸商务酒店总经理侯玉雯代表、清华大学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施天涛对此进行深度解读,在阅读完文字报道后,再进行视频观看,从而可以加深认识。
(3)热点话题相对集中出现
由于新闻话题、内容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适合附上二维码进行内容上的延展,并且过多的二维码会使版面冗杂,给读者带来不理想的阅读体验。因此,这就要求纸媒在使用二维码时需要有选择性。在这方面,人民日报对于二维码的使用方面体现出一定的讲究。除了【美丽中国?寻找最美乡村】这样的栏目外,人民日报将二维码的使用更多地置于热点、重点时事话题上,如人民日报就在城管执法、韩亚航班失事、四川暴雨、房价、空气污染、城乡垃圾、“小微”融资、叙利亚动武、违章搭建、转基因食品、慈善组织、“警察打死流浪儿”辟谣等话题上附上了充实报道内容的二维码。如2013年7月4日18版文教周刊的头版刊登的报道《好老师,什么样》,其在报道后附上的二维码经扫描后出现的是以师德为话题的人民网特别节目《一说到底》。该视频以嘉宾评论的形式对师德问题进行了讨论,再与纸质上的报道相结合,极大地加深了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由此可看出,二维码技术使得原本只能以文字或图片呈现的新闻信息附上了现场视频或者其他信息,在满足读者对热点事件更多的信息需求时,极大加深了原有报道的纵深感。
3、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的优势分析
结合对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的内容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考察,笔者对二维码应用于报纸的优点做了如下总结。
(1)新闻内容延伸与再造,实现立体呈现
二维码应用于纸媒新闻报道所带来的最直观改变体是在单一的静止的视觉阅读中加入声音以及连续的动态画面等元素。以人民日报【美丽中国?寻找最美乡村】栏目为例。【美丽中国?寻找最美乡村】可以视为人民日报探索二维码应用的“急先锋”。在正式推出二维码多媒体报道之前,该栏目在2013年5月份就已经在栏目内附上二维码。2013年1月4日,【美丽中国?寻找最美乡村】开栏。这个旨在展现全国各地自然之美的栏目,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报道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如2013年1月4日开栏报道《郝堂 画家画出的小村》,通过文字和图片让读者对郝堂的生态建设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这仅仅局限于平面化的认识。而2013年5月13日《京东绿谷挂甲峪》这篇报道,则在固有的文字与图片两个元素基础上,第一次利用二维码加入了视频元素。相较于此前报道,读者在通过固有的报道形式了解内容时,又可以通过视频进行立体生动的感知,这在阅读体验上是一个进步。
(2)接驳多种平台,使一体化趋势明显
二维码的存在使得母报与人民网、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人民日报微信客户端相衔接,打破空间限制,使得人民日报体系内各平台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每周四出刊的“新媒体版”开辟“一周热点回顾”,基于人民日报微博的平台上,过去一周所发生的热点进行点评,并附上“人民日报微博二维码”,这使得在空间上人民日报微博与母体媒体链接一体。
(3)使母报更加耐读,具备纠错功能
从文献交流的角度,纸张的出现使得文字信息储存物化、便携化,然而却也带来一定的风险。即是,如果纸张出现穿孔、污损现象,纸张做运载的信息便会受到影响。使用手机二维码运载文字、图片甚至视频信息则可以改变这样的情况。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二维码是QR二维码,它根据里德?所罗门码(Reed? Solomon codes,简称 RS codes)原理可以对破损信息进行纠错。这种纠错能力体现在即是二维码损坏面积达50%,仍然可以得到正确的识别。此外,手机二维码的误码率(误码率:衡量数据在规定时间内数据传输精确性的指标)不会超过千万分之一,因此,将手机二维码应用于报纸阅读,可以提高报纸的“耐读性”,避免因受损后传递的信息失真或者误读的风险。
二、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生产过程分析
此部分,我们将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了解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生产过程。客观层面,是指二维码新闻生产流程,即笔者结合埃里克森等人制作的一个报社完成的新闻生产过程和组织架构,描绘一个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生产流程;主观层面,则是笔者通过对5位人民日报编辑记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制作二维码新闻时所赋予的主观想法,尽可能寻找出编辑记者主观意念对二维码新闻制作的影响。
