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中华腹地扼守汉水中游,素有“兵家必争之地”之称。这里不仅养育了一代名相诸葛亮、三国名士庞统、魏晋隐士司马徽、唐代大诗人孟浩然、文学家皮日休、北宋书画家米芾、光武帝刘秀、东方圣人释道安等历史文化名人,而且今年的湖北省高考文理科状元也均出自于此。
地处湖北这样一个报业大省、报业强省,《襄阳日报》先后获得中国十大影响力地市报、中国地市报报业发展50强、全国品牌媒体百强、全国百强新闻网站、全国报业经营管理先进单位、全省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报业经营管理先进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出版政府奖等荣誉称号。不仅如此,在全国报业营收下滑的现实情况下,《襄阳日报》发行量达到7万多份,名列湖北省市州报第一位。6月下旬,借2015刊博会第二次预备会在襄阳召开之机,记者对襄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襄阳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王正强进行了专访。
抓内容——强化阵地意识,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传媒》:非常感谢王社长百忙中接受我的专访,请您向读者们简要介绍一下襄阳日报社的情况。
王正强:襄阳日报社是市委直属事业单位,《襄阳日报》于1949年9月10日创刊,第一任社长是著名作家、《红旗谱》作者梁斌。近年来,传统媒体发展受到严重挑战,市州报业更是在夹缝中生存。面对新形势、新环境,襄阳日报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舆论引导力和产业发展力,从单一出版的《襄阳日报》发展为多业态、多介质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60多年来,经历了频繁变动、稳定发展、多媒体发展三个阶段,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报纸为核心,集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社区户外媒体为一体的“两报二刊一网十种新媒体及一个出版社”的多业态、多介质全媒体传播格局。“两报”即《襄阳日报》《襄阳晚报》;“二刊”即《新闻大地》《阅读阅美》;“一网”即汉江网;“十种新媒体”即《襄阳手机报》、《汉江时报》、《多媒体数字报》、《襄阳惠农手机报》、《襄阳云报》、襄阳日报官方微博、襄阳日报官方微信、襄阳晚报微博、襄阳晚报微信、《新襄阳》微信;“一个出版社”即湖北科技出版社襄阳分社。
《传媒》:作为市州党报,如何打造内容,更好地服务读者?
王正强:2014年,襄阳日报社总收入为6700万元,其中,广告收入为3200万元,同比下降近40%;发行收入2500万元,《襄阳日报》发行7万份,《襄阳晚报》发行近4万份。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我们的报纸发行依然坚挺,并且成为省市州第一,我想,主要是我们牢牢把握以内容为王、内容为基的办报宗旨,努力办成让市委满意、读者满意、自己满意的好报纸。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内容建设上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打好“中心牌”。坚持“紧贴中心,紧贴读者,紧贴实际”,坚持“政治家办报”,进一步加强对中央、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阶段性中心工作的学习,发挥党报主流媒体思想引领作用,组织好系列评论文章,以思想引领舆论,以舆论引领发展,切实做好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等宣传,把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宣传报道做实做好。
第二,成立了市委市政府重大报道专班。委派1名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担任报道组组长,建立了A、B角制,充实了报道专班的力量,有力地服务了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重点工作,及时准确地传递了主流声音。
第三,完善日报评报制度。由日报值班总编牵头,成立由日报值班总编、各部室负责人组成的评报专班,制定了《襄阳日报评报实施意见(试行)》。聘请经验丰富的老报人、专家参与,坚持日小评、周大评、月总评,进一步提高了《襄阳日报》办报质量。
第四,实施精品工程,创新宣传形式,着力提升新闻宣传的影响力。重视加强新闻策划,着力打造新闻品牌,创新宣传形式,先后推出了“记者陪您看襄阳”、“党报热线进社区”、“党报有约”、“百姓论坛”、“龙仲平”系列评论、“记者亲历”、“最襄阳”等新闻品牌和栏目。特别是2015年以来,社党委策划推出了“带队伍、走基层、写精品”素质提升主题活动。4月18日起,《襄阳日报》、《襄阳晚报》、汉江网同时推出新专栏“新常态、新亮点,百名记者在一线”,通过选准角度,以小见大,把报社“带队伍、走基层、写精品”素质提升活动采访成果进行集中展示。两个多月来,采写出了《开往春天的乡村客车》等200多篇通人气、接地气的鲜活稿件。本地独家优质新闻作品的大量集中展现,极大地吸引了读者眼球,增加了党报媒体的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服务了中心工作,联结了基层大众,充分发挥了党报媒体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作用。
抓机遇——趁势而上,结合本城市文化业态,运用媒体品牌打造城市品牌新亮点
《传媒》:地处湖北这样一个报业强省,身为市州党报,如何在发展中寻找机遇办出特色?
