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从“村村冒烟”到集聚高端

——看深圳龙岗的创新驱动

严圣禾

2015年04月17日08:04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从“村村冒烟”到集聚高端

到过深圳的人都知道,深圳市有关内和关外之分。以环绕原经济特区的二线关为界,毗邻香港的关内各区优先发展,而关外几个区则相对落后。

2010年7月,深圳经济特区的范围扩大到全市,二线关逐渐被废除。产业上已经落后,如何迎头赶上甚至弯道超车?处于关外的龙岗区2013年作出了“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的战略决策,从腾笼换鸟到筑巢引凤再到凤凰涅槃,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跨越发展之路。

改招商引资为招贤纳士

4月的龙岗,叶绿花红,春光明媚。在龙岗天安数码城的一栋写字楼内,一群年轻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办公室四周摆放的各种模型和方头方脑的机器引人注目。原来,这是一家专门研发和生产3D打印机的企业——深圳长朗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去年下半年刚刚落户龙岗。能够吸引这样的高科技企业,龙岗靠的是招贤纳士、吸引人才。

2013年,龙岗区全面剖析了在创新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发现最缺的就是创新人才以及可以让这些人才施展拳脚的平台。于是,龙岗一方面引进了像天安数码城这样新型高端、专注于高科技的商业地产项目,另一方面向国内外高端人才抛出橄榄枝。长朗三维创始人劳长石是留美博士,在硅谷本已有相当体面的工作和优裕的生活,但2014年8月来到龙岗考察,一下子就被这里的创新环境深深吸引,当即决定到龙岗创业。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长朗三维已经拥有一支由十多位海内外增材制造领域专家组成的高水平研发团队,具备年产十万台桌面型3D打印机的生产能力。在龙岗建立一个世界级的3D制造技术中心——这是劳长石的目标。

熙龙设计,一家精于玩具和礼品设计的公司原本位于市中心,两年前被龙岗完善的创新环境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吸引过来。在龙岗天安数码城内,公司总经理郑罡用废旧集装箱搭起供创客交流与实践的空间——“玩创工房”。郑罡说,玩创工房寓创于玩,重点是关注青少年的创新教育,目标是培养中国自己的“乔布斯”。

变镇镇点火为高端引领

龙岗位于深圳市东北部,1993年建区之初产业形态低端,“三来一补”企业一度超过7000家,可谓“村村冒烟、镇镇点火”,是典型的世界“加工厂”,城市建设整体“散、乱、小”。

2009年和2011年,深圳市先后在原龙岗行政区划内设立了两个新区,龙岗的辖区面积从844平方公里缩小到387平方公里。随着土地、资源、环境和人口红利日益趋紧,粗放型发展模式举步维艰,龙岗走到了发展方式转变的“十字路口”。

面对新形势,龙岗将“高端集聚、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创新发展”作为全区发展的主导战略,决定将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展开了创新驱动的战略规划和系统设计。

筑好了巢,就要去引凤凰。2014年,龙岗与3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接,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一批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进了光启理工研究院等一批高端创新机构。如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一批知名高校已落户龙岗,成为支撑龙岗创新的强大“智核”。

2014年,龙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21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272.2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4.8%。去年,龙岗区专利申请量132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5920件,位居全市第二,跻身全国区域孵化能力15强,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4项。昔日深圳关外的落后地区,蜕变成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宜居宜业、活力四射的崭新城区。

从抢占先机到激流勇进

羊年春节刚过,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龙岗区和老牌科技创新大区南山区一起入选现场参观的路线。

在龙岗区科技创新局韦锋看来,龙岗之所以能够饮到创新驱动的“头啖汤”、尝到“大甜头”,主要是因为“牛鼻子牵得早、家底子摸得清、关键点抓得准”。两年前,龙岗区就抢占先机,转型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上。

强烈的危机感,让龙岗人迅速行动起来。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结束不到一周,龙岗区就整理出一份厚厚的资料汇编,仔细研究广东省及其他市以及深圳市部分区的创新举措,描绘出龙岗区“创新树”的结构与全景,并对这棵“创新树”进行会诊,提出了提升创新能力的举措和建议。同时,龙岗人密集前往广州和深圳南山区等地拜访省教育厅、在粤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等,商谈合作、争取项目。第二周,龙岗区代表团又前往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长三角地区的创新发展先锋城市取经。

在4月9日召开的全区创新驱动大会上,龙岗区委书记杨洪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主创”概括了龙岗今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思路,还向会上所有人推荐了“一个人”“一本书”“一句话”。

一个人是《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因为他身上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创新创业正能量;一本书是《从0到1》,硅谷创投教父、PayPal“贝宝”创始人彼得·蒂尔的这本书为实现“从0到1”的创新突破提供借鉴;一句话是“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致新员工书》中的这句话,点出了面对创新创业挑战的积极态度。

(本报记者 严圣禾)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