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10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半熟人社交:网络社交的新走向

——匿名社交软件的价值与反思

王慧敏

2015年10月23日13:51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匿名社交软件在2014年引发热潮,它化解了人们自我表露的需求与熟人社会压力之间的冲突,满足了人们窥视隐私的乐趣。在经历了内容的管控和最初的新鲜感之后,人们希望通过匿名社交排解孤独、消除焦虑、满足好奇的可能性降低,再加上安全性、道德责任的隐忧,用户活跃度下降,匿名社交的价值和前景引起了业内的反思。

关键词:匿名社交;半熟人社交;自我表露;孤独;安全性

一、匿名社交的辉煌与落寞

2014年,匿名社交成为一种现象级的社交方式,这是一种以用户手机通讯录为基础的软件,用户可以看到手机通讯录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在软件上的发言,并可进行“点赞”和“评论”的互动,但是所有的发言都是匿名的。2015年4月29日,匿名社交应用Secret的CEO大卫·贝陶(David Byttow)宣布,他将关闭公司。Secret最鼎盛时期,在巴西、瑞典、以色列、墨西哥等8个国家苹果商店下载榜名列第一。从排名第一到停止运营,这样的转变仅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Secret的国内学习者——“无秘”(原名秘密)在经过2014年引发了爆炸性关注后,现在在中国苹果商店社交类软件的排名在120~150名徘徊。

“匿名”——在网络上并非一个新概念。Web1.0时代的论坛、网络聊天室,Web2.0时代的聊天软件陌陌,QQ和微信的摇一摇、位置分享功能,都是匿名化的社交。到了2012年,Whisper在美国上线,推出了纯陌生人的匿名状态分享服务;2014年1月,Secret软件提供基于手机通讯录的匿名状态分享,网络社交进入了半熟人的阶段。

匿名社交消解了自我表露的需求与熟人社会压力之间的冲突,在强关系和弱关系之间界定出一个中度关联的社交层次,满足了人们对自我隐匿的需求和窥视他人的乐趣,也规避了暴露真实的麻烦。然而,如同众多昙花一现的互联网产品一样,匿名社交软件迅速地淡出人们的视野,Secret的关闭更是令匿名社交这块灰色领域更加前途未卜。是什么原因导致匿名社交迅速地退热?在技术驱动的互联网环境下,匿名社交今后的立足之处又在何处?

二、匿名社交热潮回落的反思

(一)失落的社交动机

匿名社交软件在上市之初,凭借内容的话题性迅速扬名,激发了用户人性中的恶之花。与传统的网络论坛相比,这些满足人们窥私乐趣的内容有可能来自自己认识的人,加速了匿名社交引起关注的速度。流言、爆料、情色虽然具有显著的短期效果,但是在最初的新奇感过去之后,用户对匿名社交的关注度急剧下降,活跃度减低,体现出用户窥探动机期望未被满足之后的失望。

首先,经过运营商在内容上的把控,眼球性信息减少;再加上用户新鲜感渐减,内容生产数量下降,互动频率减少;使用匿名社交的根本动因——自我表露和窥私得不到满足。社交软件的生命在于信息的自主生产、二次传播和再生产,缺乏活跃度是社交软件的死穴。社交软件是群体性使用,当用户积极性下降,就步入恶性循环中,导致进一步的活跃度下降。

其次,匿名社交软件在短期内凭借大量负面信息获得爆发式的传播效果,但是过于强烈的刺激之后反而带来逆反应和无反应。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互联网让人们丧失共情能力,也就是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的能力正不断降低。互联网让人们对负面社交缺乏同理心,在“强关系”社交圈中,人与人之间存在情感的基底;在那些基于兴趣、爱好、利益而架构起的“弱关系”圈中,人和人之间具备的共同价值观念和利益点。在半熟人社交里,这些维系人际关系的精神关联都不存在,使得匿名社交里负面信息的被接受程度低,人们不愿意为彼此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情感,甚至对痛苦不具备感知能力。再加上部分用户在匿名空间里无所顾忌,伤害了其他用户的情感,破坏了匿名社交空间的环境质量,减低了用户对匿名社交的依赖。为了梳理社交环境,“无秘”为每个用户设置了“人品值”,并有对应的奖惩规则,但是后台算法的不精准,导致了一些误判,影响了用户的忠诚度。

