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声”,形成网络舆论。网络舆论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往往和核心事件密不可分。一方面,舆论随着事件的发展而变化;另一方面,舆论又推动着事件的发展。此外,由于网络传播环境的限制和话题本身的特性,网络舆论中还常伴有谣言。
本文将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特点出发,结合2014年5月份引起热议的“英语退出高考”话题传播的实际案例,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的传播机制和演变特点,并期为公共话题中网络舆论的引导提供建议。
关键词:高考 网络舆论 谣言 传播机制
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体在舆论形成和传播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网络舆论不受时空限制、传播快捷、信息海量涉及面广以及交流互动等特点不仅使舆论传播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也使得舆论的巨大威力更为凸显。
而高考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一旦借助新媒体平台,有关高考的话题自然很容易成为舆论热点,升级成热门话题。此外,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网络舆论通常错综复杂,瞬息万变。而在快速传播的环境中,信息不免会产生失真,甚至变成谣言,因此,加强对网络舆论传播机制的研究,对于政府引导舆论,澄清谣言,改善舆论环境至关重要。
一、文献综述
(一)舆论、网络舆论概念
沃尔特?李普曼(1922)在其著作《舆论学》中曾阐述了舆论概念,书中指出:“他人脑海里的图像——关于自己、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这些对人类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体产生着影响的图像,就是大写的舆论。”[1]德国学者诺依曼则围绕“公共的(Public)”和“意见(Opinion)”两个部分对舆论进行了解释,并强调了舆论的“公共性”特点;法国心理学家勒庞则将抽象化的概念研究变成可以触摸的“意见”,对舆论概念进行了另类解读,他将建立在群体心理上的“群体的意见”视为了舆论的确切内涵,把社会舆论主体确定为社会内部“组织化了的群体”,将社会舆论界定为“群体的意见”。
我国的舆论研究起步则相对较晚,对舆论的定义也各有看法。刘建明教授(2002)指出,舆论是显示了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喻国明教授(1993)则把舆论称之为民意,他认为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而陈力丹教授(1999)认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通过对上述学者关于舆论概念的代表性论述中可以发现,大多学者都强调了舆论是公开表达的“公共意见”和“社会意见”,而不仅仅是各种意见的加总,这无疑可以指导我们更好的去认识舆论的特性和本质。
而“网络舆论”这一提法是在2003年以后才正式进入人们视野的,有学者定义网络舆论为“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面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2](刘新传,2008)
(二)网络舆论相关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人选择上网“发声”,借助网络平台表达自己对公共事件或热门话题的看法,使网络舆论空前活跃。与此同时,网络舆论研究也发展成为新闻传媒界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笔者总结发现,近年来关于网络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范畴:
1.网络舆论主体的研究
网络舆论的主体,简单来说就是指网民。由于网络舆论表达的是网民的看法与观点,所以舆论主体是网络舆论研究绕不开的一个话题。美国人凯斯桑斯坦学者(2003)在研究网民行为时提出了“群体极化”概念,这一概念提出“团体成员中一开始就有某些偏向,在商议以后,人们朝着偏向的方向继续保持移动,最后就形成了极端观点。”而吕林(2007)针对网络媒介传播方式的变化,归纳出了网络舆论极化现象的新特点,并探讨了其引导和控制机制。贺坤(2011)则对网络群体极化和现实群体极化做了比较性研究。还有的研究者将法国心理学家勒庞的群体心理学作为工具,来分析具体网络舆论事件,从中探索网民心理(刘正荣,2007)。
总体上看,在网络舆论主体研究方面,较多的文章都是分析网络群体的非理性特征,还有一些研究则是从个案出发,研究个别网络论坛中的意见领袖在舆论传播中的影响与作用,探求网络意见领袖在新媒介环境下的角色与变化。
2.网络舆论载体的研究
论坛、博客和新闻跟帖是网络舆论的几种主要载体。目前国内对于网络舆论载体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论坛(BBS)、博客的个案研究,其中涉及到的论坛种类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时政类论坛,比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二是像新浪、网易这种的商业网络社区;三是以休闲娱乐为主题的论坛,例如天涯社区、猫扑网、西祠胡同等都归于此类。论坛的研究议题涉及非常广泛,比如论坛的议程设置、论坛的话语权力、论坛中关于舆论的引导和控制、论坛和公共领域等。
此外,随着微博迅速发展,网民可以通过微博随时随地的发布信息,使微博成为网络舆论发展的新型载体。现阶段,微博已经成为网络舆论酝酿与发酵的重要媒介,成为网民爆料及事件发展的主要显示平台。
3.网络舆论特征和功能研究
在网络舆论特征方面,有研究者从网络舆论内容的角度归纳出网络舆论具有丰富性、多元性、难控性等特征(谭伟,2003);有的研究者将网络舆论和传统媒体舆论作比较研究,描述出网络舆论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广泛性、形成和反应的快速性、传播的自由性和内容的多样性”等特征(林恩全,2004);也有研究者结合网络传播的基本特性概括出网络舆论的特征,但总体来看大多数关于网络舆论的特征研究仍然逃不出上述的几种常见描述。
4.网络舆论的对象研究
舆论的产生,总是因为有了与舆论主体的利益发生直接或间接关联,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关注的社会事件,网络舆论也不例外。这些在互联网上受到关注的社会事件就是网络舆论的对象。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有哪些?是否与现实中的公众或大众媒体关注的对象一致?
