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5年第5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大数据时代地市党报的新闻之道

——以《无锡日报》的新闻报道为例

骆正林

2015年07月14日13:51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摘要】大数据时代媒体竞争非常激烈,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级地市党报应该充分发掘地方新闻资源,创新新闻报道的形式,争取在混沌的世界中发出清晰的、权威的声音,不断巩固地市党报传统的舆论阵地。《无锡日报》是江苏地市党报的优秀代表,该报在时政要闻、民生新闻、国内国际新闻、图表新闻、旧闻新闻等方面的报道创新,初步形成了《无锡日报》的新闻品牌,也使该报成为各类媒体报道无锡的新闻来源和素材来源。

【关键词】时政要闻;民政新闻;数据新闻;旧闻新闻;舆论阵地

大数据时代网络媒体、社交媒体异常发达,芸芸众生加入到新闻采集和传播活动中,新闻制作者与接受者的关系发生了再造。虽然新媒体的崛起给传统媒体的生存带来巨大压力,但值得肯定的是:在泥沙俱下的信息海洋中,在流言八卦肆意横飞的虚拟世界中,传统媒体发出的声音依然是清晰的、权威的,社交媒体转发的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几乎全部来自传统新闻机构。《无锡日报》作为一家地市党报,始终坚守党报的新闻理想,通过不断创新新闻报道形式,争取在混沌的世界中发出清晰的、有影响力的声音,不断巩固和提升《无锡日报》的品牌影响力。

一、时政要闻:用“新闻高度”守住“地方舆论阵地”

满足人民的信息需要是媒体生存的前提,追踪重要新闻是媒体人永恒的追求,承担社会责任是媒体不懈的使命。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指出:“我们必须承认,大众传播机构是一种教育工具,而且也许是最强大的;它们必须在陈述和阐明本共同体应该为之奋斗的理想中,承担起教育者那样的责任。”[1]在有些人的眼中,西方媒体是自由的、超脱的,甚至是不受约束的,然而,只要对西方媒体进行深入的内容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任何媒体都有自己的国家意识和政治觉悟。香港城市大学林芬等人的研究发现,“西方大部分学者认为西方的主流媒体具有很强的保守性。西方主流新闻媒体基本上是新闻源的一个传声筒。如果一则新闻与政府有关,媒体报道往往代表了官方的意见,这种现象在国际报道中尤为普遍。在面对反对现体制或者有较大改革诉求的社会运动时,西方的媒体都倾向于视而不见”[2]。在美国的很多影视剧中,“爱国主义”都是重要的、神圣的主题,影视剧始终不忘构建主流社会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有着历史较为悠久的党报传统。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时就提出,“报纸是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最有力的工具”“报纸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生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按照政治权力等级建立起完备的党报系统,党报作为党的喉舌和宣传工具得以从制度上稳定下来。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党报一度垄断了所有的社会话语权,其他媒体难以生存或难有作为。党报体制是中国媒体体制的重要特色,在大数据时代,党报重新显示了它的存在价值。因为党报需要追求社会效益,需要进行严格把关,需要引领社会舆论,所以党报新闻是谨慎的、严肃的、权威的。今天的媒体结构是多元的、立体的、复杂的,但是主流媒体依然是媒体信息的主要来源。打开各种APP,其中绝大部分新闻都来自国内外大型媒体,其中,国内党报是消息的重要来源。

任何社会都有它的主流价值观,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媒体的重要任务。《无锡日报》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始终将舆论引导作为重要工作。2013年以来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改革发展的局面更加复杂,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媒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地市党报,《无锡日报》积极承担上情下达的任务,及时将中央反腐精神和治党治国措施传达到无锡市内。如习总书记强调县委书记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2015年1月13日,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上讲话);巩固改革成果,把反腐引向深入(2015年1月14日,中纪委五次全会上讲话)等。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强调“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2015年1月17日);中纪委全会指出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不搞运动”(2015年1月15日)等。同时《无锡日报》还及时报道无锡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央精神的具体措施与做法,如无锡市委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2015年1月16日)、市委常委会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 精心谋划新举措 努力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2015年1月7日)。

