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传媒》>>2015年9月下
人民网>>传媒>>正文

记者手记:在“大阅兵”新闻中心的日子

高 方

2015年10月17日10:25  来源:传媒  手机看新闻

9月7日晚,小雨,微凉。

途径天安门广场,华灯初上。此时,工人们正在拆装阅兵时广场两侧的大屏幕,准备迎接共和国第66个生日。灯光反射在长安街路面上,温暖、悠长。车辆“沙沙”驶过,拉回的思绪,在心里弥漫。

驻足在这十里长街,仿佛回到了四天前。“9·3”大阅兵现场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战士们整齐划一的步伐声、飞机坦克的轰鸣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使人心灵震撼,军阵将士排山倒海、步履铿锵、铁流滚滚犹在眼前,习近平总书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振聋发聩的振臂一呼,至今不时地回荡在耳畔、在广场、在心田。驻足广场前,像是战士回到了过去的营地,学生回到了昔日校园。8月26日至9月3日,本刊记者有幸被借调到“大阅兵”新闻中心,回想起在新闻中心的日日夜夜,使我流连忘返,心潮起伏。多么想回到9月3日前,重新融入团结战斗、温暖幸福的集体中。

广场上,这夜,华灯不落。

新闻中心素来有“记者之家”之称,与国家以往大型会议及活动相似,“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一如既往地设立在梅地亚中心,从中心东门进入,经过安检,映入眼帘的是那块熟悉的蓝色背景牌,作为参与报道“两会”的同行们与这块牌子朝夕相处,不会陌生;关注“两会”报道的观众也不会陌生,各国电视台记者也常以它作为背景做出镜报道。任务不同,职责不同,这次,我又多了一层身份……

三大议程为新闻中心“破冰”

8月中旬,受《传媒》上级主管部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指派,记者光荣地成为新闻中心境内记者接待组的工作人员。比起广场上阅兵的军列,这里也是一列勇往直前的军阵,不同的是,记者们的武器是笔、键盘、镜头。我有幸为他们服务,有幸作为一名《传媒》的观察者、记录者,用行动与他们沟通,用真诚为他们服务,用心、用眼、用镜头、用键盘记录新闻中心的点滴,记录他们“战斗”的英姿和忘我的奉献,感到由衷的高兴。

全员总动员。8月26日是新闻中心工作人员的报到日,19:30召开新闻中心动员大会,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新闻中心主任翟惠生在会议上讲到,作为记者的“娘家人”,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始终坚持责任意识和包容意识,为境内外记者提供专业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认真做好记者的接待、采访活动安排及现场管理工作。

新闻中心主任及副主任共14人,多来自中国记协、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外交部、国务院港澳办及台办、北京市委宣传部等机关部门。共设有8个工作组,分别是境内记者接待组、外国记者接待组、港澳台记者接待组、会议组、联络组、简报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保障组、行政组,参与人数逾600人。本刊记者观察到,较以往新闻中心设置不同的是,应俄、韩两国媒体要求,新闻中心在一楼专设俄罗斯、韩国媒体工作室,专供两国记者采访使用。走在新闻中心任何角落,都可以看到笑脸相迎的工作人员,大家以热情周到的服务温暖记者心。除此,中心还开通了网站(www.kzjn70.cn)和微信公众号(kzjn70),利用新媒体预告、发布新闻中心动态及通知,更好地服务于媒体。

招待酒会。8月27日晚,新闻中心在2楼新闻发布厅召开中外记者招待酒会,欢迎前来采访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中外记者们。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蒋建国出席并致辞。200多名中外记者参加,其中,外国及港澳台地区的记者80多名。

蒋建国在致辞中对中外记者采访纪念活动表示热烈欢迎。他讲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开启了中华民族由灾难深重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变。举行纪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将极大地激励中国人民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蒋建国表示,希望记者关注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向世界传播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虽然酒会只有短短一个多小时,但通过这样新颖别致的形式,一下子拉近了记者与记者、记者与中心的距离,境外记者普遍对新闻中心主动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表示满意。

奇葆同志“回家”。9月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一行视察新闻中心,强调新闻中心是整个纪念活动面向媒体人的重要窗口,要精心组织信息发布和新闻采访活动,努力为中外记者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帮助媒体更好地开展新闻报道,为纪念活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刘奇葆一行考察了境内记者接待组、外国记者接待组、港澳台记者接待组、会议组、联络组、简报组、电视信号传输保障组、行政组和联通电信服务室、图片服务室、新闻发布厅、新闻中心网站。认真了解中心的筹备工作和运行情况,同媒体记者进行交流,对新闻中心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新闻中心要全力以赴地做好媒体服务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要针对境内外记者提出的信息需求,加大权威信息发布力度,做好新闻发布、参观采访、外宣品发放等工作,办好新闻中心官方网站和微信公号,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服务。精心做好公共电视信号提供、场地器材租赁、信号传输、交通安排等工作,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记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保障,确保记者工作生活便利、有宾至如归之感,让新闻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记者之家”。

