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中国报业》>>2015年6月上
人民网>>传媒>>正文

提取骨子里的创新基因——访李洪洋

张晓燕

2015年07月03日13:46  来源:中国报业  手机看新闻

核心阅读

都市报的出路在转型,都市报的旗帜不会倒,都市报必须在互联网思维下浴火重生,都市报骨子里具备创新的基因。

新闻+宣传+服务,应该是未来报纸的一个方向。也就是说,既有党性,又有人民性。这两者是不矛盾的,这也是对“度”的把握。

大数据是国家战略,也是北京日报基础战略。基础打好了,再去做产品,意义就非凡了。

报业融合发展,最需要解决的是决策层的观念问题,最终要解决的是体制机制问题。

与李洪洋相识,缘于一次武汉会议,记得当时的主题是媒体融合,主办方的发言者名单中有李洪洋。轮到他发言时,他语出惊人:“现在大家搞的媒体融合基本都是花架子,而且以报纸为中心去考虑各方面问题,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要知道,那个时候,媒体融合还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各报社都是且行且探索,他这一席话,不是等于基本否定了报社进行媒体融合探索的成果了吗?所以,会后有报业同仁调侃他“勇气可嘉”。

当时,李洪洋被介绍的身份是北京日报社副社长,那时他离任京华时报总编辑,调到北京日报社时间不长。记者一直对京华时报有所关注,知道李洪洋是京华时报创刊元老,十几年兢兢业业,从副社长到总编辑、社委会主任,为京华时报贡献了自己人生最好的一段时光。京华时报的成长有着他的一份心血。在记者印象中,李洪洋不是那种书生气质的总编辑,和他接触,感觉他很讲义气,在圈里“铁哥们儿”不少。这种印象,也得到了他圈中好友的证实。看来,这和李洪洋多年的军旅生活密不可分。

都市报骨子里具备创新基因

记者:您是京华时报的创刊元老,一直到去年离开,在都市报任职13年,见证了都市报的发展历程。在京华时报的13年间,是您事业发展的鼎盛期,回过头来看,您如何评价这段时期?

李洪洋:我有幸见证了京华时报从筹办到发展到壮大这个全过程。2001年,京华时报在人民日报旗下创刊。为了京华时报社这个项目,我脱去陆军中校军装,穿上布衣,从解放军报社转业到人民日报社。京华时报社在体制、机制上全面创新,引入社会资本,实行企业化管理。这是党报探索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当年全国媒体界改革的重大事件。

2011年9月,根据中央的决定,京华时报变更为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京华时报依托北京,更上一个台阶,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践行“热爱北京、歌颂北京、服务北京”的精神,率先提出“新闻+宣传+服务”的都市报内容理念。其优质的内容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宣传、全媒体理念和产业理念的创新,在全国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从空军报到解放军报,从解放军报转业到人民日报,到办京华时报,到调入北京日报,经历了党报—党报周末版—都市报兴盛—都市报转型—党报的过程。我在京华时报见证了都市报兴—盛—衰—转型的全过程。我的从业经历,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报业发展的缩影。

记者: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在您看来,都市报的发展也是这样吗?现在是到了衰落的时候了吗?

李洪洋:在中国,传统都市报是基于广告营收的。资本具有其逐利性,你的媒体模式如果不先进了,第一个背叛的,就是广告。当广告绝尘而去时,留给你的,只有泪水和回忆。今天,随着广告流向的变化,传统都市报的时代已经过去。

从报纸内容上讲,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党报办周末版吗,那就是都市报的前身;到了90年代末,华西、华商、南都等都市报风起云涌,中国进入都市报时代。都市报的办报思路,影响了新闻门户网站的思路。这个过程,是中国新闻改革发展到今天必不可少的,是必由之路。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传统都市报如果不升级,就会被规律淘汰。

不要再谈抓住青春的尾巴。当传统的都市报不再青春,抓到的只有尾巴骨。

记者:在现在的传媒背景下,您认为应该如何办都市报?如何实现内容变现?

李洪洋:我想,现在我们更应该去研究如何办媒体,而不是办报纸。

如果把都市报当作一张报纸来办,那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把都市报当作媒体去对待,才会有前途。曾经和都市报的朋友聊天,他们因为政策、体制、资金等因素,没有能力把办报变成办媒体。

人类社会永远需要内容,优质的内容一定是人民群众喜爱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数字时代(这是回不去的),数字时代的媒体,一定是在PC和移动互联网上传播的。互联网是一个媒体高速路,高速路上一定会跑内容的车。优质的内容是资源,把资源变现的手段有很多,就看你怎么去选择,怎么去变现。

记者:办报要掌握一个度,在您看来,宣传与新闻报道应该如何把控?怎样的一个度是合适的?

