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 讲中国文化抒中华情怀

2015年05月22日04:4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30年前的那个夏天,新中国第一张以对外宣传为主的中文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北京诞生。

从出生至而立,绚烂多姿的中华文化,已然成为这张报纸刻在血脉里的风景,成为这张报纸对外传播中最浓厚的底色。

一位来自加拿大的留学生写信给我们说:这张报纸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情感的载体。是它,让我们感到无论走到哪里,都与祖国同在;是它,让我们无论身处何方,都清楚地明白自己的根在何处。

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文化,致力于为全球留学生、华侨华人打造具有浓重文化氛围的精神家园,并向世界讲述一个个精彩的中华文化故事,这,就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之一。

① 84个版里的春节

中华文明古老而灿烂,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中华文明复兴步伐的加快,中华文化越发受到世界人民的向往和喜爱,更成为海外留学生、华侨华人永恒的精神家园。

30年来,悠久的中华文明,一直是这张报纸报道的重点。

“现在说起来,很多读者可能对“神州”这块《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初期就有的版面还有印象,当时还分为综合版和作品版,丰富深厚的故土文化勾起他们的思乡之情。30年来,我们的文艺报道不断创新,现在,每周都通过“文化万象”、“文学乡土”、“名流”、“读书沙龙”、“艺术部落”、“中华瑰宝”等6块以上的版面,持续不断地向海外报道中华文化的成就。”从1986年至今,张稚丹已经在文艺部度过了将近30个春秋,对于这张报纸在文化报道领域内的历史和所付出的努力,如数家珍,这些版面,一直伴随着《人民日报海外版》对外发行的脚步,传送到世界各地的读者手中。

尤其可贵的是,对于中华文化的报道,这张报纸不满足于常规的持续性关注,更在不断探索通过抓住一些时间和重要节点性事件,展开成规模的集中性报道,系统性地阐述中华文化的内涵和民族特色。

“年年过春节,春节是什么?春节有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如果猛地这样一问,即使过惯了春节的您,会不会一时语塞?《人民日报海外版》原编委沈兴耕做过一个小范围的调查,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即使是一些人们眼中的文化人,一时也很难讲清楚春节的文化意蕴。

不过不要紧,让《人民日报海外版》来告诉您。

从2011年的春节开始,这张报纸在总编辑张德修的一手策划下,连续3年,推出了84个版的巨幅报道,主题只有一个:“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我们能不能通过系列报道,讲清楚这个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的文化内涵?这么做,不仅能吸引读者,还有了保存价值。”总编辑这样说。

沈兴耕回忆说,这84个版,第一年主讲传统性,第二年主讲现代性,第三年主讲国际性,每年一个大主题。春节的记忆、牵挂、团圆、符号、拜年……与春节有关的文化元素,都被囊括进来了。

“由于有了文化的底色,这些报道具有了时间上的抗压性和阅读上的含金量,不仅报道很成功,而且对传统文化建设也做出了独特贡献。”沈兴耕对当年这场全体同仁参与的重大文化报道“战役”,至今觉得自豪。

而今,在文化领域抓住节点推重点系列报道的方式,已经被《人民日报海外版》运用得得心应手,一组组恢宏漂亮的文化系列报道,正在成规模地向世界讲述中华文化。

关于中华的传统节庆,这张报纸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七夕以及二十四节气等重要日子来临时,推专题报道讲述文化源流;关于中国的戏曲文化,这张报纸推出“中国戏曲”系列,不仅讲戏曲,更讲戏曲所体现的中国儒雅文化特征和东方美学特征;关于中国的传统佳肴,这张报纸派出赵珊等记者,历时几个月,遍访八大菜系,不仅讲美食,更讲美食骨子的文化内涵;关于中国的宗教文化,这张报纸又是派出十几名记者,独家走进中国五大宗教和民间信仰有代表性的活动场所,连续4年,推出超过30个版面的体验式报道……

“文以载道。文化不但能凝聚全民族的人心,还是中国在世界格局中重要的软实力。中国有悠久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好中国传统文化,就能帮助社会克服浮躁,让大家更多关注内心的精神生活。”张稚丹表达了这样的体会。

② 大家云集的“文化地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在书画方面的报道很有渊源,捧红了不少年轻的画家。对于这一点,李绪萱,文艺部的第三任主任,颇为自豪地指出,当时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对艺术品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美术界的标准,也受到国外艺术界的认可。

罗国士当年还没多少名气的时候要到美国15个城市办画展,李绪萱在京西宾馆提前看到他的画,觉得不错,写了篇评论,结果美国第一站,罗国士的画就被抢购。

2003年,本报开设“品艺小语”栏目,为海内外200多件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品写评语。“不管是不是有名气的作者,只有作品够格才能上。”李绪萱回忆。当时吴静山是广东某中学的美术老师,作品不错,就在报上登了他的作品并配了评论,正是这一个事件,吴静山开始受到画界关注,后来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

