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据CNNIC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4年12月,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在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上达到最高,为63.9%。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高知识分子群体,在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时,不可避免要遇到网络谣言。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匿名性强等特点,作为网络大军的主力军,大学生对于网络谣言的认知和应对情况有着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对网络谣言的认知和行为进行数据分析与原因研究,并最终从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网络谣言;大学生;认知和行为;应对机制
近年来,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网络内容日益丰富,网络接触人群日益增长,这些都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谣言本身带有的影响力、危害性借助网络这一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的平台迅速传播,而在整个网络谣言传播体系中,每一个接触到网络谣言的个人对于谣言的认知能力和处理方式决定着网络谣言的传播范围和影响程度。与网络接触密切的大学生,其对网络谣言的免疫问题变得非常重要,同时,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该群体对谣言的辨别能力和处理方式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一、“网络谣言”的概念研究
谣言概括的说,就是一种没有事实依据但传播广泛的信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谣言有了新的传播途径。汉斯约阿希姆?诺伊鲍尔曾说:“互联网是数字时代的听传,谣言女神的辉煌时代才刚刚开始”[1]。笔者认为,网络谣言是以网络为传播载体的,通过各种网络中的特定方式(例如:微博、朋友圈等),针对受众所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或事件所发布的没有事实依据的信息,其传播力度、影响范围远不是口口相传所能企及的。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如前文所述,据CNNIC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4年12月,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3.8%,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在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上达到最高,为63.9%[2]。大学生求知欲强、信息需求量大、对网络依赖大,但其正处于即将进入社会阶段,自身辨别能力较弱、情绪化等特征可能会导致不良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在匿名性强、信息量大的网络环境中,大量谣言难辨真伪,大学生又是网络高依赖群体,对于谣言的认知和处理不当,必然要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
(二)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和案例分析两种方法进行,问卷也围绕了一部分列举案例进行设计,同时也会结合问卷结果对案例进行分析。
1.问卷设计思路。分别从认知态度、原因途径、行为习惯等方面设计问卷,紧紧围绕大学生对网络谣言的接触和认知情况、网络谣言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情况、网络谣言传播的原因、大学生对于网络谣言的辨别能力以及大学生在一些实际案例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设计,综合考察大学生群体对网络谣言的认知和行为的情况。
2.样本选择。在天津市选取三所高校分发1002份问卷。为了保障问卷调查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选取的三所院校需要涉及理科类院校、文科类院校、艺术院校。因此,笔者选择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这三所高校,同时选择在各学校图书馆和食堂出口处等人流聚集地发放问卷,抽样方法为非概率抽样中的定额抽样。
3.问卷回收情况。共发放1002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954份。在有效问卷中,男生占得比例为48.95%,女生为51.05%,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比例分别是:30.61%、23.27%、21.07%、25.05%。
三、研究结果
根据回收的问卷,我们可以从大学生对网络谣言的认知态度、接触程度和辨别能力,大学生认为谣言产生的原因,大学生在网络谣言中传播中的实际行动来分别分析。
1.大学生对谣言的态度认知。对谣言的态度方面。有20.86%的人不相信,5.03%宁可信其有,8.18%的人听取他人意见,23.16%的人不关心,42.77%的人有自己的想法,会斟酌。可看出大多数大学生会主动去判断,不会听信谣言,但仍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大学生会选择中立或者相信。
