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新剧即将开播 “传奇剧王”郭靖宇:只说忠孝节义

张漪

2015年10月17日08:20  来源:扬子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传奇剧王”郭靖宇:只说忠孝节义

  郭靖宇新作《大秧歌》剧照。

  在电视圈,导演郭靖宇和制片人侯鸿亮都因高产、大卖建立了尊贵的江湖地位,而被记者们称为“大大”,郭大大导演的作品有《刀锋1937》《铁梨花》等,侯大大担纲制片人的作品有《闯关东》《老农民》《北平无战事》《琅琊榜》等。前天,侯大大的《琅琊榜》刚刚播毕,而紧接着10月26日,郭大大的《大秧歌》将在江苏卫视播出。前晚,扬子晚报记者在北京专访了郭靖宇,这位一直自称拍摄“通俗剧”的著名导演,对时下流行的一些新名词儿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扬子晚报记者 张漪

  为什么不取洋名字?

  当下的电视剧圈,很多名字都叫得很“新潮”,例如《花千骨》《古剑奇谭》《蜀山战纪》等,用意很明显,吸引目光,尤其是年轻人的目光。但是,郭靖宇导演却是个“异类”,近几年他自己编剧的几部剧名,好听点叫通俗,不好听的那叫“土气”——例如《红娘子》《打狗棍》,还有马上要播出的《大秧歌》。

  这些名字如果换一个导演,可能就直接被一些有偏见的电视人放一边了,但是郭靖宇的戏没有人敢“轻视”,原因是,他的电视剧,是国内最稳健的热播导演之一。《大秧歌》采访时,记者小心翼翼地问他,为什么当初不想着换个名字,他想也没想说,“你是觉得土气吧?但是,我没有想出比这个名字更贴切剧情的了。”确实,电视剧中的“大秧歌”出现过多次,每次都是很重要的大戏。不过,“大秧歌”这个名词却并非我们理解的那种“土气”,事实上这个剧反映的山东大秧歌不是北方秧歌,它是一种地方戏曲文化,并非是舞蹈,胶州大秧歌更是我国物质文化遗产。郭靖宇说,“我研究过电视剧观众,我的剧就是拍给普通老百姓看的,我不能只拍给知识分子看,我觉得‘大秧歌’这样的剧名接地气,自有它的群众基础。”

  为什么还在说忠孝节义?

  现在同性情谊成为时下一些网络的热门话题,而各种电视剧也有意识地去迎合,例如《伪装者》的兄弟情被粉丝拿来“配对”为各种CP,这CP不是传统的男女,而是男男组合。传统的男人兄弟朋友关系,被解读为了同性之间的“暧昧”情感,这类话题可谓风起云涌。而郭靖宇的电视剧里可以说写的最好的感情之一便是兄弟情,因为这位生活中的“大侠”,最是义薄云天注重兄弟情。然而,他的电视剧里的所有情感根基都特别正。

  当记者问郭导的兄弟情为什么都充满着男性荷尔蒙的刚正阳光气息,而不肯有一点点的“暧昧”——只要一点点,都是话题啊。但是郭靖宇却对女记者们的这种“妖气”要求,笑着直摇头,“我不懂,不能接受这个。如果说CP,我和杨志刚如果不是亲兄弟,可能早被你们说成是一对CP了吧!我的戏所有的感情都是非常传统的。不论是男女情还是家族情,还有兄弟情,朋友情。这都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情感的根基,我的电视剧观众是传统的电视剧观众,是真正的老百姓。他们没有多少网络话语权,但是我不能因此不为他们拍剧,我不为小众者拍剧,电视剧就是通俗的大众艺术。”

  郭靖宇被称为是“传奇剧王”,因为他导演和编剧的剧,其故事与文化脉络传承的都是中国传统“评书”的精髓。郭靖宇说,他小时候特别爱听长辈讲故事,也爱跟大人们去听评书,他的妈妈就是说故事的高手。“如何用类似评书说故事的方式拍电视剧,那些故事编的让观众相信并且让他们舒服,这是我一直研究的。”事实上,做如此硬功夫的工作,难度真不小。郭靖宇说,“你有没有发现我的故事里经常节外生枝?《大秧歌》里只跟日本人打了三仗,但是我却用了70集来描绘,这全是评书的基本功夫。你想想,岳飞一生打过几仗?但是《岳飞传》却感觉有讲不完的跌宕起伏。现在我拍电视剧,不是用俗套的方式去讲故事,而是用鲜活的、丰富的手段去说。”怪不得,很多观众说,看郭靖宇导演的电视剧,就两个字的观感:过瘾!

  而在郭靖宇的“说书字典”里,有八个字是他写人写故事的宗旨:忠孝节义传宗接代——听起来是不是很“古旧”?然而,细想一下,“忠孝节义”不正是我们中华最民族文化的根基。至于“传宗接代”这四个字,郭靖宇的意思是,“我说的不是生孩子,而是我们作为中国的创作者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精神传承下去。”——听出来了嘛,郭靖宇的坚守与所为,都是他愿意埋首在传统文化的这个土地里,他作品开出的不是“花”,而是“大麦”或“水稻”。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