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视新闻作为电视节目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电视新闻重在向广大电视观众传递新闻信息,同时也要对各类新闻进行恰如其分的评论。这也就要求电视新闻必须具备较高的“评论素养”。本文从电视新闻发展的背景出发, 对如何进一步提升电视新闻“评论素养”水平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与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电视新闻、社会语境、评论素养、多元
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视事业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使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新的更高的期待与要求,也呼唤着更为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来为其提供可资享用的“精神食粮”。电视新闻节目作为电视荧屏上最为主要的一道风景线,历来备受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是通过电视荧屏来了解外部世界,特别是国内乃至全球大事。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给电视新闻节目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但同样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社会语境是电视新闻评论产生发展的重要背景
新闻媒体内容和形式的讨论不是凭空产生的,无论何种内容和形式的新闻媒体,均是建立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之上的,离开了一定时空这个大环境,新闻媒体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纵观我国的新闻发展史,没有一次新闻评论的兴起与繁荣是与当时具体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语境相脱离的。社会语境的变迁与新闻评论(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新闻评论)的产生、发展、繁荣之间,始终存在着难以割断的紧密内在联系。这种联系集中体现为社会语境的变迁对新闻评论的价值导向、解读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中。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影响,社会语境对电视新闻的“评论素养”也就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在对一条新闻进行评论解读的时候,脱离开社会语境,单纯地就新闻谈新闻,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新闻本身或许还有些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但是新闻评论却会失去生命力,变成空洞无昧的说教式的事实判断,从而使其所应具有的社会价值荡然无存。
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人们对新闻的关注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种关注度体现出来具有既分散又集中的特点。不同人群对新闻的关注度和关注点不同,同时对于一些极具轰动性、影响面极广的新闻又往往能够吸引所有人的关注。电视媒体的发展也为广大公众表达诉求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渠道,特别是对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更是投以极高的关注。举例而言,近些年来在电视媒体中对公众道德水准以及价值观的探讨和分析,成为很多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重头戏”,很多评论都是围绕着这样的新闻来展开。例如,2006年发生在南京的“彭宇案”,并由这一事件所展开的对“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的讨论与思考; 2009年各家电视媒体对长江大学救人大学生溺亡事件所进行的追踪报道,并由此事件所展开的广泛讨论与评价;2010年发生在西安“药家鑫案”,并由这一事件展开了对人性的思考与讨论。这些新闻评论都是立足于当下的社会语境的,都是针对社会中出现的热点问题来进行评论与探讨,对此类事件进行的评论与分析离不开较高的电视新闻“评论素养”,只有具备了这种素养,才能保证将事件背后的“东西”条分缕析地向广大的电视观众做深入的分析。
因此,探讨电视新闻“评论素养”一定要立足于社会语境这一根本前提,只有根据一定的社会语境才能对新闻事件做出恰如其分的评论与剖析,才能使电视新闻评论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
二、重塑并提高电视新闻“评论素养”的对策
正是由于电视新闻评论须奥离不开社会语境的影响,因此要对新闻事件做出说服力强的评论与剖析,就必须着力提高电视新闻的“评论素养”。而提高电视新闻“评论素养”,主要就是要提高电视新闻评论员的评论素养。任何一条新闻都是由人来进行评论的,电视新闻评论员的评论素养有了显著提升,电视新闻的质量也就有了保证。
(一)电视新闻评论员要有问题意识
对新闻事件的评论与剖析,必须立足于一定的社会语境。而要从社会语境中挖掘出新闻事件背后的道理与价值,就要求新闻评论员必须具备问题意识。就电视新闻评论而言,所谓问题意识,指的就是在对新闻主题进行评论时所具有的选择和判断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对社会发展和时代脉搏把握的一个能力。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主题来进行评论,反映了电视新闻评 论员的眼光与视野,只有胸中始终有一份明确的社会“问题单”,才能使电视新闻评论员的观点、看法得以独立而充分的表达,也才能起到正确且有效的舆论引导作用。
(二)电视新闻评论员要有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当今的社会语境日益多元化,在此背景下就要求电视新闻评论员要有多元化的表达方式。电视新闻评论员如果能够以多元化的表达方式,来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和剖析,那么就会使广大电视观众对所进行的评论有更高的认可度。同时,从更为长远的角度来看,多元化的评论表达方式,也是电视新闻评论今后发展的方向。传统的以长篇大论、理论说教为主要方式的新闻评论,将被“短平快”式的电视新闻评论所取代。特别是一些能够产生观点交锋的新闻评论节目更是深受广大观众的追捧。
(三)电视新闻评论员要有丰富的知识
在进行电视新闻评论时,人们的需求点不仅仅在于听到对新闻的评述,更希望透过新闻评述了解到更多的其他信息。这也就要求电视新闻评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多方面知识,要向广大电视观众提供更为多元的与新闻事件相关的信息,满足人们的需求。例如,在进行2012 年美国大选的新闻报道和评论中,广大的电视观众不仅想了解到谁会在大选中在胜,更想了解到美国是怎样进行大选的,大选获胜者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些就需要新闻评论员必须要有多方面的知识作为支撑,才能向广大受众解释清楚,使其内心需要得到满足。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参考文献:
周庆安.构建多元语境下的电视“评论素养”一一当前社会语境变迁及其对电视新闻评论员的要求[J].电视研究,2010(8)
冯资荣.电视新闻评论的“电视化”路径[J].现代视听,2007(10)
宋丰.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发展策略分析[J].华章,2011(17)
谭天.电视新闻评论的涅架之路[J].视听界,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