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解放日报:好电影来了,能不能常来

2015年06月10日13:30  来源:解放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好电影来了,能不能常来

日前,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始售票。300多部中外佳片、近1200场次的电影盛宴,引发全城抢票热潮。一些热门影片的门票,一两天时间就已经售罄。赶不上趟的影迷,只能再次扼腕叹息。

相似的情况每年都在上演,上海国际电影节让一些影迷“又爱又恨”。所爱者,许多平时在电影院里根本看不到的好电影,一时云集申城。在电影节开幕之前,就已经让人翘首以盼。所“恨”者,那些特别想看的好电影,每年都很难买上票。对于不喜欢“轧闹猛”的影迷来说,面对拥堵到瘫痪的网上购票、排着长队的现场售票,很多时候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电影市场并不缺少需求,只是因为平时很少有机会可以看到好电影,所以很多需求被压抑了。每年一到电影节开幕,这些需求就瞬间释放。一票难求的情况说明,相对于巨大的市场需求,即使在电影节期间,好电影的供给也是不够的。针对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在电影节闭幕之后,在一些特别指定的电影院或者院线,继续放映电影节期间参展的影片,以满足更多影迷的观影需求呢?

这样做当然首先要面临一些法规政策的障碍。比如国内电影市场,对于海外影片的引进实施配额管制。对于国内电影的公映排片,也有相应的法律政策规范。另一方面,电影节参展海内外电影的片方,对于影片放映时间和场次也有相应的授权约束,电影节主办方和电影院不能突破授权,擅自增加放映场次、延长放映时间。争取在非电影节期间对参展影片进行后续利用,无疑也会增加电影节主办方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诸多原因,使得每年的电影节就像一场烟花晚会,开幕期间绚烂满天,可一旦闭幕之后,那些异彩纷呈的好电影,马上就从电影院里销声匿迹,电影节也跟普通市民没什么关系了。下一次狂欢,又得一年之后。

这种现状不利于电影节提高品位、扩大影响。上海国际电影节是我国第一个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的国际A类电影节,也有雄心壮志冲击名副其实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电影节。这不仅要有更多更好的参展影片、更耀眼的明星阵容、更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奖项,还要在整座城市中培育成熟的电影文化,培育规模庞大、具有专业素养的影迷群体,不断提高普通市民的电影文化素养。让电影文化在普通市民群众中深深扎根,这是提升电影节品味的基础性工作。要做好这项基础性工作,首先就要让市民群众看得到更多更好的电影。遗憾的是,当前的电影市场并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经过电影院线商业化的遴选机制之后,那些获得推广、排片和放映的影片,大多是利润预期明确的商业影片。一些质量上乘,但可能缺乏票房号召力的影片很容易被淘汰出局,得不到放映或者推广的机会。比如,最近引发热议的王小帅电影《闯入者》,在获得业界和观众较好评价的同时,却在电影院线里备受冷遇。放映的影院和场次都少得可怜,观众很难“就近便利”看到这部电影。还有最近获得高度评价、有望成为本届电影节亮点的3D版京剧电影《霸王别姬》,目前也只在极少数电影院里,每天有一场放映。这种现状,既把许多优秀电影屏蔽在群众的视野之外,也把许多观众的脚步挡在电影院之外。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愿意穿越半座城市、大费周章去看一场电影。这种现状造成的后果,就是市民在电影市场上能够看到的影片,并不能很好地代表当前国内外电影文化的全貌和发展趋势。

电影属于文化事业,在商品属性之外还有文化属性,不应该完全交给商业化的电影院线去运作。政府部门对于电影文化事业所肩负的职责,包括让市民群众看到更多更好的电影。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在现有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激活电影节历年来参展影片这个艺术宝库,让更多专业人士、影迷和普通市民群众获得观看、研究这些优秀中外影片的机会,应该成为有关部门和电影节主办方优先考虑的课题。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