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导演15年追随"卢沟桥事变报道第一人" 寻找方大曾

2015年06月08日07:46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寻找方大曾,旅程没有终点

  方大曾从抗战前线寄给母亲的照片。

  冯雪松在讲座中为人们介绍方大曾的事迹。陈育摄

  写在前面

  为了那段不应忘记的历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今天起,本版特别推出“铭记——和他们一道寻访抗战历史”系列报道,以此来纪念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70年,一段漫长的历史。当年的战火硝烟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悄然散尽,但历史本身的温度似乎也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冷却。对于今天的一些人来说,曾经可歌可泣的历史似乎已经变成书本中的抽象文字,被剥离了情感不说,甚至可以拿来随意戏谑调侃。

  我们分明记得,70年前的那段历史是由一个个血肉之躯书写而成的。那些曾经的年轻人,用他们的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他们一次次无所畏惧的牺牲,都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一个个鲜红的印迹。他们是我们的先辈,他们理应得到至高无上的尊重,他们创造的历史应当永远被人铭记。

  有这样一群文化人,用各自的方式一次次努力还原着历史的真相。他们行走在抗战遗迹中,用双眼去寻找,用心灵去思考。他们挖掘出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他们用使命与担当去焐热历史。他们是时间的寻访者,而寻访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地去铭记。

  今天,请你和他们一起上路寻访抗战历史。你会发现,鲜血依然滚烫如火,正义仍在闪耀光芒。

  这是两段间隔63年的旅程,但在历史的时空叙事中却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第一段旅程的主人公是摄影记者方大曾。如果他还在世,应该已是百岁老人,但知道他名字的人们至今仍称呼他为小方。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正在北平家中休假的方大曾听到消息,于三天后奔赴前线,成为报道“卢沟桥事变”的第一位记者。但是仅仅在两个月之后,年仅25岁的小方在河北一带失联,此后再也没有回到一直等待着他的亲人身边。

  63年后,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冯雪松走进了方大曾的家。那是位于东城区一条小胡同转弯处的院落,门牌号为“协和胡同10号”。在这个小院里,29岁的冯雪松第一次接触到了方大曾拍摄的照片,见到了一直等他回家的妹妹,并且从这里踏出了寻找方大曾的第一步。在这条路上,冯雪松已经走了15年,但他的旅程远还没有结束。

  两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年轻人,他们的命运就这样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在路上追寻最后的足迹

  1935年,吴奇寒、周勉之等人在天津成立“中外新闻学社”,通过对新闻学的研究与写作,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担任摄影采访工作的是原天津基督教青年会职员方大曾,他工作深入,目光敏锐,拍摄了许多重要时事照片,如绥远抗战、“一二·九”学生运动、“卢沟桥事变”等,上海《申报》《良友画报》《现代画报》《中国呼声》(英文)周刊,北平《北平画刊》以及美、英、法等国的一些刊物都常采用他的照片,在抗战前夕和抗战初期,方大曾是北方最活跃的新闻摄影记者之一。

  ——摘自《中国新闻史》第一卷

  回忆起当年第一次踏进方大曾家时的情景,冯雪松说,如果他现在见到方大曾的妹妹方澄敏,一定会抱抱这位老人,让她感到一些温暖。但那时的自己太年轻,老人遮拦不住的泪水让他感到手足无措,“我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帮这位85岁的老人找哥哥,这是最简单的想法。”

  那是1999年的秋天。冯雪松偶然接到了时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陈申的一页传真,上面写着:“出版社拟将方大曾的作品及世人对他的回忆,合编成《方大曾的故事》一书。”传真没有注明收件人。冯雪松不经意地翻阅了一下,抗战时期一个留下大量珍贵影像后神秘失踪的年轻战地摄影记者,这个颇有些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瞬间便击中了他。

  在方家,冯雪松见到了方大曾留下的一个棕黑色盒子,里面存放着837张珍贵的原版底片。当他轻轻地从纸袋中取出黑白底片的那一瞬间,方大曾曾经目睹的那个时代就这样呈现在自己的面前。盒子中还有一张方大曾自己的照片,他头戴钢盔,目光清澈、坚定,浑身青春、阳光。冯雪松笃定地坚信,这是一个热爱生命、自由、和平的形象。

