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编剧行业新媒体“编剧帮”主办、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协办的首届“中国电影编剧研讨会”,在中华世纪坛举行。研讨会围绕“中国编剧行业现状”“什么是影视公司眼中的好项目”“中青年编剧如何面对当下电影市场”三大话题展开讨论,其中有来自于现实的无奈,也有针尖对麦芒的激烈交锋,而对有些“常识性”认知,有的人也是直言不讳,尽抒己见。
只在嘴上“重故事”
与会人员认为,目前中国编剧行业面临着“无法讲出好故事”的尴尬,只有当编剧得到真正的尊重,中国的银幕故事才能够讲好,中国的电影才能够叫好又叫座。
在影片《泰囧》编剧束焕看来,如今国内编剧既没有导演重要,也没有演员重要,“很多时候,你跟他说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制片人、投资方也不爱听。”据他介绍,他去年去了趟梦工厂,遇到对方正在做一个上海题材的动画片《十二生肖》,“他们的开场白是,这个故事去年做到什么程度,今年这个故事做到什么程度,明年打算做到什么程度,有详细安排。而要按照我们的标准,说不定年底就可以直接开机了。”他认为,如今对剧本的轻视是一个整体的现象,“很多人会说,他们首先需要一个好故事,但是真正往下谈的时候,其实潜意识里不是那么想的。作为一个编剧,我觉得故事还是最重要的。”
改编就像“当后妈”
这些年,翻拍几乎成为电影生产的一种潮流。在《绣春刀》编剧陈舒看来,改编原著已成为一个非常显著的趋势,“对编剧来说,改编小说有点像当后妈的感觉。比如你改编了一个小说,改得不好最后还是怪编剧。因为有大量的原著基础读者在那儿。”她认为,之所有那么多公司乐意去买小说,包括网络小说的版权,是因为有些编剧的原创力、想象力的确比网络小说作者要弱,“大部分编剧做的是委托创作的工作,某种程度上要去迎合各方的意见。这对编剧的想象力和原创力是无形的禁锢。”
《亲爱的》编剧张冀直言自己很痛恨翻拍,“我知道现在很多人拿韩国的电影来翻拍,我觉得那是很没有志气的表现,我并不认为它们是不可能超越的。”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铁东也认同张冀的观点:“翻拍不是创作行为,是商业行为。”他认为,尽管不少人在翻拍经典,但翻拍对编剧来说并不算好事儿。
又爱又恨“接地气”
对常说的“接地气”,与会人员却存在分歧。
一位影视公司负责人觉得,如今国内电影市场可以概括为“60后监制,70后老板,80后编剧,90后制片人,00后观众”,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常常发现实际受众与预期存在很大差距,“我觉得现在好多编剧关着门写剧本。现在市场划分非常细,有文艺片、商业片,我建议大家应该敞开门走出去,去发掘各种各样的故事,成为剧本的素材,这样才能真正地接地气。”
而周铁东则不乏幽默感地说,编剧最恨的一个词就叫“接地气”。“好不容易弄一个大纲出来,拿给导演、投资方看,到最后他们也提不出什么具体意见,而只是简单地总结一句‘不够接地气’。”《大明劫》编剧周荣扬补充说,编剧首先应该是一个生活家,剧本中呈现的故事和世界,能不能让观众信服,决定了创作是不是接地气,“你说哈利·波特不接地气,但是观众会相信影片里面的世界真实存在,就说明它接了那个世界的地气。”
首先种好“自留地”
关于这些年经常被提及的中国电影“走出去”问题,《心花路放》编剧董润年看得很平淡,“我们电影市场这么大,我作为一个编剧真的不觉得我们一定要写一个‘走出去’的电影。就像当年说《泰囧》在国外票房怎么样,也许其实我们真的不需要让国外观众认可。”在他看来,东西方文化是有隔阂的,即便把黄种人的故事讲得再好,再通人性,也未必能得到其他种族的理解、认同,“真正要抓住的还是我们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人的人性。”
束焕也认为,有时候电影票房跟拍得好不好并没有多大关系,“普通美国观众是不看打字幕的电影的。看打字幕的电影一般都是精英阶层,而这些人喜欢看的不是喜剧片,而是文艺片。他们可能爱看贾樟柯这样的导演的作品,但实际上这类作品的市场还不大。”他举例说,《泰囧》《不见不散》这样的娱乐片,其实根本进不了欧美的电影院,“有时候咱们只需要做自己的市场,去年中国电影票房300亿元,今年很有可能单日票房逼近一亿元,把自己这块地儿经营好,也够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