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传媒》>>2015年6月上
人民网>>传媒>>正文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采编之道

姜青青

2015年06月18日14:03  来源:传媒  手机看新闻

在媒体融合的形势和背景下,媒体怎么融合?其中有什么规律和原则可循?有什么方法和路径可鉴?笔者将基于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的探索以及自身的观察和思考,来归纳总结新闻采编的媒体融合之道。

何为“道”

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规律、原则、方法、途径。媒体融合背景下的采编之道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三点。

一是能守——坚守媒体。媒体是传媒人的根本,是根与魂!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这个“主心骨”。体现在具体的采编业务上,就是要坚持有关媒体的专业要求,比如追求快速、新鲜、生动、独家、有益等传媒应有的特质。

二是善攻——扬长避短。这应成为媒体的智慧。互联网时代,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下,如何发挥传媒的优势,使之扬长避短,如何顺应趋势借船出海,比如在连续报道、深度报道上如何着力,在视觉化报道上如何创新,在大数据应用上如何与时俱进,这些都是需要传媒人深思并在实践中探索的。

三是会赢——合作共享。一切竞争从根本上说,都是文化的竞争;只有赢得文化上的制高点,才具备真正胜出的基础。媒体怎样才能成功融合,这需要我们具备“融”的文化,比如具备开放包容、团队协作的文化自觉性,具备敢于竞争、敢于竞合的文化素质。

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媒体融合在方法和路径上,至少可以在改变采编生产环境和改变新闻生产方式上有所作为。

改变采编生产环境

伦敦市中心“舰队大街(Fleet Street)”,早在1702年3月11日,这里诞生了世界上最早一张定期出版的报纸《每日报》。300年来,这条大街曾经报馆云集,共有100多家全国或地区性报馆,如《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每日邮报》等,这个报业一条街一度成为英国报业和传媒行业的代名词。经历了300年的辉煌之后,英国报业纷纷搬出“舰队大街”,标志着一个传统产业的黄昏已经来临。在美国,一些位于城市核心区域的宏伟雄壮的报业大楼,通常可与市政厅、法院等主要公共建筑媲美,并且通过这样的建筑物向世人传递着传媒巨头的重要性、权威性、影响力和自豪感。但现在,很多这样的建筑纷纷易主,曾经的传媒巨头加入了“搬家”的行列。在中国,北京、上海等媒体发达城市,近几年来也有传媒集团“搬家”的消息传出。

这种“搬家”似乎反映了传统媒体的“黄昏”之象,但是,事实上很多媒体正是借助“搬家”之举,打造全新的采编生产环境,采编流程和新闻生产方式由此发生了转变。例如,《每日电讯报》创建了“中央厨房式”的编辑部(如图1),欧美以及中国的很多媒体纷纷仿效,类似整合全媒体的编辑部架构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一种“流行色”。美国《迈阿密先驱报》搬出老大楼,走进一个崭新的持续报道中心,两面装有22 块电子屏的媒体墙成为新编辑部最具特色的“环境”,这样的“环境”设计是为了促进编辑部的效率与交流协作。《西雅图时报》的新编辑部是由两个半圆组成的“中枢”(Hub),以便突发报道和报网融合,这其实也可以归为“中央厨房式”编辑部。

对此,有评论说:“这些新闻中枢还不完美,但新闻人开始相信编辑部内部实体空间的改造,可以影响他们之间的交流,以及对重大突发新闻的反应力,甚至可以数字化地思考问题。编辑部面临的主要挑战是重塑工作流程,打造一个新的新闻中枢可推动这场文化转型。”

当然,媒体并非一定要通过“搬家”来实现采编环境的改造。杭报集团所属的萧山日报社并未迁址,2014年9月也进行了一次编辑部的“脱胎换骨”,利用一个空间较大的办公场所,取消原有各采编部门,整合成新的“全媒体中央控制室”。按照该报王柏华社长的说法,将原有分散的各采访部“赶进一个笼子”里。这个举措的出发点是以较为强硬的行政手段,先实现各种媒介在“物理”层面上的聚合,然后再以“物理”环境推导、促进并实现各媒介在具体传播过程中的“化学”融合。具体来说,就是以“中央控制室”模式维系所有媒介与读者、用户、受众间的黏合度,实质性地推动全媒体融合,使全体人员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在大融合的背景下思考问题,并通过融合实现所有媒体的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实现1+1>2的效果。

改变新闻生产方式

改变生产方式的着力点是发挥传媒自身的核心优势,扬长避短。因此,这种改变更多地体现在理念上。以杭报集团所属媒体的实践来看,大致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全天候、全媒体、全景式24小时报道。媒体所拥有的专业人员、专业设备,通过媒体融合的机制保障,必定可以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2014年8月2日上午7点37分,江苏昆山工厂发生特大粉尘爆炸事故,杭报集团的《都市快报》对这一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反应,立即派出具有多媒体采访以及新闻航拍能力的三位记者奔赴昆山。在事故现场已经受到警方严密封锁、外人不得入内的情况下,该报记者到达现场不到15分钟,就把有关图片、文字及航拍视频传回后方编辑部,该报官方微博、微信随即在第一时间发布相关现场报道,这是一次全媒体、全景式的报道。当天,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也采用了该报航拍的图像,这体现了都市快报新媒体产品“第一发布,优先发布,优质发布”的水准。

