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腾讯娱乐、腾讯视频主办的“中国电影下一站:繁华往左,危机往右?”论坛15日在上海电影节举办,崔永元、环球影业前总裁马克·施姆格、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安乐影片公司总裁江志强、香港星皓娱乐集团董事长王海峰以及导演张猛等出席论坛,吐槽中国电影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包括国产片走不出国门、影院排片不合理、粉丝电影泛滥等电影圈的怪现状。
全国2.7万块银幕
一天放映约15万场
统计数字表明,2014年,我国共生产电影618部,其中有一半影片没有机会进影院与观众见面。而进入影院之后,摆在片方面前最大的考验就是排片率,通俗的说法就是排片场次。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的银幕总量已经超过27000块,一块银幕每天可以放映5至6场,全国一天的放映场次大约为15万场。今年4月12日《速度与激情7》在国内公映,排片率又接近60%,达到8.46万场,加上午夜场,首日直取近4亿元票房。而同期上映的王小帅的《闯入者》首日全国只有2000多场放映,排片率约为1.5%,首日票房仅50万元。最终《速度与激情7》狂揽20亿票房,而《闯入者》约为千万的票房,让人真真切切明白排片率越高、票房越好的道理。
为多排片 刘德华黄晓明陪院线老板喝酒
片方送购物卡返点
为了让影院经理多给自己的影片排片,片方可谓颇费心机:
在“繁华往左,危机往右?”论坛上,当主持人崔永元提出听说很多电影老板跑院线都要遭遇“潜规则”时,于冬透露,一些电影制片方为了让院线多给自己排片,有很多非常规的手段,比如返点、飞卡等。于冬解释,所谓“返点”就是向影院返还票房分账比例,而“飞卡”就是送购物卡。除此之外,于冬透露,还有私下降低票价等非常规手段。他认为,这些做法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规则,
至于“拼酒”、“陪酒”等,更是司空见惯。据媒体报道,2013年底,香港警匪片《风暴》在国内公映前,身为主演、发行人和监制的刘德华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他再也不想做发行了,因为要陪片商和院线老板吃饭、喝酒,实在是太尴尬了。
今年4月底,黄晓明投资并主演的电影《何以笙箫默》上映。据一位发行工作人员透露,该片公映前,黄晓明不但亲自跑到多个城市请影院经理吃饭,还亲自给他们夹菜、然后拿着自己的手机与他们“求合影”。目的只有一个,博得影院经理的好感,在同等质量影片竞争中,能多给《何以笙箫默》排片。
于冬介绍,在成熟的北美市场,是看不到这些的,美国好莱坞六大公司每年也会办影片推介会,请院线经理看片吃饭,沟通排片场次,但也就仅此而已。
全国4000家影院
偷票房的至少上百家
影院方面的潜规则,还有虽为人诟病、但已经成为常态的“偷票房”。于冬透露了一组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统计数字:目前全国的电影院有4000来家,但2014年,年票房不足10万元的影院多达300家;年票房不足3万元的也有100多家。“年票房不足3万,意思是每天的票房不足100元。说实话,我都不知道它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当然那种12月28日才开业的影院除外,但这种影院毕竟是少数。”于冬认为,这100家影院多半存在“偷票房”的行为,而且非常严重——因为如果一家影院每天的票房不足100元,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但它们还活得好好的,只能是另有其因。
中国电影在北美的票房每年约只有千万美元
外患方面,国产片虽然近几年票房领先于进口片,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进口片有份额限制(比如每年进口分账大片只有34部)。2017年,根据中美有关WTO的相关备忘录,中国市场将进一步放开甚至全面放开,这对国产片而言压力巨大。
相反,北美市场却一直是美国本土电影一统天下。于冬介绍,现在全世界每年产出5000多部电影,中国每年生产六百多部电影,但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所占的份额非常低。美国电影在北美市场占据99%的票房份额,留给了外语片是约为1亿美元的蛋糕,这1亿美元的三分之一被印度电影切走,中国电影在北美地区的票房仅为1000万美元左右,且主要靠在华人地区发行所获。
尽管“内忧外患”,但《卧虎藏龙》、《英雄》等片的全球发行人江志强认为,什么行业都有危机,电影行业的危机还算是小的。环球影业前总裁马克·施姆格也认同江志强的看法:“好莱坞几十年以前就有危机,但很多人、很多事,也正是在危机中找到了机会。”他举例说《速度与激情》刚开始拍的时候,主创团队也面临着巨大的成本风险,但他们不断地根据观众需求调整、完善,最终将这个系列做成了好莱坞最成功的品牌之一。
至于影院的排片率,业内人士也表示,真正优秀的电影,是不用担心被“潜规则”的——今年大年初一公映的《狼图腾》,起初普遍不太看好,首日排片率只有10%出头。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其首日票房却高达4600万——这就意味着它拥有着超高的上座率。此后,《狼图腾》凭借超强口碑,排片量逐日递增,最终狂收7亿票房。
毕竟,影院也需要生存,不会跟观众过不去,不会跟高票房过不去。(记者 肖扬)
相关链接
好莱坞编剧论坛:好编剧要懂得拒绝
由迪斯尼和SMG联合主办的好莱坞编剧论坛连续两天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四位好莱坞大腕分别是凭借《阳光小美女》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迈克尔·阿恩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编剧大卫·马戈、《惊天魔道团》编剧爱德华·里科以及《银河护卫队》编剧尼克尔·帕尔曼。
四位编剧大腕的共识是,想成为好编剧,一定要努力,天赋只是勤奋漂亮的点缀,阿恩特将编剧视为一门手艺,掌握一门手艺就要每天花费时间练习。里科说自己在电影剧本阅读和电影观摩中花费数以万计小时,他还鼓励编剧不要将信心建立在获奖上。帕尔曼则认为编剧要弄清自己的定位,“有的人可以写喜剧,有的人可以写科幻,总之你要搞清楚你的定位。当你被邀请写不适合你的故事时,你要懂得拒绝。”文/本报记者 肖扬
“今日之星”论坛:中国电影最缺优秀制片人
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15日在电影节举办了“今日之星——亚洲青年电影人的扶持道路及机制探寻”论坛,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认为,中国需要年轻导演、需要年轻编剧,需要年轻的电影其他方面的人才,但是就他的观察而言,中国目前最缺的是年轻优秀、有国际视野的电影制片人,“所以要和国际朋友联起手来,把我们选择到的这些年轻人送到国际上,提升他们对国际电影运作、电影创作、电影制作的知识学习,回过头来为我们的民族电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