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媒界纵横>>传媒热点
人民网>>传媒>>正文

人民日报关注打击网络敲诈:警惕"国字头"违法网站

2015年07月22日15:39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7月22日电 2015年初,国家网信办、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启动了针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力度空前的专项整治行动。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共有130多家网站因涉及“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关闭,其中北京最多,有84家网站被关闭。人民日报今日刊文《警惕“国字头”网站骗取公众信任》,重点介绍了中国经济网环保频道涉嫌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违法经营”案件,文章指出,合法网站乱象不断,非法网站招摇撞骗,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已经成为网络空间的一个“毒瘤”。

据报道,今年2月,北京警方接到山西某冶炼公司实名举报,称在2013年,中国经济网环保频道曝光了该企业环境污染的负面信息,自称该网站环保频道主任的陈某承诺,只要公司肯出30万人民币,就能够删除负面信息。调查发现,陈某其实只是经营着一家北京海之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皮包公司,“捞”到了与中国经济网的广告代理合同,并且利用广告代理协议,进一步“获取”中国经济网环保频道采编权。目前,北京警方已查明,2013年,陈某某采访报道了山西某企业冶炼污染的问题。稿件上网后,陈某提出30万元合作广告费就撤销稿件,未果。陈某再次发起“文字攻击”,企业只好委曲求全,花钱消灾,但根本没有在网站上做广告。近4年来,陈某伙同他人,多次进行所谓的采访活动,然后进行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活动,并因此轻松获利600余万元。

文章称,据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介绍,除了陈某间接“获取记者身份”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还有一些违法违规网站直接参与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截至7月上旬,北京已关闭涉嫌从事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网站84家,占到全国关闭网站数量的2/3。从数据来看,北京已经成为打击治理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重镇。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网管处副处长夏斐还介绍了网络敲诈的另一特征,“我们在核查视频网站相关内容时还发现,很多网站打着‘国字头’旗号,比如中国环保电视台、中国国际金融电视台,这很容易混淆视听,骗取公众信任,其实它们都是无证违法网站。”目前,这些违法网站已全部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黑名单”系统,禁止境内接入服务商提供接入服务。

 

 

(责编:戴莉莉、程惠芬)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