(一)、二维码新闻生产流程
二维码新闻是母报文字新闻的辅助,其生产过程自然拖离不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由于目前人民日报实行“采编合一”,即人民日报记者既负责稿件采写又负责版面编辑,因此上述新闻生产过程发生一些变化,编辑和记者身份合一,其承担的工作内容也就发生改变担。此外,通过对报社记者访谈,笔者得知二维码新闻作为采写编辑过程的辅助业务,在人民日报不设独立业务进行制作,由编辑记者一并承担。
第一,二维码新闻消息源是记者已经通过编前会审核的选题内容,建立在记者掌握最初消息源的基础之上,不是拥有独立的消息来源;
第二,二维码新闻生产始于记者完成文字报道的采写工作,并于编辑工作同时展开,形成“二维码新闻素材搜集——制作二维码新闻——审阅二维码新闻——修改二维码新闻——完成二维码新闻”的线路;
第三,报社记者不负责二维码新闻的技术制作,只是负责素材提供,并给予中期内容的修改意见。技术制作由人民网相关部门协助完成,并与编辑记者产生互动,共同完成二维码新闻制作;
第四,二维码新闻制作只是文字新闻生产的分支,它并不是必须存在,是否制作二维码新闻由记者自身决定。
(二)、二维码新闻生产过程中编辑记者的想法
本次访谈选取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政法采访室和港台采访室共计5位记者参与访谈,旨在初步呈现二维码新闻生产过程中,编辑记者作为生产者的想法。受访者信息如下:
编号 |
性别 |
工作时间/年 |
部门 |
A1 |
男 |
18 |
政治文化部 |
A2 |
女 |
20 |
政治文化部 |
A3 |
女 |
20 |
政治文化部 |
A4 |
男 |
2 |
政治文化部 |
A5 |
男 |
2 |
政治文化部 |
(1)选择标准
对此问题,接受访谈的5位记者回应大致一致,均以新闻价值来选择是否制作二维码新闻。但这种决定还是会受采访过程产生的想法有关,比如编辑记者A1回应,“决定选题时,就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制作二维码,并着手制定相关采访计划”;而编辑记者A4则表示,“在采访过程中如遇到采访单位提供一些有意思的、与选题关联性大的素材出现,可以考虑是否制作成二维码新闻供读者扫描。”
(2)数量标准
在访谈中,5位受访者均表示,在制作二维码新闻时,他们认为不需要每天都要出现二维码,是一种“宁缺毋滥”的想法,即不会每条新闻都会有二维码,不会在每周的版面都出现二维码新闻。对此,A1回应表示,“如果是在平稳期,不可能每天都会发生精彩的新闻,制作二维码也没有恒定的必要。”
(3)内容标准
访谈中,5位受访人同样一致表示,在二维码中,可以加入必要的视频、图片和文字,尤其是视频最为青睐。记者A5表示,“在采访中现场感比较强、用文字不能完全表达的,你比如说我们在采访中设计工作机制,你用一句话说不清楚,需要用很多文字才能表述,但是它通过图表、视频就很直观的表现出来。”
然而,对于添加的内容与文字报道的关系,5位受访者也一致表示,二维码只是文字报道的辅助作用,有深度的内容一定会选择放在文字报道当中。二维码只是帮助读者以更好地了解枯燥的文字报道的内容,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可以帮助读者接收母报文字报道的信息。编辑记者A3认为,“不可能把重要的、有深度的内容放在二维码之中。”
2、二维码新闻“内容为王”
自二维码新闻报道推出以来,笔者在扫描二维码时出现这样的情况:视频画质模糊、新闻提示词栏目格式不统一(字号大小不一致)、音质不清晰。例如2013年10月24日要闻3版的一则消息《中国海军舰艇出访编队抵达里约热内卢》,扫描二维码之后,我们发现这一段时长为1分44秒的现场视频,但该视频存在以下问题:画面模糊、曝光过度、镜头抖动(见图2-2):
对此,5位受访者均表示,由于人民日报是以文字见长的报道,二维码本身只是起着补充功能。视频素材的来源大致分为三种:记者拍摄、采访单位提供或者地方电视台协助拍摄,后两者可以保证画面质量,但是由记者自行拍摄的不能保证。编辑记者A4回应,“记者不可能拳打脚踢,又要采又要拍”。此外,记者们表示如果一个新闻真正具备价值,即使画面质量比较差,但只要能够传达到记者现场采访的情况,也不会影响新闻本身的阅读。编辑记者A1表示,“如果一个新闻要是真是具有新闻性的话,二维码的质量不是问题。比如说你很多情况之下的新闻就是有或者没有的区别,这就完全两样。”
3、二维码新闻的优缺点
对于二维码给文字新闻带来的优点,5位受访者共同提到了扩展版面空间、灵活报道形式的特点。作为目前报社新推行的一项传播形态,二维码的引入确实给编辑记者带来很大的影响。然而,这种缺点也必不可少。港台采访室主任吴亚明谈到,这可能会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习惯,“转移阅读视线”,可能会中断报纸阅读。此外对于记者本身来说,由于自身也需要承担编辑工作,这使得二维码的引入加深了记者的工作负担。受访的编辑记者A3谈到,虽然报社允许记者采访时,如果需要制作二维码可以约请人民网记者跟随协助拍摄,但这往往发生在选题十分重大的情况下,所以一般来说都是由记者独立完成。A4也表示,“如果在二维码上面花的时间多了,文字报道上面打磨的时间就少了。”