有研究者指出,在现阶段的中国,以下几类事件更容易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个体权利的保护、社会阶层的冲突、中美关系问题、中日关系问题(彭兰,2005)。在互联网所反映出的社会热点中,也有研究者针对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思潮进行了相关研究(王军,2006)。
而最近,网络舆论的热点更是进一步扩展到对社会道德的呼唤与捍卫、由网络恶搞而造成的对权威的消解、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与挑战等方面,对不同的网络舆论个案进行分析,论述网络舆论在事件解决中的作用。
5.网络舆论的引导研究
在网络舆论引导的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研究。有的研究者从网络舆论为什么需要引导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王天意(2008)认为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力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所以有必要通过正确引导来发挥出网络舆论的正面影响,使其尽可能的符合绝大多数公众的利益。
还有部分研究则是注重对网络舆论引导策略的探究,认为政府作为网络舆论引导主体的主要力量,应该更好的去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更多的从法律层面的角度去引导网络舆论,同时应加大人才培养,建设更多更好的国家级网站,以便让网民们更容易的获取到来自权威的消息和声音(许勇,2000)。
(三)关于谣言的研究
关于谣言的定义,著名谣言研究专家Gary Alan Fine(2007)认为,“虚假并非谣言的界定标准。谣言可真可假,其根本特征是区别于精确性的不可知性。”而陈力丹(1999)把谣言看作一种非社会常态的、发生畸变的舆论形态,他认为,谣言是一种特殊的舆论,是公众应付社会生活的一种应激状态,是公众在特殊的社会状况下表达的意见或情绪倾向。
关于谣言的动因,研究者从微观和中观层面考察谣言的社会心理动因。Rosnow(1988)认为谣言是处于焦虑状态的个人为了消除不确定性而进行的一系列尝试。Bordia 和Difonzo(2004)认为,谣言是社会群体在经历混乱时期,为解决问题、获得社会认知而展开的一种集体行为。除了社会心理动因外,谣言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其生成与传播的速度。比如,Allport 和Postman(1947)提出了以下公式:谣言的流传程度=(问题的)重要性(importance)×(事实的)模糊性(ambiguity)。而Rosenthal(1973)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模糊性源于参与者的主动建构,而非客观条件使然。
(四)关于高考话题的舆论研究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发现,与“高考舆论”直接相关的学术研究仅有5篇,其中来源自期刊4篇,硕士论文1篇。如果再聚焦于高考话题中网络舆论的研究,则仅有一篇硕士论文相关。在这5篇研究中,发表在2005以前的有3篇,最新研究也是2012年,可见这两年并未有研究者对高考舆论话题给予关注。进一步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廖金英和谢太平(2005)以南京高考舆论为例,探讨非理性舆论根源和舆论引导原则,认为社会阶层、经济利益、高考制度等对高考话题中非理性舆论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他们选取的研究方法是内容分析法,以《南方周末》、《扬子晚报》先后发表的老师和市民关于“高考”话题的文章为文本。
然而,在当今网络传播环境下,关于高考话题的舆论根源和特点是否发生了改变?各种自媒体平台为公民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声的机会,舆论的非理性特征是否被放大了呢?这是新媒体环境下,需要研究者进一步给予关注的。
总之,已有的关于高考话题舆论的研究显然已经不适合当今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的生成与演变态势,而在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改革呼声不绝于耳,舆论危机此起彼伏,社会矛盾亟待解决的情况下,重新探讨高考——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的舆论特点与机制,可谓正当时。
二、研究问题
受到文献综述的启发,本文选取2014年5月份在新浪微博等社交网络引起热议的“英语退出高考”话题为研究对象,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高考话题的舆情分布与产生根源有哪些特点?
