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5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新闻真实的符号学探索

——读李玮的《新闻符号学》

王亿本

2015年05月12日13:22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新闻真实是新闻的根本要求,但是,如何做到新闻真实却存在很多争论。西方信奉的新闻专业主义有其值得学习的优势,但是,也很难从根本上做到新闻真实。李玮博士的《新闻符号学》从新闻符号学角度的探索,颇具有新意,对于理性看待新闻真实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由客体之真到符号之真,直至最终受众的认知之真,符号学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在此过程存在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感与真实度的变化。

关键词:新闻真实;新闻符号学;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真实一直是新闻学界、业界争论的热点。这么多年产生不少经典观点,却也始终没能妥善解决新闻真实的实现问题。李玮的《新闻符号学》一书将成熟的符号学理论与复杂的新闻实践相结合,对于新闻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该专著涉及新闻符号学的多个角度,材料丰富,观点新颖。笔者对其从符号学角度探索新闻真实尤其感兴趣,在客体之真、符号之真、认知之真之间转换的过程中,符号的特征也在变化,笔者在此略谈一点个人理解。

一、客体之真:多重符号的聚合呈现

客观世界是新闻真实的来源,但是,新闻真实不是客观世界的全部,也即新闻真实是客观世界的部分反映。客体之真是有丰富的言语符号或非言语符号构成的,一个凶杀事件现场有受害者的惨叫,凶手的谩骂,旁观者的呵斥……包含丰富的言语符号。同时,还可能有受害者的呻吟,血色的衣服,苍白的表情,路人惶恐的表情等非言语符号。实际上,还有路边的小草,建筑物的色彩,行人的衣服……客观世界的真实是多重符号的聚合呈现。而且,这些也只是现象真实的一种多重符号呈现,这场凶杀案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就涉及新闻的本质真实。这一场凶杀案和当前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有何关联?这又涉及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的问题。这些真实也都是“客体之真”的不同呈现,新闻记者如何认知这一“客体之真”?实际上需要新闻记者的言语符号与非言语符号的接受能力,这是一个信息符号输入的过程,可能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偏差。但是,不管新闻记者对于这些“客体之真”的认知如何?新闻记者拍摄或者不拍,记录或者忽视,它都是客观存在的。“客体之真”依然会按照自己的规律,以多重符号形式客观地存在着。

继而,客观世界的“客体之真”确实存在,新闻记者需要将这些呈现给受众,新闻记者会选择哪些符号进入新闻媒体?会保留新闻现场的原貌到什么程度?新闻摄影的边界到哪里更合适?新闻事实的叙述怎样才更符合客观世界的真实?新闻记者追求的“客体之真”其实已经不是纯粹的,原封不动的客观世界的“客体之真”,这是新闻真实“反映论”的困境所在。鉴于此,李玮认为,“新闻求真至多能达到一种片面、局部的真实,而远不能及全面、全局的新闻‘客体之真’” [1]。也即客观世界的“客体之真”的确存在,但是,不一定完全等同于新闻“客体之真”。

二、符号之真:新闻专业主义的傲慢与偏见

从符号学角度看,符号真实很难完全、准确地反映客体之真,所谓的新闻专业主义看似追求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客体之真,但是,最终也都是难逃新闻人主观意图的植入。

首先,选择即倾向。客观世界的事实无限丰富,传播空间与受众信息接受的有限性存在矛盾,哪些会进入传播领域?选择的标准该由谁定?所以选择即倾向;选择哪些客观事实进入新闻的符号之真?选择多少?也就构成了新闻的真实度。

同时,敞开即遮蔽。客观世界到媒介世界过程中,存在敞开即遮蔽现象,新闻人的视野必须具有一定边界,如新闻人的视野向城市的经济发展敞开,可能就遮蔽农民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给农村儿童教育、家庭稳定等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即电视新闻看似现场可证,其实也只是具备真实感,感觉上是真的。

再有,描述即定性。新闻事件是动态多元的,新闻真实需要静态呈现,新闻人对于新闻事件的叙述,可能出现词汇的贫乏与扭曲。如新闻照片需要标题,如何就新闻照片定性?描述即定性,难免出现误差。新闻专业主义所能够实现的也无非就是新闻的真实性,即对于新闻的定性。

