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甘惜分>>论青年治学之道
人民网>>传媒>>正文

博览群书——论青年治学之道

甘惜分

2015年09月15日14:44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转自《甘惜分文集》(第一卷),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4月版,第414-417页。】

【这部分原以《博览群书——三论同青年同志谈治学之道》为题刊发于《新闻与成才》1992年第4期,第8~9页。】

一个知识分子,是读书多些好呢,还是少读些好?依我看来,还是书读得多一些好。人类创造了书,书是知识的积累,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海洋。有志于学的青年,应当及早博览群书,广收博求,充实自己的思想库,为一生的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列宁说得好:“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这里有两派主张。一派主张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另一派主张精读典籍,不求广博。据我看来,应当把这两派统一起来,博中求精,在精读典籍之中又广为涉猎,而不可把二者对立起来。只博而不求精,粗浅而已。只精读而不广求,则视野狭隘,前途无望。人各有专业,对于专业的书籍当然应当精读,但人的知识领域不要以专业为限。按我的经验,一旦进入学术领域,你会发现你的专业同其他许多专业都有相通之处,不能不触类旁通,左右为邻。你将发现自己的知识是何等贫乏。这是一个奇怪的逻辑:当你尚未深入学海时,你会觉得自己懂得很多。当你沉入学问的海洋时,你会深愧自己是何等渺小。

千万不可认为治学之道,只是特别有才能、有天赋的人的事情。我们不否认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求学之道的根本不在天赋,而在勤奋。古时有个孩子叫方仲永,非常聪明,读书过目不忘,能文能诗。他的父亲视为奇货,经常带他拜见达官贵人,受到不少夸奖和赏赐。但是,这个孩子在他利益熏心的父亲的带领之下,日日出于权贵之门,而不图继续努力,以求上进,过了几年,其才能日渐枯竭。再过几年,与普通平庸青年一样平庸了。他们父子不懂得天赋与勤奋的辩证关系,一旦放弃了勤奋,一个天才被历史抹掉了。一个相反的例子,是三国时代的吴国大将吕蒙。他青年时代虽骁勇善战,但很少读书,不懂战争的韬略。吴国国君孙权劝他多读史书和兵书。他发愤图强,博览群籍。几年之后,学业大进。吴国大臣鲁肃与吕蒙谈话,见他谈吐不凡,大为赞赏。说他“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了。后来就是这个吕蒙,使用奇策袭破荆州,杀了蜀国大将关羽,大大削弱了蜀国。我们现在看到的京剧《走麦城》,就是吕蒙大败关羽的故事。可见熟读经史对于有大志的人是多么重要。

也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学校才是读书的好地方。我并不反对上学,能上到大学,得到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那当然非常好。但即使如此,也只能说学校为治学打了一点基础。勤劳的人可以在学校中把基础打得扎实些。但学问之道归根结底还在学校之外,在学校毕业后。人的一生,上学毕竟是年轻时候,大半生的事业还在后头,从小到老都要在自学状态之中。周恩来同志说:“活到老,学到老”。这是至理名言。没有毕生的功夫,休想有所成就。鲁迅说过:我是把别人打牌、喝咖啡聊天的时间都用到了学习和工作上。这是一位伟大革命者和学者成功的秘诀。鲁迅之成为一代学者的楷模,是勤奋得来的。最近看报,竟然有人说“鲁迅没有读过几本书”,此话如果属实,诚不知是何居心。如果想抹掉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泰斗的地位,是徒劳的。我们应以鲁迅为师,像他那样终生不懈地博学多闻,知识如海,笔下如风,纵横驰骋,所向无敌。我们读鲁迅之文,见其为人,看得出他的学问的根底有多么深厚。