2.大学生对谣言的接触情况。对谣言的接触情况方面。有48.85%的人通过微信接触谣言,52.73%的人通过微博,32.91%的人通过贴吧,55.03%通过QQ空间,15.83%通过天涯等论坛,9.43%通过其他方式接触。可以看出接触情况最多的依次是QQ空间、微博、微信、贴吧,可以看出谣言在网络中真是“无孔不入”,随处可见。在笔者选取的四个谣言案例中,接触过的大学生分别占83.75%、37.74%、79.65%、45.18%。
3.大学生对谣言的辨别能力。对谣言的辨别能力方面。约有2.83%的人完全不能辨别,36.37%能够辨别一些太过夸张的谣言,43.08%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能够分辨,14.26%大部分都可以分辨出,3.46%没有想过,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生对于谣言的辨别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问到是否会去考证谣言时,仅有3.67%一定会去考证,大学生在遇到一条谣言时不能辨别,或是没有质疑意识,极有可能因为内容新奇而习惯性转发,成了传谣的一份子。
4.大学生对谣言的动因认知。对谣言产生的原因认识,33.65%的人认为是一些不法分子蓄意制造、谋取利益,55.24%的人认为是大众对于某些信息的误解,11.11%的人认为是大众对于一些事物的美好希冀。
5.大学生对典型谣言个案的处理态度。对谣言的处理。从大学生在网络谣言传播案例中的实际行动来看,在接触到具体的谣言案例时,有约三分之一的人会相信,在遇到实际情况时,大学生对谣言的处理仍然让人担忧。
四、研究结论
结合以上举出的案例及调查结果,通过数据分析,笔者将大学生传谣的原因及其进行了分析归结
(一)个人情感的干扰
在看到可能对自己或身边家人产生威胁的信息时,在无法分辨其真假的情况下,出于以防万一的心态,转发谣言,自己却不知道已经在传谣,例如:席卷全国的“抢盐风波”。成因:在网络空间中,大学生普遍喜欢发布个人的生活和情感问题,这使他们在接受和发布网络信息时受到更多个人情绪的左右,削弱了他们对谣言的免疫力,无意识中有了造谣或传谣的行为。
(二)纯粹的习惯性转发
不管内容是什么,随意转发。在没有求证的情况下,就相信了谣言所说的内容。成因:在大学这个小社会中,大学生在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中,其个体是害怕被孤立的,害怕个人意见与集体意见相背离而遭到孤立。网络谣言在网络中大肆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信任度,这样就促使了谣言成为“多数意见”,其在大学生群体中便不断发酵。同时,群体认同也是成因之一。在“沉默的螺旋”这一现象下,大学生为了获得自我认同和所属群体认同,面对网络谣言,大学生个体往往会跳过思考和核实的步骤,直接参与传播,无形中就成为了网络谣言的二次传播者。
(三)借助转发谣言来宣泄心中的不满情绪
大学生造谣心理与传谣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造谣可能是因为大学生误看或误听了某一事件、现象,在没有再次求证的情况下,传播到网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也可能是出于某种目的,故意编造谣言,并将谣言传播到网上去,以引起关注。成因:价值观的改变。大学生在面对知识、观点在网络中的集中爆炸时,除了自身的知识结构、思维观点发生了变化,其价值观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例如:“在多元思想文化的负面影响下,一些大学生在思想价值观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不再崇尚传统思想文化中的道德评价标准,其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逐渐解体,多元思想价值观以及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冲击并削弱了一些大学生对价值观的鉴别能力”[3]。利己主义、个人自由主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导致其公民责任缺失,网络行为出位,出现造谣、传谣行为。
五、对策研究
在网络谣言传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造谣源头、传播途径、辟谣方式等方面来应对谣言传播,而对于大学生中的网络谣言传播,我们更可以有针对性地从个人、学校、媒体、政府这些方面进行措施分析。
(一)个人方面
1.坚持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辨别能力。谣言止于智者,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辨别谣言的能力,在遇到网络谣言时,可以运用自身的知识对谣言的真假进行判断。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应不断的扩展知识面和阅读量,努力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应多注意自身媒介素养的提高,使自己具有反思意识。同时,辩证看待网络信息,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自身在虚拟信息环境下的媒介道德。
2.网络群体间的观点碰撞。在校期间,针对网上接受的一些谣言,和同学、室友进行讨论,经常跟同学交流网络上的谣言,便于从更多的视角了解谣言;或者在看到一些热门事件或新闻时,可以通过观看网友的帖子、回复等进行分辨,或者与网友进行互动,同学之间的讨论、网友之间的互动起到去伪存真的目的,也促使我们正确对待群体意识,规避沉默的螺旋带来的负面效应,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全面的认识事件,从而采取更理性的行动。
3.主动求证。对于一些自身现有知识无法解释的信息,可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验证,同时结合对被动获取的信息的思考,来更加理性地对待网络谣言。在遇到不确定信息时,主动求证,自觉追踪信息来源、传播的过程,以及后续的动态报道,尽可能地获取与之相关的丰富信息,大学生判断网络谣言真伪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当面对官方解释和网友的帖子时也就能够做出独立的判断。同时,网络语言使用更为频繁的大学生对于网络社区的了解可能也更为深刻,对于网络谣言的散布传导机制也更为了解,所以更能自主判断谣言的真伪,我们要很好的利用这一点,在面对不确定信息时,多思考、多验证,以求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学校方面