网络舆论的传播机制是什么?在热门话题传播中,舆论与事件的关系如何?推动舆论不断发展,走向高潮的动力有哪些?
应怎样有效的对网络舆论加以引导?
三、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主要是通过梳理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对网络舆论已有研究做了一些理论分析。
个案研究,主要是选取“英语退出高考”话题,分析该话题的动态传播过程。
内容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英语退出高考”话题网友和媒体的讨论进行文本分析,以探究此次网络舆论产生的根源和话题传播中的转换现象。为此,本文选取了人民网报道的参与此话题讨论的18位代表性网民观点和6家媒体的评论进行分析。
四、“英语退出高考”话题网络舆论研究
(一)事件回顾
2014年4月份以来,网络上关于高考的议论就一直没停过,尤其到了5月份,“2017年英语将不再进入统一高考”的话题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提前掀起了一年一度的“高考热”。笔者对高考话题进行追踪发现,其实近年来,网上关于英语退出高考的议论根本就停不下来。
从下表1“英语退出高考那些事儿”可以看出,近年来网络上关于英语退出高考的话题讨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10月份。其时,消息最早发布于成都某教育论坛,原信息内容指出“最迟2016年,英语将正式退出高考”。而当月底,成都教育局官方微博发布置顶辟谣公告,并请大家勿传谣信谣,使此阶段关于英语退出高考的议论逐渐淡去。
第二阶段发生在2014年4月份,消息主要发布在地方性论坛、博客中,主要在QQ空间、微信朋友圈中进行传播,信息主要内容是“2016年英语将正式退出新高考”。对此,笔者梳理发现官方并未进行回应。
事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2014年5月8日开始,主要发布在腾讯教育频道的消息“英语退出2016年高考”,随后很多地方性网站对此进行了转载,使信息很快进入公众视野,并在新浪微博进行了传播。对此,北京市教委官方微博辟谣说“未获得相关通知,请大家关注官方信息。”但该回应并未获得大量转发和关注。第二天,各大媒体援引北京市教委回应辟谣“英语退出2016年高考”不实。
第四阶段是2014年5月18日《钱江晚报》报道“中国教育学会前会长顾明远17日透露,英语将不再和以前一样,集中在6月7、8日统一高考”并冠以“2017年英语退出统一高考”标题,使该信息瞬间在网上引起热议,并在多家媒体转载后信息逐步演变为“2017年英语退出高考”。此外,新浪微博热议榜还设立话题#2017年英语退出高考#进一步加速了网友在微博上对该话题的议论和传播。虽然此后《京华时报》微博曾发布顾明远针对有媒体对自己言论的“断章取义”的澄清报道,但由于获取关注量太少,加上话题已经广泛传播开来,并未引起网友的注意。这最终便形成了关于“英语退出高考”话题的舆论井喷。
表1:“英语退出高考”那些事儿
阶段 |
时间 |
消息内容 |
消息来源/传播渠道 |
官方回应 |
1 |
2013.10 |
2014年起,成都市高考、中考将有重大改革,最迟2016年,英语将正式退出高考。
|
论坛:成都知名教育论坛“兰西小屋” |
10月25日,成都教育局官方微博置顶辟谣公告,表示有关高考政策的改革与发布以四川省教育厅的通知为准,请大家勿传谣信谣。
|
2 |
2014.4 |
“中高考改革方案落地:英语将正式退出,语文王者回归”热帖,提到2016年,英语将正式退出新高考。 |
QQ空间、微信朋友圈、博客、各地方性论坛进行传播 |
未出现官方(政府、权威媒体)回应
|
3 |
2014.5.8 |
“英语退出2016年高考” |
腾讯教育、各地方性网站、新浪微博 |
5月9日,各大媒体援引北京市教委回应辟谣 |
4 |
2014.5.18 |
#2017年英语退出统一高考# 中国教育学会前会长顾明远17日透露,英语将不再和以前一样,集中在6月7、8日统一高考,而是由社会机构组织考试,学生高中三年可以考多次,成绩和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样分等级,全国都如此。
|
各大媒体:《钱江晚报》 新浪微博:@财经网 |
《京华时报》微博5月18日报道,针对有媒体对自己言论的“断章取义”,顾明远18日表示,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次考试是改革方向,但这并不等于英语退出高考。
|
(二)舆论分布情况与产生根源研究
1.舆情走势分析
