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江西会昌国有林场:绿水青山别样春潮

2015年03月23日07:44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江西会昌国有林场:绿水青山别样春潮

  地处赣南革命老区的会昌县,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之一,全县的330余万亩林地,积蓄了845万立方米的林木,打造出一颗生态明珠。

  对于会昌县国有林场而言,国有林场的改革,就像是破茧成蝶。

  都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然而会昌县林业局副局长马斌也见证过守着青山的穷日子。“会昌县原有8个国有林场,经营面积41.23万亩,职工有1200多人,其中退休职工就有500多人。20世纪90年代末最困难时,半年都发不出工资。大家戏称国有林场‘基础设施不如农村、自主经营不如农业、生活水平不如农民’。”马斌说。

  国有林场的困境,来自外部发展环境的巨变,也来自内部沉重的历史欠账。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森林资源剧减、禁伐限伐政策等原因,商品林采伐量逐年下降。而人员众多、历史债务重、资源开发利用机制不合理等,让国有林场根本适应不了市场经济。

  内外交困之下,只有改革才有出路,也正因如此,会昌县国有林场改革起步早,步伐坚定。2009年下半年,国有林场改革开始酝酿。2010年1月,会昌县国有林场(站)改革方案确定,国有林场企业改制细则随即确立,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当年12月,8个国有林场同一天召开职工大会,投票通过了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到2012年8月,《会昌县国有林场重组实施方案》出台,重组人员招聘办法和相关交接工作得以明确。

  原会昌县永隆林场的副厂长肖浓波是国有林场改革时厂级改制领导小组的成员,他还记得2010年底改制领导小组刚成立,他一边熟悉相关政策做好职工工作,一边自己心里也打着鼓。“当时最大的担心,一是安置补偿资金能不能到位,二是职工转换身份后的出路怎么解决。”肖浓波说。

  肖浓波的第一个顾虑很快解除了,7000万元专项资金在职工大会前就落实到位。再苦不能卖林场,再穷不能欠员工,这是会昌县国有林场改革之初就定下的基本原则。

  同时,让肖浓波心中打鼓的第二个问题也得以妥善解决。他通过了改革方案中林场事业单位职位考试和考核,成为会昌县生态公益林场的正式干部,工资待遇翻了一番,重组林场优先返聘改革职工,160余人或考取事业编制,或成为管护人员,重回自己热爱的林业管护工作岗位。60余人被政府安排到园林绿化等方面的公益岗位。更多的置换身份职工选择了自主创业,对此,该县专门出台优惠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职工提供资金等多项扶持,并减免部分税费。

  从原板坑林场的驾驶员到现在湘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护林员,58岁的退伍老兵魏炳发对会昌县的这场国有林场改革感触颇多。“这几年,生态一年比一年好,山林里溪流水量明显增加,巡山时偶遇野生动物的机会也多了。”魏炳发说,保护区的建立让周围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林木私有,可以砍伐”的观念逐渐消失,大家的森林防火意识也增强了。

  改革激活了国有林场发展的春水。在改革中,会昌县注入1.02亿元资金,将15.15万亩商品林林场改制成绿源林业投资有限公司,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带动散户发展林业产业,提升林地整体价值。绿源公司董事长陈先志谈起了下一步的规划:要引进战略投资者,盘活现有资产,对7万余亩有希望成林成材的山林加强抚育;用5年时间对7万亩低产低效林进行更新改造。他说:“这片山林不一样了,会昌林业发展的春天来了。”(本报记者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 王怡岚 蔡伟平)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