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5年第8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初探电影《无人区》中的叙事语法

——由“核心”事件与“卫星”事件的识别及关系说起

薛佳鹏

2015年08月10日13:37  来源:视听  手机看新闻

摘要:宁浩借电影《无人区》再一次向观众展示了其高超的叙事手法和娴熟的讲故事技巧,虽然这次的影片从表层结构看由其所擅长的多线索穿插叙事“简化”为中规中矩的一主多副单线索叙事,但从深层次分析,影片依然严密遵循着叙事学理论中涉及到的一些基本语法结构。本文试图通过提炼和概括电影《无人区》叙事中的那些“事”,从而分析和探索这些“事”是如何构织搭配出电影叙述的引人入胜。

关键词:电影叙事学;叙事结构;核心事件;卫星事件

《无人区》是宁浩执导的国内首部以大西北为背景的公路片犯罪电影,演员阵容主要由徐峥、黄渤、余男、多布杰等组成,拍摄场景大多集中在中国的甘肃敦煌和新疆的哈密、吐鲁番、克拉玛依等沙漠戈壁中。那里没有手机信号,气候干旱,高温酷热,风力日平均七、八级,虽然是在这样艰难的拍摄环境下工作,但剧组工作人员还是坚持了下来,最终呈现到观众眼前的是祖国西部无比震撼和壮美的风情画面。2013年12月3日,历经四年的反复审查和推迟上映,电影《无人区》终于与期待许久的影迷如约见面。宁浩作为中国新一代最优秀的电影导演之一,从其第一部小成本喜剧电影《疯狂的石头》开始就充分展现了其娴熟的讲故事能力,而当他以一千万的投资使《疯狂的赛车》取得过亿票房成绩继而成功迈入中国内地亿元导演俱乐部时,其俨然已经成为观众心目最能熟练掌控类型电影创作规律及多线索叙事能力的“鬼才导演”。《无人区》2.6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一、叙事语法的理论背景

宁浩曾经在《电影》杂志访谈中透漏:“拍摄《无人区》最大的动力就是可以做出一个新的类型片,‘疯狂’就是一个系列,做类型片对中国电影特别有帮助,因为类型片容易复制,别人依据里面的必然元素可以拍摄类似的影片,这样对电影工业有帮助,这就是价值。” ?由此,我们很有必要去探讨和追寻“叙事”作为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叙事”作为人类认识和反映世界与自身的一条基本途径,其历史可追溯至远古社会。可以说,当原始初民开始编织神话或发明“图画文字”用以描述事件传递信息时,就已经表明了叙事活动的滥觞。因而,罗兰巴特说:“叙事遍存于一切时代、一切地方、一切社会。……它超越国度、超越历史、超越文化,犹如生命那样永存着。” ?熟悉理论背景的人都知道,叙事在它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门学科是受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相互交叉的许多学术思潮的影响,其中要数结构主义语言学——符号学和结构主义诗学——神话学与其有着最密切的继承关系,也因此,有人把叙事学称之为结构主义叙事学。当叙事的规律和文本的关系被引入到电影学科时,就出现了专门研究电影结构规律和电影表述元素关系的电影叙事学。世界范围内,作为电影史上最主流、数量最多、影响最广泛的影片类型,以“叙事”为存在根本的故事片创作实际上一直在探讨着怎样才能科学地讲述一个足够吸引最大多数人的电影叙事模式,这就涉及到讲故事的语法问题,或者说的更明白些就是电影叙事文本和表述元素的结构关系。在这篇文章里,笔者无意去解析每一种叙事语法的具体结构,只是想借理论的背景剖析出组成电影《无人区》的具体故事内容及影响到叙事结构的一对概念,即“核心”事件和“卫星”事件,进而指出两者在表达影片艺术效果方面的互补关系。

二、叙事事件的分类和关系

在罗钢的著作《叙事学导论》中写道:“事件就是故事‘从某一状态向另一状态的转化’。”比较通俗地说,在故事中,事件就是行动。一个故事至少包含两个事件,这些事件必须构成一个可续性的序列,也就是说故事中的事件安排使观众渴望看到下一步将会发生的事,冲突和危机将以什么方式得到解决?换言之叙事作品包含的一系列事件必须导向某种结局,正是由于读者渴望了解结局才使故事中各个事件具有了可续性,?可续性涉及到的事件联系有时间、空间、人物、因果关系等,这些属于常规的横向和水平联系。除此以外,在事件与事件之间,还有另外一种纵向的、垂直性的关系。如电影《无人区》虽然是线性叙事,但是里面却有加油站一家三口、鹰隼贩老大和杀手、律师和舞女、警察等四组人马,彼此之间依次发生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但是在所有这些关系中发生的大大小小各类事件,有一种等级轻重的关系,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有的对于剧情十分必要,有的则相对意义性薄弱一些,法国叙事学家巴尔特把必要的事件称之为“核心”事件,把意义弱一些的称之为“卫星”事件,巴尔特认为,前者属于功能性事件,后者是非功能性事件,功能性事件必须在故事发展的两种可能性中作出某种选择,这种选择一旦作出,必然引发故事中接踵而至的下一个事件④。