李洪洋:宣传和新闻不能分开,它们从来就是一体的。任何一个媒体,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旗帜。做宣传,不能做得太生硬,生硬了,就会影响读者的胃口。宣传教化的最高境界,是古人说的寓教于乐的思维方式。对宣传精髓的理解、对新闻的判断、对新闻的选择和对新闻的处理手段及技法,是总编辑的大智慧。这种智慧,源于总编辑对时事的认知,对新闻规律的谙熟,以及对新闻表现方式的把握能力。

所谓度,是集规律之大成,过犹不及。

记者:从完全市场化的都市报到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您的任职跨度有没有需要适应和调整的地方?

李洪洋:我是从党报出来的,是在党的旗帜下成长起来的。我大学毕业后,分别在空军报、解放军报当编辑和记者。后来转业到人民日报,京华时报也是人民日报社的一部分。 幸运的是,在党的最高媒体“两报一刊”里,我在两报都工作过。不久前我还在和别人“吹牛”说,改革开放后,干过两报的,只有邵华泽老人家和我两人,邵老是陆军中将,我是陆军中校。当时我那表情,感觉我是邵老的关门弟子一样。

一进北京日报大楼,一闻味儿,就非常熟悉,让我想起在解放军报工作的日子。北京日报是一张非常优秀的报纸,京报集团,是一个很有实力的集团。这里的空气、土壤很适合我。因此,在北京市委组织部宣布我任命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就来上班了,接受班长傅华同志分配给我的任务。由于我了解党报的思维方式、人际方式、工作流程,在第二个工作日,直接上手工作。

经过市场化报纸历练,再回到党报,有了更多的心得。

记者:都市报这杆大旗会倒下吗?未来出路何在?

李洪洋:和十年前不同的是,现在,在一线城市,已经鲜有人提创办都市报的事儿了。这说明,传统的都市报时代已经过去。

当年我们在做京华时报的时候,就是想把京华时报做成党报属性下的都市报。我称之为非典型性党报。我从来都认为这是未来都市报的一个方向,也可能是党报的一个方向。因此,2013年,京华时报在全国率先提出都市报的内容战略,即新闻+宣传+服务。这个战略,应该是未来报纸的一个方向。也就是说,既有党性,又有人民性。这两者是不矛盾的,这也是对“度”的把握。

都市报的出路在转型,都市报的旗帜不会倒,都市报必须在互联网思维下浴火重生,都市报骨子里具备创新的基因。

新型主流媒体要成规模上质量

记者:请问,您现在主要从哪里获得新闻信息和资讯?您身边的社长总编们也是这样一种信息获取渠道吗?

李洪洋:我的信息来源,和大家一样,主要是移动媒体。我想,其他单位的社长和总编辑们,应该差不多。

记者:北京日报在进行哪些媒体融合的尝试?近期有没有新的产品计划?

李洪洋:江湖上有一句话,说北京人在看手机,上海人在看电视,广州人在看报纸。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北京是首都,云集了中国90%以上的互联网企业,因此,北京人的新媒体意识是最强的。

北京日报和全国各大党报一样,很早之前就尝试着媒体融合。只是因为互联网技术发展得太快,各家一时都没有很好的办法。国外对报纸依赖度高,再加上有付费的习惯,他们的日子好过一些。而在中国,互联网开放、免费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报社日子过得相对艰难。没有好办法,但各家仍在不停地探索。

北京日报媒体融合战略,是以建立大数据为基础核心的。这方面我们已经投入巨资。其庞大数据库、数据采集及处理能力,在全国报业里是领先的。

澎湃、界面等产品很成功,我非常尊重他们的才华、勇气和创新能力。但目前我们还没考虑大投入去做。北京日报也有不错的产品,比如说“长安街知事”。我们认为,产品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基础建设。

大数据是国家战略,也是北京日报的基础战略。基础打好了,再去做产品,意义就非凡了。

记者:以您资深媒体人的阅历看来,现在报业正在进行的融合发展存在哪些误区?

李洪洋:在媒体融合方面,各家根据自己现有条件,做艰苦的尝试。当年马云做阿里巴巴,有多少人不看好啊。

记者:报业的融合发展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成为新型主流媒体,成规模上质量,还是其他?

李洪洋:报业融合发展,最需要解决的是决策层的观念问题,最终要解决的是体制机制问题。三中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观念是第一位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两次讲话,一脉相承。一个说的是意识形态,一个说的是媒体产业。两个讲话,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要成为新型主流媒体,一定要成规模上质量。

记者:在新媒体发展方面,浙报集团是国内做得较好的报业集团之一。您认为它的发展路径,其他报业集团可以复制吗?难点在哪里?

