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很多媒体组织也开始积极使用网络平台来传播新闻,求速度已经成为了当下传播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可是,在涉及到一些敏感话题时,网络新闻当事人的“失语”现象却经常发生。网络新闻当事人的“失语”,是指在网络新闻报道中,新闻当事人的发声或态度并没有出现在新闻事件报道中,或是当事人的发声或表态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最后导致他们成为了整个新闻事件中沉默的一方。如果新闻当事人“失语”,网络新闻则不能完整地呈现整个新闻事件,这意味着人们对新闻真实性的忽略。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突发事件的发生日益频繁,如果网络新闻报道不能很好地平衡新闻事件各方的关系,当事人的“失语”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一、网络新闻当事人往往属于标签化群体,备受舆论压力,无力辩护
媒体通过对某类群体的集中报道,赋予了这一群体某种价值符号。这直接导致了标签新闻盛行。所以,当某一群体的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自发地将某类事物与某类人归为一类事物或一类人,使用标签化的概念去解读,而不是对具体的事件进行理性分析。比如,谈到“富二代”,人们会想到醉酒飙车;谈到“老人”,人们会想到摔倒讹人等;谈到“医生”,人们总是跟收受红包、冷漠无情这样的字眼联系起来。在媒体创造的拟态环境中,人们已经习惯了给周围的事物和事件加入某种特定的标签。而西安凤城医院手术室自拍事件是人们对医生这一标签化群体的又一次道德审判。2014年12月20日,一名医护人员的同学将手术室的照片发到微博。该消息很快成为了热点话题。由于涉事群体是本应该救死扶伤的医生,很多人在心理上接受不了,再加上社会正处于医患矛盾敏感的时期,这一消息无疑让互联网群体找到了一个发泄愤怒的平台。结果也证明人们发挥了网络聚群的效应,大肆讨伐医生,这给当事医生造成了很大的舆论压力。在强大的舆论讨伐下,主管部门对涉事医生进行了从重处理。而在这之前,人们根本没听到新闻事件当事人中任何一方的发言。事实上,这次手术是在老手术室的最后一次手术,医生奋战了7个半小时后终于保住了患者的伤脚,很开心,于是提议手术全部结束后大家合影留念,并且拍照也得到了患者的许可。医生不明白为什么救死扶伤的他们却变成了冷漠无情的人。
其实,单纯的一次事件并不能引起人们多大的反应,但是当涉事群体被“标签化”以后,人们习惯性运用标签化的概念去解读某个群体,与其说人们是针对“自拍”事件的愤怒,不如说是人们对“标签化的医生”的愤怒。事实上,标签化的背后更多的是人们对于某一群体的污名化与妖魔化。标签化新闻使人们对某一群体产生了刻板印象,无论这个群体做了什么,人们都会以固有的思维去看待他们。而当事人在这种舆论压力下,要么缺少发声的勇气而保持沉默,要么发声后,由于人们缺乏理性的思考,而对所有的辩护持否定态度。所以,在新闻事件中,标签化的群体很容易“失语”。
二、网络新闻受众的负面偏向关注度使当事人的积极回应不易引起重视
自拍事件引发巨大的舆论风波后,媒体才对新闻当事人进行了采访,尽管此后涉事医生与病人都进行了积极的回应,但是,受众的关注点始终没能转移到对自拍事件的理性思考上来。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网络受众对于负面的新闻会给予更高的关注度,而对事件的积极方面的关注度相对较低。有研究表明,人类本身有一种天生的偏向,人们更加注重负性实体,对于负性刺激注意的持续性相对于积极刺激来说增加得更长。因此,当新闻事件是以负面倾向报道的时候,人们的情绪很容易被唤醒,并对事件会做出消极的判断。
自拍事件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大的风波,更多的是新闻报道过度消费医患关系导致的。以往很多关于医患矛盾的新闻报道都是以批评的角度来阐释的,而这种批评更多的是对医生这一群体的批评,所以人们对于这类新闻事件已经习惯做出消极判断。舆论风波后,媒体也试图还原真相,但是受众的负面情绪并没有因此而降低。人们对真相的追求并没有显示出多大的积极性,对于当事人的积极表态也没做出很大的反应。相反,人们的情绪依然是消极负面的。在当事人做出表态后,人们的注意力从批评医生转移到了批评媒体之上。比如“人民日报微博”在后续报道中,除了揭示事件真相外,还对事件进行了评论,希望正确引导舆论。2014年12月24日23:50,“人民日报微博”发文称:“上纲上线的讨伐、无休无止的谩骂,是否也有欠公道?医生不是圣者,患者也是常人。多点理性沟通,少点人身攻击,让医院更职业、沟通更和谐,不是更好?”这条消息希望人们理性看待这次自拍事件。但随后的评论更多的是对网络媒体的批评。比如网友@刘书宁现在不是无业游民了说:“都是你们媒体的事儿,翻来复去的几次了?同样一个事儿,正着说反着说几次了?”网友@Mr宁大人说:“你早管着干嘛了,事后诸葛亮有意思啊。”可见即便知道真相,人们反思的也不是自身,而是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转移到其他事情方面。这时候,事件当事人的声音就会被另一种与事件无关的声音掩盖,结果最该发声的群体又一次陷入了“失语”状态。