1.高校方面要做到校内信息公开透明,建立辟谣机制。在不会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对于一些信息模糊或者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应及时予以解释,有关校园的谣言在网络上已公开传播时,应作好第一时间的准确辟谣。校园网络信息部门应联合学校相关部门建立起健全的网络谣言监督制度,针对校内网络谣言及时监测和分析,也可开设辟谣咨询窗口,定期在校园网上就有关热门网络解疑答惑,引导积极舆论。
2.加强网络信息传播教育以及道德教育。高校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相对应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可将网络信息教育设为公共通识课程,在网络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接触也在不断的深入,网络信息认知与行为能力正逐渐成为每一位公民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同时,更加深入地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网络谣言的产生也是道德缺失的表现之一,我们必须学会把握自己,保持高度的道德自觉。
3.说服理论的应用。针对不同的谣言,选择合理地沟通方式进行有效地说服,不同的沟通方式可能带来不一样的说服效果,说服者可以利用班会、寝室座谈会等方式与学生面对面交谈,从而有效控制网络谣言的传播。同时,大学生情绪化高,高校可利用大学生的情绪化,充分说服其抵制网络谣言,从而激起校园抵制网络谣言的浪潮。
4.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者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平、媒介素养,使他们也学会利用网络并科学应对,有效地处理网络谣言,以便来更好地管理学生中的网络谣言传播。
(三)媒体方面
1.客观、公正、及时地报道。事件发生,媒体应努力挖掘问题,多方求证,并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的真相,尽量从源头上减少网络谣言的产生。一旦有与谣言相关的官方信息出现,媒体应当及时对消息加以广泛报道,尽可能地消除网络谣言带来的负面影响。
2.引导网络舆论。对于已经开始传播的网络谣言,媒体要发挥自身的权威性,针对网络谣言的特定内容,设置报道“议程”来引导网络舆论发展,疏导谣言中的负面情绪,从而尽可能地消减网络谣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3.媒体可利用自身优势,开辟辟谣专区。利用辟谣专栏等形式,对当下流传甚广的谣言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释,达到辟谣的效果,同时可以给受众普及相关知识,从而减少谣言的再次发生,很好的制止了谣言恶性影响的进一步扩散。
(四)国家、政府方面
1.增强政府公信力。政府要做到信息及时公开,同时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杜绝欺瞒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的舆论出现,减少大学生对政府的不信任感,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2.建立健全的网络管理机制。加强网站管理,提高网站的社会责任意识,建立起完善的网站管理机制,特别是大学生日常光顾的社交网站的谣言预防和处理机制,净化网络信息环境。建立及时辟谣机制,在出现重大突发性事件时,政府部门应及时做好辟谣工作,以防止事态朝着“舆论畸形”方面发展,导致事件进一步恶化。在事件发生之前,防患于未然,建立及时辟谣机制。
3.完备相应法律体系。随着网络谣言在近些年的不断扩大,严重性不断增强,我国也开始出现相关规制法律。2013年9月9日,两高发布了《解释》,有力地规制了网络谣言的制造、发布和传播,刹住了网络谣言的风潮,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但是,现有的法律体系仍然无法支撑日益复杂的网络关系,我们仍需要建立全面健全的法律体系,完善相关法律部门,继续加强监管和惩处力度,监督和引导言论自由,严厉打击网络谣言的滋生和蔓延。
参考文献:
[1] (德)洛伊鲍尔著.顾牧译.谣言女神[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2015.
[3] 马小华,赵亚军,郑丽波.文化强国视阈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与重构[J].前沿,2012(9).
[4] (法)让—诺埃尔·卡普费雷著.郑若麟译.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 黄庆畅,张洋.近年10 起网络谣言案例[N].人民日报,2012-04-16.
[7]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8] 李姚丽.网络谣言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以及应对策略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4(8).
[9] 李桂芹.大学生参与网络谣言传播的内在机理及引导[J].青年记者,2013(10).
[10] 梁涛.从“抢盐危机”看微博与谣言传播[J].今传媒,2011(7).
[11] 喻国明.科学辟谣的机制应对[J].人民论坛,2011(4).
[12] (美)奥尔波特,波斯特曼著.刘水平等译.谣言心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