施拉姆认为媒体具有“社会雷达”作用,媒体需要帮助公众绘制社会地图。具有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题材较为严肃的政治、经济、科技类报道一般被认为是硬新闻。硬新闻是受众了解国计民生、形成生活决策的重要内容,也是绘制社会地图的主要材料。我国党报历来强调指导性,通过硬新闻指导受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李良荣曾经将党报的指导性概括为鼓舞、示范、论证、启发、解释、预测、警戒等7个方面。[3]《无锡日报》的时政新闻紧跟无锡社会发展的步伐,记录无锡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成绩,站在时代制高点上为各条战线问计问策,为地方各项事业发展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城市名片”浓缩发展精华》(2015年1月2日)报道2014年该市获得数十个国家级、省级奖项和荣誉(包括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四位、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第一名等),指出这些成就让无锡城市名片越擦越亮,城市表情越来越丰富。《第四届中国投资者大会在锡举行》(2015年1月11日)报道600余位专家企业家会聚无锡,共同探讨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如何应对资本新时代,以及作为全国地市级中上市公司最多的无锡市如何利用资本发展。《中山路商圈需全新定位》(2015年1月20日)报道崇安区政府如何谋划繁荣中山路商圈,提出了“从地段为王到性价比为王”“留客也要留铺”的发展策略,希望借助特色商铺再现中山路的繁华。芳庄没有山地草原,没有交通优势,每天却有近2000只山羊从这里卖出去。《芳庄为何诞生山羊大市场?》(2015年1月3日)以“记者蹲点笔记”的方式揭示了芳庄成为“北羊南运”枢纽的奥秘。《传统村落保护把“根”留住》(2015年1月15日)指出传统村落正在受建设性、开发性破坏,无锡经济发展要注意保护传统村落的“根”。《耕地保护“篱笆”扎得更紧了》(2015年1月18日)倡导无锡发展要守住耕地红线,不仅要守住数量,更要保住质量。2015年1月15日1版发表的评论《新常态下要有新作为新突破》,更是从理论高度规划了无锡的未来发展,评论指出“引领新常态,要更多地聚焦新常态下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尊重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在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无锡日报》的时政新闻是无锡本地的“白宫新闻”,它对无锡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二、民生新闻:贴近百姓生活,传递社会正能量

20世纪80年代美国地方媒体曾经掀起过“公共新闻运动”,它们认为“新闻界不是作为公众权利的代理人而存在,而是作为既表达公众同时也帮助公众形成和找寻自己身份的工具而存在”[4]。地方媒体在公共新闻理念的指导下,对美国媒体长期存在的客观主义原则和揭丑报道进行了反思,它们呼吁“至少要让媒体促进和真正改善公共或公民生活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报道或抱怨”[5]。如果结合中国国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公共新闻理念:媒体不能过分炒作娱乐新闻、煽情新闻和明星隐私,媒体注意力应该更多地转移到值得关注的公共问题上;媒体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起、组织、规范公众对社会问题的讨论;媒体要慎重进行批评性、揭丑性报道,既要揭露社会问题,也要帮助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等。公共新闻的出发点和我国民生新闻的出发点有根本的不同,但其中提倡关注社会问题、策划公共讨论、促进社会和谐等内容有很多异曲同工的地方。

