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赛程已经过了大半,目前为止,参赛片水准不高。
在参赛片中,有创下近年最低分的加斯·范·桑特导演的《青木原树海》(0.6分),也有放映结束就被现场媒体大骂的法国片《我的国王》。
好片子入不了主竞赛,电影节被质疑声包围,其中最大的意见是:主竞赛单元为什么有这么多关系户?
这里面,其实是有不少道道的。
A:出品方关系户
电影放映开始,都会跳出出品方的标志。这些标志中,今年戛纳电影节上亮相最多的就是“CANAL+”。这是法国的一家拥有不少频道的付费电视台,创建于1984年。
这个“CANAL+”近年大量出现在主竞赛单元的电影中,尤以法国片为多,今年的开幕片和5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法国片,都是法国中生代导演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有“CANAL+”的投资。戛纳电影节新主席皮埃尔·莱斯库尔本身就参与了“CANAL +”的创建。
B:发行商关系户
贾樟柯、侯孝贤、阿巴斯等导演的新作,都入围了主竞赛单元,与他们电影拥有同一个法国发行商有关——MK2。1974年,法国导演兼制片人马林.卡密兹在巴黎创立MK2,是一家从事电影(尤其是艺术电影)制作与发行的集团。比如,拿下过金棕榈的塔维尼兄弟导演的《我父我主》就是MK2出品。这家公司与电影节组委会关系极好,也热爱亚洲艺术电影。
C:论资排辈
在戛纳论资排辈是理所当然的,之前入围过主竞赛单元,拿过电影节奖项的,再次入围的可能性就很大,组委会基本上对这些片子就“免检”了。
如果这位导演的作品之前拿过金棕榈,那相当于就有了一张主竞赛单元的“终身PASS”。今年被诟病的加斯·范·桑特的《青木原树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D:嫡系部队
戛纳一直在培养“嫡系”——土耳其导演锡兰、加拿大导演多兰、伊朗导演阿巴斯、意大利莫尼·莫莱蒂、美国导演科恩兄弟等,都是戛纳一手培养起来的。
往往,他们最初的作品会先在短片、一种关注等单元出现。崭露头角之后,就会有法国片商投资他们的新片,之后进入主竞赛单元,直至问鼎金棕榈。
比如,多兰的才华首先是被戛纳发掘的,之后每次来戛纳都有奖。2013年,他带着《哈姆在农场》去参加威尼斯电影节,虽然电影让人惊艳,但威尼斯电影节也有自己的关系户要安排,多兰最后空手而归。2014年,多兰带着《妈咪》重返戛纳,获得了评审团大奖。
这些年来,虽然这些电影中,时不时会有一些佳作诞生,但总是在一个朋友圈里混,让戛纳电影有了许多“近亲繁殖”的迹象,戛纳的前景,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