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9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引导理性思考 弘扬主流价值——

做好党报新闻评论工作策略探寻

韩富斌 朱秀霞

2015年09月10日10:34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竞争已从数量之争转入质量之争,以新闻评论为主的“评论周刊”成为媒体之争的新亮点。党报作为主流媒体,要紧扣时代脉搏,敏锐捕捉新闻热点,有理、有利、有节地引导舆论,力求在“让党放心”的同时,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平等对话、交流讨论、抒发胸臆乃至争鸣交锋的舆论平台,做到“让人民满意”。

关键词:党报评论;梯形结构;突出策划;注重本土化;主流价值

当今正处于改革攻坚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观念和思潮交锋交融,对党报新闻评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果说,党报以前是主流媒体,发声权威,那么现在,想要坚守主流媒体地位,就既要将党的大政方针,用更加简单准确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出去,还要做到换位思考,俯下身子,迈开步子,以改我说你听单向思路,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与期盼,在热点问题和社会新闻、时事动向等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上及时发声,以新闻评论的形式,在众说纷纭中弘扬主流价值、引导理性思考、传递社会正能量。

一、坚持创新,用新内容、新形式打造精彩

评论是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评论最能体现媒体立场、水平和品味,是引导社会舆论最直接、最有力的形式。主流媒体的重要评论传递的是党和政府的声音,阐释的是重大理论方针政策,能够起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的巨大作用[1]。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程度越来越高,媒体竞争从数量之争转入质量之争,以新闻评论为主的“评论周刊”已经成为媒体之争的新亮点。面对新媒体的风起云涌和自媒体的重重围堵,作为观点和言论的载体,“评论周刊”已成为当下媒体差异化竞争的拳头产品。党报新闻评论创新,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和媒体竞争的要求。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必须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勇于当担,敢于创新,坚持自己的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扣时代脉搏,敏锐捕捉新闻热点,用政治家办报的眼光分析问题,有理、有利、有节地引导舆论,力求在“让党放心”的同时,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平等对话、交流讨论、抒发胸臆乃至争鸣交锋的舆论平台,做到“让人民满意”,真正使评论成为时代强音。

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构建一支得力的评论员队伍。评论的多样性,要求作者多元化,最好具有“梯型结构”。合理的“梯形”底座应由“草根”作者组成,能够实实在在反映群众呼声;第二层应由专业写手组成,他们是中坚力量,也是评论版块的重要支柱;第三层应由专家学者及相关政府官员组成,他们的观点能够体现权威。“梯形”越往上,评论的感性成分越少,理性成分越多、权威感越强。立体多元的作者构成和稿件来源,可保证评论版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民生各方面全面涉及和立体发声。

其次,应精心设置栏目。像陕西日报的“评论周刊”,就设置了“热点时评”、“布衣茶馆”、“文史论坛”、“阡陌漫谈”、“麻思辣语”、“轻灵短章”、“观点PK”等版块或栏目。“热点时评”主要邀请专业撰稿人执笔,多角度、深入解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回应干部群众期待,把握时代脉搏、引领舆论导向、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主流价值观。该栏目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读者追捧,网络转载率也很高;“布衣茶馆”则以民事、民情为主要出发点和归宿点,承载着满满的民间智慧,直抵受众心田;“文史论坛”从文学、历史、哲学的观点切入,以史为鉴、谈古论今;“阡陌漫谈”是思想性随笔和杂谈,力求与时代同拍共振。“麻思辣语”、“轻灵短章”短小精悍,以诙谐幽默的笔调还原生活本色,让时评变得简洁灵活;“观点pk”就同一个问题做不同侧面的呈现,提升平面媒体的互动性,激发受众的参与热情。

第三,应重视版式设计。版式应力求简约、隽秀、稳重、大气。整版不设竖标题,双行留白;文字最长不超过千字,便于阅读。坚持形式符合内容的设计理念,以最和谐的形式烘托内容,突出周刊的活泼、灵动。每期都配一两幅漫画或哲思画,以鞭鞑丑恶、倡导文明、给人启迪。

二、设置议题,重点谋划,不打无准备之仗

党报的评论性质决定了关注社会热点,回应民生关切,理应成为党报重要评论的议题。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群言时代,对社会热点,党报重要评论更不应失声。党报重要议题的设置,既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也要反映群众声音,既要“吃透”上情,又要多下基层“接地气”,进行细致策划,做到不盲目、不跟风[1]。