李玮的《新闻符号学》干脆“将新闻作为意义的社会生产实践”,符号之真其实就是努力实现新闻的真实感、真实性、真实度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新闻照片、视频等视觉符号很大程度上会增加新闻的真实感,这也是电视直播、电视纪录片等传播形态的优势所在。但是,从传播符号学角度看,这些传播符号也只是符号类型的差异,根本上看,也都具有符号的意指关系,同样可以植入传播者的主观性,或者说仍然只是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感。而新闻照片的标题,其实是用文字符号对于视觉真实进行的定性,是真实性的一种表现。如果从真实度角度看,电视直播或者纪录片看似具备真实性,但是,存在新闻画面的选择,拍摄角度的选择,也只是客观世界的部分呈现,即在新闻真实度上会存在偏差。这样,就更容易理解“将新闻作为意义的社会生产实践”这一表述了。

专著以微观层面的“符号意指”、中观层面的“双轴运作”、“符号衍义”、“伴随文本”以及宏观层面的“异项标出”等符号学理论为主线,探讨新闻文本中的符号表意机制,揭示新闻文本如何通过意指与修辞来构建内涵与神话、如何运用选择与组合来实现特定价值偏向的文本意义生成、如何在不同层级与不同方向的选择与调控中实现语义流动与话语转换、如何通过不同类型的伴随文本来实现新闻生产与收受的联合表意。这些探索,一方面,肯定新闻专业需要特殊的符号表意机制,需要一定的专业训练;另一方面,也是对于西方推崇的新闻专业主义的绝对客观、公正的一种质疑。即从符号学角度看,新闻需要客观,也应该追求客观、公正,但是,实现完全的客观、公正也只是一种神话,是一种虚伪的骗局。

三、认知之真:传播者与受众的符号博弈与交流

传播与心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学者林之达认为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夫妻”关系,外界传播信息注入心理系统“母体”内,让其“受精、孕育、分娩”才能最终产生传播效果[2]。如果撇开心理,孤立地考察传播,或撇开传播,孤立地考察心理, 都势必影响研究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系统性[3]。传受双方实际上是借助传播符号,实现心理互动的过程。传、受关系外化为传、受行为的互动,内化为传、受心理的相互影响,最终实现不同传播功能。

此信息传受过程,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对话”过程,即“新闻对话观”。李玮博士认为,“相较客观新闻学所提倡的‘反映论’而言,新闻对话观,在后现代思想语境、新媒体技术语境、全球化社会语境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本土语境下,都更具有适应力、说服力和生命力。[1]”当然,李玮并没放弃客观新闻学所提倡的“反映论”,而是借助哈贝马斯的观点,“相应于事实的真实性”、“相应于关系的正确性”和“相应于表达的真诚性”,协调“新闻反映论”与“新闻对话观”之间的关系。

四、新闻符号学的学术理想:实现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有效对话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更强调平等与对话,而李玮的专著也是在强调一种传播理念,从新闻符号学角度审视新闻传播活动,可以理解为一种动态的符号流动过程。是传播者对于客观世界的符号呈现的一种符号解读,然后,按照一定的符号规律,编辑成符合自身意图和受众解读习惯的媒介真实,受众再对这些符号真实进行符合其自身需求的符号学角度。在此过程中,存在传播者对于客观世界的符号对话,以及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符号对话。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新闻真实就处于一种动态变化过程中,存在多重信息输入与输出,编码与解码的变换。所以,从符号学角度审视新闻真实,其实有很多值得思考的空间。

诚然,李玮博士的《新闻符号学》可能还存在些许值得商榷之处,初次建构一套完整的新闻符号学的理论体系难免有诸多艰难。但是,该专著理论性强,将成熟的符号学理论运用于分析探索丰富的新闻传播现象,有理有据,逻辑性强。同时,观点新颖,对于新闻传播学多种现象展开分析,提出独具特色的学术观点,这已经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探索,并且已经卓有成效。本文只是截取其中一个小切入点,足以管窥其成功的学术探索。

(作者系: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 李玮.新闻符号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2] 林之达.传播的两级效果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5(2).

[3] 林之达.传播与心理的关系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9).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