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刘慈欣获“雨果奖”后首度现身 称《三体》是个例

路艳霞

2015年08月31日07:34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三体》是个例,以平常心看待

  李国庆摄

  第22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昨天落幕,就在前天上午,刘慈欣来了,为排成长龙的读者签售图书,活动持续近3个小时,比原定时间延长了40分钟,共签售图书1300余册。

  刘慈欣前不久获得“雨果奖”,而就在8月11日,《三体》第二部英文版在美国上市,前天又在大中华区上市。大家喜爱的大刘喜事连连,相信谁也不会否认他是一位幸运的科幻作家。不过,刘慈欣却一如既往地淡定,他说《三体》是个例,要以平常心看待。其实,如果走到幕后,会发现《三体》神话真的难以复制。

  评价

  他不是作家,他是分享者

  “他不是作家,他是一个分享者。”《科幻世界》主编、《三体》三部曲责编姚海军如此评价刘慈欣。

  姚海军与刘慈欣相识十几年,在他眼里刘慈欣脑子里有无数绚丽的想象,时刻想找到知音,与之分享,他对科幻的痴迷,常人难比。这番话还有另一个支撑,姚海军手头正在编辑刘慈欣的首部随笔集《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其中收录刘慈欣从事科幻写作以来的30篇文章,不少都从未面世。从这些文章中,姚海军感到,即便是刚开始发表作品那些年,刘慈欣的分享意识已足够强烈。

  2003年2月刘慈欣写下《从双奖看美国当代科幻》,他在文中分析了2000年“雨果奖”值得注意的趋势,以及美国科幻的发展变化。在他看来,美国科幻很多元化,有很多关注社会、关注现实、触动灵魂的作品,“比起美国当代科幻,我们的科幻已经轻得像羽毛,沉浸在风花雪月的春梦中。”

  在姚海军看来,从这部随笔集不仅可看出刘慈欣的科幻观念在不断进化、深化,更有他对科幻理念的坚持,“他从来没有迷失过自己。”

  同行也在为刘慈欣的幸运寻找注解。科幻作家王晋康说:“从晚清开始,中国出现了科幻作品,但中国科幻曾多次断流,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又曾因批判现实作品的出现,受到过很大挫折。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科幻才逐渐复苏。”他认为,刘慈欣正是复苏后的中国科幻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一棵大树。科幻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岩也认为,刘慈欣不仅继承了中国科普的传统,还吸收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幻作品批判现实的元素,“他的作品软硬结合,这是他在科幻文学里的最大贡献。”

  回忆

  他让杂志社方向发生转变

  “他的想象力让人耳目一新。”姚海军记起2001年时,他阅读刘慈欣首部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的感受,“当时国内科幻出版还不景气,我们想,要把中国科幻这个类型真正在中国立住,应该在长篇出版上有所作为。”

  于是,《科幻世界》时任主编、著名作家阿来找到了作家出版社,但结果并不算满意,《超新星纪元》卖了15000册。“我当时认为中国最好的科幻作家的书,像王晋康、刘慈欣的书应该能卖到3万册。”未能实现预期,姚海军又向阿来提出,杂志社应该自己做出版商,毕竟类型文学并非大型出版社的强项,阿来则抛下话:“只要你能说服发行部,那就做。”

  直到换了三任发行部主任,《科幻世界》才正式出版图书。姚海军接到《三体》书稿是在2006年,花了5天时间看完后,他心潮澎湃,“刘慈欣最能触动我们这种科幻迷,他喜欢技术畅想,叙事密集,他确实无人能比。”

  这一回《科幻世界》又破例了——首次连载长篇作品,这一招在科幻迷中立刻引发震动,“每个月我们都会接到几百封读者来信。”但姚海军认为,《三体》真正形成爆炸性的轰动,是在微博兴起的2010年底,“《三体III:死神永生》上市后,过去无法想像的读者冒了出来,演员、音乐家、诗人、IT精英、投资人在网上大发观感,‘三体’成了文化现象。”而果壳网科学活动主持人小姬的说法也流行开来——世界上分成两类人,读过《三体》的,和没有读过《三体》的。

  幕后

  美国科幻大咖亲自写书评

  《三体》的故事从来不会终结。2012年的一个夏夜,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综合部总监李贇通过广播认识了《三体》,买书看过便欲罢不能。2012年7月,这家公司签约购买《三体》三部曲,从此,《三体》英文版和中文版一样,走出了一段不寻常路。

  签下英文版权,李贇向公司提出,先翻译全文,再考虑输出。“现在看来,这是一次冒险,不算人力投入,《三体》三部曲初期投入就高达100万元。”李贇的提议,通过了公司内部审批程序。

  “我们削尖了脑袋想找世界级优秀译者。”李贇说,世界优秀科幻文学译者数量也就两位数,通过朋友的朋友,他联系到了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以及美国人乔尔·马丁森(中文名周华)——这位科幻文学的疯狂爱好者,阅读过中国21世纪以来所有的科幻长篇作品。最终,刘宇昆翻译了第一部和第三部,分别用时9个月、10个月,周华翻译了第二部,用时1年。

  “就像嫁闺女一样,我们要把闺女打扮得漂漂亮亮,还得把闺女的内秀找有识之士说一下。”李贇说,翻译完成后,他们并没有贸然去找海外出版社,而是通过美国本土的文学代理商推介作品,并邀请行家撰写书评。

  美国大名鼎鼎的科幻作家、空间科学家大卫·布林竟然为《三体》写书评了。“老人家写书评有一个条件,只看纸质版。我们就按需印刷打印好图书,通过电商快递至美国。”李贇说,大卫·布林很快给出高度评价:“三体”问题思考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多个重大问题,刘慈欣站在了世界科幻作家的最前沿。

  这样的书评,很难不让出版社动心。但直到去年5月,《三体》才正式落户全球知名科幻出版社托尔出版公司。李贇回忆说,托尔公司的合同条款有29页,一些条款不利于中方,双方多次讨价还价,历时9个月才谈妥。

  去年11月11日,《三体》第一部在美国上市,“三体迷”为此而欢呼。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