李洪洋:高海浩是从人民日报出来的,是我非常尊重的媒体人。浙报集团的创新,在全国是走在前列的。

我听过浙报的经验,也与高总有过短暂的交流。高总和他的团队通过艰苦的探索和实践,已经解决了刚才说的观念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发展前景光明。浙报集团的模式,兄弟报业集团可以学习,但难以复制。想学着他们“吃肉”,但却承受不起“挨打”。

记者:您在一篇文章中说,“中国已经完全进入数字时代”,从传媒人的角度,您如何界定这句话?

李洪洋:因为新技术发展得太快了,我们很多人来不及思考和反应。

数字革命,其迅猛远远超过以前历次革命。在今天,数字无所不在。不懂数字的传媒人,已经不能胜任这个时代了。

用“三个加号”引领印刷企业

记者:您提出了“风口上的工业+”这一主题,如何理解这一提法?

李洪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北京日报开始启动对印刷厂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对报社的印刷厂——一个职能部门进行对转企改制,使报社的成本中心变成利润中心,让一个聪明健壮的孩子,不再吃定爹娘,出门抢食儿去。

今年5月1日,北京日报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开始正式财务运营。转企后的新公司发展战略是在“三个加号”下构建的。这三个加号分别是互联网+、工业+、文创+。在这三个加号的引领下,新公司将在报纸印刷、非报纸印刷、非印刷三个领域开展工作,正在向报纸印刷要增量,向商业印刷、贸易整合、仓储物流、金融创新、文化产业等方面要未来。

我们请来了来自首都和全国各地的产、供、销、学、研、媒的朋友,一起探讨未来。因为印刷工业是我们的主业,新的印务公司是围绕着工业展开的。数字时代,传统工业必须升级。我们的升级方向,第一步是想通过技术的力量,搭建一个具有互联网胸怀的平台;第二步,是想在五年后,把印刷厂建成智慧印刷厂,也就是印刷工业4.0的概念。

借助风口的力量,等风停了,猪不再飞翔,我们的印刷工业已经实现转型。

记者:随着报业发展遇到困境,报业印刷企业也受到影响。请问印刷企业转型升级的具体出路在哪里?

李洪洋:技术革命就是这样,一个新浪潮下来,就覆盖了从前的成果。新技术的诞生之日,就是宣布旧技术的衰亡之时。

报纸印刷出现的问题,是行业的问题。党报印刷厂都在探索企业的转型升级,也出现了一些成功的模式。其中宁波日报的模式,我觉得可以借鉴。

宁波日报引入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对印刷厂进行体制和机制的改造,成效显著。去年,我去宁波调研,他们的设备24小时运转,他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3个月之后。

北京日报印刷厂提出的“三个+”理念,是宏观的,是适合我们自身的。未来前进的山很高,路很长,要做的工作很多,想想脑袋都大哈。大家抱团一步步往前走吧,相信会走出困境。走出困境,新的凤凰就会诞生。

记者:北京日报印刷厂转制为北京日报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在体制方面有哪些新突破,会带来哪些新变化?

李洪洋:市委宣传部领导非常重视报社的改革。报社社长傅华同志上任一年来,带领大家在方方面面深化改革创新,印刷厂只是北京日报改革的一部分。

印刷厂的改革,更多是在机制层面。在转机制的过程中,我们提出站上一个高度,解决两个问题。一个高度是指要建成北京印刷物流产业基地,把基地做实。解决两个问题,是指解决老职工的问题和发展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一切都迎刃而解了。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改革就会失败。

在解决发展问题上,我们在关上一道门之前,一定会打开一扇窗。人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傅华同志的那句话说得特别经典:不仅要给他们救生圈,还要派出救生艇。新公司对于老职工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者,有保障。

北京日报印务公司,是报社的全资子公司。新公司将整合资源,深化改革。未来新公司会开展一系列业务,也想尝试各种所有制,包括混合所有制。

记者:一直是从事报纸印刷的企业,把未来的发展重点放在非报印刷方面,会不会是拿自己的短板去和别人的长处作比较?有竞争优势吗?

李洪洋:北京日报印务公司是中国最优秀的报纸印刷企业之一。印报是我们的主业,是我们在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立足之本。今年,我们准备继续投入新的报轮,要向报纸印刷要增量,要质量。与此同时,新公司将全面启动非报纸印刷和非印刷业务。

在市场上尤其是陌生领域,我们的思路是和优秀企业共同做平台,也不排除将来会用资本的力量,整合行业资源,和竞争对手共同做大。

记者:互联网+在报业印刷企业如何实现?

李洪洋:互联网是以客户为核心的。随着人类的需求向个性化转变,定制将会裂变式增长。我们印刷改革的思路,不仅做B2B,更要做B2C。剧透一下,北京日报印务公司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产品规划,目前正在选择IT合作伙伴。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