“民生”是一个带有人文思想和人本关怀的词语,所谓民生,指的就是人民的生计。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无锡日报》的新闻报道强调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新闻内容多数采制于群众的日常生活,突出观照百姓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状况。我国媒体过去非常重视典型报道,但《无锡日报》并没有简单盯住好、坏两种极端的典型,而是从民生视角全方位关注人民的生活。《无锡日报》不断创新新闻报道形式,既有鼓舞也有监督,通过活泼的新闻文风、灵活的表达方式积极传递正能量。2015年1月1日,《无锡日报》“看无锡·热闻”版刊登的头条新闻是《无锡市201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该新闻全面报道了无锡市政府将在2015年为民办的12件实事,报道中每件实事都给出了具体的、扎实的、数字化的指标,如丰富文体惠民活动的具体内容有:“完成100场惠民演出、100场主题展览、100场公益电影。”该报更多的民生报道从群众需要、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等方面选材,坚持客观性、事件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从新闻报道中总结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民生报道的质量和舆论引导的水平。如《市区1.3万余人将告别财政养老》(2015年1月16日)、《政府牵线盘活百姓闲置房》(2015年1月5日)、《江阴5年建近千座水冲式公厕》(2015年1月7日)、《宜兴350个村庄推广湿地净污》(2015年1月7日)等,通过鲜活的案例报道地方政府为民谋福利,改变传统报道图解政策的做法和公报式、命令式的做法。

创刊于1889年的《华尔街日报》是一份国际著名的财经报纸,有人将其称为“世界政治的风向标、世界经济的多棱镜、世界金融的指南针和世界股市的晴雨表”。1941年巴纳尔·基尔戈尔成为道·琼斯公司的董事长,并领导华尔街日报进行了一次里程碑式的改革,创造了著名的华尔街日报体的财经新闻报道风格,即讲故事的风格。《无锡日报》的民生新闻比较重视新闻的故事化、事件化,通过人物、场景和细节描写,深入浅出地宣传先进典型,传播先进思想。如2015年1月4日《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发表了《“祖孙三代”的另一种亲情》,该文通过20来岁的科班护理师、40来岁的护工阿姨与步入晚年的老人们之间形成的新型代际感情,歌颂了滨湖区社会福利中心的专业护理水平和相互友爱精神。1月20日第五版《匆匆那年,温暖与感动还在延续》回访2014年的新闻人物,重新发掘新闻资源的内涵,通过系列典型人物的事迹展示无锡城市的精神面貌。饭团阿姨、反扒夫妻、新潮民警、买房环卫工、换肺女孩等人物的故事,让新闻表达的主题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记忆。记者的任务是传递新闻信息,但客观报道新闻仅仅完成了一半任务,记者的另一半任务就是要在报道中讲述好故事。《无锡日报》的讲故事较为精彩,但仍有很多提高的空间,如要更加注重人物、场景和细节的描写,通过精彩的新闻故事全面调动读者的阅读体验。

民生新闻报道需要更多地关注人民生活,“对社会上刚露出苗头但又带有趋势性的问题能灵敏地加以捕捉,并作出正确的判断,进行前瞻性的报道”[6]。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始终有一定的距离,媒体对社会问题的发现,对群众需要的记录,将有助于政府加强民生工程的建设,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无锡日报》记者能够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能够用敏锐的视角发现社会问题,为有关部门解决民生问题提供思路,并积极推动有关部门解决一些民生问题。《开着宝马领低保,这个不可以》(2015年1月18日)报道无锡市正在建立市民信用体系,“开着宝马领低保,这种可能性将几乎为零”;目前市民异地刷卡消费的需求日益高涨,但不同地区资金结算、优惠补贴、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却阻碍了“一卡同城”使用,记者通过调查发问《“一卡同城”,还需迈过几道坎?》(2015年1月17日);《看病“停车难”医院成“堵点”》(2015年1月17日)指出“门口车辆排长队成许多医院‘通病’”;《体育老师兼校医只会“擦擦红药水”》(2015年1月15日)发现无锡市学校校医配备严重不足;《上马墩多个小区有“僵尸”建筑垃圾》(2015年1月12日)通过舆论监督敦促社区定期巡查、监督建筑垃圾清运;等等。这些群众生活的小事通过媒体报道进入了公众视野,有关部门在媒体监督下对问题的逐个答复或解决,无疑将促进无锡市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无锡日报》还有一个较有特色的版面“发布厅”。这个版面类似政府部门的新闻发布会,它能够沟通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能够就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接受群众监督、解答群众的疑惑。如《挥出强力组合拳 构建治霾新常态》(2015年1月16日),是无锡市环保局对2014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回顾,向群众反馈了2014年全市大气污染防治的成绩;《打造家庭学校社会立体育人网络》(2015年1月19日)通过报道13所大中小学的成功经验,向市民介绍了市属院校推进家校共建的成绩;《坚持依法治旅,努力提升游客满意度》(2015年1月12日)是无锡市旅游部门通报依法治旅的成绩,并提醒市民签订旅游合同时的注意事项等。当然,目前“发布厅”的稿件还类似于政绩广告,期待以后该版能够更像一个虚拟的发布厅。

