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5年第4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电视转型“互联网+”面临的挑战

刘世敏

2015年08月24日10:03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传统媒体的电视,面临新媒体争夺“蛋糕”,转型已经成为继续生存和发展绕不过去的一个坎,会遇到各种阵痛,面临一些挑战。

挑战一:思维方式的更新

电视媒体要实现“互联网+”,必须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媒体管理和运营。近年来,大多数电视媒体仅仅把互联网当作一种技术工具和传输渠道,在融入互联网时普遍犯有相同的错误,即只是简单地把“触网”、“上线”作为媒体融合的全部,只是满足于把电视观众入口由线下转移到线上,忙于建设自己的门户网站。这并不是真正的“互联网+”。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至上”,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很多电视媒体网络平台建起来之后,由于欠缺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管理和运营依然沿用固有的传统媒体的模式,导致内容更新慢、难得互动、欠缺分享、无法体验,网站鲜有用户,充其量只是电视的一个互联网传播平台。因此,电视媒体在“互联网+”的过程中,必须颠覆原有思维方式,快速调整媒体发展和经营理念,用互联网思维再造电视宣传、经营、管理流程。只有将互联网思维贯穿在电视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才能为电视媒体植入互联网基因,走好电视转型第一步。

挑战二: 媒体角色的重构

适应互联网传播民主化,接受媒体中心地位的弱化。互联网平台将采集、发布和评论的权力赋予了所有的用户。这解构了电视媒体在信息交流中长期形成的特权地位。每一个普通的个人与每一个庞大的媒体机构在互联网时代拥有了平等的地位。至此,新闻传播从传统媒体的精英传播时代进入到自媒体的大众传播时代。这个时候,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已经移位,互联网平台上的传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民主化。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是“麦克风”,谁谁都是“评论员”。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信息的消费者(受众)转变为信息的采集者、发布者和传播者,甚至是观点的提供者和完善者,而且在无数轮传播中互有交汇、互有碰撞。在这种蕴含各种可能方向的新闻信息采集、发布、传播、消费的交互过程中,每一次交汇既是一次主动选择,也是一次被动选择。可以是你,也可以是他,但不一定是电视媒体。只有电视媒体适应了这种生态的网络传播,确立了众生平等的传播理念,掌握了这种网络传播规律,电视媒体的传播过程才能变得更加有效。

挑战三:业务流程的再造

转型互联网,电视宣传、经营、管理的业务模式必将产生根本的变化。比如在宣传业务流程上,首先要按照“用户至上”的互联网精神,克服电视“多层审核、线性播出、整体传送、封闭运行”的传统缺陷,以“自由、碎片、开放、互动”的要求,变采、编、审、发串联式工序为并联式工序。其次,在互联网传播中,传统的信息采集者、发布者、传播者和消费者(受众)之间的界限已经不再明晰。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重视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倾向分析,充分借力采集者、发布者、传播者和消费者的力量,利用互联网免费特性,完成话题设置、内容挖掘、信息聚合、发布分享、评论互动等过程,最大限度地掌握和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在宣传业务流程再造的基础上,互联网化过程中的电视媒体经营和管理模式也应全面以用户为中心,再造业务流程。

挑战四:表达方式的改变

学会网络表达,“说网话,干网事”。网络语言形象、生动、有趣,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越来越为社会所接受。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中,就用到了当时的网络热词“给力”。该稿件一出,立刻引发了网友的追捧。2014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他发表的2015年新年贺词中,用了“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这样网民耳熟能详的语言,被认为是“这是这么多年来最贴近百姓的元旦致辞”。一时间网民为习大大点赞也是“蛮拼”的。“蛮拼的”、“点赞”几乎“刷爆”各种屏,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中的接受度和通用性。电视除了要抛弃多年以来生硬的新闻语态,刻板的说教面孔,还要努力学会使用新媒体互动工具,创新体验方式,优化互动体验,熟谙互动技巧,让网络受众愿意接受你的信息,愿意和你说话、互动、交流,增强受众黏性。

解决以上问题,实际上就是放弃电视媒体的思维惯式、运行模式,甚至是多年来形成的固有地位,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规律。这个过程既痛苦也艰难,还必须快速进行,否则电视的生存发展环境还将继续恶化。只有实现转型融合,才会带来电视媒体的新生。

(作者单位:连云港广播电视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