当年,辽宁画家宋雨桂、冯大中来京办画展,李绪萱惊诧于作品的优秀,遂写了篇《关外飞来一团火》,谁知竟引起画界大讨论,“这团火”的影响竟达10年之久。中国书画鉴定权威杨仁恺在“火”文发表11年后,论述宋雨桂的绘画艺术,引用了“火”文中的观点作为他对这位艺术家的评价的补充。

身处这种精研业务的氛围中,当时在文艺部工作的梁永琳一头扎进了书法,利用与启功、赵朴初、欧阳中石、沈鹏等书法大家接触的机会勤奋学习,现在,他自己也成为了一位书法名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化市场极大繁荣,这张报纸及时捕捉最新鲜的文化事件,形成文化影响力。

2009年6月,网络文学的发展引起了这张报纸的关注。那时网络写手唐家三少才出道,作协里还没有网络文学作家太多的声音。当“网络文学怎么看”观察系列在本报推出后,反响极大,得到了中央相关领导的批示,指出系列文章反映了网络时代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于是,各大媒体对网络文学的报道才逐渐升温。

无独有偶,2011年11月,记者杨鸥在第八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采访时听说莫言可能要当选作协副主席,当时就预约了莫言。采访结束时,莫言说:“明天宣布当选结果,你们后天发出来就是第一家采访的。”这就是后来的独家专访:《对外推介作品要重质量——专访新当选作协副主席莫言》。后来,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奖,这张报纸又一路跟踪,采写了《家乡的莫言,世界的莫言》等一系列独家报道。

中国影视产业发展迅猛,本报关注的目光也一直未曾远离。作为长期从事影视报道工作的记者,在苗春的记忆中,有陈道明的认真,他会在发布会前就把电视剧的光盘预先寄给记者;也有章子怡的成长,她从《卧虎藏龙》发布会上的拘谨到《一代宗师》发布会上的满满自信。作为一名影视记者,苗春见证了中国电影业的繁荣,见证了演员们如何地长成。

冰心、艾青、秦牧、徐迟、黄胄、李可染……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文化地图里,大家、大事件就这样此起彼伏,成为一部当代活的文化艺术史。

③ 纸张上的观点交锋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文唤起千百声。

在这方寸之间,传递中华情怀、让海外游子寄托乡愁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不只是单向地展示内容,还利用好自身的权威性,在有限的版面里组织起一系列以中西方文化交汇为主题的讨论,释放出无尽的向心力与吸引力。

“如果这几篇文章能够引发一场中国到底应该如何认识西方的争论,那就太好了。”2011年8月5日,第7版“文化万象”,旅法学者郑若麟写到。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这次讨论就是把不同的观点放在一块然后大家参与讨论,对于开放时代中国言论的多样性是一种促进。”在一篇题为《开放时代组织好中国声音的交响曲》的演讲稿里,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郭镇之教授这样阐述。

《向西看的那个槛》、《话语的流向》,2011年6月,这两篇来自旅法女作家边芹的文章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先后发表,为“认识西方和西方怎么看中国”提供了独特视角。这位特立独行的女作家认为,针对中国的舆论封锁和误导是西方精英阶层自觉而有意的行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占据文明制高点。

“如何认识西方?如何了解西方?如何与西方共处?如何与西方合作?如何让西方了解和认识真正的中国?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19号楼,三层朝西的办公室里,当时负责这组系列讨论的“文化万象”版编辑张永恒说起了当时策划的背景。

“东西方文化的交汇本身就是个能激发智慧火花的话题。而张德修总编辑就是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边芹类似主题的作品,觉得她的观点很有新意,于是就让我寻找途径向她约稿。”当然,张永恒并没有想到这个话题所引起交锋的火爆程度。

“其中一期,我们将美国读者潘启元对边芹观点的批评和边芹对潘先生看法的回应一同呈现。虽然他们观点不一致,但我们能从中深深感受到相同的责任感和拳拳爱国心。”说到这,他自豪地回忆起当时一封封包含了读者来信、改稿意见的电子邮件充满邮箱的场景。

类似的讨论也发生在2014年的夏天。一篇经深度采访后撰写的《送孩子回中国读书,走起》引发了海外华侨华人对是否应该送孩子回国读书的热议。欧美、日韩、非洲,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群讨论、网站社区跟帖纷至沓来。本报将其汇总后呈现于版面,再讨论、再汇总、再呈现。

