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9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大数据时代下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构建——

访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院长程建新教授

传 馨

2015年09月09日14:05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编者按:21世纪是信息革命的时代,也是艺术设计创新的时代。在以互联网高新技术主导的现代传播格局中,以动态性、交互性为标志的设计形式比重越来越大,数字化时代已涌现出更多的新型设计领域。加强协同创新与学科融合,将学术高度与社会应用联结,是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以学科交叉为特点,将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与教学创新及新媒体技术完美融合,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形成了现代设计与传媒教育独树一帜的风格。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院长程建新,让我们在感受该学院独特的艺术设计及现代化教学模式魅力的同时,体悟程院长睿智创新的育人理念,以期对我国的传媒教育提供些许借鉴。

程建新:男,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担任学院“艺术设计”主讲教授、设计学责任教授,是上海市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其他社会职务有: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中国高校科学与艺术创意联盟副理事长、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上海室内装饰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首饰设计协会副会长、世界华人设计学术协会副会长、亚太设计家协会副主席、香港当代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等。先后完成和主持各类设计项目30余项,相关产品设计分别获第二、第三届上海科技博览会金奖;获国家专利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编写专著和教材8部。还组织发起众多设计活动,并多次被聘为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国际工业博览会设计竞赛等多项评选、赛事和各类科技评审活动的专家评委。曾获中国宝钢优秀教师奖,首批入选“影响上海设计的100位(个)设计师及机构”,获“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及联合国友好理事会颁发的“年度品牌理论建设杰出成就奖”等荣誉称号。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程院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刊的采访。大数据时代,新媒体传播技术对传媒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贵院在几十年教学实践中以学科交叉为特点,已形成颇具特色的教学体系,请您谈谈在大数据传播背景下,贵院如何开展学科建设?有哪些创新理念和成功的改革经验?

程院长:您好!非常高兴接受贵刊的采访。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依托华东理工大学强大的学科背景,已具有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现代创意、设计人才为己任。近年来,根据创新型高校建设的目标和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学院在学科建设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刀阔斧的改革、调整和深化,对专业创新教育体系进行了新一轮的研讨与实践,将“协同创新”、“学科融合”的思路能动地融入教学体系和模式的改革中,推进相关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水平。学校首先在机制保障方面给予高度关注,打破学院界限,按照学科类别设置了3大学部,设计与传媒学科归于“科学与艺术学部”,学部内融合了学校相关优势学科的优质资源。借助此平台,设计学科可以最大限度做好顶层设计,引导学科发展,目前学科已与信息学科、社会学科、材料学科、机械学科等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了学科交叉的格局。

其次,教学模式改革和探索是实现教学效能最大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有力保障。根据设计与传媒学科的专业特点和社会相关人才需求的实际,首先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T”型知识结构。推广“设计思维引领社会互动的教学模式”,在相对完整的教学模式总体框架基础上,按四个象限将相关课程在坐标上给予形象的定位,让教师和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的训练目标和要求一目了然。

第三,教学目标实现手段和策略研究:实质、高效地发挥教学产学研基地作用,将社会顶级的设计团队直接引入课堂,让具有良好实践经验的设计精英直接登上讲堂。“设计思维引领社会互动的教学模式”的效力得到良好体现。事实证明,协同创新不仅是国家“十二五”转型升级发展的战略规划,同时也是促进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促进相关学科建设、推动高校转变创新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性思路。

记者:21世纪是竞争激烈的高速发展世纪,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理应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但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情况和培养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批量生产”现象较普遍,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贵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又有哪些积极的举措?

程院长:是的,信息社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一些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专业,尤其是现代设计和现代传媒专业的人才,社会需求量猛增,相关专业如雨后春笋以近于“恐怖”的速度猛上,然而这种教育的“大干快上”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少学校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与经济发展需求相脱节,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差距很大,特别是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结果是一方面市场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众多的专业毕业生却无法从事对口工作。当然,这种现象也不能简单地怪罪于社会或学校,这就像“种子”与“土壤”,学校培养好的“种子”固然重要,社会营造良好的“土壤”也必不可少,培育良种和改良土壤同样缺一不可。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和社会需要,设计和传媒教育亟待从“大干快上”向“精耕细作”的方向发展。为此,学院一方面牢牢把握教学规律,没有盲目扩招,控制好“生师比”,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与时俱进”不断研究现时代条件下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断摸索新规律。

记者:我们知道,设计特别讲究实用与艺术的结合,请您谈谈贵院在教学改革中是如何平衡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