来到“家”里,部长一行非常平易近人,考察的第一站就是本刊记者所服务的境内组,和我们每人亲切握手,询问情况。走到外国记者接待组,正巧看到有几个外国记者,顺势和大伙攀谈起来。看望港澳台记者接待组后,部长对新闻发布厅的主席台两侧各有几张长桌拼起来的书台颇感兴趣,书台上摆放着有关中国人民抗战及反法西斯战争的中英文书籍、图册、音像制品等,可供中外记者们免费取阅。据了解,中心免费发放的图书资料约5500册,音像光盘1000张。这也是本次纪念活动新闻中心的特色之一,使中外记者更加了解70年前的今天,充分体会幸福生活之不易,把握好纪念活动的宣传总基调、主旋律。

记者会、外采及演出活动丰富多彩

8月28日至9月2日,新闻中心紧紧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活动主题,针对记者的采访需求,主动设置议题,提供优质服务,陆续举办6场记者会,同时,为中外记者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参观采访活动及文艺演出,大获好评。

记者会。新闻中心精心策划组织6场记者会,围绕纪念活动主题,重引导、多角度地突显活动意义。记者会邀请中央统战部、中央党校、总政宣传部、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及华人华侨代表等,从不同角度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解析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贡献,展示中国人民的伟大民族精神和爱国爱家之情怀。记者会场场爆满,超百家境内外媒体,逾570余人参加。

9月1日上午,新闻中心举办第四场记者会——邀请海外抗日纪念馆创始人、美国方氏报业董事长方李邦琴,爱国将领张治中将军小女儿、美国华人社团联合会名誉主席张素久,欧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张曼新共同介绍华侨华人代表在世界各地举行纪念活动的情况,并就广大侨胞对抗日战争贡献等问题回答了媒体提问。这场记者会,不仅让在场记者及电视观众了解到了更多华侨华人爱国的实际行动及影响,更感受到了游子不易、心系祖国的深厚感情。说到动情处,台上嘉宾、台下记者数度落泪,真情流露、爱国情怀让人感动。

参观采访。围绕纪念活动安排组织5场外出参观采访活动,丰富记者抗战历史知识,体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参观卢沟桥、宛平城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采访七七事变亲历者,展现真实的中国抗战;参观采访莱锦创意产业园,了解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参观采访北汽集团,了解北京高端制造产业发展情况;参观冬奥会场馆,了解北京筹办冬奥会进展情况;参观采访中关村展示中心及小米公司,加深记者对北京新兴科技产业发展的印象。中外记者普遍对外出采访活动关注度高,情趣浓厚,采访热情高涨。5场参观采访活动共156家中外媒体,逾212名记者参加。

9月2日下午,本刊记者带队赴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及小米公司参观采访。大巴车分别从北京市新闻出版大厦、世纪坛出发,车上共载29家境内外媒体的38名记者,其中,境外媒体13家18人。除此,还有外国记者接待组、港澳台记者接待组工作人员及翻译人员、医务人员随行。

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大家认真听取中关村整体发展情况介绍,参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展区,采访了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展示中心位于海淀公园北部,占地58880平方米,2011年7月1日正式挂牌。本刊记者了解到,展示中心不仅是世界了解中关村成果展示的窗口,内部的构建也颇具“中观范儿”。“会呼吸”是中心的一大亮点,展馆内的新风启停是通过室内二氧化磷指标的检测来控制的。太阳能采光板也在中心使用到极致,展馆应急、地下停车场均实现太阳能供电。并且,馆内采用声控技术,以节约能源。对于水的利用,中心污水处理后可用于绿化、洗车、洁厕等,众多科技手段把环保、科技、节能的理念融为一体并落在实地,让前来采访的记者们目不暇接。

第二站,我们来到小米公司。“小米之家”是其旗下产品展示的形象店,在这里,不仅能见到小米家族的每一位“成员”,还能切身感受产品魅力,如果你是“米粉”,可以享受产品刻字等服务。随后,小米网负责人带领记者们参观小米公司,介绍公司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文艺演出。为增进记者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直观感受,丰富记者工作之余的文化生活,新闻中心组织观看中国精品杂技《嗨,北京》、京剧折子戏、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冠军独奏音乐会、芭蕾舞剧《白毛女》、中俄青年交响乐团音乐会等5场高水准文艺演出。演出既有中国文化艺术精粹,又有西方高雅艺术和东西方艺术融合作品,质量上乘,精彩纷呈。不仅如此,多场演出地点安排在国家大剧院,也让境内外记者感受到了北京地标性建筑的魅力。很多记者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观看演出的照片,与同行、家人们一起分享。

致敬,钢铁的军队 钢铁的中国军人

组织好境内外记者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及大阅兵等活动采访报道工作,是新闻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如何组织、引导、协调好9月3日当天的工作,确保记者们能够顺利地进行采访报道等实际问题,中心领导提前部署,摸清情况,预设方案,与各组织协调部门通力合作,新闻中心各工作组按照组织部署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千方百计地化解问题。