该分析主要是基于“英语退出高考那些事儿”第3、4阶段的发展情况,即5月8日以后关于”英语退出高考”话题的相关讨论。截至5月19日,“英语退出高考”话题位居新浪微博话题排行榜第二位,已有累计超过300万网友参与讨论和超过25万条网民评论。
图1:2014年5月8日~5月19日“英语退出高考”微博关注度
从上图1“英语退出高考”话题微博关注度走势图中可以看出,5月8日开始该话题开始在新浪微博引起热议,到5月9日已经形成议论高峰。在这短短两天的时间里该话题在微博平台上持续升温,从一则普通信息快速演化为一个公共话题。
而5月9日之后,该话题的讨论迅速减少,从10日到17日基本上可以说已经退出微博热门话题行列。可见,借助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后,高考话题等公共话题“来去如风”,既能在瞬间获得大量关注,吸引广泛讨论,又在短期急剧衰减。
舆情走势的第三阶段是5月17日开始到5月19日。期间,5月18日关于“英语退出高考”话题的微博关注度达到了整个事件的高潮,这一阶段也是该话题在新浪微博话题排行榜名列前茅,网友参与度最高的一个阶段。此阶段围绕“英语退出高考”话题的讨论吸引了大量媒体评论和微博大V,当然也衍生了很多“高考段子”,激发了网友的创作狂欢。
从5月19日开始,该话题逐渐从热度榜上退却,网上关于该话题的讨论趋于平淡。
2.舆论主体分布
笔者利用百度指数,以“英语退出高考”为话题进行搜索,发现关注该话题的主体分布呈现出集中性特点,如下图2所示。
具体而言,对此话题关注度较高的人群主要是30~49岁的男性。在关注人群性别分布上男女比例分别为78%、22%,男性明显居多,男女比接近4:1;在年龄层次上,以30~49岁的人群为主,其中40~49岁年龄段人群占比超过50%。
图2:关注“英语退出高考”话题人群属性[3]
3.热议地区分布
笔者利用新浪微博微指数分析工具,以“英语退出高考”为关键词,搜索2014年5月7日至5月19日的话题热议情况,其中热议地区分布如下图3所示。广东、浙江、江苏位列热 议地区榜前三甲,此外山东、上海以及中西部地区的湖北、河南、四川等省份热议度较高,而西藏、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区热议度最低。
图3:“英语退出高考”话题热议地区分布[4]
此外,笔者还将“英语退出高考”话题热议地区分布情况(上图3所示)与2012年中国高净值家庭(富人家庭)分布情况(下图4所示)作了对比分析,发现两幅图中的分布情况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比如,“英语退出高考”话题热议度最高的地区为广东、浙江、江苏、北京;而高净值家庭最多的地区也包括广东、浙江、江苏、北京;在东部沿海省份中,福建是唯一 一个不在高净值家庭数量第一梯队的省份,而话题热议图显示,福建也是东部沿海唯一未进入第一阵容的省份;此外,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四川、山东等省份在两图分布情况也极为相似,基本处于二、三级;新疆、甘肃、内蒙古都属于第五级;青海与西藏都属于第六级。由此可见,关于“英语退出高考”话题的舆论分布也呈现出极大地经济特征,愈是经济发达地区对此话题愈加关注。
图4:2012年中国高净值家庭分布[5]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英语退出高考”话题的网络舆论产生与发展和社会属性中年龄、性别的分布、地理经济特征密切相关。而这和廖金英和谢太平(2005)认为社会阶层、经济利益、高考制度等对高考话题中舆论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的观点基本一致。
由此可见,虽然在新媒体环境下,网民凭借互联网的便捷性、超时空性可以自由对感兴趣的话题和事件进行围观和发声,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大大提高,普通网民在话题中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但有关高考话题的网络舆论产生的根源仍然没有改变
(三)传播机制研究
1.传播模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者与受者的界限日益模糊。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媒体的议程设置,舆论和事件的关系更加紧密,舆论不再只是事件的追随者,在一定程度上,舆论的发展演变会引导事件的发展。尤其在突发事件传播过程中,舆论的主导性地位开始凸显(夏雨禾,2014)。那么,在热点话题或事件传播过程中,舆论与核心事件的关系究竟如何呢?