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杭报集团《每日商报》连续5天采用微网直播(建立在微信基础上的手机小网站,如图2)报道,在美国的记者着重现场细节的报道,大到纽交所的布置、安排和重要人员,小到餐桌上的一个点心、墙角的一个摆设,微网直播都做了全景式的报道。纸媒则按照《每日商报》的定位特点,着重分析上市后阿里巴巴集团的业务走向、杭州IT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国电商格局的变化。直播当天,微网后台独立IP地址点击率为8000余次,5天突破了2万次。

2014年11月 24日—25日,萧山日报社对试运营的地铁2号线东南段进行了全媒体报道,采用了视频直播、官微直播、专题报道、滚动报道等方式,短短一天多的时间,全媒体高密度、高频率发布各类原创新闻200多篇,形成了空前的报道力度,使其当地的竞争对手“哑然无语”。

二是新闻策划。新闻策划是媒体基于自身经验和专业敏感性,对客观事实主动挖掘、采访和报道的一种报道方式。这不但是媒体的一种核心优势,也是一个成熟媒体的思想力和进取心的表现。

《杭州日报》2014年的《一个人的农耕实践样本》特别报道在策划上颇具功力。身在都市的记者与身在老家农村的父亲一起,用朴素的自然法则耕种几亩水稻田,挽留最后的农耕:4月耕种,之后催芽、播种、插秧、耘田、灌溉、开花,直到10月收获。在插秧、收割两个关键农事环节中,还邀请了几十位都市人参与稻田农活。记者对每一个农事环节和过程都进行了详细的文图记录和多媒体发布,直到10月16日即“世界粮食日”的次日,日报副刊推出了4个整版:封面配评论(如图3);第二、第三版是通讯和图片,展现耕种全过程;第四版呈现台湾等地精品农业状况,及农事参与者的体会和收获。如此报道也引起了新华社、央视等媒体的跟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好空气变得格外让人期盼的形势下,《都市快报》抓住一则微信爆料,巧妙策划了报道《200毫升 每瓶10元——临安要卖好空气?》,利用卖空气这个“噱头”,展开科学而全面的分析,步步跟进做出系列报道,让临安好空气这一品牌深入人心:临安旅游,就是呼吸好空气。

三是视觉化传播。视觉化传播已经日益成为媒体必须具备的能力和优势。传统纸媒习惯于文字报道的传播方式,但也正在向着更具主导力和冲击力的表现方式努力,如大量使用图片、漫画、绘画、图表、图说、图解、三维图形、动画等

《都市快报》2014年1月9日B01版的《大半个美国冻住了》,其标题设计独具匠心,图片编排大气细致,文本处置流畅生动,很好地发挥了视觉化报道的特点,让人过目难忘。

杭州日报“杭报在线”将一则并不太大的社会新闻《深蓝广场高层写字楼起火》,做成交互式的图解报道,即除了基本的动画效果外,还包含了各类互动式按钮,点击按钮可以做到人机交互,让读者在浏览网页时有一种参与感,专题动画中用“一横一纵”两条轴线还原了该事件全貌,横轴指的是通过时间轴的动画设计将火灾发生的时间分成9段,每段都是记者前方采访的信息,纵轴指的是通过动画设计展现的记者从每层楼采访到的信息。网友通过鼠标滑过时间轴或者楼层查看相应报道,这种新闻素材的呈现方式很灵动,符合年轻网民的阅读习惯。

四是大数据分析。在大数据时代,舆情分析业务已经成为市场需求,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别具一格的生产方式,再加上“大数据”的实际运用,舆情分析将为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传媒集团提供一种有益的借鉴。

杭报集团杭州网2013年搭建舆情分析系统,开启了“电脑分析+人脑分析”的舆情业务服务。这一信息服务项目的推出,主要依托和发挥杭州网固有的新闻采编方面的优势,即新闻专业队伍的优势、多方信息来源的优势、正确研判的优势和舆情引导平台的优势。目前杭州网这项服务根据不同需求、不同收费标准,向用户提供日报(短平快的舆情扫描监测)、周报(舆情汇总报告)、月报(舆情盘点、总结和趋势分析报告)和专报(专项报告,特事特报)等四款不同类型的产品,业务的开展越来越广泛。

杭州网舆情业务给传媒转型带来诸多启示:一是重新考量“新闻”,信息爆炸时代,“对于新近事实的报道”的新闻早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关于未来,预测趋势的新闻成为更多用户的渴望,如大众健康、城市环境、食品安全等方面;二是重塑新闻内容生产模式,舆情业务是运用大数据技术处理信息内容的生产方式,是对传统新闻内容生产方式和生产流程的革新,具有参考意义,其“电脑分析+人脑分析”的生产模式,可以实现新闻内容的差异化竞争;三是创新服务形态,舆情业务从本质上来说仍是信息产品,是一种深度分析信息的服务,除了服务于公众的信息需要之外,还可大量产生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四是有利于传媒人才转型,舆情的分析和研判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数理统计能力,而且还应对社会现状甚至细分领域的专业行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深入分析的能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而很多资深的新闻采编人员恰恰在各自跑线领域颇具“发言权”,相关经验越是丰富,做舆情越是得心应手。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量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但这种增长仍然是一种“物理变化”,而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创新和变革,并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这就是具有内在“化学反应”意义的概念——“互联网+”。在此背景下,媒体不应一味地强调和争论“内容为王”“渠道为王”“终端为王”之类的观点,而应在媒体融合中以更为开放包容的态度去追求一种发自内在的、符合传媒发展趋势的“化学变化”。

作者系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和发展研究所所长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