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7日,第24届中国新闻奖、第13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在北京举行。由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常志霞、张蕾、齐鹤、朱璐采写的新闻专题《小村大事》以最高票荣获第24届中国新闻奖广播专题类一等奖,这也是河南省在本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的唯一最高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会见获奖代表并讲话,强调当代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参加会见,刘奇葆出席报告会并讲话。在颁奖报告会上,刘奇葆还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报送的广播专题《小村大事》为例,对本届中国新闻奖作品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获奖作品弘扬了“走转改”精神,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记录最真实的基层故事,生动反映最前沿的社会变革,是持续开展走基层涌现出的一批好新闻。
优秀的新闻报道来自新闻发现力。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然是一个杰出的发现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优秀的新闻作品首先来自发现。广播专题《小村大事》正是记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中的一个新闻发现。它以中国最美乡村信阳市平桥区郝堂这一小村庄的变化为切入点,来解析“中国乡村良性发展之路”这一“大事”。通过采访改革参与者对现阶段“三农”问题的深入思考实践,体现“发展和建设要尊重规律、尊重人”这一理念,以白描式的写实记录郝堂村、郝堂人的变化,展示了“田野生机勃勃,邻里守望相助,乡村文明复兴”的一种农村发展新趋势。
何谓发现?经过探索、研究,看见或找到前人、他人未发觉的事实或未知领域,这就是发现。何谓新闻发现力?新闻发现力俗称新闻敏感,西方新闻界则称之为新闻嗅觉或“新闻鼻”,是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事实所蕴含新闻价值的能力。这里的发现力指的是记者发现新闻即新闻敏感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新闻实践一再证明,新闻工作者需要千种能力、万种能力,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新闻发现力。新闻工作者能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新闻事实中,及时察觉和敏锐分辨某个事实有无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大小,依靠的就是新闻发现力。新闻发现力包括新闻判断力、新闻挖掘力、新闻鉴别力和新闻预见力。
新闻发现力首先要有新闻判断力。如今,新闻竞争使得独家新闻很难寻觅,往往一个新闻事实或事件甫一发生,各路记者会迅速出现在同一新闻现场,谁的新闻判断力强,谁先看出事实的价值,谁就能赢得主动。以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为题材的报道,近两三年来时常见诸媒体,可谓各具千秋,其中亦不乏上乘之作,但是更多地流于表面、浅尝辄止、思考不深,还有的剑走偏锋、力道不够、切题不准。记者根据长年对政策的了解和把握,对河南省农村城镇化建设各地近年经验做法的关注,准确自信地判断:郝堂的探索、试验,具有难能可贵的突破和创新意义,这应是一篇极具价值、主题重大的新闻线索。得出这样的判断,的确考验记者要眼力好、下手快,看似得来全不费功夫,殊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长年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和养成“吃透两头”习惯的结果。
所谓“吃透两头”,一头是对宏观层面、全局性走势的把握,吃透党和国家对农政策,对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趋势和带有共性的热点、难点的判断要了然于胸;另一头是吃透河南省农村建设的情况,对各地的经验做法、探索实践要了如指掌,有比较才有发言权。记者决定作此报道之时,党的十八大绘就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宏伟蓝图,习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而河南省农村面临的实际问题却是,在城市化大潮下,记忆中的乡村渐行渐远,我国每天约有百个村庄在消亡,记者掌握的资料表明,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届时还有4.5亿农业人口,报道关注的就是这4.5亿人的发展和未来。这样的主题不可谓不重大,不能说不具有示范意义。对郝堂,村民、官员、学者做了有益的探索。众多探索中,记者敏锐地抓住这一典型,挖掘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主题。于是记者在长达三年的研究关注后,先后五次深入现场采访,蹲点基层,吃透情况,找准方向,抓准主题。《小村大事》能从众多同题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记者准确地判断出这一线索的新闻价值和这一典型的重大意义。