  那一刻,冯雪松决定像方大曾当年一样,沿着他走过的路去寻找他。他从资料中得知,1937年8月至9月期间,方大曾往来于河北的保定与蠡县之间,他坐在颠簸的汽车上,与难民、士兵挤在一起,时刻关注着战局的变化,并且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在120底片或采访本中,撰写成新闻稿件连同照片寄给各家报社,告知人们抗战前线的战况。

  为了尽可能还原方大曾当时的感受,冯雪松特地于2000年8月10日乘坐长途汽车前往蠡县。他寻找到小方当年寄发稿件的地方,时隔半个多世纪,当年的战时邮局早已不见踪迹。更让他感慨的是,生活在和平年代,自己无论如何没法感受到小方当年的境遇,“晚上热的时候,我可以在招待所洗个澡,他那个时候又有什么,连饭都吃不上。”

  北京、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蠡县……两千多公里的行程。从娘子关到雁门关,冯雪松一直追寻着方大曾最后的身影,一路上也遇到了一些让他哭笑不得的事情。“我曾经被人当成假记者,人家不相信电视台的人还坐着长途汽车来。”还有一位地方史志办的工作人员跟他说了实话:“查小方解决不了GDP的问题,连年度工作总结也没法写。”

  在寻找方大曾的旅途中,冯雪松推测他可能牺牲在了保定。“小方9月18日发稿的时候,保定周边已经很紧张了,他当时表示,要继续向前走,但9月24日保定就沦陷了。”保定史志办的工作人员告诉冯雪松,仅1937年9月24日、25日两天,保定死了2524人。另外,著名新闻人范长江的夫人沈谱告诉冯雪松,范长江也曾四处寻找小方,一直找到解放以后。

  故纸堆拼贴先辈的形象

  ……九月十三日,敌军即已有小部分渡河。十四日战争最烈,对方的炮火比机关枪还要密,我们只用守据点的死法子,结果×××之一团人完全牺牲在阵地上,敌人并利用密集的排枪和飞机,向我阵地不断的发放,造成了一层火药的墙壁……

  ——《平汉线北段的变化》,这篇报道完成于1937年9月18日,写于河北保定,寄自蠡县,刊登在1937年9月30日上海《大公报》第二版,署名“本报战地特派员小方”,这是世人所知方大曾最后的文字。

  当年刊登了方大曾所撰写的新闻报道的老报纸,如今早已泛黄,但今天的人们仍然能够从字里行间中隐约闻到硝烟的味道。2000年初,整整四个半月里,冯雪松在原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的过刊库里搜寻着方大曾的线索。他一期一期地查阅1934年至1937年间的报刊杂志,寻找着小方的文字。

  图书馆没有对上世纪30年代的报纸期刊建立目录,冯雪松每次都要把那几年的报纸全部借出来,一页一页地翻找。“我是肉眼搜索‘方大曾’‘小方’‘中外新闻学社’这些名字,每看到他的名字,就高兴一次,觉得又接近他一点儿了。”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阅那些又薄又脆的老报纸,冯雪松每天看到眼花,从历史回到现实的阳光下,他有时会觉得晕眩。

  2002年至2007年,单位安排冯雪松到澳门工作,这五年间他一直把有关小方的全部资料带在手边。在澳门何东图书馆和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他能够更方便地接触到一些境外报刊,美国的《生活》、英国的《伦敦新闻画报》、法国的《新观察》,冯雪松在这些外文报刊上也发现了方大曾的名字和报道。

  虽然方大曾留下的文章不少,但有的报道上标注有日期,有的则没有,要想从中梳理出一条线索并不容易。冯雪松把这些散落在各家报纸上的文章聚拢起来,按照时间顺序拼贴出方大曾当年走过的战地路线图。“这个时候如果沉不下来,就很容易变得杂乱、无序。”冯雪松说,整理文献资料的工作繁复而艰辛,但他这么多年从未起过放弃的念头。