确保“9·3”采访报道顺利进行。自8月28日起,通过新闻中心网站及微信公号发布采访通知,向境内记者发放现场活动证件、请柬1530份,境外记者440份。提前两天与记者沟通纪念大会议程、规定及注意事项,科学安排赴现场的采访车辆。按照文字、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体记者需求,精心布置、科学划分天安门广场的记者采访区域,合理配置摄像机位、信号传输端口。加强安保审核,严格核对记者证和请柬信息,实现一证一柬双检制,更大程度确保当天的安保。安排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带队、服务记者采访报道工作,加强现场管理协调。据了解,新闻中心共接待境内外记者4339人,其中,外国记者1327人,港澳台记者269人,境内记者2743人,远超俄罗斯红场阅兵约500名国内外记者的采访规模。其中,9月3日上午阅兵现场,新闻中心组织境内外记者1974人现场采访报道,境外记者440人。

9月2日晚10时,本刊记者拿到了明天可以进入到大阅兵现场的工作人员证和请柬,可以与参加大阅兵现场报道的记者同行们并肩战斗。当幸福来敲门时,总是伴有光荣的使命。本刊记者被分到天安门广场西侧临时观礼台,并担任副组长,主要服务境内外的文字记者。新闻中心影像、广播、文字、网络等记者分批次安检,乘车抵达天安门。当晚注定是个不眠夜,中心内灯火通明,所有的工作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忙碌地工作,以确保各环节顺利运转;中心外通宵达旦,记者们为了保证按时安检、乘坐班车,索性席地而坐,开始工作起来,每一分钟都不虚度,全力以赴打好“硬仗”。

向着胜利出发!9月3日凌晨2时起,工作人员组织引导记者在世纪坛安检,分批次乘车抵达天安门采访区。当启明星悬于夜空,凌晨4:00起床,本刊记者手举新闻中心引导旗,组织文字记者们集结于世纪坛开始安检,5:30统一乘坐大巴前往天安门广场指定采访区。大巴车行驶在长安街上,街旁的路灯逐渐暗去,接应的是前方的一片朝霞。无数次经过天安门前,见过它的夜幕,迎过它的霞光,却从未见过它如此的美丽。伴着逐渐明晰的“阅兵蓝”,盛装中的天安门广场多了一份庄严,多了一份使命。本刊记者观察,广场多侧设有饮水点、医务点等,服务点的工作人员凌晨2:00就位开始筹备工作,除此,还有十多米高空移动作业台上,站着我们的同行——新华社摄影记者,也是最早来到天安门的工作者之一,反复定高度、测试设备,为的是日日夜夜筹备迎接的今天。媒体席的每个座位下都有插座和网线供记者报道使用,看台每个座位上都有一个精美的背包,上面印有抗战70周年LOGO,因看台上没有任何遮挡,观众要在烈日下暴晒多时,包里准备了清凉油、创可贴、扇子、防晒帽、雨衣及矿泉水、小彩旗、趣味水印等,非常贴心。

上午9时左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在天安门以北的端门南广场,迎候应邀出席纪念大会的各国嘉宾。亲切会见后与嘉宾们一一合影留念,一同登上天安门城楼准备观礼。广场东西两侧各两部高清大屏幕,直播端门广场内的一切,现场观众大饱眼福。

上午10时,纪念大会正式开始。位于礼炮阵地上的56门迎宾礼炮以70鸣响拉开这场纪念仪式的序幕,礼炮的轰鸣声伴着国旗护卫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出发,沿中轴线向北至国旗杆,升旗仪式就此举行。10时01分,新华社播发第一条快讯和现场照片。作为媒体工作者和中心服务者,能亲临现场感受抗战70周年的纪念大会,感到既高兴又幸福。广场上,习大大肃穆沉稳的讲话声音萦绕在天安门上空,环绕在看台观众的周围。广场上,无数次的掌声、欢呼声回应着主席的讲话,代表着亿万中华儿女的中国梦。广场上,万众齐唱国歌,团结的心声响彻云霄,五星红旗在“阅兵蓝”中冉冉升起。广场上,整齐化一的军队方阵、现代化的先进武器一一展现,仿佛宣示着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诺言,抒写着中国的和平与未来。广场上,数万只气球、和平鸽高飞,放飞的是祖国对亿万华夏儿女的惦念,放飞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希望……“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字字镌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本刊记者了解到,截止18时30分,新华社共播发纪念大会文字通稿160多条、现场图片2000多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纪念大会进行现场直播,音视频信号畅通。美联社、欧洲广播联盟、日本东京电视台、日本放送协会(NHK)和凤凰卫视等境外媒体也做了现场直播。与此同时,新闻中心在梅地亚宾馆向未能参与现场报道的媒体,免费提供阅兵式直播音视频公共信号。美联社、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日本朝日电视台等25家境外媒体使用了这些信号。

随着纪念大会活动的结束,本刊记者的初次新闻中心之职将告一段落,新闻中心这个大家庭在收获与喜悦中,将回归各自的工作岗位,朝着中国梦前进!前进!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