(二)信息过度消费的后果

人们进行社交生活是为了工作上的问题解决,生活上的情感维系,放松心情也提升自我。但是匿名是一把双刃剑,在表象的满足感之后,也存在种种弊端。

1.孤独感

人们社交很大程度是为了摆脱孤独感。现代社会,人们的物理距离增大,交流成本大、难度高。于是转而依赖虚拟社交排遣拉近心理距离。希望通过虚拟社交拉近关系、排解孤独。但是在一项关于大学生网络聊天中的自我表露与孤独感之间关系的研究中,研究者却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学生与现实中结识的朋友自我表露与孤独感之间呈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大学生与网络中结识的朋友自我表露与孤独感之间显著正相关。[1]”也就是说:跟熟人的自我表露并不能明显销蚀孤独感,而跟陌生人表达自我越多反而越孤独。匿名社交里,人们心理的出发点就是矛盾的。一方面从他人的反馈中找到自身的存在感,期望与他人产生互动,消解孤独。但同时又希望隐匿,一旦发布的内容引起多方关注,便觉得超出承受范围,产生抵触心理。匿名社交始于隐含着的戒备心,看似亲昵的人际关系只是一个繁荣的幻象。

2.焦虑

当人们把精神上的困扰以匿名的方式发布在网络上,实际上是期待排解现实世界的焦虑;表面上这些焦虑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挽救内心的顽疾,因为焦虑不可能被这样浅层次的匿名社交而消除,甚至可能被复制。在“无秘”的互动提问功能里,有一个问题是邀请好友说说眼中的自己,得到的答案是匿名的,也只有提问者自己可以看到答案,但是人们真的可以希望看到这些答案,还是只希望看到自己认可的他人眼中的自我?如果信息反馈内容和自身的价值观念产生重大分歧,焦虑感油然而生。

3.安全性

2014年9月,黑客利用苹果公司的云存储服务iCloud的漏洞,窃取女星不雅照片,好莱坞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裸照门”风波。数据时代,信息的安全性备受关注。除了提高加密技术,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删除》一书中提出,为信息设置一个存储的期限,来应对数字化记忆与信息安全。“无秘”的2.1版本具备了定时销毁功能,用户在发布秘密时如果选择“定时删除”,在一段时间后该条内容便会自动删除。“阅后即焚”功能最具代表性的,是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所有的照片只有1~10秒的生命,到期自动销毁,照片接收方如果试图截图,用户也将得到通知。

可是实际上,数字时代的记忆功能强大,信息传播成本低廉、手段便捷。信息一旦发布,就不再受掌控。拍照、截图、第三方客户端保存,大量的工具能够记忆下需要被“定时删除”的信息,值得曝光的信息也不会因为“阅后即焚”就真的被藏匿。所谓“删除”只是掩耳盗铃般的自我麻痹。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曾指控Snapchat公司欺诈消费者,因为照片接收者其实可以用多种方法私自保存照片,而非其所声称的可以“定时删除”。此外,软件自身的安全性一直是匿名社交软件的软肋。“无秘”的数据网络边界一度可被绕过,大量的服务器和数据可被接触到。数据匿名化的道路一直充满艰险,百分之百的匿名只是海市蜃楼。

三、热潮过后的突围:匿名社交的生存可能探讨

经历了洗刷之后的匿名社交软件正在努力拓展生存空间,加入了很多传统社交软件的功能,以突破二度影响力社交范畴。例如,“匿名群聊”对应了Web1.0时代的网络聊天室,但是架设了准入机制;“圈子”功能强化了群化概念,营造一个相对公开的互动场域,映照了微博的讨论机制;“公司/学校”的归属设定则是在打造一个半身份化的朋友圈;甚至可以实现跨平台的分享,把在匿名社交软件中的信息传播到实名的社交软件中。

但是颇多的努力依然扫除不了匿名社交领域的一片哀鸿,网景公司创始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就指出,“一款应用程序能盈利,并不一定意味着它符合道德、或是履行了社会责任。[2]”既然匿名社交背负了颇多关于道德和责任的争议,并且有可能沦为商业性炒作和爆料的平台,那么它是不是就没有生存的空间?

事实上,在这个Stand Alone Complex的时代,人们彼此孤立却又相互聚合。人们无法满足于一种社交关系,作为网络社交多元化的一种状态,匿名社交在人们对于个体空间和集体关联的双重需求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匿名社交不会成为主流,不会在个体生活中长期占据大量时间,它或许是某个特定信息的来源,或许是某个特定情绪的出口,或许是某个特定关系的连接,它或将成为人和人、人和媒介关系的一个新界定。

参考文献:

[1] 聂丽萍.大学生网络聊天中的自我表露、应对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

[2] Austin Hill.匿名社交应用真的能做到匿名吗?[EB/OL].TECH2IPO创见,http://tech2ipo.com/64102.

[3] (美)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美)詹姆斯·富勒.大连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 (美)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5] 马伟民.匿名下的社交盛宴:有用户,商业模式不是问题?[EB/OL].每日经济新闻,http://www.mrjjxw.com/shtml/mrjjxw/ 20140701/52965.shtml.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