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9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科技期刊审稿人需注重成果创新性判断

李 英

2015年09月10日10:31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在科技期刊整个编辑出版工作流程中,审稿环节是十分重要的。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间不断融合,相互渗透,审稿工作的难度逐渐增大。科技期刊审稿人判断研究成果的创新性,要从研究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性出发,判断科学的继承性与创新性。

关键词:编辑;审稿;出版;成果创新

科技期刊出版过程中,审稿是决定稿件质量的关键。审稿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发展。审稿人对稿件的审读意见,主要取决于其审查态度、专业水平及审读方法。一位合格的审稿人,除了要具备专业技术知识之外,还需做到对审稿工作的专注。优秀的审稿人应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熟知所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把握本学科学术领域的前沿动态,从而能够准确评价论文的学术水平。

审稿流程是指责任编辑或专家对稿件进行审读和评价的过程。审稿人通过审读稿件,决定其去留,并对文章中需要做出调整的部分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完成对组稿的优胜劣汰,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由此看来,审稿人的审读意见十分重要。目前,科技期刊的编审一般采用“三级审稿制”,即“责任编辑初审、审稿人复审、主编终审”。其中,“审稿人复审”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主要作用在于为编辑取舍稿件提供科学依据。

一、审稿人制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学科间相互渗透与融合。随着社会上的科研和教学成果的不断增加,出版行业对科研成果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审稿人的工作显得愈加重要,审稿人制度应运而生。为了方便稿件审查,编辑出版过程中,专业领域的稿件会合理地分配给某领域的专业审稿人,以提高稿件审查的准确性。

审稿人的主要任务是对稿件作出恰当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为刊物专业性和科学性提供重要的保证。由此可见,科技期刊的审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科技期刊刊载的稿件数量大,涉及的学科很广,各学科交叉渗透,审稿人为期刊质量把关,审查稿件的科学性、创新性。当前,各学科不断涌现出新技术和新成果,审稿工作的难度也逐渐增大。

目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学科分化越来越精细,责任编辑的精力和能力水平有限,科技期刊的专家审稿意见能够为编辑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编辑出版过程中,审稿专家虽不能决定稿件的录用与否,却直接决定着期刊的质量。在“三审制”中,责任编辑的主要任务是对稿件进行文字语言、出版格式的把握,做到稿件符合刊物的发表要求。而审稿人的任务则是对稿件进行学术性评价。凭借自身的学科优势,审稿人要仔细审核稿件,提升稿件的综合质量,避免稿件出现误审。

二、创新性判断

科技期刊一般都有自己的专家审稿队伍。随着学科分支日益细化,许多期刊编辑部建立了自己的审稿专家数据库。科技期刊的主要审稿人一般是本专业的“同行”专家。然而,单一领域的审稿人往往不太容易对稿件作出全面而准确的评审。而科技期刊的责任编辑在选择审稿人时也会考虑到这一点,对稿件所涉及学科领域的审稿人进行有效的配置,以提升审稿的准确性。选择审稿人尽量会与学科属性充分相关。只有这样,审稿人才能充分利用其学科专长审查稿件,并由此准确地判断其创新性。

对科技期刊来说,审稿人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审读稿件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一般来说,从文章的摘要就可以判断文章的学术水平。文章的新奇性,指所报道的文章内容是否归类为新科技成果,新的研究结论,或者是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更新的观点,亦或是用最新的角度阐明新的问题。科学性是指主要审查稿件的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真实性、再现性、准确性、逻辑性和公正性。实用性主要指论文内容有无实用价值。稿件的内容是否有实用性,必须经过实践检验,是否理论联系实际。

对学术论文来说,审稿人判断其创新性一般可以从审读正文和结论入手,文后参考文献也是重要的判断依据。

1.研究技术方法的创新性

由于科技论文作者来自不同的科研领域,其研究课题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差异很大。审读其创新性的主要内容时,审稿人需要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理论型稿件。这类论文通常在某一学术问题(或理论)上具有新的科研成果或创新性的见解,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独创性。也就是说,该型论文的研究课题在某一领域有重大突破,或者前人虽有涉及,但作者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看法,言之成理。对这类稿件审读时,审稿人主要是看论文的理论依据、论证角度是否科学可靠,结论是否见解独到。

(2)综述型稿件。综述是指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参考文献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的归纳整理。这类论文专题性强,具有一定的学科深度。论文主要内容是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审读这类论文时,审稿人需要对该领域的前沿信息有足够的了解,由此才能对论文有可观的判断。

(3)学术型稿件。这种类型的论文一般只针对科技领域的某专题,分析其实验与研究,得出观察现象、实验数据或效果比较。审读这类论文时,审稿人需具备可靠的理论依据,了解先进的实验设计方案、先进适用的测试手段,掌握合理准确的数据处理及科学严密的分析与论证方法,从而判断该论文是否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修正。