新闻发现力要有新闻挖掘力。记者的工作绝非一般的发现新闻、报道新闻,更需要探寻和挖掘那些往往深藏不露但含金量高的事实,追求并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这要求记者必须具有相当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为有些事实的新闻价值是显性的,能一眼看出,而有些则是隐性的,不能一下子识别。在《小村大事》的发现和采写过程中,记者就面临着这样的考验。如果停留在一个村庄变迁的报道上,只写日渐凋敝的农村和失落的乡村文明,而不能挖掘出郝堂为何能充满活力,它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原因是什么,那就找不到主攻方向,报道也会失去应有的力量。但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记者的新闻发现力在穿透力上发挥好,就能够排除表象和一般化的东西,挖掘出价值含量较高的新闻事实。
新闻发现力更需要有新闻鉴别力。新闻发现力,不只是反映在对新闻事实所含价值大小的判断上,还反映在对价值优与劣、好与坏的鉴别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即新闻价值很大,但传播出去的效果却达不到预期的设想。这篇报道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记者在确定了采访主题时,同行和业内并不看好,原因是时下主流的声音和观点是加快城镇化进程,而记者把关注的目光放到乡村建设上,可能会吃力不讨好。再则对从一个村庄的建设上来探索一条中国农村的良性发展之路,这样的做法似乎也没有说服力。
这时对传播效果做出前瞻性的估量,也需要一种非凡的能力。记者的鉴别力就包括所见与众不同,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要具备独有的思辨能力,这对记者发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现力不仅要靠眼睛,还要靠思维,要用头脑进行分析,对所掌握的情况进行比较。发现有时取决于记者的思考,逆向、发散、纵向思维,独具慧眼的观察,多问多想也是另一个经验,在采访成稿的过程中,有经验的记者总是带着问题去采访,把自己的思考贯穿于采访的整个过程。能在不起眼的小事实中发现大题材,写出大新闻。《小村大事》能获奖,这跟记者立足基层,放眼全局,见微知著,从一般中发现特殊价值是分不开的。
提高新闻鉴别力,记者还应具有质疑的品质。采访时要使自己不迷信、不盲从,要保证报道的客观、公正,质疑是不可避免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具有质疑、怀疑精神,才是新闻发现力的核心所在。生活中经常出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况。在完成《小村大事》前期采访和写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了逻辑上的断裂,关注和解决一个村庄的建设力所能及,也责无旁贷,但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在现有的国情下,如何解决乡村建设和农村修复,郝堂做法是否可以复制,它是否具备示范推广意义,或者只是一个特例?为了让报道更能站住脚,记者不断地提出新的质疑。殊不知,记者的质疑也正是改革者们的困惑和迷茫,经过追问,记者得到了更多惊喜,那就是“依靠村庄的内生力量,激发村庄的活力,村庄建设者的主体是群众”,这才是郝堂试验的真经,这样郝堂的生动实践就具有了重要的社会意义。
每一次质疑,都能让记者提升认识,对主题的定位更准确。有时采访就像故意找茬儿,充满对抗性,因为记者是代表更多的听众来提问的,不能不动脑筋地把采访对象的言论作为唯一可信的真理,选择质疑的态度保证了节目能挖掘到别人采访不到的深度。在采访中进行求证,把质疑抛给对方,直到把困惑弄明白想透彻,这样才有了行文结构中记者现场白描辅线外的另一条线——以乡村建设探索者、改革者的思考实践为主线,报道的点题之笔和出彩之处正在于此,正是得益于这次质疑式的采访,激发了采访对象从起初不愿谈到敞开了谈,谈思路谈思考,而且谈话状态富有激情,生动自然。
新闻发现力还要有新闻预见力。新闻预见力指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发展趋势和本质所表现出的一种见微知著的预见能力,即“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预判力。在许多情况下,有些新闻事实尚未成熟,但是事物一般都有产生、发展的过程,也有从量变到质变或者因果联系,记者这种预见、预判力的发挥,决非凭空想象,而是在对事物充分采访的基础上,在大脑中有效地建立起事物发展过程和因果联系的环链模型,并凭借经验和智力,对一个略露端倪的事实或事件,推测出事物发展的趋势,直至结局。
《小村大事》的报道,得益于记者对政策预见性的把握和研究。记者的体会是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制约。新近发生、发现的某个事实能否报道,一要看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二要看其是否符合新闻政策。2013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围绕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要求。2013年4月初,习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5月24日,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7月1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要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7月20日,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习总书记发来贺信说,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8月29日,习总书记在视察沈阳军区部队时指出,军民合力把美丽、富饶的白山黑水保护好、发展好。《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说:“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大气治理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年9月9日由国务院公布,之后,国家林业局印发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
