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第67届艾美奖落幕 美剧文化的转变、内省与救赎

常江

2015年09月29日08:26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美剧文化的转变、内省与救赎

刚刚落幕的第67届黄金时段艾美奖(以下简称“艾美奖”)把国内一度沉寂的美剧热又推上了一个小小的高潮。那些平日潜藏在网络丛林中的美剧迷们,骤然有了一肚子的话要说:《广告狂人》(Mad Men)未能以最佳剧集奖完美收官,其主演乔汉姆却终于“熬死了”《绝命毒师》(Breaking Bad)的“老白”,艰难问鼎剧情类最佳男主角;而在前五季中被提名80多次却几乎从未拿过重要奖项的《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e Thrones),也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迎来了开播以来的首个“大丰收”;喜剧类方面,以拗口深邃的冷幽默著称的《副总统》(Veep)竟意外夺冠,击败了既政治正确又傻白甜却已蝉联五届最佳剧集的《摩登家庭》(Modern Family)……

艾美奖作为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其对美国电视剧制播工业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电视剧的奖不好评,这谁都知道。一方面,电视是典型的大众媒体,势必有众口难调的问题,曲高和寡也不妥,太接地气也不妥,总会有人横加指责。另一方面,电视又是体量最大的媒介产业(虽然在不断萎缩),各大制片发行公司要赚钱,就决然不可以得罪太多人——甚至包括那些并不直接贡献收视率的海外观众。因此,艾美奖历来的评选标准基本上可用“平衡术”来形容:如《摩登家庭》这种清新质朴又不费脑子的国民喜剧,就像当年的《老友记》(Friends)一样,因为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而获得了显著的大众影响力,故而一定会在评奖中得到体现,以彰显艾美奖的民本主义;而《广告狂人》、《副总统》这类文化语境和接受门槛均较高的“烧脑剧”,也一定会在关键环节上获得“关照”,以在总体上维持美国电视剧的艺术水准及其执全球电视产业之牛耳的霸主地位。

但总体而言,从艾美奖近几年的评选倾向上看,“高语境、高门槛、高智商”的“烧脑剧”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这些剧往往面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观众,并对特定的时代和社会风貌有深刻的洞察和批判,甚至被其观众标榜为智商与审美的文化界标。曾先后在中国小范围流行的《绝命毒师》、《纸牌屋》和《广告狂人》,均为最近5年艾美奖的常客。而刚刚摘得喜剧类最佳剧集桂冠的《副总统》,因其呈现幽默的方式过于美国化——正如俗话说的“幽默无法翻译”(Humor doesn’t translate)——恐怕很难在亚洲国家拥有较多的粉丝。但正是这种根植于美国独特的政治生态与文化土壤的幽默,成为《副总统》以及早一些的《办公室》(The Office)大获成功的关键所在。总体上,我们不难发现,如今艾美奖所青睐的剧集的确已经和10年前有了极大的不同。2005年的两部最佳剧集分别为《人人都爱雷蒙德》(Everybody Loves Raymond)——该剧甚至曾被央视译制播出——以及以神秘孤岛为背景的《迷失》(Lost)。可以说,艾美奖正在越来越多地颁发给那些对当下的社会现实,尤其是政治体系或剖析或讽刺的作品,而不是那些天真烂漫、神秘幽暗的都市或旷野传奇。新的潮流中的这些作品并不全都拥有高收视率和海外知名度,但它们吸引的观众群体无疑有显著的精英色彩。

当然,艾美奖只是美国电视剧工业的一个风向标,它既不能完全代表美剧的整体水准,也不能充分体现美国观众的普遍喜好。但艾美奖在过去几年的悄然“转身”,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美国主流电视剧文化的总体走向:小众化、精英化、本土化。美剧正在变得不那么有普世性,也不那么有全球的流通性。优秀的剧集依然以深度剖析人性见长,但这种人性不再是普遍的人性、人人皆可感触的人性,而是特定文化、特定语境、特定逻辑下的人性。也正因如此,我们有了“美剧门槛越来越高”的感觉,这门槛不是由语言带来的,而是由文化带来的。美剧再也不是可以当作边干活边伴听的“背景音效”,而是一种需要投入极大精神耐性的脑力劳动。当然,更高的注意力成本换来的是更透彻的满足感,艾美奖最近几年推崇的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可被视为高度电影化的文化精品,它们不但能够给观看者带来极致的视听感官体验,更可被作为深度洞悉美国社会文化的教科书。其内别有洞天,风云变幻,实乃“正牌”美剧迷们的福音。

主流美剧缘何做此转向,原因是复杂而微妙的,其中既有全球文化多元格局情势的加深,也有互联网冲击下的电视文化自身的危机与反省。当电视机日益沦为“多屏”中无甚稀奇的“一屏”,电视节目本身也将冲破原有信路通道的约束,获得专属于自己的独立风格。再者,随着视觉内容在现代交流网络中的膨胀式增殖,传统电视节目的拥趸逐渐流失,电视文化未尝不可以挣脱“大众”与“流行”的枷锁,对自身进行精英主义的改造。

对大洋彼岸的中国人来说,最大的遗憾恐怕就是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美剧了。那个英语学习者和民间字幕组的网络游击队式的黄金组合,已经在多种文化和制度力量的夹攻之下土崩瓦解。就连《老友记》后最具全球性的《摩登家庭》,在中国也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遑论成为一代人成长的“伴随”。艾美奖的变化,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暗示着全球电视文化的内涵、主旨和地位的转变。对于这种潮流,我们似乎只能擦亮眼睛去观察和等待,至于那个胡乱编首没头没尾的“smelly cat”(《老友记》中菲比的拿手曲目)就能把全世界的注意力收入囊中的“纯真年代”,则永远不会再回来。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