对于中省可预见性的重大部署、中心工作、重要会议等,要坚持提前策划,以保证评论质量和发稿节奏。2012年以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相继召开;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全面推进法治陕西建设实施意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重大活动。快速、高效、准确地传播、阐释这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决策、活动精神,需要严密的策划。十八大召开期间,草根撰稿人的《人民厚望党的十八》,说出了亿万国人的心声;十八大闭幕后,《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等专题评论见解独到、导向正确、领会深刻,对全省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大会精神起到了引领作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开后,所刊发的《嫁女丢官是扫“四风”的有力注脚》《调研要不走寻常路》《常“接地气”才能真“得人气”》等稿件,直接而鲜明地反映群众期待,既得到了读者的称赞,也被人民网观点栏目等转载。

策划要抓好细节,反复讨论,博采众长,彰显合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评论周刊”编辑团队集中策划了反映十八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议题的评论文章,既注重每篇稿件的质量,又注重整体的思想水准。为了保证每篇稿件质量相对稳定、写作方法多样,我们对每篇稿件的主题、架构和遣词造句都进行了细致的推敲,交稿后再集体统稿、修改润色,并选择最佳时机连续刊发,体现出节奏快、声势大的良好效果。例如,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结束时,“评论周刊”便积极组织了一批涉及全面深化改革议题(如官邸制问题、延长退休问题、单独二胎问题、经济体制问题等)的稿件,在热点时评、深度评论等栏目集中刊发,既满足了广大群众对全会精神的关注需求,也将民之所盼、民之所愿、民心所向传递给了党政领导干部,在围绕始终服务大局中,传递主流声音。

三、注重接地气、突出地缘性新闻评论的实效价值

在新闻学理论中,接近性是衡量一个事件新闻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准,包括地理上、心理上、利益上等几个方面。接近的因素越强,受众的接受意愿就越大。新闻评论的本土化,正是对这种接近性的追求。不能贴近,缺乏生活感、现实感,就谈不上引导力[1]。陕西日报“评论周刊”在选择全国性热点新闻题材或公共事件作评的同时,也主动贴近社会各界关注的社会热点和民生话题。

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三个陕西”建设的战略构想后,周刊在头条刊发了一系列评论文章,从不同侧面诠释三个陕西内涵,如《“三个陕西”实干开创新华章》《三秦儿女新憧憬》《中国梦,陕西进行时》《中国梦:直把憧憬化宏图》《实现“中国梦”需从我做起》《实干成就“中国梦”》《期待陕西梦梦想成真》等作品,将中国梦和三个陕西建设紧密的联系起来,鼓舞陕西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家乡。

为弘扬陕西精神,周刊在“谈经论证”、“热点时评”等栏目中刊发了《陕西精神:“践行”至关重要》《感谢沈星对我们的精神引领》《国测一大队精神高地礼赞》等弘扬主流价值的文章;在“轻灵短章”、“布衣茶馆”、“阡陌漫谈”等栏目中刊发了陕西公安部门值得推广的《一站式警务室》便民服务,介绍了陕西省政府开展的《“微博问政”好处多多》《蛋奶工程传递政府关爱》《一元关爱计划“微公益”好》《便民服务卡架起连心桥》等一系列值得推崇的特色执政方式,还关注了陕西治污减霾身体力行的好做法《秸秆焚烧治理为蓝天工程助力》。

“评论周刊”要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离不开编辑的民本情怀,离不开周刊对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离不开评论作者为民众疾苦的鼓与呼。为此,刊发了反映银行工作制度缺乏人性关怀的《担架上的老人更需要“制度温情”》,反映空巢老人心理危机的《老人高兴“坏”背后的精神赡养缺位》。此外,所刊发的《为何菜价“最后一公里”暴涨》《“引人殒命狂犬病”提示什么》《“养老金入市”须厘清的前提》等文章,从多个角度切入民生话题,体现出对民众疾苦的贴心关怀。

同时,周刊还在“引以为戒”等栏目中,刊发了一系列具有披露和警示性的短评。例如,反映安康段隧道缺少照明设施致使车祸频发的文章《“隧道路灯不亮”反衬管理“黑洞”》,促成了相关责任部门对问题的解决;《给秦岭建档案》《让空中花园缀满长安》《怎么样把放心肉这件事做实做好》等,为相关问题的整改建言献策。新闻评论只有多接地气,才能有生气,才能聚人气。

总之,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要紧紧抓住“评论”这一武器,通过既饱含正能量又接地气的独家评论,形成和引导主流舆论,凝聚社会共识,为媒体自身发展、也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漫谈新闻评论[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2] 肖和平.时评的风格和笔调[J].新闻战线,2015(9.)

[3] 丁浩宇.评论如何为社会发展注入正能量[J].青年记者,2014(12).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