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什么是“不带外壳”和“带有外壳”的人?如何采访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以人物报道见长的新华社国内部高级记者张严平,通过生动的讲述,以她采写的人物报道中的两个主人公为例,为我们传授了人物采访的破“壳”高招。
如何采访“不带外壳”的人物?
避免有关媒体报道、材料带来的先入为主。
调动所有的器官去采访。
要谈他感兴趣的话题。
所谓“不带外壳”,就是人物非常本色,活得非常真实,他什么样就袒露给你什么,《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主人公王顺友就是这样的人,他是我采访过的人物中最没有“外壳”的。
马班邮路上的王顺友
我们采访王顺友的时候,媒体还没怎么关注他,据说就只有几张照片,文字资料都没有,那几张照片我都没看到,所以基本上没什么准备。但我特别拒绝看其他媒体的报道,当地有关部门提供的材料我一般也拒绝看。因为媒体写的东西或者有关材料都是经过好几手的过滤,经过好几个大脑的思考,别人替你整理出来的东西,会给你很多先入为主的感觉,会影响在我眼中他的模样。我采访所写的人必须是在我眼里是什么样子的。
王顺友是四川木里县马班邮路的乡邮员,学历只有不到小学五年级的水平,常年和马在一起生活,给邮路上的乡亲送信,不要说和我们山外人讲话,他连木里县城都很少去。因为职业和生活方式的特殊,造就了他大脑的迟钝,对外界信息的阻塞,没办法组织自己的语言。
我们到木里县后,很多记者开始采访王顺友。那天他看到我们非常紧张,不知所措,身子、脖子都是僵的。记者们一口一个老王,连环炮式的发问把他紧张得就只能东看看西看看,最多只能答三五个字,再多连语言都组织不出来,一直没办法正常交流。
这时,如果以记者的身份,问他通常的问题就不太合适。比如有记者问,老王你走了20多年邮路,你的人生价值怎么实现呢?类似这样的问题,他是一概不会回答的,他听不懂。王顺友不懂记者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他有他独特的世界,他的世界太封闭了,他不了解要谈什么,他抗拒这样的提问。面对这样的人,在用你的嘴巴去采访的时候,眼睛、耳朵也不能闲着,我们要调动所有的器官去采访。
王顺友和他心爱的枣红马
此外,当你想和被采访人接近,进行更深入的交谈,就要谈他感兴趣的话题。只要谈到他的马,王顺友就像换了一个人,整个人的状态完全给打开了,开始给我讲马的故事。他说平原的马匹干活干十多年,但山里的马很辛苦,五六年就要换一匹,马只有在最壮年的时候陪他走邮路,所以要不断地换马,他对马的了解太多了,爱马爱到骨子里,他说他这一辈子和家人待的时间都没有他和马待的时间长。有点好吃的东西,他自己舍不得吃,除了给儿子女儿带点回来,剩下的都喂马了。他告诉我,那年他当劳模到北京,开会住在职工之家饭店,房间天花板、墙和床都很白,但他就是睡不着,我问他为什么在白的环境睡不着?他说因为旁边没有马。
当时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马和他的生命已经完全融为一体,他这一辈子生活的方式、一辈子内心的情感、一辈子生命的寄托,都在那匹马上、那条路上,他的世界就是那匹马、那条路。虽然王顺友的马在我后来的稿子中,并没有过多呈现,但是这样的采访,这样的聊天,是白费吗,是白花功夫吗?一点也不!
如何采访“带有外壳”的人物?
打乱他的思维,不被他主导。
打破他的通常表现,努力走进他的生活世界。
找到沟通的正确渠道,勾起他说真话的欲望。
很多时候我们采访面对的都是“带有外壳”的人,比如一些老典型、老劳模,他已经被记者训练出来了,采访时刀枪不入、水泼不进,你的话还没说两句,他就按照以往的套路回答你。面对这样的采访对象,我们最好用新的感受、新的触角去采访,要想办法靠我们的努力和工作去打破这种“壳”。
张云泉接待信访群众
《爱因信仰而璀璨》的主人公张云泉是江苏泰州市信访局局长,既是一位领导干部,又是当地的劳模典型,可见他身上的“壳”有多厚。当时我们好几个记者去采访他,开始发问后,他根本就不像是在被采访,而是像外交官答记者问。这个记者提问,他几句冠冕堂皇的话给挡回来;那个记者提问,他又用几句不咸不淡的话给挡回来,让你根本进不去他内心,他的“壳”厚得砸都砸不动,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
采访这样的人物该怎么办呢?首先,要完全打乱他的思维,不要让他来主导你,你要打断他。当然张云泉很难打断,当时我们那么多记者都打不断他,后来我就想办法单独约他,但他又摆出架子来应付。其实他这样也不是有意和我们过不去,或许他是下意识、不自觉的,当我们不能走近的时候,他不自觉地对外部世界表现出这样一种状态来。他的“壳”也不是故意端着,完全是他的生活经历、工作经历的积淀,是他与外界一个非常通常的表现。我们记者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打破这个通常,不提那些惯常的问题,要做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走进他的生活世界里面去。
信访窗口是让人脑子混乱不堪、找不到半点快乐的地方。张云泉的前几任局长,都是干了半年不到一年,最多两年,就全走了,只有张云泉坚持了12年还在继续干。所以我问他,连续12年的信访工作对你的头脑、你的内心有没有影响?如果有,是什么样的影响?这肯定是触动他思维的问题,他没想到新华社记者提这样的问题,我就笑了,说我很想知道。然后我们就开始聊起来,他告诉我们这个岗位对他影响太大了,而且都是负面的影响。
张云泉与百姓交谈
他给我们举一个例子,一天饱和的工作结束后,下班回到家里,如果这时他媳妇或儿子,把家里任何一点琐事给他唠叨两句,他会立刻拍桌子,不允许他们再说任何话,如果再说一句,他就会把茶杯扔到地上去了。在我们看来如此糟糕的情况,是他最真实的生活,所以他孩子、媳妇都知道在他下班回来后的几个小时内千万招他、别理他,因为他一天积累了太多负面的情绪,需要让他自己平和、放松、安静。这是他真实的情况。
从这时起他开始真正接受我们了,然后就打开了话匣子。所以,这时候讲的话是真实的,其实每个人都愿意跟你讲真话,每个人都愿意和别人有内心的交流,只是我们没有找到和他们说真话的渠道而已。因此,要沉住气、耐下心,而且要舍得花功夫。
更多阅读>>
新华社国内部高级记者张严平,长期从事政治、社会等领域的新闻报道,尤以人物报道见长,文章质朴真切、充满情感、富有诗性,深受读者喜爱。
她长期坚持深入生活、深入人物心灵采访,先后采写了王顺友、杨业功、白芳礼、王庆平、华益慰、吴大观、张云泉、汪洋湖、王瑛、郭明义以及汶川、玉树等地震灾难中众多典型人物,在社会上有着积极而广泛的影响。其中,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荣获2006年第1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其它代表作有《我的中国心》《永远的巴山红叶》《最后的钟声》《将军已经出发》《永远的向日葵》《写给英雄母亲的信》《明天太阳照常升起》《一位老人与三百名贫困学生》《他的身后留下一片光明》《玉麦的守望》等。