王正强:加强新闻策划,用策划引领宣传和创新。建立健全新闻策划机制,增强领导力量和资源投入,新成立了新闻策划委员会,下设新闻策划部,选拔1名博士专职负责策划工作。实行整体联动,加强重大主题报道策划,紧紧围绕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发展主题,紧紧跟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打造“中国有机谷”、“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襄阳云谷”三大品牌、“一城两文化”、“双核带动”等重大主题展开策划,突出重点,挖掘亮点,形成强势。不仅如此,结合新闻宣传工作实际与区域特色,向上申报了“襄阳日报社融媒体传播平台项目”和“两园一街”项目(即襄阳三国智慧文化创意园、襄阳广告产业园,襄阳文化旅游商品特色街)。持续提升了“千古帝乡、智慧襄阳”城市品牌影响力。目前,已经启动了项目一期建设。
除此,为文化繁荣发展,让更多的市民读好书,也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湖北、了解襄阳,我社创新发展体制,与湖北科技出版社共同成了湖北科技出版社襄阳分社,陆续推出《一天一个好故事》《奋蹄集》《汉江观潮》等200多种精品图书,重点图书《襄阳文库.名人文集》即将出版。其中,策划出版的专门为小学生“定做”的寓言图书《一天一个好故事》,在襄阳市各个小学校十分畅销,已经销售2万余册,创襄阳史上图书发行最高。创办的为全民阅读服务的期刊《阅读阅美》杂志,每期发行2万余份,被襄阳市委宣传部列为“襄阳市全民阅读重点推介期刊”予以扶持。
抓创新——以探索集团化运作为导向,加快推进产业经营新模式
《传媒》:除主业外,报社还开展了哪些业务成为报社的新增长点?
王正强:第一,稳定发展广告产业。理顺和规范广告经营体制机制,实现广告经营由单一的传统广告模式向品牌策划、咨询创意、整合营销转变,由粗放型服务向精准服务、订制型服务转变。加强策划创意,整合媒体和版面资源,开展系列主题策划活动,以活动促增收。
第二,创新发展发行产业。优化发行结构,稳定日报发行数量,加大晚报发行力度,推进发行体制改革稳定老订户,发展集团用户。提高投递质量,开展快递、物流等多种经营。适应网上阅读的需要,探索“两报”数字报订阅方式,探索了发行改革新途径。
第三,积极壮大印刷产业。巩固改制成果,完善和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强化市场主体地位和功能,确保“两报”和出版物印刷质量与时效,以机制创新带经营创新,着力打造襄阳领先、湖北一流、中部知名的现代印务企业。
第四,加快发展新媒体产业。整合《襄阳云报》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新襄阳》微信、《襄阳惠农手机报》等信息平台资源,按公司制要求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创新经营机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第五,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襄阳智慧文化(广告)创意园建设,打造襄阳古城内一个新的文化旅游亮点。在保持广告、发行、印刷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开拓发展思路,拓展发展领域,培植新兴产业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及省、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的大力支持关心关爱下,襄阳日报社对上申报了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湖北省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传统出版单位示范转型等建设项目,并有多个项目得到了上级的大力支持。
抓融合——突出平台建设,打造新媒体矩阵,加快推进全媒体体系构架
《传媒》:您刚谈到以打造精品、接地气的内容,来强化报纸的宣传阵地,那么,具体在新媒体方面,又是如何思考和实践的?
