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中国电影营销水平世界一流 然而对票房并没什么用

2015年07月06日07:29  来源:上游新闻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电影发展水平其实很低,但你是否知道中国的电影营销水平绝对是世界一流?不过如此高水平的营销,对票房真的有用吗?

《我是路人甲》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在中国电影界,有几个堪称经典的营销案例。比如韩寒的《后会无期》、张一白的《匆匆那年》、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影片质量都乏善可陈,但都凭借小成本互联网营销收获高票房。

但近期也有两个反例出现。尔冬升的《我是路人甲》上映前,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人脉优势,梁朝伟、舒淇、林青霞、刘德华都亲手撰写影评,为电影宣传。梁朝伟的影评更是被称为“文学青年必看文”,让这部电影未映先火。从营销角度看,名人效应、点击率、到达率都堪称极致,是电影营销中的标杆案例。但上映四天,票房3000万出头,最终票房能否上亿都悬。

同样,《横冲直撞好莱坞》有赵薇、黄晓明、佟大为主演,阵容足够大咖。在宣传期该片到处跑宣传,更是炒作黄晓明对赵薇的暗恋,曝料黄晓明借拍戏吻了赵薇几十次,吸睛度足够,但到昨晚上映10天不过2.9亿,6亿保本、冲击10亿的目标基本不可能实现。

知道并不等于会买票

上述两部电影,为什么关注度如此高还是对票房帮助不大?专业营销公司百思传媒的创始人岳云飞说,根据他15年的从业经验,营销过程中有两大关键节点,一是抵达率,二是转化率。

顾名思义,“抵达率”就是让你的作品让尽可能多的观众知道:“但抵达的目的是为了转化。”岳云飞说,转化是宣传营销中最难的一环。因为观众知道你的作品是一回事,愿意掏钱买票又是另一回事,一般转化率能达到10%就算成功。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想尽各种办法勾起观众的购买欲,比如营造情感共鸣——这是《致青春》、《匆匆那年》、《左耳》等大量青春片的惯用手段;又或者引起观众的好奇,比如《富春山居图》,片方找人写了1500篇骂电影的影评,结果观众都想去看看这部大咖云集的电影到底烂到什么程度。

营销水平高是一种畸形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电影的营销都世界一流了,为啥《一步之遥》、《横冲直撞好莱坞》、《我是路人甲》等高关注度影片却票房并不理想?

多位营销公司的老板在接受采访时称,其实问题很简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一部影片票房的并不是营销,而是影片本身:这包括影片的故事质量、阵容质量和制作质量。

“营销起的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当观众对影片感兴趣时,会促使观众去看,当观众不感兴趣时,并不能让观众买票。”一位营销人士表示。以《我是路人甲》为例,虽然梁朝伟、舒淇们都有过跑龙套的路人甲经历,写起影评来情真意切,但观众真的对一个反映群众演员辛酸、故事也不精彩的电影感兴趣吗?从题材上就阻碍了转化率。

因此,其实营销并不对影片票房起决定性作用,在目前中国电影整体质量不行的情况下,倒逼电影营销这个行当的整体水平提升,其实是一种畸形的形态。(记者 柳青)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