夏雨禾(2014)认为,突发事件与舆论之间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关系模式。第一种是集聚关系模式,舆论总是伴随着突发事件本身,并随着突发事件的演变而变化;第二种是辐射关系模式,指的是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在经历舆论的解读之后,事件或舆论的性质会呈现出多角化发展的态势;第三种是变异关系模式,在某些情境下,舆论会“溢出”事件的预设框架,进而诱发新的事件或新的舆论的产生。
纵观“英语退出高考”话题传播过程,舆论与事件的这种“交织”关系显得更为复杂。
为了理清在整个话题传播过程中舆论的演变趋势,笔者对2014年5月19日人民网对“英语退出高考”舆情的总结报道中所选取的代表性网友观点和媒体观点进行了内容分析,具体文本内容如附表1、2所示。
在所报道的18位网民的观点中,共有7位网民直接表达了对“英语退出高考”话题的态度,其中3位支持,4位反对;有3位网民发布观点与“英语学习重要性”有关;有2位网民谈到“英语与高考教育公平”;此外,还有5位网民讨论的是“其他高考改革”,1位网民提及“培训机构”。而在所选取的6家代表性媒体观点中,有4家是评论话题“英语退出高考”,有2家是新闻消息“英语退出高考是误读”。
综合以上各种代表性观点,在话题“英语退出高考”传播过程中,事件与舆论大抵呈现出这样一种“交织”,如下图5所示。
图5 :“英语退出高考”话题舆论演变及传播模式
在此话题传播过程中,核心事件一共有4个,即事件1(5月8日相关媒体发布的“英语退出2016年高考”)——事件2(5月9日北京市教委官微辟谣称“不实”)——事件3(5月18日相关媒体报道“2017年英语退出统一高考”)——事件4(5月18日京华时报辟谣“媒体断章取义”)。
在事件1阶段,舆论主要是传播消息“英语退出高考”;事件2阶段,舆论分化,一部分是传播辟谣消息“英语退出高考不实”,另一部分继续传播“英语退出高考”。由于,北京市教委官微影响力有限,再加上语言措辞委婉,辟谣消息并未获得大量转发,因此,谣言并未得以澄清,此阶段舆论主流仍是传播“英语退出高考”。
事件3阶段,《钱江晚报》在援引前教育学会会长关于高考改革的表述时“变形”,造成其他媒体和网民在转载、转发时出现偏差,有些媒体直接冠以“2017年英语退出高考”标题以吸引读者。因此,此阶段舆论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认为是“英语退出全国统一高考”,一部分认为是“英语退出高考”。由于新媒体平台信息更新速度快,传播便捷,且信息字数有限(140字),易造成“断章取义”,再加上此前一段时间一直流传“英语退出高考”,所以前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的原话很快被“误读”,舆论普遍认为“英语退出高考”。
事件4阶段,主要是《京华时报》发布顾明远斥责媒体“断章取义”,辟谣“英语退出高考”,重申2017年英语高考改革计划的消息。该报道很快引起了多家权威媒体的转发,短时间内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掀起舆论热潮。根据上文对网民、媒体代表性言论的分析可知,此阶段舆论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涉及“英语学习重不重要”、“英语是否应该退出高考”以及其他高考改革建议、高考段子等。
总之,在整个话题传播过程中,随着事件不断向前发展,舆论紧跟着事件演变。主流舆论一直围绕民间和官方对“英语退出高考”这一话题,不断的“传谣——辟谣”而“高涨——消退”。但舆论的发展变化又不可避免的影响着事件的演变进程,比如,“英语退出高考”舆论一高涨,官方随即“辟谣”,这种“传谣——辟谣”模式在整个事件演变中不断出现。
此外,在事件4阶段,官方媒体发布辟谣消息以后,并未使立即使“英语退出高考”话题消退,而是瞬间升温,舆论热议在5月18日达到了最高峰值(如上图1所示)。从表2网民观点和表3媒体观点中可以看出舆论已经溢出了“英语退出高考”话题本身,更多的转向表达高考改革建议(比如发起投票“英语是否应该退出高考”)、宣泄不满、创作高考段子等。
由此可见,虽然“英语退出高考”话题是一个很司空见惯的公共话题,但在整个网络舆论传播演变过程中,既夹杂着“谣言”,又和事件“交织”。在一个话题中,网络舆论和核心事件之间的关系模式,可以是“集聚关系模式”、“辐射关系模式”、“变异关系模式”三种类型的集合。
2.传播动力
在整个“英语退出高考”话题传播过程中,尤其在2014年4月份至5月份,“谣言”和“辟谣”一直都扮演着事件发展的主角。
2014年4月份开始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传播的“2016英语退出高考”消息并未得到官方媒体和部门的回应,但此阶段该消息只是在QQ空间等较为封闭的平台传播,未公开发声,因此,舆论一直处于潜伏期。