在电影《无人区》的叙事结构中,“核心”事件“开车抵债”“撞伤杀手”“舞女潜逃”是故事的关键剧情转折点,上述环节不能省略,一旦缺少其中一个,这个故事都会讲不下去,也就是失去故事的可续性。但是“卫星”事件却没有这种必要性,它即使不发生也不会损害故事的既有叙事逻辑,比如律师开车离开帝豪大酒店时,警察拦车检查的情节可以去掉,同时它也可以重新排列,又或者用别的“卫星”事件替换。当然“卫星”事件不能影响到故事的关键转折点,它的作用是仅限于丰富、填补、推进核心事件,使之更具有观赏性,它与核心事件的关系,犹如衣服饰物和人体的关系,“卫星”不一定会与“核心”直接接触,通常它既可以早于或晚于“核心”事件发生,又可以和“核心”并驾齐驱,比如律师与卡车兄弟在加油站发生斗殴的同时,“核心事件”舞女潜逃就同时发生了,虽然影片省略了这一部分。

美国学者查特曼用下面这个图形来说明“核心”和“卫星”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图中圆圈内的方块代表“核心”事件,每一个圆圈代表一个完整的叙事单元,从开端到结局的那一根垂直线条代表故事逻辑的基本方向,斜线代表一度曾经可能但最终没有得到发展的叙事线索,圆点是“卫星”事件,它们有的位于垂直线上,表示它们存在于故事的基本线索之内,有的位于故事的基本线索之外,根据其箭头所指的方向,或预示或追溯在它们前后的核心事件。⑤

三、电影《无人区》中的核心事件和卫星事件

一句话概括主题,电影《无人区》讲述了一个人弃恶扬善的故事,它的“核心”事件如表1。

这部影片,如果只是由以上“核心”事件构成,那么从1-9等于讲述了一个律师在无人区的死亡,观众也将很难感受到律师由自私到无私的心路历程转变,更体会不出影片所承载的人性本善的命题。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如此引人入胜,是由于围绕着以上“核心”事件,还有许多次要事件。例如2,围绕着律师开走隼贩老大的汽车,影片向我们展示了“老大耍赖”“律师要挟”“撞死杀手”诸事件,它们便是属于这个电影叙事单元之内的“卫星”事件,它们使核心事件有凭有据,合情合理,更有看点。此外,在核心事件之间还有一些起着过渡衔接作用的次要事件,例如6,老大追杀律师的路上,便先后出现撞死“贪心老板娘”“傻瓜儿子”等残害无辜生命的事件,他们的死刻画了老大为谋一己私利而弃他人生命于不顾的兽性。这些便是属于电影《无人区》关键线索以外,仍深刻揭示影片主题的卫星事件。

巴尔特区分“核心”和“卫星”,目的是从叙事作品的大量事件中,把具有功能性的事件挑选出来,以便为下一个叙事单元的结构模式建立提供一个经过慎重选择的基础,任何抽象模式的建立,都必须以简化为前提,必须把最基本的结构关系凸显出来。⑥电影《无人区》讲述的既然是人性本善的命题,那么从2到9的转变,我们能看出律师从一开始的想全身而退到最后永远留在了无人区,他的死亡为的不是自己,而是为了一个不会带给自己任何利益的舞女。从一开始律师单纯为了利益来到无人区,他信奉的是:“人之所以为人,不是因为放弃了自私,而是因为人会用火。”到最后,律师经历了无人区的种种,看到卡车司机、傻瓜儿子、加油站老板都因为自己带出来的鹰隼和汽车而丢掉了生命,人性从而彻底转变为:“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会用火,这个火不是为一己私利的工具,而是互相救助的人性之火。所以“核心”事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我们却不能由此就轻易认为“卫星”事件在电影中不值一提。其实,这取决于我们文本细读的能力,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在一个故事叙述的背后,存在着不同的目的,其中之一是叙事目的,如上所述核心事件,它要求电影中展现的这些事件必须在故事逻辑发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还有一种目的,即审美目的。从审美价值来看,许多卫星事件有时会大大超过“核心”。例如《无人区》中,律师以为自己意外撞死了杀手,当舞女发现了这一切,律师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当面向舞女背诵盗窃罪,故意伤害罪,重婚罪等法律条文,以证明自己的无辜。当他背诵的时候,他频频打量舞女的反应,希望可以得到她的信任,看到舞女没有回应,律师又不打自招询问到:“你是不是闻到汽油味道了,你是不是以为我往他身上浇的汽油?”舞女害怕的回应到:“没有,我没有这么认为!”在这个时刻,律师已经失去刚来无人区时的自信,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慢慢出现:人不是我杀的,我要尽量争取别人的信任,最好是一个无辜的舞女给我作证。相反的是,当贪心老板娘要挟老大50元保密费的时候,老大为了防止交易中节外生枝,直接用车撞死了老板娘,这些事件虽然都属于“卫星”事件,但却对塑造和丰富演员的形象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重复阅读电影文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故事中的“核心”与“卫星”二者的关系,可以说正是因为宁浩导演将二者的多寡前后在电影中调配得当,才使得《无人区》又一次成为他的代表作品。(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然然. 《无人区》四幕剧,宁浩独白[J]. 电影, 2010(4)

李显杰. 当代叙事学与电影叙事理论[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

④⑤⑥罗钢. 叙事学导论[M].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75-76,83,84-85,86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