三、网络新闻中媒体对真相的懈怠导致事件之初,当事人没有一个发声的平台
中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中的一些矛盾也日益凸显,人们的情绪很容易被一些新闻事件调动起来,当某些事件发生的时候,“大家选择性相信,习惯于用道德判断代替事实判断,以价值批判取代真相追求”。尤其是体现社会矛盾冲突的事件,比如医生与患者的矛盾,城管与商贩的矛盾。在报道某些新闻的时候,许多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往往选择简化新闻信息,利用敏感字眼突出新闻的某一主题,调动人们的情绪,片面而不是全面地报道新闻,以此来获得受众的关注度。在信息高速运转的时代,当某一新闻事件发生时,为了抢时效,很多媒体的第一选择往往是先报道事件,随后再调查,有的甚至根本不调查。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当媒体以偏概全的时候,当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没有平台表达自己的时候,新闻的真实性也就无从谈起了。
自拍事件之所以引起巨大的舆论风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官方媒体在未核实新闻真相之前,都第一时间在微博平台上对新闻进行了转载引用。由于官方媒体的微博社会影响力很大,该事件很快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事件。如果媒体在对事件进行转发或评论之前,能为新闻当事人提供一个平台,能对事件进行全面的调查报道,新闻当事人就不会“失语”,真相就会浮出水面。但由于媒体在事件之初没能提供给当事人发声的平台,而且新闻报道之初就带有一定的道德批判意味,而后即便报道了真相,对事件进行了积极的引导,人们更多关注的也不是当事人的声音与自身理性的思考,而是媒体前后不一的态度。对于以追求真实报道的媒体,却在不明真相的前提下报道某件事,然后又一次次推翻自己的报道,甚至到最后转向对一般受众的批判。这又一次成功地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对媒体的批判当中,这时候,人们忽略了当事人的态度,转向了另一个情绪释放的场所。因此媒体要有自己的坚持,不能为了迎合碎片化的时代而放弃自己对真相的追求。为了获取事情的真相,媒体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全面地报道某一事件,为所有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提供一个发声的平台,防止他们“失语”,因为真相往往比道德更有力量。
结语
综上,造成网络新闻事件当事人失语现象的原因与媒体的报道有直接关系。事实上,网络新闻事件传播的一大特征就是“快”,为了抢时效,很多媒体借助网络发布新闻,其目的不是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真相,而是迎合大数据时代下人们的碎片化需求,或为社会情绪提供一个释放的场所。所以,在新闻报道中,媒体会更加偏向负面报道、标签化报道与快速化报道。一方面,这些报道方式往往把新闻报道简单化,以偏概全,降低新闻的真实度;另一方面,这些方式很容易夸大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使受众形成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受众在这种认知方式的引导下,往往失去理性的思考,对新闻事实做出错误的判断,并在网络世界里释放着自己的情绪,很容易激化社会矛盾。所以,在我国社会转型与改革不断推进与深化的关键时期,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以理性的态度,全面客观地报道新闻,在确保新闻“真实”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报道真相。只有把真相放在首位,媒体才更具有生命力,才更能获得受众的信任,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
(作者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