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9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音乐产业的前景展望与原创音乐的版权保护

王 洁

2015年09月09日15:04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对音乐文化产业的影响日益显著。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媒体数字音乐打破了原有的营销方式,传统唱片公司不得不进行适应性转型,摸索新的赢利模式。而在数字网络环境下谈音乐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应尤其关注版权保护,其可看作音乐产业的重要壁垒,用于保障音乐创作者和录制者的权利。可见版权保护是推动音乐创作和音乐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石。

关键词:传统唱片业;探索;原创音乐;版权保护

音乐产业的发展与多方因素有关,其中最关键的是对原创音乐的版权保护。由于对原创音乐的版权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音乐产业发展到现阶段出现很多问题,唱片市场较之从前一落千丈,个中缘由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思考。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免费数字音乐下载成了大众最常用的音乐欣赏渠道,除了免费音乐下载对版权所有者带来的巨大损失以外,更关键的是,人们改变了音乐消费习惯——通过手机、互联网获取所需音乐资源,这对传统唱片业也是一个严重打击。然而,时代的车轮不可逆转,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并逐步改变了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如何面对新事物所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唱片业需要进一步深思如何调整战略方案和实施举措,以适应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

一、音乐产业的发展方向

音乐文化的繁荣并没有为音乐产业带来新的生机。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音乐的需求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听众获取音乐渠道的改变,传统的物理介质唱片发行的份额日趋减少,这也意味着音乐人与唱片公司的重要盈利渠道被破坏。面对着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市场发展现状,唱片公司和音乐人举步维艰,有苦难言。

有人说:传统唱片业将死。然而笔者认为,虽然唱片市场萎缩,但人们对实物唱片的需求不会完全消失,而是趋于小众音乐类型,追求个性化,对音响品质的高要求及对唱片附加值的追求将成为传统唱片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这种物态的音乐产品不会完全消亡就如同喜欢摄影的人群不会因为数码相机的产生而抛弃了胶片,与众不同的产品反而会被高端小众人群作为一种特殊喜好保留下来。由此可见,音乐产业的高端、小众市场已经越来越重要,潜在人群也逐渐扩大。

(一)传统唱片业“高品质”发展

近几年来针对发烧唱片市场开发出许多新产品,得到了高端唱片消费人群的喜爱和认可。新技术使唱片的品质得到了保障,比如:SACD“全称是super audio cd,由sony和飞利浦两家公司制订的音源储存规格,于1999年创立。取样频率高达2822.4kHz,是一般CD的64倍,比一般CD更细腻更柔软。” XRCD“是由日本JVC公司开发研制的一种录音处理技术。其目的是让聆听者听到更高保真度和更好音质的录音效果。”另有HQ2CD、LPCD、Blu-spec CD等。

以上这些新产品虽未成为传统实物唱片的主要发展趋势被广泛认同,但作为一些新鲜的探索与尝试,也为低靡的唱片业增添了一抹颜色。毕竟对于一些声音品质要求高的发烧友而言,他们需要提升音乐载体,并通过5.1环绕立体声音响来呈现音乐,这一群体依然保留他们欣赏传统声音载体的习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规格、高品质的实物唱片将变成一种收藏品,成为艺术品味和精神追求的象征。

(二)黑胶唱片的怀旧风尚

时代的发展有时是螺旋状的,当到达某一节点时,其与历史的轨迹会有一定的重合,这便是复古,黑胶唱片也迎来了自己的复古时代。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收藏黑胶唱片的行列中,这种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淡出历史舞台的音乐产品又重回人们的视野。

黑胶唱片的回归无疑使音乐产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音乐作品在被物化以后,其价值也不仅局限在音乐本身,而是作为一件艺术品或收藏品,产生了音乐以外的价值。“一名发烧友自称,他曾经从香港鸭鹩街淘到经典唱片,用总价5港元买了两张《猫》的音乐剧黑胶唱片,后来在广州竟卖至400元。”

当人们购买黑胶唱片或者欣赏黑胶唱片时,听的或许不只是音乐,若论音质,黑胶唱片的技术不如CD等新科技产品,但当唱机播放黑胶唱片,发出那种吱吱呀呀的摩擦声响,一种历史特有的情怀油然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品位人群的增加,黑胶唱片的市场还会继续扩大。

(三)音乐产业的新潮流

除上述物化音乐产品外,数字唱片成为了音乐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其特点为形式新颖、载体变化丰富,唱片的制作与宣传方式有别于以往。