4、二维码新闻制作的积极性
在访谈中,编辑记者们表示报社对于二维码制作没有数量上的硬性规定,但每个月会统计各各个采访室二维码制作的数量,进行公示。此外,在访谈中,笔记也了解到,报社对于二维码新闻制作不存在惩罚机制,反而会进行工分奖励。在这样的环境下,5位受访者虽然表达了对于目前报纸制作二维码新闻举措的支持,但是对于制作动力性的信心不是很足。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过于繁重的任务量直接影响编辑记者们是否决定制作二维码新闻;第二,本身专业素质的限制,如拍摄的视频无法媲美专业的摄像记者。
三、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受众接受程度分析
关于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的推广与接收情况,本文采取访谈的方式,选取5位人民日报读者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受访者的情况展现当前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受众接受层面的一个缩影。在分析受众接受程度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人民日报读者情况。
(一)、人民日报读者情况
第一, 2012年2月13日人民日报开展读者评报活动。本次调查共有84987位读者参与,回收问卷68375份。此次调查反映的读者情况也是目前全面的人民日报读者情况调查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53.74%是男性读者,女性读者占46.26%,男性的比例高出近一成;读者行业分布均匀,行政、事业单位占19.59%;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占10.35%;农林渔牧生产人员占1.56%;高等院校学生占15.57%,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54.12%的读者通过网络获取信息,46.32%的读者通过报纸获取。
为了更好地初步了解人民日报读者对二维码新闻的接受现状,分析其需求,在实地访谈的基础上,笔者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出发点,尝试解释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的传播过程。受访者信息如下:
编号 |
性别 |
年龄 |
职业背景 |
读报时间/年(大约) |
B1 |
男 |
50 |
学者 |
25 |
B2 |
男 |
42 |
行政领导 |
20 |
B3 |
女 |
28 |
国企职员 |
8 |
B4 |
男 |
26 |
在校生(博士) |
6 |
B5 |
男 |
23 |
在校生(本科) |
3 |
(二)、读者对于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接受情况
结合上述读者情况调查,本次调查分别选取5位人民日报读者进行访谈,以了解他们对于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应用情况和相关需求。美国著名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Everett ?M?Rogers)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创新扩散理论,成为学界在研究新媒体的扩散和使用时通常使用的解释理论。在《创新的扩散》中,罗杰斯认为一项创新的传播包含5个步骤:认知阶段、说服阶段、决定阶段、实施阶段以及确认阶段并描绘出创新—决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模式图:
(图3-1)
图3-2反映出,在罗杰斯看来,创新的传播过程也就是不确定性逐渐减少的过程。因此利用罗杰斯描述的五个阶段,结合对上述5位人民日报读者的受访情况,我们可以进行更为理论化的分析。
1、影响二维码新闻采纳的因素
在5位受访者当中,有4位表示听过人民日报推出二维码新闻报道,其中扫描过人民日报二维码的有3位。在这3位受访者当中2位年龄段在20~30岁,1位在30~40岁。
(1)阅读习惯
划分年龄段,本次5位受访者当中,20~30岁中的有2位,30~40岁的有1位,40~50岁的2位。从受访情况来看,5位受访者在阅读人民日报过程中均会进行“选择性”阅读的方式,即习惯将当天报纸内容从第一版至末版浏览一遍,对其间感兴趣的新闻信息进行详细阅读。读者B1表示,“我每天都习惯性地从前到后浏览一下,平时懂点关注的版面我会细看,在浏览过程中感兴趣的标题我也会细看。”而扫描二维码往往发生在详细阅读的过程中,例如其中一位读者B4表示,其第一次扫描二维码的行为就发生在在关注一些重点稿件的过程中。“那次在浏览新闻时,有一篇关于政法类报道的新闻,这篇报道我也是仔细看过后正好在结尾看到一个二维码,就很好奇,然后拿出手机扫描一下,发现是一个视频。”