我国自古以来有许多大学问家,其中不少人很少上学,也未中科举,可是他们以其著作至丰富,学识之赅博,为后代所称颂。这全是由于他们努力自学,博闻强记,而自成一家,名传青史。大家都十分熟悉的诸葛亮,“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他在南阳隆中这个小村里精研经史,熟读兵法,虽处于穷乡僻壤,却注视着天下大势的发展。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他与刘备初见时那篇“隆中对”,目光如炬,举国大局早在他预料之中。这不正好说明诸葛亮平日在学问上下了多深的功夫吗?我还顺便举出一个辛弃疾。这位南宋时代的伟大词人生于乱世。他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占领,20岁时,不当亡国奴,随农民起义军南下归宋。他并未受过正规教育。他历任地方小官,一心北伐,恢复中原,在此戎马倥偬之中,致力于词的创作。他的词热情洋溢,慷慨悲歌,笔力雄健,风格豪放,称为一代文豪,许多词作传诵千古。我相信读者们都能背诵辛词的名句。恕我再举一位大家熟悉的清代大作家蒲松龄。他的《聊斋志异》,人人皆知。他所写的非鬼即仙,全是神怪故事。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蒲松龄是借鬼借狐以讥时事。他笔下的鬼怪比人间那些达官贵人、名人雅士实在高尚得多。蒲松龄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笔力,全得之于自学。他自幼也曾热心功名,想考个举人进士之类。但他的思想与当时的科举制度格格不入,屡试屡败,到了71岁才考中一个小小的贡生。他一生贫困潦倒,靠教私塾为生。每有空闲,便端张凳子坐在路边与行人聊天,听众人谈天说地,讲鬼讲狐。他发愤写出一系列短篇小说,人们争相传抄,甚至惊动了朝廷中的刑部尚书王渔洋,他读后也惊叹不已,推崇备至。亲爱的读者,你们之中大概有不少人想自学成才的人物,可惜中国古代没有记者这个行当,我只能举出几个作家词人。我丝毫无意于把你们引向文学之路,我不过是表明一个人无论在任何方面要有所成就,非奋发图强、学无止境不可的这点意见而已。

我还要申明,我非常反对只读书,读死书。主张一定要参加社会实践。这个问题我将在往后另文专谈,不在这里多说了。

还要说明的是,我丝毫不是说读书越多就能解决一个人的所有问题,更不能说读书就能情操高尚,志趣清雅。一个人的品德高低与读书多少并不完全一致。历史上有不少汉奸卖国贼和奸佞小人也都是什么进士出身,甚至状元及第。他们读书越多,更助长了他们反动活动的资本。反之,有的文化水平并不高的人,其道德情操却远在那些达官贵人之上。这大概就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根据吧。但是,把读书多少和品德高低这两件事混为一谈,是错误的。读了书,即使是很好的书,而仍然去干坏事,这并不是书的过错。犹如高级营养品可以健身,也可以用以行贿。我们这些普通人只求把营养品用以健身就没有错。

最后,我特别要强调一下工具书的重要性。在博览群书之中,工具书是最不可少的。

我之所以再三强调工具书的重要,是由于我近年碰到了许多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许多青年给我写信,其中错字、别字、文理不通、不合章法之处,实在是太多。我向他们指出,他们有的改了,有的已成习惯,改不了,此处不错彼处错,叫人哭也不是,笑也不是。这且不去说它,因为这些文字是不公开发表的。

更可怕的是报刊上、广播中、电视屏幕上的错误,每当看到,令人叹气。如果我都记下来,每天可以抓一大把。这是对公众发表的呀!是展览品啦,怎么能如此粗疏,贻笑大方!

一个中小学生如此,还则罢了,一个大学生也如此,怎样向历史作交代?

恕我说句不好听的话,我国解放以来,由于对语言文字教育的放松,报刊上和公共场合上的语文水平亟待提高。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灿烂的文化是我国的骄傲,如果我们的下一代语言不通,再往下传,怎么得了!

医治此病,除了加强学校语文教育之外,就要奉劝我国青年知识分子在发奋读书之际,必须在身边备有必备的工具书。

工具书包括字典、辞典、大事记、索引、年表之类,遇到疑难,就向它们请教。凡是无把握的用字、用典或历史掌故,决不可人云亦云,照搬照抄,一定要亲自翻检原书,查个水落石出,准确无娱,方可下笔。

最近有人写了一本书,其中有一段,短短一百来字之间,朝代和人名都错了。我问他,他说是引用别人的材料。年代错了,人名错了,而他自己却不查对。做学问如此不严谨,岂能成大事!

我这个人正由于才疏学浅,才不能不对请一些“老师”在身边。我的书桌之旁,至少有一两百种各种各样的工具书。其他的书,不能称为工具书,也大多带有工具书的性质,随时备查。即便如此,有时也难免要出错误。任何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而那些工具书都是几十、几百人集体和研究的成果,也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有了工具书,还要学会使用,有些青年连字典、辞典也不会查。还要当心工具书中有粗制滥造的。谨以此虔诚之心,奉献于我的青年朋友们。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