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2015中国电影艺术报告 娱乐至死毁了观众伤了电影

2015年05月13日08:02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娱乐至死 毁了观众 伤了电影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委员会承办的2015电影理论评论年会暨《2015中国电影艺术报告》的发布仪式昨日在京举行。报告毫不留情地指出,“娱乐至死”在2014年的中国电影创作中已然成为新常态,电影产品流水线打造出的作品呈现的是粗俗化、肤浅化、碎片化。专家警告,任由这样的大趋势肆意发展,人们的神思精神将开始走向死亡。

  娱乐片全面占领市场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电影在不断取得票房新高的同时,却忽略了对于电影艺术和文化内涵的追求,很多影片都呈现的是美学的粗鄙化、伦理上的虚无主义。所以,目前中国电影不缺高票房“产品”,却缺少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

  而报告研究者之一的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导演章明也从文艺片数量的急速下滑中直指中国电影的软肋——文艺情怀的缺失。章明指出,2014年,中国电影产量有618部,进入市场放映的为310部左右,容纳的正剧/艺术片(艺术片亦即更为彰显风格和自我的正剧)仅为10部左右。而2004年中国电影生产总量为200部左右,在电影放映市场的数量仅为80部左右的时候,正剧/艺术片数量约达40部。这意味着,10年间,正剧/艺术片从2004年50%的市场份额下降到2014年的3%左右(不含港台片)。

  相比之下,美国十年来的正剧/艺术片一直稳定维持在5%左右。欧洲方面以法国为例,十年来正剧/艺术片比例均高达20%左右。章明指出,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几乎已被类型片全面覆盖,正剧/艺术片的数量和在市场票房所占份额已萎缩到可以忽略不计的临界点。

  章明认为,2014年度中国电影导演艺术的最大特征就是严肃电影功能的衰竭与娱乐片全面占取。电影产品流水线工程日臻模式化,连同网络快速取代书籍,造成肤浅化、碎片化的综合效应,人们的神思精神亦开始走向死亡。“娱乐至死”在2014年的中国电影创作中已然成为新常态。

  大导们没有顶上

  如果说2014年大多数的平庸影片呈现了“粗糙娱乐”的质量,那么,中国大导们的作品是否能够帮助扭转整体电影水准的下滑呢?报告指出,大导们的作品虽然有着自己的个性追求,但是,也并未产生能够在思想表达和艺术表达上都具有典范意义的精品力作。

  尹鸿教授认为,张艺谋的《归来》其题材的突破、演员的表现广受赞誉,但是叙事的过于简单却影响了影片的艺术魅力;吴宇森的《太平轮(上)》制作豪华、格局宏大,但是演员与角色的错位使得史诗效果大打折扣;许鞍华的《黄金时代》构思独特、历史感强烈,但对人物内在世界的揭示流于人物关系的简单呈现;姜文的《一步之遥》有一贯的张扬才气、场景冲击,但是,却因为结构随意、风格散漫而使得观众感觉到支离破碎、炫耀矫情。

  担当与票房并不冲突

  人们对于互联网概念的盲目追逐也体现在电影市场上,使得大数据、粉丝、社交化等因素对电影的影响越来越强,导演的创作能力反而臣服于资本和数据,使得导演贬值贫血,才能走向衰竭。在这样的趋势下,互联网文化中的碎片化和粗俗化倾向被过分放大。很多电影在一味地迎合青年观众的叛逆、宣泄和颠覆,带来了娱乐无度、伦理无度的偏向。由此,报告研究者呼吁,在中国目前“唯票房论”的浮躁氛围下,电影应该坚守基本的文化底线。2014年的一些“贱人”电影、“粉丝”电影、“恶搞”电影中,低贱化、丑陋化现象应该引起自省。

  尹鸿教授指出,电影对于文明和文化的担当与票房之间并不存在冲突。以奥斯卡提名名单为例,尹鸿指出,获得提名影片都坚持了价值观上的普遍“正确”,甚至体现了某种人道主义精神的自觉担当。好莱坞的犯罪片、黑帮片、功夫片、警匪片、喜剧片等类型片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释放暴力、色情、叛逆情绪,但宣泄的同时却带有修复功能,而不是像中国一些影片将美学和伦理的丑陋作为炫耀,比如,利用粉丝情结,魅化“高富帅”、“白富美”的偶像魅力,毫不掩饰地激发观众对于“婚姻改变人生”的白日梦;或者把女性肆无忌惮地“小三化”、“污名化”,强化对于女性扭曲的窥视欲;还有的影片则不加节制地渲染财富地位权力的向往,刺激观众的物质追求欲望。

  报告研究者指出,中国电影市场蛋糕已经越来越大,但是如何能够让这块蛋糕越来越好吃,则是中国电影的新挑战。文/本报记者 肖扬

  链接

  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委员会评出五佳影片

  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们昨日还现场投票从入围的15部影片中选出了他们心中的5部“最佳”,分别是《白日焰火》、《亲爱的》、《推拿》、《归来》和《智取威虎山》。

  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就推出电影十佳评选,由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进行投票,在每年度公映的国产影片中,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优秀影片,推荐给观众。今年此项评选更名为“批评家选择”,且首次增设现场投票环节。(记者 肖扬)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