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回顾中国"网生代"IP电影是是非非 原作不是万灵药

2015年07月07日07:19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原作不是万灵药

  《小时代4》《栀子花开》这两部典型的IP电影本周将上映。自从去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博纳总裁于冬喊出了“未来电影公司都将给BAT打工”这一惊世骇俗的口号后,中国电影逐步进入“网生代”的真相也愈发被揭示出来。业内将2014年称为“网生代”元年,即基于互联网基因的电影品牌们开始蠢蠢欲动的一年,各种“IP”类电影或涌入市场,或提上日程。那么一年过去了,这些电影表现如何?它们到底是一种品牌意识还是电影创作者缺乏原创力的一种捷径?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年来IP电影的是是非非。

  哪些IP受银幕宠爱?

  文学类最火歌曲类异军突起

  首先,让我们来为读者搞清到底什么是“IP电影”。简单说来,IP就是知识产权,可以是一首歌,一部网络小说、一部广播剧、一台话剧,或是某个经典的人物形象,哪怕只是一个名字、一个短语,把它们改编成电影的影视版权,就可以称作IP了。那么究竟哪些IP最常被改编成电影?

  ★小说类

  自带故事网络文学后来居上

  小说类因为本身具有故事情节,最易被改编成电影剧本,因此也就成了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IP电影种类。这其中又分为严肃文学类和网络文学类。改编自严肃文学类的IP电影其实可算IP电影的基础,像《红楼梦》《大话西游》等都是脱胎于此,而《西游记》已经改编或者即将上映的电影更是不胜枚举,成为当下最火热的电影IP之一。

  当代文学也有不少被片商看好,其中麦家的作品《风声》《暗算》已被搬上银幕,未来还有一部《解密》被导演何平看中。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也早被片商收入囊中,第一部已经杀青。今年在上影节收获好评的《烈日灼心》,其实也是改编自厦门作家须一瓜的小说《太阳黑子》。

  网络文学虽然诞生较晚,但是在改编成电影的路子上可谓后来者居上。这股风潮由2013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引领,同年《小时代》持续发酵,此后的《匆匆那年》《何以笙箫默》《左耳》《万物生长》等皆在此列。而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期间,《死亡循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盗墓笔记》等一大批网络小说又公布了IP项目的启动。即将上档的《捉妖记》,其实也脱胎自《聊斋》故事中的《宅妖》。但此类电影表现各异,有票房口碑双收者,也有产品合格口碑争议者,不少拍摄此类影片的主创,甚至干脆以“产品经理”自居,对拍出的作品是否符合电影标准并不关心。

  ★节目类

  “爸爸”“兄弟”纷纷上银幕

  近些年随着真人秀节目的走红,这种类型改编成电影后也票房不俗,甚至一度成为业内关注的现象。

  去年春节档《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狂赚7亿,比一些原创电影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到了今年1月,《奔跑吧兄弟》大电影再度取得高票房,冯小刚导演虽然对综艺电影猛批,但他自己担任导师的《我看你有戏》也有拍成大电影的计划,而春节档,两部《爸爸去哪儿2》和《爸爸的假期》对撞,并且也都成绩不俗。

  ★歌曲类

  多以青春为载体质感是突破难题

  这种类型可谓是当下IP电影风潮中的“新贵”。去年春天,由高晓松监制的电影《同桌的你》仅凭着人们对这首歌曲的回忆就轻松拿下近5亿的高票房,让片商们看到了热门歌曲IP身上的价值。今年,何炅的导演处女作更是锁定了自己的十年畅销歌曲《栀子花开》,将这股歌曲改编电影的风潮发酵到一定高度。随后,大电影《爱之初体验》《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小苹果》《一生有你》等项目也来跟风。

  总体来看,这类IP电影的载体大多是青春题材,主打的是怀旧和情怀,难免会在类型和故事上有所雷同,就像韩寒所说“现在是首歌都能拍成电影”。如何突破歌曲本身,成为一部独立而有质感的电影作品,是这类电影面临的问题。

  ★动漫类

  “喜羊羊”才是中国IP“鼻祖”