三、国内国际新闻:做好新闻二传手,提高新闻职业化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需要报道反常性的事件,新闻需要以事件为中心。然而,我国目前的新闻管理体制造成了新闻异地化现象,即本地发生的突发性新闻本地媒体难有作为。一些媒体的地方新闻很多类似于工作总结,没有新闻性;或者说本地新闻还不大符合新闻职业化的要求。追求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是新闻媒体的普遍理想,因此,很多报纸的全国新闻版、国际新闻版的新闻性远远超过本地新闻版。《无锡日报》在强化本地新闻报道的同时,也注重对国际国内新闻版面的经营,《观天下?聚焦》《观天下?纵横》《观天下?中国》《观天下?世界》等版面,是《无锡日报》新闻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锡日报》在转载国际国内重要新闻时,不只是作为新闻的二传手,而是通过创造性的版面策划和编辑,不断提高《无锡日报》报道新闻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职业化的媒体一般奉行“事件中心原则”,“即在新闻采访中注意捕捉事件显露在外的一些事实,注重捕捉事件中一些戏剧性的细节,注重新闻事实的可视性、可感性、现场性,让读者在轻松获得信息的同时不动声色地受到心灵的陶冶和净化”[7]。报纸不是简单的宣传品,新闻应该具有新闻性。只有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宣传规律和新闻规律才能结合得更好。因此,《无锡日报》在选择国内国际新闻的时候,坚持从新闻事件出发,从满足受众知情权出发,从提高宣传效果出发,不断提高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的专业性、新闻性。突发事件、重大事件是新闻的核心内容,《无锡日报》围绕新近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新闻,精心制作标题、编辑版面,不断提高《无锡日报》在读者中的权威性、公信力。《无锡日报》关于国内时政要闻的报道,既有时效性、新闻性,也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如中央纪委全会公报发布,《紧盯“四风”问题新形式新动向 对碌碌无为的干部该撤就撤》(2015年1月15日);习近平在县委书记研修班强调,《县委书记要把好权力金钱美色关》(2015年1月13日)等标题就直截了当地浓缩了新闻精华。2015年1月18日刊登的《县委书记们在中央党校学些啥?》,生动活泼地向读者介绍了县委书记在北京接受培训的情况,四个分标题更是将学习内容富有逻辑地展示给读者:“课程表:第一课就是‘依法治国’”“主讲教师:‘习大大’实在是太亲切了”“学员守则:请假、吃饭不能‘任性’”“毕业论文:不允许代写,要求非常高”。《无锡日报》国内外新闻都是国内外发生的有影响的新闻事件,如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中央层面公车拍卖、深圳市的电价改革、石油价格的涨跌、南北车爆“内幕交易门”等民生新闻;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国游客擅开飞机安全门等突发事件;立陶宛入欧、法国遭受恐袭威胁、亚航坠机事件、缅北战事升级等。读者通过《无锡日报》的国内国际报道,就能非常容易地把握天下大势。