王正强:第一,做大做强汉江网,努力把汉江网打造成襄阳市主流新媒体、全国的知名网媒。一是做强新闻,充实采编力量,突出本土原创新闻,对汉江网全面改版,提升影响力。二是加速推进区域媒体的融合步伐,通过整合本地优势网站和优秀网络资源,打造以汉江网为品牌的综合服务性门户网站平台。三是积极争取国家信息惠民工程项目,与市文新局合作,建设文化襄阳网站(襄阳公共文化网站)。
第二,巩固完善新媒体矩阵。一是组建了襄阳日报、襄阳晚报新媒体部。深度实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今年4月份以来,新成立的襄阳晚报微博“粉丝”量增至53000,成立当月即创造了一条微博3天813万阅读量的耀眼数据。二是整合襄阳日报微博、微信、《襄阳晚报》、汉江网微博、新襄阳微信、襄阳云报客户端新媒体资源,探索与汉江网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好新媒体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全媒体矩阵,发挥新媒体舆论引导功能。
第三,推进新媒体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新媒体产业经营收入3年内过亿元。这也是下一步关于报社媒体融合的最新目标,把网上的信息变成网下的新闻,这些新闻经过加工整理变成纸质媒体的新闻,再将这些新闻变成网上的新闻。所谓的“三年行动计划”,主要是将《襄阳日报》、《襄阳晚报》、汉江网整合在一个平台。坦白来讲,地处中西部地区,这一块儿也是我们的短板。之前,我们去沿海地区、西部地区都考察过、学习过,看过之后觉得媒体融合方面,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观念问题,原先老记者对新媒体知识的接收和运用存在差异。二是人才缺乏。三是资金需求量比较大。市委市政府非常关心我们,从2015年开始,把日报晚报的采编人员,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一次性解决740万元并纳入预算,这在全国市州这一级应该说很少,这也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对我们报人的充分关爱。
对于新媒体的到来,我们不要恐慌,不要觉得好像新媒体来了,传统媒体都要完蛋了,但要注重加强自身改革,利用市场要把报纸办的更好,让读者、受众更喜欢,这恐怕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媒体融合,人才和资金缺乏不是主要的原因,因为钱是必须的,但不是万能的。从国家层面来讲,能否增强媒体融合的顶层设计,加强导向支持,比如,总局和地方局通过整合资金的方式,在中西部地区打造几个亮点,全国都可以按照模式来摸索,但发展新媒体又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模式,所有的媒体都可以来学习。
抓队伍——强化内部管理,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打造党委和人民群众放心满意的新闻工作者队伍
《传媒》:如何强化报社内部管理,打造作风过硬、业务过硬的新闻人才团队?
王正强:第一,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6条意见和市委21条意见精神。报社在2015年上半年“三公经费”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0%的实际情况下,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深入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摆出的问题整改,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第二,组织好市委提出的“三抓一促”和“假如我是读者”大讨论,“两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别是“80后”“90后”这些没有到过农村去的记者,通过教育活动,一对一的定点帮扶,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将24户农村贫困户的现状进行报道。这项活动开展后,很多记者告诉我学到了很多,这些知识是在学校、在机关学不到的,非常鲜活。
第三,围绕走转改,结合报社实际特点精心策划“带、走、写”素质提升活动,努力提升素质、转变作风。今年3月,社党委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策划推出了“带队伍、走基层、写精品”素质提升活动,并以此为抓手,大力提素质、转作风、促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活动中,社领导、部室主任带头蹲点调研,带头写新闻稿件,开展“一帮一”“手拉手”“师带徒”“老带新”等社内帮带工作。总编辑、副总编辑每人至少带2个“徒弟”,部室主任每人带1~2个“徒弟”,力争一年内“出师”。两个多月来,两报一网先后有140多人次以“师徒”式采访深入基层,走访200多个基层单位和联系点。通过“传帮带”, 领导干部和老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年轻记者编辑也在工作实践中增长了知识,增强了素质,树立了形象。为配合活动开展,5月底开通组建了“襄阳日报社读书群”,搭建学习平台,组织全社职工上线交流学习心得,目前已吸引253人入群,读书交流成为襄阳日报社8小时之外的新常态。
《传媒》:襄阳日报社在之后的发展中,有什么目标和规划?
王正强:作为市州报,报社提出“学武汉、超宜昌”的目标,通过对标先进,明确差距,要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加快改革的步伐。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办报的角度来讲,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来调动和培养名记者、名编辑,由过去的行政化管理向专业化职称管理过度。二是从组建集团公司的角度,按照“五分开”的原则,即管理相对分开、人员分开、岗位分开、业务和资产分开、经费分开,将围绕报社主业发展的出版、发行、广告、印务等业务实施集团化管理,力争在2015年10月左右正式实现挂牌运营。规划将原先古城墙内占地面积约40多亩的印刷厂,在基础设施不变动的情况下,修旧如旧,建起一个文化与广告创意产业园,以提升报社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