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与写作》>>2015年·第10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把传播党的科学理论作为第一任务

傅华

2015年09月17日13:47  来源:新闻与写作  手机看新闻

理论宣传是党报的核心职责和光荣使命。北京日报始终重视理论立报,把研究阐释传播党的科学理论作为第一任务。

一、让科学理论第一时间主导舆论场

党报传播科学理论,关键是最迅速、最广泛地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同群众见面。十八大以来,北京日报紧紧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治国理政新思想新论断等一系列重大主题,系统谋划,集中阐释,持续发力,努力让党的科学理论在第一时间占领舆论场,用指导新的伟大斗争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凝聚思想共识。

党报是新闻纸,党报理论宣传要有“新闻眼”。

一是“快”。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讲话公布后,《逐梦》特刊很快就到了读者手中;十八届三中全会刚闭幕,“全面深化改革前沿论坛”就鸣锣开张;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讲话一传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怎样形成的》一文就重磅推出。一直以来,我们不等不靠不张望,主动作为,下先手棋。

二是“新”。说新话,立新意。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视野阔大,底蕴深厚,思想丰富。我们一方面要准确领会其思想价值,另一方面要捕捉字里行间的知识创新,在梳理其历史、科学、知识背景的基础上揭示其理论脉络和思想贡献。因此,必须运用多学科工具、手段对讲话进行立体化诠释。两年来,围绕系列重要讲话,北京日报刊发直接阐释文章200多篇,配合解读文章300多篇,让科学理论在与学科知识的互动、互释、互证的过程中生机勃勃,光芒四射,凸显思想魅力和指导力量。

三是“深”。深悟系列重要讲话道理中的原理,办法中的方法,发现系列重要讲话所揭示的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必然性,准确把握讲话的普遍意义和真理力量。除约稿刊文外,北京日报还创办“理论双月谈”,邀请一流学者围绕“我们的制度深深扎根中国文化”“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哲学思想”等重大命题,阐幽发微,系统研讨,力求使党报的理论宣传“抓住本质”,更彻底、更深入。

二、下功夫做好看不见的理论宣传

鲜明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党报理论宣传必须旗帜鲜明,掷地有声,敢于开展思想舆论斗争,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但是,理论很厚重,传播要轻巧。武装人首先要说服人、打动人,善于做看不见的宣传。注重学理、基于证据、道理圆融、逻辑自洽的理论文章,本身就有一种魅力和气势,读之必然心悦诚服,收到“学而信”效果。北京日报理论传播追求学术与宣传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互参,文采与观点的交融,主张把理论版办得“既凝重又时尚”。如《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厘清“法治”的基本内涵》《“乡愁”其实也是“城愁”》等等,瞄准社会热点,史论结合,文字清新,一经发表,就被广泛转载。

言之有理方可循循善诱,胸有成竹才能直面问题。北京日报约写的《几个流行的民主化理论命题的证伪》《澄清关于“自由民主人权”的认知盲点》两文,在学界和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究其原因,不外乎摆事实,讲道理,一层一层剥,一步一步推,直至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读懂”是传播的第一要义。让马克思说中国话,让大专家说老百姓的话,理论宣传才能入心入脑。 “大专家写小文章”是北京日报的一贯做法。我们公开欢迎、优先刊载那种理论底蕴深、学术含量高而又文字通俗、篇幅短小的“大白话体”文章,专家与读者似乎面对面,围炉夜话,娓娓道来。我们还从文章体例上下工夫,开创了“话题”“问答”“几人谈”等多种通俗形式,探讨读者关心的前沿理论热点话题,轻松自然,谈开谈透。如,面对经济新常态,民营企业怎么发展?厉以宁的《民营企业发展需要大智慧》,千字文点出玄机:小富靠勤奋,中富靠机遇,大富靠智慧。

三、不断增加理论作品的有用性

马克思说:“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①理论宣传也如此。我们要用科学理论统一思想,凝聚意志,“掌握群众”,激发改造物质世界的强大力量。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报纸要善于变海量为能量,变速度为深度,变渠道为味道,传播能量密度大的信息。能量密度大不是堆积杂乱无序、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而是指信息准确、权威,能够满足需求、启迪智慧。北京日报一直努力站在理论学术前沿,团结了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始终致力于吸引最优秀的思想成果。因此,尽管文章很短,版面有限,但许多文章言无虚发,思想饱满,见观点、见措施、见方法。几年来,北京日报发表的不少小文章,学理交融,观点交汇,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已经形成宣传科学理论的势能。一些同志反映,这些文章大学教授可作辅助教材,是写教案的帮手;领导干部可以作讲话素材,是工具箱里的一把好扳手。

北京日报有一句口号:“宁负作者不负读者”。这就是我们的“用户”观念。在策划、约稿之前,编辑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读者要不要?读者懂不懂?读者喜欢不喜欢?力图做到读者提出的问题要准确回答;读者心中模糊和困惑的想法要加以解释;读者有不理性的情绪要加以疏解引导;读者认识失误的地方能够及时纠偏勘误,有的放矢,按“需”供给,为“学而行”提供认识基础。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民守法”,这是简明方针,但到了百姓那里,究竟怎么才算作守法?法学家李林应约撰写《公民守法四境界》答疑,提出公民守法可从“信任立法,配合执法,倚赖司法,自觉守法,努力护法”做起。五句话20字,朗朗上口,易懂易记,效果很不错。

理论宣传必须紧扣发展。理论文章如果能够帮助党员干部开拓视野,健全知识结构,形成观察问题的参考系,就能粘住他们并为其所用。如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北京日报立即连续发表了《传承历史文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底》《城市规划: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智慧》《古代北京城市运行管理重视哪些环节》《西方文化视野中的北京形象》《京津冀地脉文脉商脉的相通相融》等系列文章,为理解和把握总书记指示精神,提供了大量历史信息、人文知识和他山之石。

四、政治定力是编辑的首要素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理论宣传的水平说到底要看宣传者的信仰、品格和素质。北京日报向来重视理论编辑队伍建设,强调党报人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强调党报人要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保持定力,不跟风摇摆,恪守党报的原则、立场和方向。

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必将给党报理论宣传带来新机遇、新发展、新成效。为此,北京日报将重点抓好两大工作。

一是以理论研究凝聚作者、壮大队伍。首都是理论学术高地。北京日报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由传统的“约稿——发稿”向理论研究和理论普及延伸,主动设置课题、搭建论坛,组织出版计划、宣讲行动,最大范围团结、调动优秀学者,深入浅出地阐释、传播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引导他们以科学理论所蕴含的原理、方法、知识、智慧为核心、为指导,努力构建中国自己的理论模型、学术框架、话语体系,用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

二是办好理论新媒体。目前,北京日报《理论周刊》融入新媒体有四大平台:北京日报官网、北京日报官方微信、《理论周刊》微信号和长安街知事。据不完全统计,每周相关文章点击量过10万。眼下,我们正着手理论周刊微信平台的升级改造和内容建设精细化,运用互联网思维,融入网言网语,设置新鲜话题,增强编读互动,对纸质的《理论周刊》进行再创作,并运用网络漫画、微视频“以形象说理论”,让理论更加平易地切入生活。

(作者系北京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社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页。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