  其实这是在国内做IP电影最早的一种类型,像在荧屏上深受孩子欢迎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人家的电影版已经进入第七个年头,只是最初做成电影时,IP的概念还没有今天这么火热;再比如《熊出没》系列,也是从电视走向电影的成功案例。今年,六一档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主打80后的回忆牌,收获了5亿元票房,上影节期间,源自国产动漫形象的《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也备受瞩目。

  ★游戏类

  受各类互联网企业关注

  游戏类改编电影可能是最符合互联网+电影的IP电影类型,也是各类互联网企业最关注的类型之一。之前腾讯成立电影事业部时便宣称,将推出两部改编自腾讯游戏《QQ飞车》和《斗战神》的IP电影,除此之外还有改编自《洛克王国》《QQ炫舞》《天天酷跑》的电影项目也准备上马。今年上影节上,欢瑞世纪发布了未来十部新片计划,《古剑奇谭》《仙剑奇侠传》《轩辕剑》等知名游戏都被传出即将改编为电影的消息,其中,《古剑奇谭》目前已经敲定由剧版的男女主角李易峰、杨幂出演。

  ★网剧类

  《万万没想到》让国民岳父见国民老公

  网剧改编成电影也是今年电影界比较火热的现象之一,主要源于今年夏天,凭借网剧《屌丝男士》等走红的大鹏自导自演了一部《煎饼侠》,还未上映已经赚足眼球,被看好成为暑期档黑马。而另外一部粉丝众多的网剧《万万没想到》也在前不久举行了启动仪式,宣布将拍大电影版,并请到了王思聪和韩寒同时站台,关注度爆棚。

  还有一个较另类的例子是今年年初的《十万个冷笑话》取得过亿票房,该片虽是一部动画片,却定位于“成年动画”,按照网剧的形式播出,也可算作是网剧改编电影的例子。

  ★脑洞类

  广播剧字典人名也成为开发对象

  IP电影的热度让众多行业都十分眼红,除了相关行业,片商们更将触角伸向了更远的地方,于是诞生了一大批脑洞大开的IP,比如已经有投资方拿下了《新华字典》作为IP电影开发对象。还有“李雷与韩梅梅”这两个名字的版权就卖了50万元,并已在电影局立项;而《小猪班纳大电影之梦想大“帽”险》,更成为了国内首部由童装企业主导打造的系列动画电影。正在上映的《张震讲故事》更是来自于广播剧,虽然票房不佳,但影片已经公布了要连拍10部的计划,看来是要把这一IP开发到底。

  声音

  过度执着于创意营销,不会成就好电影

  ★赞

  好IP能推动行业结构优化

  针对电影项目应该如何开发,原创与IP孰优孰劣,IP是概念泡沫还是会形成常态,华语电影应该在类型上创新还是补缺等问题,不少业内人士都在各种场合发表了意见。

  刚过去的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互联网电影嘉年华论坛上,电影IP成为会场上讨论的热点,PureArts动画的雨果以及腾讯动漫业务部总经理邹正宇认为,互联网改变了很多传统行业,但“内容为王”依然是铁一般的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内容就是今天炙手可热的IP,“一个能激发粉丝情感,受到追捧的好IP,可以有力地追逐文化与商业上最大化价值,甚至推动整个行业的结构优化与成长,而积极参与优质IP挖掘与缔造的专业协作,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机会”。

  《泰囧》编剧束焕比较中立,认为IP其实是机会也是陷阱,有些像《少年派》这样的小说本身对人物的刻画就很深入,但也有一些小说虽然很热,但只是具备话题效应,而不适合改编电影,“如果太执着于创意点的营销,可能就会是个坑,不会成为好电影”。

  ★弹

  IP只是炒热概念

  也有人对IP持否定态度,具备多年大片开发经验的资深编剧张家鲁就干脆表示“IP只是炒热概念”。他认为,文学和电影的创作还是存在巨大差异,剧本创作无论完全原创还是改编,都需要创造力。其实像编剧、导演、策划这些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开发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小说、网络热帖、话题等一直都是题材的来源,就像之前的大数据一样,IP只是行业里流行的另一个概念。

  谈到当下电影IP流行的原因,张家鲁坦言,目前中国虽然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但类型不够,工业还跟不上,所有项目在开发,各家都在抢工作人员,“现在中国大陆有点像好莱坞,台湾和香港地区像英国、澳大利亚,不少导演、编剧跑到大陆,工作机会更多一些。”

  《同桌的你》导演郭帆则表示目前中国的观影人群并不成熟,只有大家都说的“21.5岁”那个群体,这也导致了类型电影的缺失。

  国外IP怎么玩?

