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9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论编辑的“二为”方针的现实意义与实践要求

丁艳霞

2015年09月10日10:33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对于我国的新闻事业来说,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二为”方针的核心地位都不容忽视,都必须是我国新闻工作者一直要坚持的方向,其本身存在就有着相当坚实的实践基石和稳定的法律支撑,探讨“二为”方针对编辑工作者的意义,以及坚持“二为”方针的必要性和新形势下对编辑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编辑;“二为”方针;社会主义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倡导的思想原则。这不单单是对我国的政务干部的约束,同时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制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而言,每个人都应该在其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无关能力,无关职位,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方针是我党对于新闻工作者开展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和坚决要维护的正确理论指导方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要做好新闻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二为”方针。作为编辑,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其基本的职业规范。

一、“二为”方针的提出

“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文化指导方针,紧接着他又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并且明确提出文艺是用来为工农兵服务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以期团结人民,共同战斗[1]。这个方针符合了社会主义环境下文艺要繁荣发展的自身规律,体现了我国文艺事业的根本性质和原则,为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保证。我们国家解放初期,朱德同志也明确的总结了解放前我党领导下的出版事业发展状况,并指出:“过去,出版工作是为革命军事服务,为人民的政治斗争事业服务”[2]。这表明,我党的新闻工作和编辑工作,是党的事业密不可分的重要构成,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服务。这旗帜鲜明的告诉我们,对于宣传工作指导者、文艺作品传播者、文化传承引领者来说,“二为”方针是其进行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的重要的指导方针,对于工作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出版事业同样也是我国精神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范畴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他们各有特色,但也需要以 “二为”方针作为传播信息的基本准则和根本要求。

二、社会主义环境下的“二为”方针

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党领导的新闻工作也理应如此。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根本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闻工作也势必要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二为”方针是党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要求。我国《宪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也指明了我国新闻事业为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的性质,而非其他。

胡乔木同志说:“为社会主义服务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只要有益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世界观、理想、道德、品质、信念、意志、智慧、勇气、情操和整个精神世界,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在今天,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人民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正在把社会主义推向前进。[3]”

坚持为人民服务和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这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事业,在本质上是高度统一的。这两个服务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都是一致的,在各个历史时期,虽然共产党的任务不同,但是党为人民利益的宗旨没有改变,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内在一致的,是高度统一的。

三、我国编辑“二为”方针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新闻事业是我党领导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编辑在新闻信息的生产、加工、整合、传播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如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指出“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是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这一决定说明编辑作为文化信息的整合者和知识产品的生产者,在新闻出版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和不可小觑的性质,因此编辑要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积极传达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并对其深入解读引导受众,同时也要倾听人民的呼声,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与为人民服务的“二为”方针与方向。

纵观我国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爱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办报理念一直都在延续,以严复、张元济、邹韬奋为代表的出版开拓者抱定出版可以改变祖国面貌的宗旨,是把出版作为塑造人的灵魂的工具来从事出版工作的。他们以办好出版,做好书出好刊为己任,为受众生产了大量精美优质的文化信息产品。出版工作和新闻工作一样,都是传播信息,传承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这个谈话,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新闻思想观,是他的新闻思想汇聚的纲领性著作,更是党和政府制定新中国新闻政策、新闻工作方针的重要参考依据。邓小平也曾多次强调,要求新闻报道做到与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1989年12月28日江泽民总书记发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的重要讲话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新闻工作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坚定的全面地准确地宣传党的基本路线。这是第一次由党中央领导明确提出新闻工作的二为方针。2008年,胡锦涛《在考察人民日报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编辑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总的指导方向和总的实践原则。我国新闻传播的核心受众是广大人民群众。从我国新闻事业的整体性质上来看,新闻工作者应该尽最大努力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具体到各个新闻部门,也要尽可能的满足受众需求,从现实和实际出发,明确自己的服务对象,形成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传播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以及传播技巧的采用都应考虑主要受众群的偏好和特点,这样才能增强工作的目的性,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和编辑工作者要全面客观的生产和传播信息,力求这些信息能够真实有效的表现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体现人们在各式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关系本质,并且努力以先进的舆论导向引导人民群众,这是做到“二为”方针的具体体现。新闻作品只有真实的富有深度的反映社会现实,与时代脉息相通,表达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传播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才能为人民所理解、所接受,从而实现新闻的价值和宣传的目的,正确的引导舆论。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生活中去,去观察、去体验、去分析,脚踏实地,才有可能采访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信赖的新闻真相。

四、编辑“二为”方针的具体要求

编辑在工作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理念,并时刻把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与解读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具体地说,就是要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指导,加强新闻和编辑工作的思想性建设。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在党领导下开展的,其社会主义的性质要求其必须要及时地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编辑要传播有益于社会主义的文化,这说明只能由党来领导,而不能淡化和削弱。在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层面下谈及对“二为”方针的坚持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是保证新闻传播与人民和社会主义有利的文化的前提,同样也是积极抵御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和平演变”对新闻工作的侵袭的具体体现。因此,就对编辑坚持“二为”方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坚持政治把关。当前处于一个舆论多元化发展,言论发表相对自由的时代,尤其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这对新闻编辑的政治性要求显得更加重要。编辑的政治把关能力其实就是编辑对社会政治所坚持的观点、思想在新闻出版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和集中反映,具体是指,编辑在工作实践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出版观,尤其要按照党报党刊的正统审稿要求,对新闻信息进行严格的政治把关,把握好信息传播的导向。编辑的政治把关意识和业务实践中的把关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只要坚持政治把关意识,才能具体的指导工作,因此编辑在选稿组稿过程中要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坚持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进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宣传。

2.坚持政策把关。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性第一原则,新闻工作者承担着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重要责任,新闻媒体能够使党的各项政策方针最广泛的传播给受众,对于政策的解读在媒体工作实践中显得十分必要,因此在编辑工作的实践中必须准确而又全面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的严肃性,确保信息编排不会误导民众,调动起受众在党的方针的引领下积极开拓创新,从而达到政令畅通的目的,这样才有利于维护媒体的公信力,塑造媒体的形象,赢得受众的信任与支持,坚决反对错误、片面宣传党的政策。

3.坚持价值把关。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产生,编辑在面对这些信息时,要突出那些有价值的信息,把那些能够体现时代特色、贴近人民生活的信息作为宣传的重点,媒体追逐经济利益无可厚非,但也必须在社会利益的基础上才能去获取,因此要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分析、判断与取舍,不随意制造猎奇和轰动效应,编辑工作者必须奉献给大家的是能够鼓舞人、教育人的优秀作品。

4.坚持业务把关。在确保舆论导向正确的基础之上,编辑要做好业务把关,对行文语句文字进行把关, 对新闻信息的传播讲求方法和技巧,凸显艺术性,使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力求做到新闻宣传案客观规律传播与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有效结合,舆论导向正确和新闻传播方式艺术相结合,这其实才是政治家办报的有效内涵,才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一个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上朱副主席讲话[N].人民日报, 1946-10-04.

[3] 中国共产党新闻·文献资料[EB/OL].http://cpc.people.com. cn/GB/4519178.html.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