前后数月时间里,7个版的观点讨论在本报呈现,“送孩子回国读书,好还是不好”成为了那段时期华侨华人版的经典话题。

更早的时期,《海外同胞:何以排解深深乡愁》、《海外同胞:如何留住“文化之根”》,这些出现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头条的作品,引出了关于文化的讨论话题,激发了读者的共鸣与参与感,从而源源不断地加入探讨,让话题越滚越热。

当然,与后来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形式相比,当时的讨论还有不少读者是以寄来信件的方式参与的。在本报老员工眼里,虽然这种“漂洋过海”的方式少了速度,却也因为“慢”而累积了更多温度。

厚厚的信封、泛黄的信纸,它们正一沓沓地被叠好,收藏于老编辑的办公室里。老员工们说,很多人素未谋面,但就是因话题讨论有了书信交流,也因书信交流变成了朋友。

④ 方块字里的温度

有一次,本报的编辑走访一个华人社区。当地华人一张口便问:“刘老师来了吗?”

刘老师何许人也?这要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座谈说起。

两位编辑前往德国柏林,与当地读者座谈。一位名叫林希的中文老师提议:“给孩子们开一个专栏,哪怕只占一块很小的地方都行。”讲完这句话后,林希心里打起了鼓,他觉得自己的提议太唐突。

让林希没有想到的是,这两位编辑回国不久,海外版就推出了“学中文”专栏,责编正是刘菲刘老师。刘菲清晰地记得,开栏时间是1995年12月28日。1997年11月8日,专栏扩展成了专版。

“学中文”火了,大量的来稿涌进刘老师的信箱。最小的作者,德国的何安童,只有4岁;最年长的,日本伊藤文枝,已经86岁。

一个个方块字,一旦注入了游子与祖籍国的感情,就有了温度。一位美国华人读者说:“英文开会、英文电话、英文处理邮件、报告等等,回家看着海外版的简体方块字,特别赏心悦目。”

20年了,刘老师攒了一大箱的来信。有的其实算不上信。一幅“北京奥运加油”的漫画;一个大大的“福”字;一张写着“我叫晗霓,4岁了。我出生在瑞士,可我是中国人”的纸片……

刘老师说,她喜欢这个工作,因为她喜欢孩子,更喜欢“润物细无声”地拉近孩子与祖籍国的感情。

人民日报社的有些老同事,至今还记着这样的场景:在报社大院里,一群孩子,扛着旗子,活泼又威风。这是“海外儿童学中文夏令营”,领队的就是刘老师。

夏令营从1997年开始,办了6年,总共来了500多个孩子,其间的故事是数不尽的:孩子们到天安门,看着国旗升起,激动地流下眼泪;到四川,与当地小朋友手拉手,久久不愿离开……

而今,刘老师已经换了办公室,但原来的号码还经常接到海外的电话:“今年还办不办夏令营?只有把孩子交给人民日报,我们才放心。”

除了来电,我们的编辑还收到大量来信。为了方便与读者沟通,早在1991年,海外版就开设了“读者园地”版,2007年7月更名为“读者桥”。

2002年9月,法国巴黎。一位读者看完本报当天的报纸后,赫然心惊,边读边哭,一夜未眠。原来,发表在“读者桥”上一篇文章——《永远珍藏》,主角正是他失联多年的亲友,如今亲友已经辞世。这位华人辗转打听,终于联系到了亲友一家。

这样的温情故事,主持“读者桥”20年的张燕萍能讲出很多。

台商李先生拜托“读者桥”寻找大陆亲人;美籍华人吴女士来信询问,如何通过希望工程资助失学儿童……

在张燕萍的珍藏里,有一张连版的报纸,特别扎眼。日期是2002年2月8日,一副对联分列报纸两边,中间是45条寄语和签名。这是“华侨华人大拜年”活动,即以新年寄语的形式,邀请海外华侨华人表达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与祝福。

“读者桥”还有一个很有特色的栏目,名叫 “领事服务”。这是与外交部合办的栏目,先后解读了数十个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最为关心和急于知晓的国家政策。

“每一次‘我与海外版’征文,应征稿件都会像雪片一样飞来,炽热的话语、真挚的情怀,像对益友的倾诉。”张燕萍说。

与海外联系密切的“海归创业”版编辑齐欣,对这份感情有独到的解读:“在全球化背景下理解海外游子,我们记录人迁徙的轨迹,传递家乡声音,形成文化纽带。”

日本华人读者石小军回忆说:10年了,从日本到欧美,再折回日本。许多次的迁移中,一直跟在我窗前信箱里的只有这两样:《人民日报海外版》和寄自母亲与3个姐姐的信件。

30年了,石小军这样的读者,还有很多,我们以报为媒,他们与报结缘,通过一篇篇闪烁着中华文化智慧的报道,不仅找到了精神食粮,更找到了精神家园。(记者 叶晓楠 尹晓宇 柴逸扉 潘旭涛)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