至5月8日,腾讯教育发布“英语退出2016年高考”的报道,引起了不少地方性网站的转载,“英语退出高考”才引起公开性围观。凭此契机,该话题瞬间被激活,在5月9号达到热议。对此,北京市教委官方微博紧急声明,回应谣言。紧接着腾讯教育等网站开始删除先前报道,使“英语退出2016年高考”的消息成了无源之水。因此,舆论开始迅速消退。而5月18日媒体的对顾明远的“断章取义”的报道,使网民对“英语退出高考”的关注达到峰值,成为热门话题。同日,《京华时报》发布顾明远职责媒体报道不实的消息,对“英语退出高考”辟谣。
因此,从4月份开始,整个“英语退出高考”话题的舆情传播是以“谣言——未及时辟谣——谣言潜伏——谣言激活—-舆论高涨——辟谣——谣言消退——新谣言刺激——舆论高涨——辟谣”为主要脉络。“谣言——辟谣”模式在舆论演变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可以说谣言传播是该话题得以广泛传播的主要动力。
那么,在此话题中谣言传播的动因又有哪些呢?
关于谣言的动因,Rosnow(1988)认为谣言是处于焦虑状态的个人为了消除不确定性而进行的一系列尝试。而Bordia 和Difonzo(2004)认为,谣言是社会群体在经历混乱时期,为解决问题、获得社会认知而展开的一种集体行为。除了社会心理动因外,谣言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其生成与传播的速度。比如,Allport 和Postman(1947)提出了以下公式:谣言的流传程度=(问题的)重要性(importance)×(事实的)模糊性(ambiguity)。而Rosenthal(1973)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模糊性源于参与者的主动建构,而非客观条件使然。
在“英语退出高考”话题中,谣言重要性的构建不但由其本身性质决定,更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关。“高考”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在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在每年一度的教育话题中,高考是任何其它话题难以匹及的。因此,事关高考考试改革的话题自然与广大网民休戚相关。
此外,话题的模糊性也加速了谣言的传播。在“英语退出高考”话题传播过程中,自2014年4月开始,可以分为3个阶段(如上表1所示)。而第2、3阶段官方媒体或政府的辟谣不及时、力度不足,可以说是第4阶段谣言能够瞬间爆发,成为热门话题的原因之一。尤其在第2阶段,在2014年“英语退出高考”话题并未获得大量关注和公开传播的潜伏阶段,官方未能及时发现“辟谣”,遏谣言于萌芽。而在第3阶段,北京市教委的官方微博粉丝较少,影响力有限,而且微博平台信息更新快,信度较低,再加上辟谣微博中语言表达不够直接果断,致使辟谣效果较差,并未能彻底澄清谣言。在第4阶段,更是媒体的断章取义,造成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失真,最后经多方转播演变成谣言。媒体在不自觉中扮演了谣言建构者的角色。
除了“重要性”和“模糊性”,广大网民的社会心理特征也是话题中谣言传播的影响因素。教育改革,尤其是高考改革契合了广大网民的心声。而高考英语考试模式更是广大考生和家长迫切希望改革,甚至取消的。这种趋于同质的心理愿望,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迅速共鸣,使“英语退出高考”话题的传播演变为一种集体自觉行为。
当然,除了这些主观因素以外,还有一些客观条件的影响,比如传播平台的选择。在此话题中传播中,无论是传谣还是辟谣,多发生在微博等网络传播平台。而微博本身由于字数的限制,信息更新快,传播快等特点,易造成信息转发的不完整、失真等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谣言的传播。
3.传播特点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英语退出高考”话题中,舆论的传播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舆论形成快,消退也快。
一是受到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影响,传播速度快,更新频率高。二是由此话题传播模式决定,舆论的“高涨——衰退”和该话题传播中“传谣——辟谣”模式相对应。
第二,话题核心事件传播中伴随着谣言。谣言加速了舆论的传播和演变。
由于话题本身的重要性和事件的模糊性,谣言传播一直贯穿话题始终。
第三,舆论与核心事件相互交织。
在此话题中,网络舆论和核心事件之间的关系模式,既包含“集聚关系模式”,又包含“辐射关系模式”,还包含“变异关系模式”。
五、结论与讨论
在新媒体环境下,关于高考话题的网络舆论产生的根源仍然与社会阶层、经济利益、高考制度有关,舆论分布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阶层性,以及经济属性等特征。