程院长:学术高度和社会应用,看起来好像是一对矛盾体,其实,作为典型的应用学科,艺术设计和现代传媒在这两方面完全可以做到完美的融合。为此学院将设计与传媒的学科前沿和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分析研究,建立了六大设计教育创新机制:1.坚持大学四年创新教育不断线,建立了系统化、多元化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涵盖不同阶段的课程教学、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开发等环节,力求环环相扣,不断深化,有效提升了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营造产学研合作基地和企业导师深度参与的环境:学院与上海木马设计机构、曼恒科技等38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同时还聘请了17位专家作为企业导师共同参与学院学生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建立创新中心(或创新工作室),邀请企业导师和设计师进学校、进课堂、进工作室,组织相对稳定的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条件;3.课程延伸机制:学院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实践活动,要求专业教师在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正常的课堂教学的同时,必须进行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延伸;4.与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互动机制:在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与设计教学互动,让学生参与实验室建设项目,使之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5.有选择的社会设计竞赛和教师跟踪机制:竞赛是课程内容的有机延伸和社会需求的体现。针对相关课程和知识点,是选择设计竞赛的主要依据,并据此选择不同特点的教师进行跟踪,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得以有高效提升;6.国际交流联合展览机制:自2008年以来,学院坚持每年开展中外学生设计作品联合展览,联展在多个国家同时展出,并组织师生交流,让学生从不同视角理解设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

记者:我了解到,贵院特别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激发人们超强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是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可否谈谈,贵院目前开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学院的创新发展和学科建设有何促进?

程院长:上面提到了“国际交流联合展览机制”,其他的国际合作交流也非常频繁,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目前已与欧、美、澳、亚各洲国家以及港台地区的十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教育交流和合作关系。主要内容包括3+1+1本科学生交流项目,研究生交流项目,教师交流项目,外籍教师授课项目,学术讲座等。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6月2日至7日,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年会在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召开。我们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与会做了充分的宣传展示和申请加入Cumulus陈述,经全体成员投票,最终获得通过,正式成为Cumulus成员。该组织于1990年由芬兰赫尔辛基艺术大学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主导,荷兰和德国等多所院校协助建立,截至2015年,共有来自世界48个国家的218个顶尖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成员,其中,中国大陆成员共有11家院校。而这也为我们深度的、更多的展开国际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更好地推进学院国际化进程。

记者:我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教育开设虽然较早,但相对其他学科仍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要求也越来越高,您认为我国当前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克服这些问题?

程院长:确实在中国,艺术专业教育在建国初期就得到较快发展,但以现代社会应用为中心的现代艺术设计概念的明确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虽然和设计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起步较晚,但至今30余年的发展也日渐成型,目前国家已把设计创新作为重要国策,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国家的重视和政策是艺术设计上台阶、展实力、求实效、促成果的催化剂,也是考验相关专业如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试金石,因为当国家将设计创新发展作为国策去推进的时候,设计界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社会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责任,并要用实际成果在产业中、市场中、国民经济中去证实其作用与功效,这是我国当前艺术设计教育和社会运用的最大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需从五个方面去考虑。首先,社会认知度的提高和设计产业的界定: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巨大成果后的今天,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可能成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而其中设计产业未能成熟发展,形成应有的引领作用,可以说是瓶颈中的瓶颈;其次,设计政策的落实和产业链的打造:我国设计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工业发展要求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支持、行业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均缺乏具体的手段和有效的方法,设计创新体系尚未完善,从研发到消费的完整产业链尚未建立;第三,进一步研究和把握国际先进理念和学科前沿:尤其是把握信息时代特征,学会用国际化的语言去交流、去沟通、去博弈;把握人类共同关心的新趋势、新发展、新课题,在当今“地球村”中做一个合格的、有话语权的“村民”;第四,对本土、地域文化的挖掘、解读和创新:俗话说“越是传统的,才是世界的”,但传统继承不等于“文化考古”,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第五,对现代设计内涵的再思考:2006年11月国际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对设计学下的最新定义指出:“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然而今天,很多人仍对“物品、过程、服务”这三大内容并不清楚或理解不深,尤其是“过程”。

记者:网络时代加快信息的全球化,这在带来国际国内艺术融合与借鉴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艺术发展和艺术“走出去”产生较大的冲击,依您看,全球化对我国艺术设计学的影响有哪些?在全球形势下,在您看来,我国艺术设计理念的定位点是什么?

程院长:信息的快速流通造成全球性文化的快速形成,互联网使得地球变“小”了,人们的交流与沟通日益广泛,理解和共识也日益增进,全球性文化的形成在所必然。在全球化语境下,西方文化由于其技术文明的强势,在文化价值观和传播方式上占据了主流地位,西方的艺术理论体系也形成了一定的主导性,民族性与本土化已成为全球化趋势下的重要议题。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增强,提升文化软实力势在必行。面对强势的外来文化入侵带来的问题,本土设计师、传媒人对西方殖民与后殖民的反思加深,围绕“民族性”、“现代性”的视角,开始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创造。在日益增多的国际交流中,以恰当的设计语言和传播方式提升本土设计和民族精神的文化参与。

综合来说,我还是认为:1.信息时代特征的把握:国际化、共通性和时代感;2.地域文化的传承:民族性、文脉性和历史感;3.城市体验价值的实现:故事性、互动性和价值感。以上这三大关注点是达到处理好国际语言和地域风格、先进经验汲取和开拓原创相统一理想境界的关键课题。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