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九层妖塔》也镇不住陆川导演的心中“鬼”

2015年10月13日07:42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九层妖塔》也镇不住陆川导演的心中“鬼”

  与汪先生的高曝光率相比,作为《鬼吹灯》编剧的陆川,实在算不上大红大紫,毕竟他还没有热到被《港囧》的台词“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来揶揄;和开心麻花团队主创的《夏洛特烦恼》相较,作为《九层妖塔》的导演,陆川也并不显得高明许多,毕竟二者都选择将《咱们工人有力量》糅成了与其主题并无太多关联的电影插曲。

  作为当代中国最著名的网络小说之一,《鬼吹灯》不仅开“盗墓小说”之先河,也将中国通俗小说创作引领到一个新奇而诡异的向度。在如今言必及“互联网+电影”、口不离“IP”的行业语境中,号称坐拥十亿粉丝的《鬼吹灯》当然是契合大众口味与赚取商业价值的理想之选。于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仅有原著改编权被中影与万达均分为二的盘羹夺利,也有陆川版与乌尔善版《鬼吹灯》的同台延时对决。只不过,先行上映的陆川版——《九层妖塔》毁誉参半,不仅遗失了持续开发这个行业大IP的剩余价值,也终究没有镇住陆川导演的心中之“鬼”。

  从小说到电影是《九层塔妖》始终绕不过的话题。作为一部在篇幅长度上可以比照《中国某某编年史》的八卷本连载小说,《鬼吹灯》的每一部都是由胡八一这个精通天地风水、晓达中国人情,兼具机敏体格的理想人物来串联板块式的叙事层深。拿《九层妖塔》的原著本《精绝古城》来说,作为《鬼吹灯》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它就是由家世起源、辽国古墓、昆仑探险、边境倒斗和精绝古城等故事合而作整。无论截取其中的哪一个故事,基本都可以改编成引领大众审美的风尚之作。

  而在作者天下霸唱的世界里,《鬼吹灯》不仅能以“盗墓”元素勾连人类恐惧和猎奇的心理机制,也可借此展露、探索生命个体与宇宙世界关系的人性尺度。引《精绝古城》的文字,中国墓室(风水)文化的核心在于“造化之内,天人一体”,这一语即能道出作品在文化和精神上所达到的高度,因为东方哲学也只有在“物我两化、天人合一”的范畴内才能与西方文化所依附的上帝信仰、终极实在融得相通之处。

  囿于新中国成立后不能存在妖魔鬼怪的“社会现实”、“建国后的妖精不能成精”的体制禁忌以及影片结尾必须善必胜恶的“文化良知”,选择将盗墓题材搬上银幕面临的顾虑和掣肘颇多。也因此,很多人认为陆川把《精绝古城》中的“九层妖楼”这一并无鬼怪、只究探秘的故事首选改编最为合适,尤其是当影迷看到其精美绝伦的预告片后更对此作翘首以待。但是,很明显,编剧出身的陆川亲自操刀粉碎性地肢解了原著。

  如果说《九层妖塔》与《精绝古城》之间还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的话,除了胡八一、王胖子等主要的几个熟悉人名之外,大概只能算到那忠诚却被人骑的二十峰骆驼头上了。事实上,如果陆导之前看过英国前卫动画大师菲尔·莫洛伊2000年创作的“党同伐异”三部曲,那么,通过让鬼族与人类通婚来打入敌人内部,借以实现外来物种重新统治地球人类的神话叙事早有珠玉在前。

  同样,透过面纱已拂的《九层妖塔》,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陆川肯定借鉴了日本经典动漫“奥特曼大战小怪兽”的剧情模式,又糅进了好莱坞《三体》里的外星文明、《环太平洋》的虫洞理论以及《哥斯拉》的影像造型,再添加上当下中国电影流行的青春叙事与爱情元素,最终将一个独立成章的探险故事,硬生生移形换位成热血青年(居然还是中国的)大战未知物种的不明类型片。

  当然,以陆导的资质和能力,他有足够的资本将这种转换进行(作)到底。但是,影片最引人诟病的就是其空间的散乱无章和叙事的头重脚轻。如果说昆仑山和石油小镇之间因怪兽的迭现还存有牵强的联系的话,那么将图书馆作为墓室的显在则决然不能让观众接受,毕竟你不能把因为“中国人读书少”就要采取“焚书坑儒”这件事拿来当段子讲给大家听。况且这些实际存在的地理空间在影片中人为地切断、没有予以有效的勾连,而故作神秘的姿态又在事实上制造了影片空间转换的停滞。

  而当观众极不容易地把散乱的空间接续起来,试图厘清变形的人物身份、期待各条线索交合营造的戏剧性节点与叙事高潮到来之际,导演却以“千斤拨四两”的力度与气度,让胡八一刺死了鬼族附体后的杨萍,结束了所有一切……这就好比星球大战已经打响,美国人却仅仅依靠拆散一对久未谋面的小恋人就能使地球人重新过上和平的生活一样。好莱坞大片从来不会这么演,来侮辱全球观众,中国影迷的总体智商当然也不会低到这种程度。于是观众愤怒了,纵使你影片的3D技术运用得远超五毛,那也只是代表买你的那家公司有钱以及中国电影的工业化制造水平不断提升而已。如果让大家选择用微信红包投票,除了不投的,大部分人应该都会封装上一分钱投出,因为规则里竟不允许一分钱掰开来花。

  此外,导演显然没有做好将原著进行完全陌生化的准备。一方面,他要靠熟悉的名字唤醒观众对原著作品的指认方式,另一方面又加入了杨加林(原型为陈教授)、杨萍等毫无获得有效铺排的人物参与主体间对抗,在故事情节完全颠覆原著的设定之下,这只能陷观众于出画与入画之间,无法有效地参与影片的情节建构。

  与此同时,导演又试图仿效好莱坞,进行一场中国式怪兽片的豪赌。但问题是,如果在好莱坞情节剧与“讲好中国故事”之间摇摆不定的话,有限延伸的话语空间也会戛然而止。于是这部影片就不再缺乏“惊喜”:在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刚刚改革开放对外交流不太顺畅的中国,一个没有任何外籍经历的中国女子竟能被同胞命名为Shirley(而原著中之所以称其为“Shirley 杨”,却只因她是美籍华裔)?杨萍变身Shirley后的自我神秘化在不能被合理阐释自圆其说之后,难道导演不觉得它会引起观众的不解和不屑?将王庆祥、王德顺等老戏骨与李菁、冯粒等喜剧演员,凤小岳、唐嫣等青春艺人混搭在一起,还能形成合乎情理一以贯之的戏剧式间离效果?在没有任何背景铺陈的语境下、“749局”和李晨“馆长”粉墨登场又神秘隐没,难道其作用仅仅是靠谐音“气死舅”和外号“大黑牛”来征赏观众?

  陆川曾把与乌尔善版的隔月对垒诡辩为“德比之战”,并评价对手“和《画皮2》相比,善子这次有了明显的进步”。究竟乌版如何,我们尚可拭目以待。但是,在《九层妖塔》中,实事求是来讲,“塔/他”并没有九层境界那么高。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