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众筹出书当下流行 集的不只是资金宣传营销是目的

2015年09月25日07:45  来源:上游新闻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集的不只是资金 宣传营销是目的

在现在的图书圈中,“众筹出书”这一名词很火。所谓“众筹”,就是在网上筹钱,筹到一定数目,去完成你出书的计划,然后再回报那些捐钱的人。为什么有人愿意参与众筹?出资人都能得到什么回报?重庆晚报记者联系并采访了正在朋友圈推广自己主编众筹新书的黄药师、北京楚尘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饿发以及重庆出版集团北京公司总经理王舜平,他们认为众筹出书并非只是集资金,而是集人气,是一种图书营销手段。

摄影师出书三天筹到6万元

黄药师主编的一套讲述公关礼仪的书在短短三天半的时间里,就在众筹网上筹集到了所需出版的6万元。至目前为止,该项目的支持者达到了304人,愿意出资的单量已达到301单。“愿意出资的人,最少有只出10元作为无偿支持的,也有出40元到5000元以上不等。”黄药师说:“这套书目前在网上显示的筹资百分比为113%,已经超过原本印刷2000套的成本了,但我们还有22天的众筹时间。至于剩下的钱,我们准备增加印数。”

除了黄药师以外,早前重庆晚报记者采访的重庆摄影师戴前锋准备出版的一本关于重庆老城区的摄影集,也是通过众筹的方式出版的。据该书众筹项目发起者李柯成介绍,“书本众筹大概花了30天左右,累积起来的支持者有3000多人,实际筹资已可以出500多本书了。”而重庆领房天下网总经理、重庆市房地产开发协会全媒体中心主任叶君也在发起一个众筹出书项目,“我们想出一本关于86届重庆师范大学毕业生的书,讲一讲他们上学的故事以及成长的故事,目前已经筹集到了10000元左右。”

众筹也是一种宣传营销手段

在众筹网上,重庆晚报记者看到黄药师新书拟订单价为23.5元,一套47元。对于众筹资金用途、相关的承诺与回报在网站上也能查到。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众筹金额数的不同,出资人将收到不同的回馈,比如:出资40元送书一套,运费全免等。除获得主编签名图书、定制礼物外,出资人甚至还可以参加一些定制视频见面会、新闻发布会、新书首发式或相关讲座等等。

黄药师在采访中表示,公开众筹出书解决了一部分宣传问题,“我原本打算自己垫钱出版的,但是从印刷、设计到后期宣传,资金是一个问题。目前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我想通过朋友们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转发等方式进行筹资,而众筹过程也相当于宣传推广过程。目前从网络上的反应看来,效果不错,希望能带动新书在实体书店的销量。”

众筹出书实际是在于扩大影响力

实际上,众筹一词发源于经济学,意思为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在图书出版界,众筹一词早已超越“群众资金的集合”这一概念。曾参与过一本外国植物学家所写的关于植物花草书籍出版的饿发表示,其实众筹并非一种当下流行的行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人跟朋友们集资出书。他们写的书只印个200到500本,并不做大众发行,只用来送朋友,这算是最早的众筹出书了。”

王舜平则表示:“在其他领域众筹也许指的是一种融资的渠道,而在出版方面,众筹的第一要义并不是融资,是在于通过互联网扩大影响力。而我们出版社目前也在众筹出书这方面有相关的计划。”

众筹前一定要对作品做好评估

重庆晚报记者昨日在众筹网上看到,并非所有的众筹出书都能像黄药师的这套书一般火热,部分图书在筹资进度栏中显示的是进度未满的状态:一本揭秘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的众筹书籍,从8月6日开始众筹,目前只剩10天时间,只筹集到203元。

个人写书找不到投资渠道,众筹出书确实是一个好方式。不过,王舜平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个人做众筹出书首先一定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估,“如果是一本好书拿到出版社,出版社觉得该书具有市场价值,那么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帮你宣传。但有些书并不适合市场,也就不适合众筹。如果你非要众筹出书,最后筹不到资,那只能是项目本身的评估出了问题。出书前,应该多听取专业人士意见,看自己的书适不适合做众筹。另外,目前众筹网站比较多,因此选择平台也比较重要。”(记者 钟洲毓 范圣卿)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