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四亩地镇农村“会”多

本报记者 王乐文 龚仕建 姜 峰

2015年03月19日08:2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四亩地镇农村“会”多(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秦岭,初春。群山环抱间的陕西宁陕县四亩地镇严家坪村桃园梁组,村口摆上大红的八仙桌,18户人家“掌柜的”围坐一圈,山板栗壳儿嗑一地,新年里首场“群众会”热乎“开张”。

  “同意‘画勾’,反对‘打叉’,今儿个‘有理大家说’,咱们把何朝松家承包集体林地的事儿议一议。”联村干部彭超将票发给桃园梁组的村民们。

  “老何家分家,一户分三户,要求在集体林中户均再多承包60亩地,”彭超和村支书周文兴现场唱票,“12票反对,4票赞成,2票弃权,群众一事一议没有通过。”投票结果摆在眼前,何朝松也服气,当场在会议记录上签了字。“要不是开群众会,搁往常这种事儿能‘掰扯’小半年,根本协调不下来。”周文兴告诉记者。

  四亩地镇的群众会如今很受欢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四亩地镇,总面积达370平方公里,却仅辖5村19组4010人。山大沟深,住户分散,四亩地镇党委书记彭儒宝深有感触。一次,太山坝村民陈凤武找他打听新农合方面的政策。“你还当过村干部,咋都不熟悉政策?”彭儒宝很惊讶。“村上很久没开会了,大伙住得散,通讯也不便,惠农政策问谁都说不清。”陈凤武回答。

  而近年来省里一些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在四亩地镇实施,矛盾纠纷多发。“镇上干部与农户接触较少,群众诉求没有及时反映到镇上,处理矛盾纠纷时就很被动。”彭儒宝介绍,“不是所有干部都能开好群众会,特别是化解矛盾的会,经常哪句话说不对,就闹得不欢而散。”

  怎么把话说对?从2014年初开始,四亩地镇让“镇上少开会、村里多开会”,探索推行“干部下村组、多开群众会”。要求各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有重点项目的村每月一次,其他村至少两个月要开一次群众会。镇上对村的考核,100分里群众会占了7分。镇上的科级联村领导、包村干部、村支书、村主任、文书、组长必须参加群众会,书记、镇长应邀参加群众会。为此,四亩地镇把每月第三周设为无会周,压缩精简全镇性会议,让镇村干部腾出更多精力和时间下村组开群众会,接地气,把准脉,工作抓细抓实。

  四树坪村的省重点工程项目施工造成扬尘问题,就是群众会上反映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镇干部张宏武告诉记者,群众一反映,镇干部立即与工程项目部进行协商,要求企业给路面洒水。过一阵群众会又反映洒水效果不好。“我们调查后发现,企业没有按时按次洒水,就又找企业,最后通过县上协调,企业出资13万元买了一台洒水车交我们管,同时足额拨了运行费,如今扬尘问题已彻底解决。”

  2014年,四亩地镇5个村19个小组开了186场群众会,共排查矛盾126起,其中群体性矛盾17起,全部有效化解,无一例越级上访。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