在“英语退出高考”话题中,传播模式主要为“传谣——辟谣”模式。而网络舆论的演变和事件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网络舆论还有可能“溢出”核心事件的范畴,引出新话题或新事件。舆论与事件之间的关系模式可以既包含“集聚关系模式”,又包含“辐射关系模式”,还包含“变异关系模式”。此外,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因为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原因,经常会伴随着谣言。谣言使网络舆论变得更加复杂难控,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谣言的危害性被无限放大。因此,在网络舆论引导中,要注意谣言的传播,及时发现,及时辟谣。
而在发布辟谣信息时,要注意传播者、传播平台、传播内容、传播时机的选择。传播者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直接影响辟谣信息的转播效果,因此要选择影响力大、公信力高的政府部门或者知名媒体发布辟谣信息。传播平台也是影响辟谣信息能否及时发挥预期效果,澄清谣言的重要因素,要尽可能选择正规、权威的渠道,比如传统媒体、新闻发布会等。
此外,辟谣信息的语言表达、语气措辞等都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理解,使用直接果断的语气和措辞更有可能消除受众对信息的误解。最后,要提前做好舆情的监测,尽早发现谣言,尽早发布辟谣信息,特别是在高考话题相关的教育话题中,此类话题往往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地域性和周期性,要善于总结舆情传播规律,注意关键时间节点,以使谣言消除在萌芽阶段,实现负面影响最小化,从而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美)李普曼.舆论学[M].林珊.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2](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4]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5]喻国明、刘夏阳.中国民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6]刘新传.由“网络暴民”现象引发的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东南传播,2008年第9期.
[7]周裕琼.网络世界中的意见领柚——以强国论坛十大网友为例[J].当代传播,2006年第3期.
[8](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一一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
[9]陈彤旭等.BBS议题的形成与衰变一一对人民网强国论坛的个案研究[J].当代传播,2006年第3期.
[10]王新佳.博客评论的影响力[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第1期.
[11]关梅.网络舆论的社会意义及其引导策略探究[J].东南传播,2009年第9期.
[12]许勇.政府应如何影响在线舆论[J].党政论坛,2000年第12期.
[13]夏雨禾.突发事件中的微博舆论——基于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年第3期.
[14]RL Rosnow.“Rumor as communication: A contextualist approach.”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88,38(1):10~27
[15]GW Allport,L Postman,The psychology of rumor.New York:Holt,Rinehart,Winston,1947
[16]周裕琼. 真实的谎言: 抵制家乐福事件中的新媒体谣言分析[J]. 传播与社会学刊, 2009年第9期.
[1] (美)李普曼.舆论学[M].林珊.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2] 刘新传.由“网络暴民”现象引发的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东南传播,2008年第9期.
[3] 来源:http://data.weibo.com/index/attribute
[4] 来源:http://data.weibo.com/index/zone
[5] 来源:http://henan.qq.com/a/20130115/0000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