  就在这几天,冯雪松刚刚在国家图书馆得到了新的发现。那是方大曾于1937年8月15日在《广西日报》上发表的文章,题目是《由保定向北去》。十多年来,当这些散落在历史深处、被大多数人遗忘的文字和照片一篇一篇重新被发掘,方大曾当年留下的形象也就渐渐变得清晰。但冯雪松知道,寻找方大曾的旅程没有终点,“我还要坚持下去。”

  期待重新发现更多小方

  “1935年他照了一幅照片,自己戴着钢盔的,寄回家中,照片放成大约10 ×12英寸大,上面写着:母亲大人存念——儿小方摄于1935年冬时执行摄影工作——于绥东战地。这就表示,从那时起,他就要出去了,不定在哪儿,说明他早已立志献身于自己喜爱的事业,而不管是天涯海角了。”

  ——摘自采访方澄敏的文章《半个世纪的搜索》

  在寻找方大曾的日子里,冯雪松拍摄完成了一部纪录片,去年底又推出了一本书《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但他认为,方大曾留下的真正的历史价值,现在才被揭开了冰山一角,还有很多未知的内容需要人们去探寻。冯雪松更希望,能够通过对方大曾的寻找,重新发现上世纪30年代经历过抗战岁月的战地记者群像。

  在冯雪松看来,方大曾是中国战地记者的先驱,更是一位杰出的摄影家,他的水平不输于与他同时代的任何一位摄影大家,比如罗伯特·卡帕。冯雪松说,卡帕常常把采访经过和自身感受,甚至自己的艳遇都写进文章,也因此总是流露出感情色彩,而方大曾只描述战争和事实,从冷静和客观的角度来看,方大曾似乎更接近新闻本身的纯粹。

  有一个场景深深触动了冯雪松: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里的有些珍贵照片,没有标明作者,其中就包括方大曾拍摄的照片。当冯雪松拿出自己写的书时,抗战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也很吃惊,才知道那些照片原来是方大曾拍的。据了解,在1937年对“卢沟桥事变”的报道中,除方大曾外,吴宝基、严义、张佐华、潘一尘、贺健等人也参与了战地报道,但他们中多数人在历史记忆中的身影早已变得模糊。

  冯雪松说,他已经给有关部门写信,希望能够在经过严谨的考证之后,为那些照片署上名字,“这是对历史的负责,也是对先辈的敬仰。”在他看来,那些昔日的战地记者用生命保存了弥足珍贵的国家历史记忆,不应当被遗忘,重新发现他们的身影,是后人应当承担的使命:“我相信发现了一个方大曾,就能发现三个、四个、五个……”

  寻找方大曾,未完待续。(记者 路艳霞)

  历史复盘

  小方最后的足迹

  方大曾,原名方德曾,笔名小方,北平人,出生于外交官家庭。“九一八事变”后,他以相机和文字为武器,为抗日救亡而奔走,留下了很多反映前线战况的摄影作品和新闻报道。在失踪之前,方大曾留下的新闻报道串起了他最后的一段足迹。

  ●1937年7月10日 离家前往卢沟桥,采访报道“卢沟桥事变”,是首个报道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战地记者。

  ●7月23日 由北平寄出《卢沟桥抗战记》。之后陆续发出《我们为自卫而抗战》《日军炮火下之宛平》《抗战图存》《为国捐躯》《卢沟桥事件发生后之北平》等照片,被国内外多家报纸、杂志、画报采用,反响极大。

  ●7月底 经过良乡和窦店,徒步七十里,走到琉璃河车站,挤上平汉路客车退往保定。

  ●7月30日 在保定与著名新闻人范长江会合。

  ●8月初 经范长江介绍,开始担任上海《大公报》战地特派员。

  ●8月初至8月20日 独自一人由保定到南口、居庸关前线采访,写下《血战居庸关》。

  ●8月中旬至下旬 由平汉线转至山西,在同蒲铁路沿线进行采访,写下《保定以南》《保定以北》《从娘子关到雁门关》等报道。

  ●9月18日 从河北蠡县寄出《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一文。这是方大曾留在人世间的最后音讯,该报道发表于9月30日的《大公报》上。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