(2)物理环境
5位受访者均表示,在考虑是否扫描二维码时,他们会在意手机所处的网络环境以及自己的阅读环境。流量资费问题是受访者考虑的因素之一,相对于使用手机流量,受访者更愿意将扫描报纸二维码的行为发生在有WIFI(无线网络)的情况下。读者B2表示,“我一般不会选择在2G或者3G网络环境下去扫描二维码,因为会考虑流量问题,尤其是视频二维码很耗费流量。”
(3)使用体验
在有3位扫描过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经历的受访者中,而只有1位受访者相对坚持扫描二维码新闻。其中一位受访者扫描过二维码新闻后对于二维码新闻制作质量产生过质疑,读者B4表示,“通过扫描二维码新闻后,我看到的只是一种尝试行为,内容则是采访对象提供的,人民日报二维码只是提供了一个载体。此外,在相对坚持扫描二维码的受访者眼中,以视频为主的二维码新闻在格式、画质、音质等质量上出现问题,达不到专业制作的标准。”
上述展现的情况反映出受众的阅读习惯、物理环境、使用体验对于受众是否去使用扫描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存在影响,这可以看作是一个说服阶段和决策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个人对创新形成赞同或者不赞同的态度后从而去决定是否采纳这样一种创新。说服阶段某项创新的可见性质比如创想的相对优势、复杂性等等都尤为重要。因此,不难发现,对于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在于它会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加入“使用手机——连接网络——打开扫描软件——扫描二维码——获取信息”等一系列过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增加了阅读行为的复杂性。从而也会出现受访者反馈的在网上阅读人民日报时更为方便的情况。
(4)媒介干扰
尽管有3位受访者表示曾经采纳了扫描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的行为,但却只有一位相对坚持采纳。在罗杰斯看来,决定采纳或者拒绝常常不是“创新—决策”过程的结束。这就表明,在采纳一项创新后,采纳者也可能出现拒绝的情况。在放弃继续扫描二维码新闻的两位受访者表示,以视频二维码新闻为例他们通过手机扫描到的二维码新闻会出现画质不清晰或者视频时间过于冗长等不同程度的状况。笔者以“你会把二维码视频的质量和电视台、网络的视频质量去比较吗”询问时,读者B3、B4、B5均表示出肯定会的态度,他们认为作为一个中央级媒体,高质量的二维码有助于提升它的形象。因此这使得后期他们逐渐减少扫描次数,以至放弃。
为了适应全媒体发展,人民日报推出了不同形式的传播渠道,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人民日报微信,人民日报电子版(网页版)等。然而,由于不同形式信息平台的存在,也对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产生干扰。在本次访谈中,5位受访者均不同程度表示他们从人民日报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不只局限于报纸,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微信推送已经网络电子版均不同程度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补充。读者B2表示,“我已经习惯于报纸的浏览和微信微博推送内容这些渠道,去扫描二维码显得没有必要。”此外,另一位放弃扫描的读者表示,人民日报网络电子版也能显示二维码内容,这一定程度上简化了他在读报时需要产生“掏手机——连接网络——打开二维码扫描软件——扫描二维码——获取信息”的过程。
2、受众需求
尽管从访谈中反馈的使用实际情况来看,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推广并不理想,但是5位受访者均对这一尝试抱有期待。为此,笔者列举“二维码新闻内容”、“二维码新闻形式”、“二维码新闻数量”、“二维码新闻时效”这几个需求让受访者进行排序,反馈情况显示, “二维码新闻内容”和“二维码新闻形式”,则是受访者最看重的因素,对于“二维码新闻数量”需求则很低。这反映出,当下对于新闻报道“内容为王”的观点,即受众在意新闻内容,同时也倾向于通过获得各种形式的新闻文本。此外,“二维码新闻数量”需求低也反映出这5位受众对于二维码新闻恒定性的需求不高,也在一定层面反映出文字报道的分量。
四、总结与建议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报纸二维码的出现低于报纸转型是契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直接在报纸身上“动手术”也反应了报纸本身改革迫在眉睫。
通过对9个月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使用情况进行梳理,并以访谈的方式了解在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传播推广过程中传受双方的态度,笔者总结出如下结论:
第一, 二维码新闻给报纸带了内容和形式上的补充。二维码新闻基本是补充母报文字报道的角色存在,从内容上对文字报道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如进一步深入讨论原有话题的报道,或者转移到相关话题的讨论,并且进一步补充了报道信息,如现场花絮、记者感想等。在形式上,将单一的文字形式拓展为图片和视频,带来立体、可视、可感的阅读体验。
第二, 生产者对于二维码新闻制作标准认识基本一致。编辑记者在制作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时均以新闻价值作为首要考虑标准。在新闻内容和质量的权衡上,均选择内容重于质量,这与受众形成一定对比。此外,对于保证二维码新闻的恒定性,他们均认为没有必要。
第三, 二维码新闻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给受众带来阅读改变,受众接受二维码新闻还需要一个过程。二维码新闻的出现给影响了读者的阅读过程,使读者需要经历“掏手机——连接网络——打开二维码扫描软件——扫描二维码——获取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出现也会对读者的采纳产生影响;对于二维码新闻内容需求性高,但同时也会介意二维码新闻的质量。
通过对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制作过程梳理以及对读者接受程度的访谈。笔者发现,虽然目前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受众接受度情况并不理想,但是无论是参与制作的编辑记者还是读者对二维码新闻还是持肯定态度。
为此,将对编辑记者和读者的访谈相结合,本文提出如下目前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二维码新闻推广力度不够
目前人民日报关于二维码新闻的推广仅仅停留在2013年7月1日当天的《致读者》以及当天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的一条微博状态,后期则依赖于在母报上进行提示,即是在母报文字新闻后面有小字提示,鼓励大家扫描二维码。然而这种提示起到的作用很小,很容易被读者忽略。此外,尽管在今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两会特刊推出全新栏目“两会e客厅”,从一定程度上宣传人民日报二维码新闻报道,但是贯穿于2013年7月至今,集中推广二维码新闻的消息也很少出现。
(二)、二维码新闻内容制作不精良
从去年7月至今的二维码新闻中,笔者发现了不同形式的二维码新闻均存在一些问题:文字二维码新闻文字内容过于冗长;图片二维码新闻展现图片数量容易失衡(少则2、3张,多则10多张);视频二维码新闻出现画质低、新闻提示栏不统一、视频市场失衡等情况。此外,对于二维码新闻内容素材的来源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依赖采访单位提供。
(三)、移动网络环境对二维码新闻存在制约
虽然目前我国手机网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5亿,但是我国无线互联网环境覆盖率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尽管目前3G已经较为普遍,4G也已经出现,扫描手机二维码时也不需要耗费大量数据流量,但是由此扫描后打开的视频、图片还是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流量损耗。因此,在对受众进行访谈时他们会考虑手机所处的网络环境。
(四)、互动性不足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二维码新闻生产者和读者之间沟通交流不足。在采访中,编辑记者在制作视频二维码新闻时看重的是新闻性,而不一定能照顾到视频的质量问题,而读者对此有一定的需求,他们会对扫描后看到的视频质量提出一定要求。此外,需不需要制作二维码新闻、以及给什么样的文字报道配上二维码新闻全权由编辑记者自身把握,而没有雨读者有很好沟通。
(五)、新闻从业人员承担更多的工作负担
由于人民日报实行采编合一,因此记者本身也承担着编辑的任务。自推出二维码新闻报道后,编辑工作强度进一步加大。在访谈中,有记者表示,同样的人力情况下如果关注二维码新闻制作的精力多了,文字打磨的时间就少了,得不偿失。因此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注重平时二维码新闻报道宣传推广,利用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人民日报微信进行新闻推送时,提及当日附有二维码新闻的文字报道,鼓励读者扫描;
第二, 定期对编辑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加强人民网技术人员与母报编辑人员的互动性,尽可能多地尝试进行采访合作,即母报编辑部人员采访时可提请人民网专业摄像记者随行,从而提高二维码质量。