  不过于依赖原作传统内容巨头把握话语权

  国内IP这么火热,那么电影产业更为发达的好莱坞这一概念玩得更加纯熟。如今横行全球的漫威系列电影就是从动漫IP改编而来,但显然电影让这一系列的漫画更加风靡。这是因为,电影相比原著漫画,虽然故事、人物有相似,但主创更注重打造电影本身的质感。同时,片商也没有把野心止步于电影,而是借此扩大到更广阔的领域,比如周边产品的开发上。

  在日本,许多漫画被改编成TV版动画、剧场版、大电影版等一系列形式,但每种形式都不会过于依赖原著,而是具备了各种形式本身的质感,即便独立存在也是不错的作品。

  此外,国内国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据了解,在美国,核心的IP都是被电影公司和漫画公司把控,我们很难看到Google、亚马逊、苹果与迪士尼等公司合作介入内容生产领域,但在中国,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和优酷这些公司,正不断和电影公司亲密接触;在日本,互联网公司依旧弱势,在集英社、万代南梦宫、东京电视台、任天堂这些传统内容巨头面前毫无话语权,但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正不断生产内容,倒逼传统电影公司在互联网时代的自省与改革。

  不过,对于好IP是否会影响原创能力的担心国内国外都是一样的。上影节的好莱坞编剧论坛上,漫威御用编剧尼科尔·帕尔曼透露了一个好莱坞电影圈的现象,“选择创作什么剧本就像是一场赌博。当我周围的一些编剧朋友成家之后,他们就再也不会创作原创剧本了。写剧本就像创业一样,他们不再愿意去创作一个不知道卖不卖得出去的剧本。”而漫威前主画师沃尔特·迈克丹尼尔说得则更加直接:“真正的IP是可以永久存活的。中国目前的IP还不能叫做IP,只能叫品牌。”

  发展趋势

  一大波IP在路上

  虽然IP的是是非非还未辨明,但更多的IP电影已经在路上了。暑期几部大IP青春片优势明显:《小时代4:灵魂尽头》百度搜索指数高达26921,《栀子花开》也有22628,两部影片的关注度超群。8月,周迅担任监制的青春片《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也将上映,该片同样改编自同名小说,周迅本人就是作者安东尼的书迷。下半年,包括《寻龙诀》《三体》《摆渡人》等业内期待已久的著名IP电影也将陆续上映。

  除了已经拍摄完成的,还有不少筹备中的IP电影。阿里影业之前公布了唐七公子著名网络小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演员阵容,引发粉丝关注。根据国家出版广电总局最新一期的备案公示,八月长安的两部作品,振华三部曲的后两部《暗恋·橘生淮南》、《最好的我们》接连备案,都将被搬上大银幕。此外,张晓晗的代表作《除了爱,我们什么都不会》的同名电影也已经立项,目前正在筹拍当中。著名网络作家墨舞碧歌的成名作《路从今夜白》则电影版和电视剧版同步进行开发。

  今年上海电影节期间,成立近一年的游族影业公布了9部影视项目,其中IP项目是重头戏,几部大IP电影项目分别是《华夏之王》《女神联盟》《一千灵异夜》及《三体》。董事长林奇透露,这是在未来两三年中国电影产业迅速成熟起来的背景下做出的判断。同样,上海电影节期间成立的向上影业宣布拍摄天下霸唱的另一小说《死亡循环》,并请来了徐峥担任监制。同时拥有并将陆续启动的IP还包括《地底世界之雾隐占婆》《天坑历险记》《北大荒狼灾记》《夜盗董妃坟》《崔老道捉妖》《灵异游戏》等。(记者聂宽冕)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