报纸是一种精神产品,它需要满足读者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因此,报纸新闻必须以事件为主。吴海民在创办《京华时报》的过程中提出了报纸就是产品,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为了提高新闻产品的质量,吴海民提出了“三个还原”的概念。“所谓‘三个还原’,一是将内容还原成新闻,二是将新闻还原为事实,三是将事实还原为事件。”[8]事实是真实存在的情况,事件是社会上发生的有影响的事情。事实经常指静态的真实要素,事件更多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无锡日报》在选择国内国际新闻的时候,抓住有价值的新闻事件,精心组织版面,扩大新闻报道的效果。如报道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新闻:《跨入2015,他们仅一步之遥》(2015年1月2日),通过时间点的回溯,绘制时间轴来还原事件的过程。该报道的第一个时间点是“2014年12月31日23时30分”,该点上的事件发展情况是“外滩人群中开始传出女人的尖叫声和孩子的啼哭声,不安的情绪开始蔓延”。这种报道方式不仅突破了传统新闻的结构模式,而且通过时间点的运用提高了新闻的现场感。在激烈竞争的媒体市场,很多媒体都重视事件营销,通过规模效应发掘新闻资源的利用率。2015年1月7日,法国巴黎查理周刊杂志社遭遇恐怖袭击,1月8日《无锡日报》就编辑专题报道《法国讽刺漫画杂志社遭袭》,并配发新闻分析、延伸阅读和相关报道,帮助读者深入地了解事件的新闻背景。其后,《无锡日报》不断编辑后续报道,如法国警方锁定杂志社恐袭犯罪嫌疑人,《三人均受过专门训练》(2015年1月9日);《法恐袭犯被警方击毙》(2015年1月10日);《巴黎反恐大游行40余位外国领导人参加》(2015年1月12日)等。在国际油价震荡、亚航飞机坠毁等热点事件中,《无锡日报》均连续跟踪,帮助读者了解、解读这些重大新闻背后的新闻。

在我国现有的媒体管理体制下,地方媒体因为采访权限与采访成本的限制,无法直接深入国内外重大事件现场进行采访。国内地方媒体的国内外新闻主要摘编其他媒体的报道,被摘编的媒体也主要是中央级的媒体,如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摘编不等于照抄,《无锡日报》通过对国内外新闻进行重新编辑,让摘编稿件融入《无锡日报》的特色中,形成《无锡日报》特殊的编辑思想与版面风格。

近年来,由于新媒体的崛起,中央级传统媒体更加注重报道的新闻性,不断与新媒体抢夺舆论阵地。因此,《无锡日报》对国内外新闻的转载、精编,一定程度上也是《无锡日报》的自我学习,通过这种学习可以强化《无锡日报》的新闻敏感,可以更好地提升《无锡日报》的品牌魅力。地市党报在国内外重大新闻中只能充当二传手,但二传手同样有自主性,像《无锡日报》这种编辑方式,能够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通过纵深分析、增值服务,提高了国内外重大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期望《无锡日报》在今后的国内外新闻编辑中,能够更加敏感地选择有价值的新闻稿件,更加善于发现独家的编辑角度,更加有策略地对稿件进行组合,从而通过“来料加工”提高国内外重大新闻报道的主动权。

四、图表新闻:注重版面视觉效果,探索数字新闻报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化媒体在经营上和内容上不断攻城略地,传统媒体却在媒体市场和舆论阵地上不断丢失城池。互联网进入中国仅有20多年时间,但是却不断推动媒体社会化的脚步:“新浪、搜狐、网易和腾讯开创了‘门户网站’时代,为我国传媒引入了互联网媒体;新浪、腾讯、搜狐和网易等开创了‘UGC’(用户自生产)时代,为我国传媒引入了即时、互动的互联网媒体;腾讯推出的微信创新了互联网媒体,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9]今天,世界各地的服务器储存了海量的、松散的、碎片化的信息,人类已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数据变成像土地、石油一样宝贵的基础性资源。社会化媒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媒体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数字化媒体的强烈冲击,《无锡日报》未雨绸缪,从版面视觉效果的策划和数字新闻报道的探索等方面,不断寻找大数据时代新闻报道的创新之路。