第三, 定期组织读者见面会,对读者的二维码新闻需求情况进行搜集,以此加深编辑记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更准确的制作二维码新闻。
第四, 进行奖励机制,鼓励编辑记者对二维码内容素材进行创新,以减少由采访单位提供素材的依赖。
第五,定期发起网络投票,有读者评选优秀二维码新闻,对参与的读者可进行抽奖激励,对优秀二维码新闻的制作人员可进行绩效奖励。
五、参考文献
[1]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J].中国记者,2005,9:70-72.
[2]刘颖悟,汪丽.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J].传媒,2012,1:73-75.
[3]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92-98.
[4]李卓钧,何源.传统媒体与网络的融合之路[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2:218-224.
[5]陈浩文.再论“媒介融合”[EB OL].
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5575331.html,2007,04,06
[6]周伟红,许海滨.从媒介融合看报纸的生存空间[J].中国报业.2009,1:43-45.
[7]蔡雯.媒介融合视野下的报业转型——从西方著名报纸的变革谈起[J].新闻传播.2007,11:8-10.
[8]杜骏飞.新媒介策略:“长尾”时代的双重博弈[J].国际新闻界.2007,5:65-68.
[9](美)普纳特(Pratt?W?K).数字图像处理(第四版)[M].张引,李虹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3-22.
[10] Dong-Hee Shin , Jaemin Jung , Byeng-Hee Chang. The psychology behind QR codes: User experience perspective . 2012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ume 28, Issue 4, 2012, 1417–1426.
[11] Keith. R. Saint. Quick Response(QR)code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newspaper publications.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McNair Journal,2012,123-144.
[12]朱卫东.张树艳.二维条码技术与应用[N].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7,21(3):371-374.
[13]郑智斌.二维码的报业应用与意义[J].新闻知识.2006,12:41-42.
[14]谢湖伟.二维码:数字报业的“关键词”[J].新闻前哨.2007,Z1:86-88.
[15]张洪忠,张安琪,王玮玮.如何定义二维码在报纸中的作用[J].新闻与写作.2012,10:13-15.
[16]温昕.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都市报手机二维码的应用研究——以华西都市报“魔码”为例[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3.
[17] 陈国权.报纸二维码:谁的二维码?[J].新闻与写作.2012,10:20-22.
[18](英)麦奎尔(McQuail.D),(瑞典)温德尔(Windahl.S).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158-159.
[19]人民日报读者调查课题组.读者眼中的人民日报[N].人民日报,2012,4.
[20](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Everett M.Rogers).创新的扩散[M].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6:145-185.
[2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 OL].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t20140305_46240.htm.
[22]卢铮.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业组织变革——以两家证券报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12,4.
[23]人民日报编辑部.致读者[N].人民日报,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