就是在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政策春风下,郝堂成功申报成为中国最美乡村,记者凭借敏锐的新闻价值判断,果断以中央政府网站公布“郝堂等12个村镇为第一批建设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为由头,11月完成了最后一次采访并成稿播出。
播出后不久,2013年12月14日,中央农村城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诗意的语言预示着,生态文明建设、乡村修复、新农村建设将不断拓展和深化,《小村大事》以探索乡村建设良性发展为主题的报道必将占得先机,先声夺人。果不其然,根据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全国上下积极探索实践,各地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由此媒体展开的典型报道成为2014年度的热点,而记者的稿件《小村大事》2013年就已经播出,并参加了当年度的河南省好新闻和中国新闻奖评选,荣获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记者的发现力就是记者的生命力。新闻发现力不仅反映在对事实隐性价值的挖掘上,还反映在对这一事实被挖掘后角度和细节等各个表现环节上。
精心锤炼主题,练就“小题大做、大题小做”本领。在新闻采写中,居首位的就是提炼主题,主题精练了,内容就集中了,篇幅就好把控了;主题越散、涉及面越宽,内容也就越多、越散。提炼主题要练就“小题大做、大题小做”的基本功。“小题大做”就是在小题目上做大文章,要求记者善于以小见大、以点见面。《小村大事》是典型的以小见大的报道。一个小山村的变迁在时代发展的主流中,看似是小事,但揭示的主题“如何破解中国农村良性发展之困”不可谓不宏大。同时这一报道又是“大题小做”的样本,把宏大的主题通过普通人惯常生活的变化、普通村庄变迁的点点滴滴,梳理勾勒、概描详写地表现出来。
一是要“小中见大”抓问题。要“关心国家大事,关注身边小事”,“吃透两头”很必要。“两头”就是上头和下头,意为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和基层的实际情况、生动实践。有时记者会抱怨身处一地,无重大主题可写,无大事件可抓。其实仔细观察、处处留心,是可以写出有分量、有价值的报道来的,要善于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从那些司空见惯的事物中,从那些表面看来似乎毫无新闻价值的线索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
二是切入点要小,学会用情节讲故事,用细节揭示主题。作典型报道,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避免报道概念化、程式化。采访对象面对话筒时,往往惯性地进入评价式、概括式的语言模式,这些语言空泛抽象,是典型的概念化语言,不生动、不鲜活。为此,记者在做重点采访时总是要求自己做到,力戒“假大空”,录音一定要生动自然,抓别人没有的情节,捕捉生动的、鲜活的细节。这才有了稿件中“做豆腐乳的哑巴在门口抽烟,哑巴的老婆在种菜,那种平常日子的幸福,让人心涌热流”。接着的同期录音才会动情感人:“真让人感动。这一部分农民怎么办,能到城市生存吗?他们去不了,要留守在农村,要以种庄稼为生,以农业为生,解决的就是这一部分离不开农村的人的问题。”
三是变换报道角度,角度要巧。注重新闻性的同时,努力追求报道的艺术感染力也应是一位记者孜孜以求的。报道选取了有着较为广阔创作空间的体裁——新闻专题,在布局谋篇时,讲究结构的文学性。作品以纪实的手法,音响的表现和行文的表达采取并行(两条脉络)、对比(前后变化)、重复(小学生的歌声)、蒙太奇式(录音组接)手法,使作品富有移位感、画面感、跳跃感,主题既明确、形象又深刻、含蓄。报道写到郝堂试验带来方方面面的良性循环时,有这样的情节:“干净的水系,葱茏的树木使这里成为鸟儿的天堂。从前小农散种的茶园,如今套种了板栗变成了有机茶园,不打农药,有虫子鸟儿帮忙解决。郝堂人种茶爱茶,说起茶连孩子也能聊得头头是道。郝堂的小学,开设有许多与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相关的课程,茶艺课是其中之一。”然后播出校长的录音:“茶的文化,茶的历史,这些东西渗透到思想当中,才能让一个人在劳动当中产生幸福感、成就感。”有了幸福感,农村生活才让人心生向往。
四是平实之中有深意、见新意。众所周知,一篇报道没有概写无以成篇,没有详细、集中、具体、形象、深入的刻画成就不了好稿,时下流行的“细节制胜”正是如此。稿件的深点,不是靠评价式和结论性主观语言强加出来的,而是让人们从细节和情节挖掘中感受到、感悟出来,是水到渠成的过程。稿件中不惜笔墨报道那些平实无华的小人物的小幸福,外在反映的是“曾经凋敝的村庄焕发出旺盛的生机”,真正的用意在于通过“村庄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田野生机勃勃,邻里守望相助,乡村文明复兴”的可喜变化,深刻揭示“政府引导,尊重群众意愿,发挥农民在村庄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建立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的内生机制,涵盖着发展和建设要尊重规律、尊重人、尊重农民自己的小日子”这一内蕴,这才是郝堂试验的根本。这些波澜不惊的情节、细节的使用,言下之意就是为“农民是有尊严的,农村是有价值的,农业是有前途的”这一主题铺设的,从而映射出郝堂乡村建设探索的可贵之处,进而反映中国农村建设之路的不平凡,并让人们看到中国农村的希望,较好地引导舆论。
《小村大事》报道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出后,中国广播网站纷纷转发,社会反响良好。中国新闻奖评委在评价这篇报道时说:“习总书记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篇报道以优美的语言,反映了一个山村的变迁,以小见大,主题重大,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作者单位:河南人民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