数字化带来了人类阅读方式的改变,普通人的影像阅读比重不断提高。早在20世纪90年代,电视的繁荣推动了视觉文化的发展,报业也在电视的挤压下增加图片用量。今天,在网络空间内图片和视频发展迅速,报纸版面在亲和力上腹背受敌。《无锡日报》较早感受到来自媒体市场的挑战,不断在图片用量和版式策划上下功夫,努力用赏心悦目的版面赢得读者的青睐。2015年1月4日,《无锡日报》将6、7版打通,策划了一期《2014大家最关心这些时事》,版面既有新闻性,又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在其他新闻报道中,使用彩色图片已经成为《无锡日报》的基本做法。

有人认为大数据时代新闻概念正在发生变化,“新闻是正在发生、新近发现、搜索、推送与议论中产生的事实和观点的传播,或许还包括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和预测”[10]。2013年《纽约时报》因报道华盛顿雪崩而获普利策新闻奖,报道利用现场视频、3D图片、气象图表、文字报道和声音等多媒体形式,让公众有了全方位、全息化的体验。2014年马航MH370航班失联,以CNN为代表的西方媒体,以大数据、人机互动、可视化传播等技术,占据了马航事件报道的中心舞台。新闻报道的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闻业务的变革,新闻报道的形式更加赏心悦目,具有了可视性、前瞻性、科研性等新特征。《无锡日报》在数字化探索方面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网络获取更多的消息来源,如《反腐不定指标上不封顶》(2015年1月12日)摘编自中纪委网站;2015年1月5日利用新浪微博网络留言,编辑祭奠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专题《为逝者默哀,泪光中别忘了反思》;2015年1月8日利用网络上的相关报道和评论,编辑出版专题《“土豆君”终于熬出头,要当主粮了》等。二是报纸内容和微信、微博互动,如无锡“两会”期间,报纸每天策划相关话题,邀请网友通过“无锡观察”APP、微信、微博和无锡新传媒网站参与互动。三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相关图表,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视性。如2015年1月16日7版刊登《订饭馆“放鸽子”也影响今后生活》,专题报道央行对个人征信业务“开闸”,报道中插图就是电脑复合的图表;2015年1月8日6版报道《出境游保证金成旅行社“摇钱树”》,押题图片是电脑设计出来的,既清楚又美观。四是通过采访数据或数据挖掘报道数据新闻。

传统媒体过去有调查性报道、精确新闻报道等体裁,但数据新闻与过去这些报道形式有所不同,它需要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整理过去的数据,然后绘制出可视化的状态图。近年,中央电视台不断探索大数据新闻,一些报纸也在通过计算机技术不断改进新闻报道方式,如绘制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改革路线图、反腐风暴中绘制大老虎的社会关系图等。《无锡日报》的数据新闻报道还处在探索阶段,但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2014年最后一天,国务院批转的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公布,这预示着政府会计制度重大改革正式启动。2015年1月1日,《无锡日报》以《地方政府亮“家底”》为题对此作了报道,报道配发的关系图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2015年1月18日1版“数说新闻”刊登《无锡外贸去年首破740亿元,同比增长5.4%:一般贸易首超加工贸易》,这篇报道也配发了非常具有可视化的数据模型。

数据新闻是未来新闻发展的方向,地市党报应该建立起数据库,利用网站容量大、可搜索的特点,为受众提供有关历史资料、经济或金融等方面的相关数据,并用可视化的模型将其表达、表现出来。《无锡日报》对数据资源的利用还处在初级阶段,期望将来会有更大的进步。