APP唱片便是数字唱片的一种,是将歌手的专辑制作成手机应用软件,用户付费后就能获取整张唱片。通常一张APP唱片除了音乐部分,还包括歌手新闻动态、写真、周边产品等,从而实现用户与歌手的互动,突出唱片的设计和概念的功能,也比传统唱片的发挥空间更大。

APP唱片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解决了唱片盗版问题;2.提升了唱片版税比例;3.唱片宣传的自由度更高;4.颠覆了唱片的销售方式。

耳机唱片也是一种新兴的数字唱片,它将高品质的无损音乐文件植入高音质的耳机音乐播放器当中。将音乐作品与耳机作为一件商品进行销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销售模式,使创作者和听众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

唱片业如何重塑产业链条,探索在新形势下维持资金流,数字唱片是个绝好的机会,它将音乐作品置于新的载体上,使唱片与大众生活融合度更高,作为比较前沿的唱片类型,这些新潮流对青年一代有较大诱惑力,青年人开放的消费观念也为此类产品的继续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原创音乐的版权保护

尽管音乐产业有上述诸多可喜的发展方向,也根据市场和环境的变化适时的做出了调整,但行业内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其中迫在眉睫的便是原创音乐的版权保护。尤其当下,互联网业务发展迅速,若不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任由网络盗版泛滥,会影响音乐产业的正常发展,对音乐创作者所付出的劳动也是极大的不尊重。

(一)对版权所有者的保护措施

2010年《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办法》的出台让音乐创作者看到了曙光。合理的政策法规能很好的保护音乐创作者的权利,对各种违法行为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创造良好的音乐文化市场环境,让创作者的音乐作品得到应有的保护,才能促进他们始终投入在创作中,写出优秀作品。

在保障音乐创作者权利的同时,唱片公司的版权保护也应引起重视。唱片公司作为录音制作者,享有作品的录音版权。然而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在使用了音乐产品后,却鲜有为唱片公司支付版权费用的情况。可见,此类问题还没有引起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唱片公司出版音乐产品时,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推向市场后却变成免费公共资源,长此以往,唱片公司的经营状况令人堪忧,从而大大影响了制作出版优秀音乐作品的动力。因此,笔者强烈呼吁有关部门修订著作权法,增设录音制作者的广播权与表演权,这样既能保证唱片公司的合法权益,也是对原创音乐的一种保护措施。

(二)互联网管理对版权保护的重要性

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能更好地推动音乐产业发展。当前网络非法下载对传统唱片公司是致命的打击,几乎全球的唱片业都受此重创。与传统形式的版权侵权行为相比,数字化侵权盗版行为隐蔽性强,速度更快,行为人侵害的范围广泛,造成的社会危害性巨大。数字音乐的诞生给音乐界带来一个惊喜,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又给数字音乐的发展带来很大空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的侵权方式也随之而来,传统的版权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数字音乐是用数字方式来处理音乐,这种具有巨大商业前景的音乐市场,在管理方面还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在网络媒体中,音乐作品的版权不明确,盗版泛滥,严重侵害了版权所有人的应有权益。而网络发展的速度与对其法律保护水平的完善速度之间的差距问题一直存在,虽然技术上的反盗版措施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是最终解决盗版问题还是需要立法和监督的,数字音乐的版权保护虽然艰难但是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亟需解决的问题。长此以往,创作者的热情将大大降低,原创的好作品将难以问世。唱片公司斥以巨资进行投入的音乐作品瞬间便散布于网络各处,高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整个音乐产业的发展也将会受到极大制约。

随着4G业务的广泛开展,手机音频、视频成为音乐内容的主要传播方式和赢利渠道。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互联网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才有可能对唱片业和音乐创作带来实质性的积极影响和推动力。

音乐产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严格合理的版权保护政策,安全、优良的市场环境能保证音乐创作者和唱片从业者保持积极的心态,从而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小 结

作为唱片产业从业人员,对音乐产业的发展方向有清晰的认识和敏锐的判断也是必不可少的。当周边环境发展变化,传统的音乐产业模式难以运转时,从变化中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势在必行。在运营过程中,音乐创作和市场购买力无疑是最重要的,如何衔接好首尾两端,正是我们这个行业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 乔其.黑胶唱片,收藏的不只是声音[J].光彩,2012(5).

[2] 姚林青,李跻嵘.版权保护与音乐产业关系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媒(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2).

[3] 胡开忠.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付酬问题探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2).

[4] 顾继光.关于SACD的问答[J].电子世界,2002(9).

[5] 侯钧.数字网络环境下,音乐产业渴望版权保护[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08-19.

[6] 侯钧.论版权保护对我国音乐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J].音乐创作,2015(4).

[7] 周文.什么是XRCD[J].家庭电子,2001(7).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