2.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结论”是对课题的总结,在理论分析研究基础上,论文的作者通过精炼的语言组织对整篇论文得出总结性的描述。结论的作用是便于读者阅读和为二次文献作者提供依据,它直接指明了论文的研究成果和价值。因此,论文的创新性也会体现在结论的论述里。审稿人需要从结论中找出论文的创新点。

3.科学的继承性

参考文献是一篇完整、规范的学术论文必不可少的,它能够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是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的直观体现。另外,参考文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有助于通过引文分析对期刊水平做出客观评价。因此,参考文献也能够体现论文创新性。

一般来说,编辑出版单位对参考文献都有著录规则的要求,同时应注重其时效性,尽量是10年以内的国内外权威性刊物或专著。审稿人从参考文献中可以看到作者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三、审稿要求

近年来,我国对科技期刊的审稿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审稿方法和审查质量均有具体要求。审稿流程规范化,审读意见应言简意赅,为稿件的终审提供参考。

1.政治性原则

审稿人一定要把握好稿件的政治导向与思想导向。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表述和阐明,必须要正确理解。引用革命导师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与言论必须准确无误,并以限定的出版社出版的或党报党刊上发表的最新版本或文本为准。对我国领土的描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涉及国界时更要慎重。台湾、香港、澳门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不能与独立国家并列。凡涉及对外问题的阐述,必须符合党和政府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及我国的外交政策,应当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同时不应贬低其他国家和种族。

2.著作权问题的审查和处理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众获得知识便利的同时,有关著作权的问题不断涌现。编辑加工时,对此类问题的审查主要做好以下几点:(1)杜绝剽窃和抄袭他人文章,文稿引用他人观点应适当;(2)正确著录参考文献;(3)引用他人作品,必须准确无误。避免失真,更不能断章取义和随意歪曲。

3.科学性问题的检查和加工

科技文稿科学性问题比较分散和随机,应重点审查关键数据,逻辑规则。审稿人应重点审查论文的学术性,审查稿件的内容是否客观准确,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需要判断稿件在该领域的代表性,是否理论联系实践。除此之外,审稿人还要审查稿件的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

4.保密性问题的审查和处理

科技期刊既要向社会公开报道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又要严格保守国家机密。曾经公开发表的报道研究成果的论文,不乏泄密的例子。军事类科技期刊更是要特别注意保密的问题,所有稿件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审定,并取得论文外发保密证明。

如有必要,文稿中涉及保密问题只限于说明科研成果的意义和作用。保密的一般范围可归纳如下:(1)科技文章中不能引用秘密资料和内部文件;(2)没有正式公开的我国特有资源和传统工艺、新发明、重大科技成果及待批专利,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经济项目,都属于保密范围。

四、结 语

审稿人对所审阅的每篇稿件都必须要有明确的修改意见。时效性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特征,因此及时地发表优秀论文,对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审稿人审阅稿件也要有时间观念,尽量缩短审阅时间。若稿件对审稿人来说有较大理解难度,应及时要求编辑单位更换审稿人。

审稿专家对稿件创新性的判断应该是综合性的。大体来讲,一篇创新性的论文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1.提出问题的新颖性;2.热点问题的新方法和新视角;3.实证类论文中的新证据;4.“常识性”观念的反驳;5.展现了巨大的工作量,整理了之前众多研究的观点,厘清了理论脉络,并做出一定判断,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便利,为这一研究领域做了贡献,比如综述类的文章。

创新包括形式与结果。具体来说,采用了一种新方法或者增加、减少某个变量只是形式上的创新,更加重要的是,是否得出更加精细的结果,或者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

除此之外,审稿人还应该注意作者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与编辑人员沟通时,必须履行审稿程序,通过审稿单进行沟通。除此之外,审稿过程中不能与除作者以外的任何人谈论稿件内容。

参考文献:

[1] 吴坚.国外科技期刊审稿的一些特点[J].编辑学报,2004(2).

[2] 郝秀清,姚佳良.科技期刊编辑审稿工作的实践[J].办公室业务,2014(1).

[3] 李朝前,萧忠敏,刘刚,刘洪华.科技期刊审稿过程的完善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8).

[4] 李影,李玉坤,邢楠.浅析编辑在科技期刊出版工作中的作用及应具备的素质[J].天津科技,2014(9).

[5] 陆宜新.学术期刊编辑在审稿过程中的作为[J].编辑学报,2013(4).

[6] 李娟,宋淑云,王薇,王蕊,石津铭.科技期刊提高审稿质量浅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5(17).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