五、旧闻新闻:挖掘新闻背景,珍藏历史记忆

新闻是新闻,旧闻也是新闻,有时旧闻是具有很高价值的新闻。钱刚认为:“历史是这样,又很陌生又很接近,又遥远又非常熟悉。”[11]“不为人知的历史,在若干年之后也会成为明天的新闻。”[12]卢跃刚认为:“越新的事,反而离我越远;越旧的事,反而离我越近。”[13]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新闻记者应该具有历史学家的眼光,具备深邃的社会洞察力,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判断历史事件的价值。如果我们将历史作为新闻的外延的话,旧闻应该有这样几个内涵:历史上某些事件因种种原因被遮蔽了,今天历史环境的变迁人们有权了解当年的真相;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件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有很多借鉴,媒体报道历史事件能够更好地为现代发展把脉;因为当代语境的原因有些事件难以直接言说,媒体可以通过报道历史事件让受众感悟新闻内涵;历史是延续的,当现有的东西逐渐消逝的时候,媒体对往事的记载就是保护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当前旧闻已经是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锡日报》当然也不例外,很多“旧闻报道”丰富了《无锡日报》的内容,也提升了《无锡日报》的文化内涵。

新闻是历史的草稿,只有将新闻事件放到历史背景中,才能更好地看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价值。2015年1月4日我国体育外交家何振梁先生仙逝,何振梁谦和正直、豁达无私,是我国绝无仅有的体育外交家,他在公共外交舞台上为中国国家形象增添了很多光彩。何振梁出生于江苏无锡,是一个乡愁浓烈的文化人。作为何振梁家乡的报纸,《无锡日报》在他辞世后作了浓重的报道,这些报道都充分利用了历史材料和背景资料。如2015年1月8日8版《走遍世界各地 为家乡赢得荣光》记述了何振梁与《无锡日报》的不解之缘,记者单红将过去采访何老的经历再次整理,从申奥成功后反感“奥运之父”的称呼,因乡情与《无锡日报》的无数次互动,记者将何振梁当成精神导师等方面再现了何振梁的人格魅力。同时,版面为这篇报道还配发了很多历史资料,如曾任毛泽东、周恩来的翻译,教萨马兰奇念“北京”,访问希腊拒报销机票等。在《他为家乡留下奥运财富》(2015年1月6日)、《最好的告别方式是理解奥林匹克理念》(2015年1月6日)等报道中也穿插了不少历史背景。历史具有双层含义:一方面它是时间序列上的事件,另一方面它也是意义诠释上的叙事性再现。何振梁鲜活的历史资料增添了新闻文本的阅读魅力,也让读者感受到何振梁体育外交生涯的非凡意义。

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城市,小到一个个人,都要有记忆。没有记忆的城市发展是没有目标的,它的未来前景也没有人文意义。记忆不仅要有想象的元素,而且要有物质的载体。乡村、古镇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容器,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很多文化载体、文化符号正在加速消失,我们忽视它们、嫌弃它们,甚至以保护的名义破坏它们。为了寻找无锡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为了提倡“城镇化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无锡日报》从2015年1月19日开始推出专题采访——“美丽中国的‘江南style’ 寻找无锡的乡愁符号”(见图3)。在1月19日的启动新闻中这样写道:“行进在现代化征途上的无锡,同样需要呵护自然的馈赠,珍藏文明的印迹,留下先辈创业、创造、生活的刻痕,为这座城市留下可供后人铭记,可供海内外游子怀想,可供五湖四海游客品赏的有形、无形的‘集体记忆’。”“我们话无锡,诉乡愁,说江南,书写岁月淘不走的故土记忆,书写魅力新无锡,书写舌尖上的无锡,也书写‘新无锡?新憧憬’。”

《文心雕龙》“通变”篇说:“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文章体裁有一定的规格,然文章具体格局与形式变化多端。1963年,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穆青提出“用散文笔法写新闻”,鼓励记者摆脱不合理的写作约束、改变令人生厌的新闻语言,他本人也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通讯中实践散文笔法。今天,虽然新闻界对散文新闻仍有争论,但散文新闻依然得到一些人的提倡。“提倡散文式新闻,意在打破新闻结构的呆板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陈规戒律,就是用散文的表达形式和清新明快的笔法去写新闻,而绝不是把新闻写成散文。”[14]对于时政要闻散文笔法显然不合适,但对于人物报道、事件报道,尤其是人文报道,借鉴一些散文笔法未尝不是一种创新之举。《无锡日报》的旧闻报道显然可以采取散文笔法,这种散文笔法让旧闻变得更有文采、更优美、更有情感、更受读者欢迎、更能触动读者的心灵。

2015年1月19日,“寻找无锡的乡愁符号”发表了第一篇稿件《冠中画卷觅乡愁》。著名画家吴冠中曾经背着画板遍寻家乡宜兴的山水草木,记者走进古村落寻找吴冠中画作中的场景,为离乡的游子们保留一抹淡淡的乡愁记忆。该文的导语就不落俗套,起笔就是“思乡,一草一木总有意,一砖一瓦总关情”。记者寻访到的不少画中场景,今天依然能够让游客流连。例如:“在宜兴的东北角、拥有2700多年历史的古镇周铁,不时可以遇见老弄堂、老房子等旧时的生活痕迹。”“记者来到了下邾村儒芳里自然村。村名出自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之口,‘孺子可教,儒风芳菲’,故称‘儒芳里’。这是一个很有味道的村落,明净的天空下,大片楼房中散落着不少老房子,与穿村而过的黑色化道路相映成趣,几名孩童牵着一条小花狗在村头玩耍,老人在门前理菜,只有偶然间路过的汽车鸣笛才会打破这一片安静祥和。”因为采用散文笔法,读者不仅有阅读文字的感觉,而且有很古朴的画面感、生活感和人情味。新闻报道一般强调客观性,记者作为报道者不大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在《冠中画卷觅乡愁》中,作者的感情自然流露,似乎是作者在领着读者寻访家乡记忆,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无锡日报》的其他新闻报道方式也独具特色,如文体新闻、法制新闻、深度报道等,这里限于篇幅不再赘述。大数据时代媒体竞争激烈,中央级媒体都在坚决地进行新闻改革和创新,不断巩固和扩张舆论阵地。作为我国媒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市党报,应该充分挖掘地方新闻资源的优势,将本地新闻做足做透,不给别人后发制人的余地。品牌是公众对媒体新闻产品和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估和认知,是一种充分的信任。《无锡日报》应该继续努力探索新闻报道的个性,不断打造区别于同类媒体的品牌,这样才能使《无锡日报》真正成为无锡人的精神家园,成为全国媒体报道无锡的新闻来源、素材来源。(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展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5.

[2]林芬,赵鼎新.霸权文化缺失下的中国新闻和社会运动[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6):96.

[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44-246.

[4]西奥多?格拉瑟.公共新闻事业的理念[M].邬晶晶,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3.

[5]西奥多?格拉瑟.公共新闻事业的理念[M].邬晶晶,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5.

[6]沈世纬.新形势下新闻工作者“五要”[J].青年记者,2015(1):25.

[7]石坚.新闻写作新视角[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9.

[8]吴海民.创新媒体的十二块木板[C]//郑保卫.论传媒改革与发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14.

[9]郭全中.“内容稀缺”背后的不同逻辑[J].青年记者,2015(1):4.

[10]谭天,王俊.新闻不死,新闻业会死去[J].新闻爱好者,2014(12):18.

[11]钱钢.中国传媒与政治改革[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8:255.

[12]钱钢.中国传媒与政治改革[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8:254.

[13]卢跃刚.真相与救赎[C]//陈婉莹,钱钢.中国传媒风云录.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8:298.

[14]张骏德.新闻报道改革与创新[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46.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